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于STEM教育的初中物理教学策略研究
作者: 陈艳萍
【摘要】新时代需要复合型人才,跨学科学习也逐渐受到更多人关注。STEM教育是一种多学科综合教学模式。在开展初中物理教学时,教师可以依据STEM教育理念组织教学活动,引导学生进行跨学科学习。文章简述了STEM 教育理念的应用价值和应用原则,并结合具体教学案例探究在初中物理教学中基于STEM 教育理念设计教学活动的策略,旨在为广大教师提供新的教学设计思路。
【关键词】STEM教育;初中物理;教学策略
作者简介:陈艳萍(1984—),女,福建省漳州第一中学。
STEM教育是将科学、技术、工程、数学等多门学科知识融合,引导学生进行跨学科学习的教育模式。这种打破学科之间壁垒的教育模式具有综合性、实践性,反映了课程回归生活、回归社会、回归自然的本质诉求,对培养学生综合能力、核心素养有显著的作用。教师可以基于STEM教育理念开展初中物理课堂教学,这样做不仅可以丰富教学内容,还有利于提高学生的物理学习效率、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为了达到上述目标,教师需要认真学习有关STEM教育理念的研究文献和优秀教学案例,并根据初中物理教学内容合理融入科学、技术、工程、数学知识,引导学生在初中物理课堂上进行跨学科学习。
一、基于STEM教育理念开展初中物理教学的价值
STEM教育是基于跨学科学习的教育模式。根据这一教育理念组织教学活动时,教师需要确保不同学科的知识相互支持、相互渗透,以有效引导学生进行跨学科学习,同时提高物理教学质量,推动学生提升学科核心素养、实现个性化发展。
(一)激发学生物理学习兴趣
初中阶段是学生系统学习物理知识的初始阶段。然而,物理知识具有较强的抽象性,这让许多学生在刚接触物理知识时遇到不小的麻烦。在这一阶段,如果教师只是照本宣科,忽视物理知识与学生日常生活的关联,可能导致学生认为物理知识枯燥、无聊,从而失去学习兴趣。而教师基于STEM教育理念开展物理教学,可以让学生发现物理知识与多个学科知识的联系,了解物理知识的实用性,并感受到物理知识的魅力,从而产生强烈的学习动力[1]。
(二)提升学生学科核心素养
在新课改背景下,初中物理教师不仅要关注学生掌握基础知识的情况,还要着重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教师基于STEM教育理念开展物理教学时,需要围绕教学内容创设真实、生动的情境,让学生从多个视角认识物理知识,构建具有综合性的知识框架。在这样的教学活动中,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可以得到有效培养[2]。
(三)推动学生个性化发展
STEM教育模式具有较强的开放性和包容性。在进行跨学科学习时,学生可以接触多种多样的教学素材,根据自己的理解设计和完成物理实验。通过这样的学习过程,学生的科学思维和探究能力可以得到锻炼,他们的实践能力、创新能力也会得到充分培养。显而易见,这可以有力推动学生个性化发展。
二、基于STEM教育理念开展初中物理教学的原则
(一)情境真实原则
STEM教育理念倡导教师在教学中融入多学科知识。而教师创设相对复杂的教学情境,有助于学生在单一学科课堂上掌握多学科知识。为了确保学生顺利进入教学情境进行探索学习,教师应当创设具有真实性的教学情境,并借助生活素材激起学生的好奇心,再自然而然地引出学习重点[3]。学生在具有真实性的教学情境中探究时,会不自觉地发散思维,联想到其他学科知识,尝试用多种方法来解决问题。
(二)知识联系原则
教师在基于STEM教育理念开展初中物理教学时,不能简单地将多个学科的知识堆砌起来,而是需要根据知识之间的关联设计教学活动,确保教学内容具有整体性。因此,教师在开展教学时还应遵循知识联系原则,突出知识点之间的联系,引导学生逐步实现融会贯通。
