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学语文单元主题阅读教学策略研究
作者: 畅娟【摘要】单元主题阅读教学是指以特定主题为中心,整合相关文本进行教学,促使学生基于主题探索和建构知识。单元主题阅读教学有助于学生深度理解知识,发展学生的批判性思维,提高学生的语言综合运用能力,拓宽学生的文化视野。基于此,教师可以从纵向和横向两个层面探索单元主题阅读教学的策略,带领学生在单元主题的引领下深入解读文章内涵,汲取文字背后的精神力量。
【关键词】小学语文;单元主题教学;核心素养
作者简介:畅娟(1986—),女,甘肃省庆阳市宁县新宁镇十里铺小学。
在语文单元主题阅读教学中,教师应从整体视角出发梳理单元知识,提炼阅读主题,运用多元化教学策略,以培养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本文以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第二单元为例,探讨小学语文单元主题阅读教学的有效策略。
一、小学语文单元主题阅读教学的价值
(一)促进学生深度理解知识,发展批判性思维
单元主题阅读教学围绕一个中心思想或话题组织教学内容,能够帮助学生建立更加系统的知识结构,促使学生跨越表面的文字理解,深入探究文本背后的深层含义,如作者所表达的思想感情、文本内容所依托的社会背景、文本的现实意义等。随着学生对文本的理解逐渐深入,他们的思考会更加深刻且全面,能够形成自己的见解,发展批判性思维。
(二)提高学生语言综合运用能力,拓宽文化视野
通过单元主题阅读教学,学生不仅能在具体的语境中综合学习丰富的词汇、语法等语言知识,而且能在生动的情境中灵活运用语言知识,如通过小组讨论、角色扮演、写作练习等活动情境运用语言知识。这能提高学生的语言综合运用能力[1]。此外,围绕主题进行语言交流活动还能让学生深入了解文化知识。例如,在围绕“节日”这一主题进行交流时,教师除了可以引导学生讨论介绍我国的传统节日,还可以引导学生讨论其他国家的节日习俗,从而使学生了解到更多的节日文化,拓宽文化视野。
二、小学语文单元主题阅读教学的策略
(一)基于单元内容,纵向探索
1.梳理文章脉络,把握全貌
通过梳理文章脉络,学生可以从整体上理解单元内容的整体框架,从而将零散的知识整合起来,形成系统化的认知。教师应引导学生提炼单元文本的主要线索,分析文本段落之间的关系,总结文本的中心思想,从而提高学生的概括能力。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的人文主题是“革命岁月”。该单元通过几篇与革命历史紧密相关的文章,展示了革命岁月中的英雄事迹,旨在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教师可以按照教材顺序,指导学生梳理文章脉络,从而把握单元全貌。如在《七律·长征》的教学中,教师先与学生共同回顾红军长征这一伟大壮举的历史背景,再带领学生细读诗句,感受诗人用简洁有力的语言描绘那段艰苦卓绝但又充满希望的历程。在《狼牙山五壮士》的教学中,教师鼓励学生分析各个段落之间是如何衔接的。而在《开国大典》的教学中,教师通过提问引导学生思考文本结构,如“为了说明这一天对中国来说意义非凡,作者是如何安排文章布局的?”。对于《灯光》《我的战友邱少云》这两篇文章,教师引导学生分析作者刻画人物形象的手法。
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重视方法指导,引导学生有效提取信息、梳理脉络、归纳总结,从而使学生对单元的全貌有一个初步的了解。
2.关注关键章节,精读细品
教师针对单元中的关键章节进行深入细致地导读,有助于学生深刻地领会文章背后的意义与情感,促进学生的深层次思考。具体而言,教师可以在阅读教学中设置问题链,促使学生主动探究;或者采用讨论形式,鼓励学生表达个人见解,让学生在交流中加深对文本内涵的认识[2-3]。
比如,教师选择《七律·长征》和《狼牙山五壮士》作为本单元的精读文本。对于《七律·长征》,教师引导学生关注文本中的细节;而对于《狼牙山五壮士》,教师放手让学生自主寻找文本细节。具体而言,在教授《七律·长征》时,教师可以提出一系列问题,如“诗人是如何描述红军不怕长征困难的精神的?” “诗中哪些字词体现了红军战士的英勇无畏?”等,引导学生关注诗中“走泥丸”“铁索寒”“尽开颜”等细节,并通过有针对性的思考理解和分析这些细节所蕴含的情感和意义。在教授《狼牙山五壮士》时,教师先让学生自由选择文中一个场景或人物的细节描写进行探讨,然后分享各自的观点和感受。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不仅可以从他人的视角中获得新的启示,也能进一步深化自己对文本的理解。
值得注意的是,教师在指导学生细读关键文章时,应该注重启发式教学,让学生成为阅读的积极参与者,而非知识的被动接受者。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实现深度阅读的目标,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3.提炼中心思想,深化感悟
完成初步的单元整体教学后,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共同回顾单元内所有文章并提炼其中的思想感情,以进一步深化感悟。为了帮助学生系统化整理思路,教师可以指导他们用可视化工具直观展示文章的中心思想。
