

高校联盟助力广东省“双百行动”
作者: 韦英哲 粤教宣2023年8月,广东省百校联百县助力“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行动(简称“双百行动”)启动实施,首批82所高校院所与57个县(市、区)结对共建、双向奔赴。近期,广东省“双百行动”乡村建设规划高校联盟、乡村公共服务高校联盟、乡村产业发展高校联盟先后成立。省委教育工委委员、省教育厅副厅长程大欣出席三大高校联盟成立活动并讲话,省“百千万工程”指挥部办公室分别与省自然资源厅、广州美术学院等43家联盟成员单位,省卫健委、66所高校院所联盟成员单位,省科技厅、省农业农村厅、54所高校院所联盟成员单位的负责人和代表参加活动。
省教育厅表示,三大高校联盟都要提高政治站位,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广东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和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以强烈的政治责任感和使命感推动各项工作出实招、出真绩、见实效。
乡村建设规划高校联盟要打造示范样板,以“粤美乡村”风貌设计大赛为抓手,重点聚焦“百千万工程”示范创建点,拿出可应用可转化可推广的优秀设计作品,打造一批“一镇一品”“一村一貌”示范样板;要推动校地双赢,加强实地调研,找准高校专业优势与县域民风民俗建筑特色的结合点,广泛推动师生在了解农村、服务社会、贡献国家中拓宽视野、增长本领,提高专业能力,实现县域与高校高质量发展。
乡村建设规划高校联盟盟主单位广州美术学院表示,联盟将深化政校企合作,组织联盟成员对省内县镇村的整体建设规划、农房风貌、人居环境和基础设施等开展专项调研,为后续提供专业的规划、建设、管理和项目运营等全链条服务奠定基础;将动员联盟成员积极参与“粤美乡村”风貌设计大赛,举办乡村建设规划大讲堂、乡村建设规划设计工作坊、高校助力乡村建设规划成果大展等活动,持续为全省乡村建设事业注入新的活力,为高校师生了解国情、农情,开展社会调研、公益服务、乡村文创等乡村振兴实践活动提供现实场景,探索协同育才之路,促进设计教育创新发展。
乡村公共服务高校联盟要打造教育示范样本,积极发挥桥梁纽带作用以及联盟成员高校学科优势和人才优势,重点聚焦办好“三所学校”,打造“一镇三优、一校一品”的教育示范样本,在医疗卫生、法律法治、创新创业等方面打造一批示范样板;要推动互利双赢,引导高校在服务“百千万工程”中提升学校办学质量、教师科研水平与学生实践能力,实现县域与高校高质量发展。
乡村公共服务高校联盟盟主单位华南师范大学表示,学校将动员全校力量,整合各方资源,发挥好盟主单位示范引领、组织协调的作用,确保联盟各项工作高标准谋划、高水平推进、高质量完成。同时,将团结带领联盟各成员单位,聚焦乡村教育、乡村医疗等基本公共服务支持和基层人才培养培训等重点任务,找准县域所需和各校所能的共建结合点,在同心共助乡村振兴的同时,全面提升高校服务高质量发展的能力,推动“双百行动”助力乡村公共服务振兴取得丰硕成果。
乡村公共服务高校联盟副盟主单位南方医科大学表示,学校将广泛汇聚力量,发挥资源优势,促进效益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协同创新,推动联盟卫生健康帮扶工作落地见效。
乡村产业发展高校联盟要健全联盟机制,加强校地联动、校校联动,形成联盟成员单位的学科、专业合力;要打造示范样板,推动多学科交叉融合,让更多教学科研成果“到乡村、回学校”,打造一批高校助力乡村产业发展的新模式、新品牌、新样板。
乡村产业发展高校联盟盟主单位华南农业大学表示,联盟将从“搭平台、出样板、育人才”三方面开展工作,一是依托华农原有高校服务乡村共同体平台,构建“非产区涉农院校+产区涉农院校+乡村振兴主体”乡村振兴协同服务模式,搭建互通互联的合作平台;二是开展新品种培育、产业关键技术问题攻关等系列活动,力争为结对县区打造一批品牌产业、金牌产品;三是积极协助推进全省基层农技推广人员培训任务,深化校地企协同育人机制,将人才培养与乡村振兴产业紧密结合,引导人才扎根一线。
广东海洋大学介绍了学校在服务“双百行动”、推动现代化海洋牧场建设方面的重点工作,包括开展海洋育种研究、打好广东种业翻身仗,以及高质量打造海洋渔业全产业链,建设“粤海粮仓”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