(三)适度原则
基于STEM教育理念设计教学活动时,教师还要遵循适度原则,做到以物理学科知识为中心开展教学,适度融入其他学科知识引导学生进行拓展学习。如果学生的知识基础较薄弱,教师需要减少拓展教学内容,尽量结合生活现象引导学生学习物理知识,让学生循序渐进地进行思考。
三、基于STEM教育理念开展初中物理教学的策略
(一)创设生活化教学情境,激发学生探究兴趣
教学情境可以辅助学生掌握知识、发展思维。基于STEM教育理念开展初中物理教学时,教师需要适时创设生活化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推动学生在轻松的氛围中进行跨学科学习[4]。
例如,在教授沪科技版初中物理八年级全一册教材第三章第三节“光的折射”时,教师在课堂导入环节创设生活化教学情境并组织了一系列教学活动,以激发学生探究知识的兴趣。首先,教师利用视频引入日常生活中的折射现象,如筷子斜放在水中后好像发生了弯折、池水看起来比实际上更浅、渔夫用鱼叉叉鱼时要瞄准鱼的下方等。观看视频后,学生会初步理解折射这一概念及这方面知识与自己日常生活的联系。其次,为了进一步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教师根据“渔夫用鱼叉叉鱼时要瞄准鱼的下方”这一生活现象创设生活化教学情境,鼓励学生完成物理实验,进行跨学科学习,以深入理解和折射有关的多学科知识、技能。教师鼓励学生组成学习小组,并布置以下学习要求:1.在教师提供的鱼缸中装入一定量的水,并放入装了水的气球(充当鱼),初步讨论如何用教师提供的长竹签“叉鱼”;2.小组内的学生分为两批,一批学生“叉鱼”,另一批学生观察,此后大家交换学习任务;3.完成上述实验后,在小组内讨论从水面看“鱼”和从鱼缸两侧看“鱼”时鱼的位置是否有变化,分析顺利“叉鱼”的技巧。最后,教师和学生一起总结上述物理实验的现象和相关知识,以帮助学生扎实掌握这部分内容。
(二)整合跨学科知识,拓宽学生视野
基于STEM教育理念开展教学时,教师还应鼓励学生探索物理现象与其他学科知识之间的关联,让学生掌握多学科知识,并意识到人们需要综合使用多学科知识解决复杂的生活问题。
例如,在教授沪科技版初中物理九年级全一册教材第二十章第二节“能源的开发和利用”时,教师顺势引入化学知识、地理知识,深入讲解燃烧化石燃料对环境的影响,并详细说明开发和利用可再生能源的积极影响,以拓宽学生的视野。首先,教师利用课件演示化石燃料燃烧的过程,并介绍化石燃料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了解这些知识后,学生意识到化石燃料燃烧会产生大量二氧化碳。其次,教师顺势展示近几十年人类活动导致的二氧化碳排放量激增,以及冰川面积减少、海平面上升等现象,引导学生从多角度分析大量排放二氧化碳对地球环境的影响。最后,教师向学生介绍太阳能、风能等可再生能源,分享相关化学知识、地理知识,引导学生进行跨学科学习,让学生由此理解开发和利用可再生能源的重要性。至此,学生顺利地从物理现象出发,构建包含物理、化学、地理等多个学科知识的知识网络。
(三)优化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综合能力
为了有效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教师需要根据具体的教学内容补充多学科知识,并努力优化教学方法,让学生通过多种学习方法掌握知识、锻炼能力[5]。
