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STEAM教育理念下幼儿园主题活动实施策略
作者: 孟容
STEAM教育旨在培养幼儿的科学素养、技术能力、工程思维、艺术表达和数学思维,为幼儿的终身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幼儿园STEAM教育以“主题活动”为抓手,关注幼儿已有生活经验,采用小组合作、自主探究、亲子协同等学习方式,游戏性、趣味性、探索性贯穿全过程。本文从实施内容、活动导向、环境创设、家园共育等方面,初步探讨幼儿园STEAM主题活动的实施策略。
一、实施内容
1.内容参考
现有的STEAM课程资源(国内外优秀课程案例),已出版的STEAM课程书籍,教育资源网(中国教育网、幼教网等),城市周边环境(自然资源、人文资源),幼儿园环境(自然资源、人文资源)等。
2.选择原则
(1)捕捉兴趣点。教师要具有敏锐的洞察力和价值判断力,聆听幼儿的语言(团体讨论、晨间谈话等),了解幼儿感兴趣的话题,观察分析幼儿行为等,根据幼儿的经验、需要,捕捉幼儿的兴趣点。(2)挖掘共同经验。家园共育了解幼儿已有经验、最想探究的问题、家长相关资源等,进行收集、整理、总结和分享。(3)引发持续探索。活动的趣味性、挑战性是引发幼儿持续探索的动力。
3.可开发的主题内容
STEAM教育可开发的主题内容见本页表格。
二、活动导向
1.活动方式
小组探究区域自主探究,亲子实践,社区考察等。
2.活动设计
分别以问题为导向、项目为导向设计活动。
(1)问题为导向活动。用6W(What 什么、Where哪里、Why为什么、Who 谁、When何时、How怎么办)方法挖掘STEAM主题活动相关问题,并进行价值筛选。
(2)项目为导向活动。项目为导向的活动需要经历“发现问题—做计划—画图纸—选择材料—制作并测试—记录并分享—项目报告”一系列的过程。
三、环境创设
1.大社区环境(10千米以内环境圈)
自然环境资源:幼儿园周边的绿地、公园、河流等。各种类型的公共场所:菜市场、医院、动物园、科技馆、博物馆、图书馆、新能源充电站、实验室、地铁、污水处理厂、汽车制造厂等。
2.小社区资源
物质环境:超市、社区医院、健身场所、学校等。人文资源:社区内的医生、军人、工程师、专业学者、退休人员等。
3.幼儿园环境
(1)幼儿园环境资源:果树、建筑等。(2)幼儿园STEAM空间打造:科学室、建构室、木工房、烹饪室、沙水区等。(3)班级STEAM环境:①心理环境,幼儿园、班级和家庭都要营造宽松、轻松、和谐的环境,鼓励幼儿自主探索,协助幼儿深入探索。②空间布局合理、方便幼儿参与环境共建。 ③在与材料互动中探索学习,材料要种类多、数量足、有层次(难易结合、简繁结合、单一性和多功能性结合)。
四、家园共育
家庭为幼儿提供了真实的生活现场,幼儿在真实的情境中获得真实的体验,丰富生活经验。家庭资源作为幼儿课程开展的有效载体,是幼儿学习和发展的基础。家庭资源的开发与运用,家园合作的深度和广度直接影响着幼儿的学习方式和学习效果。
STEAM家园共育要注意以下原则:树立正确的课程资源观,深刻理解家园共育的意义;了解家庭资源的内涵,注重收集和整理,建立本班的家庭资源库;合理规划家庭资源,深度思考家庭资源的运用类型和方式;尊重家长的合作需求,以“自愿”“量力”为原则,合理开发和运用;学会倾听和理解,以平等的身份进行家园对话,构建共生家园合作。
幼儿园教育是培根教育,幼儿园STEAM主题教育活动从幼儿真实生活出发,构建主题活动内容,强调幼儿自主性、体验性、探究性,同时充分利用幼儿园、家庭、社区教育资源,培养幼儿的发展核心素养,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让幼儿能以综合的、实践的、合作的、创新的眼光认识世界,发展幼儿的创新能力,为终身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