例如,在教授沪科技版初中物理八年级全一册教材第十一章第一节“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时,教师通过丰富的教学资源和有指向性的问题,引导学生展开多维度思考,由此逐步掌握知识。首先,教师播放电影《指环王》的片段,让学生欣赏电影中惊心动魄的投石机大战。看完这个片段,学生对威力巨大的投石机非常感兴趣。此时,教师顺势引入历史知识,讲述三国时期的官渡之战,让学生了解曹操打败袁绍的秘密武器—霹雳车(一种投石装置)。在观看视频、听历史故事后,学生产生了浓厚的探究兴趣。其次,教师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大家是否想过,投石机的工作原理是什么呢?”经过思考、讨论,学生得出结论:“投石机的工作原理是杠杆平衡条件。”教师继续追问:“投石机为什么有这么大的威力?在不投石时,投石机是如何保持平衡的呢?”学生结合已掌握的知识和生活经验提出了猜想:“投石机能够保持平衡可能是因为人们在投石机两侧放了重物。”最后,教师带领学生设计实验来研究投石机的工作原理和保持平衡的原因。教师给学生提供了杠杆、铁架台、钩码、刻度尺、细线、弹簧测力计等实验材料,鼓励学生据此设计验证实验。在通过实验验证自己猜想的过程中,学生的实践能力、科学思维可以得到有效培养。
(四)利用信息技术,辅助学习抽象知识
为了辅助学生理解抽象的物理知识,教师可以利用信息技术手段指导学生完成虚拟实验,让学生收获具体的学习体验,并在实验中深入理解与物理现象有关的多学科知识。
例如,在教授沪科技版初中物理九年级全一册教材第十七章第二节“电流的磁场”时,考虑到“磁场”是较为抽象的概念,学生学习起来有一定难度,教师搭建了虚拟实验室,指导学生完成虚拟实验。在这一教学活动中,学生可以自由设计实验,分析小磁针的偏转角度、磁场分布情况。由此,学生不仅可以顺利掌握抽象的物理知识,还可以锻炼多方面能力。
(五)组织拓展活动,提供丰富实践机会
教师还可以组织丰富多彩的课外拓展活动,给学生创造实践机会,让学生收获丰富的学习体验,并在实践中学会运用所学知识去解决实际问题,逐步提高学科核心素养。
例如,在教授沪科技版初中物理八年级全一册教材第八章的实践活动“制作能升空的飞机模型”时,教师在课堂上组织了制作飞机模型的活动,并在课后组织了一系列拓展活动。课后,教师先带领学生参观航空航天展览会,让学生了解我国航空航天事业发展情况以及前沿科学技术,从而增长见识、拓宽视野。此后,教师组织以“探究火箭发射的奥秘”为主题的课外实践活动,并展示如图1所示的学习任务分解图,要求学生以小组合作的形式进行跨学科学习,依次完成教师布置的学习任务。
为了确保拓展活动顺利进行,教师在课后与学生保持联系,提醒学生在探究过程中注意安全,同时据此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适时给学生提供可行的指导和建议。
结语
基于STEM教育理念设计的初中物理教学活动,有着丰富的教学内容和较强的包容性、开放性,可以拓宽学生的视野,还可以助力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创设生活化教学情境、整合跨学科知识、优化教学方法、利用信息技术、组织拓展活动等方式,引导学生进行跨学科学习,让学生在实践中逐步实现全面发展。值得注意的是,基于STEM教育理念开展教学时,教师需要给学生留出一定的时间来接受这种教学模式,并保持耐心和热情,鼓励学生一点点开始尝试和探索。
【参考文献】
[1]陈宁,汤致.“双减”背景下初中物理高效教学策略研究:以“浮力”大单元教学为例[J].中学课程资源,2023,19(12):16-18.
[2]张红玲,和清元.开展初中物理综合实践活动的思考[J].教育实践与研究(B),2023(12):42-45.
[3]王海兵.基于STEM教育的初中物理概念教学探索[J].广西物理,2023,44(4):194-196.
[4]陈云超.基于STEM教育的初中物理概念教学探索[J].数理天地(初中版),2023(22):57-59.
[5]汪波.STEM教育理念在初中物理教学中的实践策略[J].启迪与智慧(上),2023(10):95-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