比如,针对《七律·长征》,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感悟红军长征过程中面对困难不屈不挠的精神及积极乐观的态度。具体来说,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找出诗中所使用的修辞手法,如比喻、拟人等,并进行鉴赏,以此加深学生对诗歌艺术表现形式的理解。在分析《狼牙山五壮士》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着重探讨英雄人物身上所展现的爱国主义情怀及为了理想信念甘愿牺牲奉献的精神,并通过角色扮演、再现情景的方式,使学生身临其境地感受文章背后的情感力量。《开国大典》不仅记录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伟大时刻,还蕴含丰富的文化价值和时代意义。教师可以让学生从不同角度出发,如从政治、经济或社会生活等角度理解这篇课文,从而形成对国家发展历程的自豪感。对于略读课文《灯光》,教师可让学生通过小组合作的形式围绕“光”这一象征意义展开讨论,进而深入理解作者所要传达给读者的深层内涵。而对于《我的战友邱少云》这篇文章,教师可指导学生思考什么是真正的团队精神,以及如何在集体中实现个人价值。
当学生概括梳理出各篇文章的中心思想后,教师可使用思维导图直观展示这些内容,让学生清晰地把握每篇文章的主旨,并由此感悟单元主题—“革命岁月”。
(二)围绕主题核心,横向铺展
1.引入延伸性材料,拓宽视野
教师围绕单元主题补充相关材料,如图文材料、视频材料等,能够拓宽学生的知识面,让学生看到同一主题的不同表现形式[4]。
比如,在教授完《七律·长征》一课后,教师可以给学生推荐其他关于红军长征的诗歌或散文,如毛泽东的《清平乐·会昌》等。在教授完《狼牙山五壮士》后,教师可以补充相关影视资料,让学生更直观地了解故事发生的背景以及看到五位战士英勇就义的情景,激发学生强烈的情感共鸣。教师也可以组织一次以“致敬英雄”为主题的班级活动,让学生分享自己所知道的民族英雄事迹,从而加深学生对高尚品格的感悟。在讲解《开国大典》这篇课文后,教师可以适当引入一些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社会发展状况的历史资料,如呈现当时百姓的生活照片、报纸上的文字报道等资料,使学生能够更加全面地了解那个年代的社会风貌。教师也可以鼓励学生搜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杰出领导人的人物传记并进行课外阅读,从而理解杰出领导人的远见卓识。对于《我的战友邱少云》一文,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搜集抗美援朝战争期间发生的真实故事,并对这些事件进行评价,从而发展批判性思维。
教师精心挑选各种拓展材料,不仅能丰富小学语文单元主题阅读教学内容,还能极大地丰富学生的文化见识,让学生感受到语文学习的魅力。
2.融入多领域知识,促进理解
打破单一学科领域界限,结合其他领域如历史、地理、政治等知识来开展语文教学,能让学生更好地理解文本内涵,有利于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比如,教师可以通过补充历史事件,让学生更加了解文章的写作背景,或者用科学实验解释文中提到的现象,从而达到寓教于乐的效果。
例如,在讲解《七律·长征》这首诗时,教师可以从解读诗歌背景入手,结合历史知识,介绍红军长征的历史原因、路线选择以及沿途遭遇的困难等,并引入历史地图展示红军长征的路线或引入历史时间轴帮助学生梳理红军长征的过程。教师也可以结合地理知识引导学生讨论长征途经地区的自然环境及其对行军的影响等,由此深入理解长征“难”在何处。对于《狼牙山五壮士》这篇课文,教师可以引入一些军事知识,如借助相关资料解释地势、地形如何影响作战方略,让学生更加理解战士们的选择。针对《开国大典》,教师可以从政治视角出发,简要分析当时中国与其他国家之间的关系,让学生意识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不易。教师也可以结合建筑知识,引导学生了解天安门广场的设计理念及其象征意义,从而激发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兴趣。在教授《灯光》时,教师可以借助其中讲到的光的现象开展科学教育,引导学生开展简单的光学实验(如小孔成像),让学生通过亲手操作,了解文章的细节描写。
教师将语文知识与其他领域知识相结合,能够启发学生从不同角度解读课文内涵,深入理解文章主题,并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生综合素养的提升。
3.开展体验式活动,加深印象
教师在语文单元主题阅读教学中开展体验式活动,让学生基于现实场景理解和感悟课堂上学到的知识,有助于学生深入理解文本内涵。
在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的主题阅读教学中,教师可以策划体验式活动。为了让学生了解革命先辈不屈不挠的精神,教师可以组织一次“红色之旅”主题活动,带领学生参观当地的革命历史纪念馆或相关遗址。通过参观实物、听讲解员讲述真实生动的历史故事,学生可以更直观地了解革命年代的艰难,意识到革命先辈的伟大付出。教师也可以联系当地经历过战争的老兵来到学校进行红色主题分享,给学生讲述抗战年代的经历和感受,让学生近距离接触英雄人物,感受英雄的高贵品格,激发学生为国奋斗的热情。教师还可以举办一个小型的模拟开国大典的仪式,让学生分别扮演不同的角色,重现那个激动人心的场景。
通过这样的体验式活动,教师能够丰富学生的语文阅读体验,让学生加深对中国近现代史的认识,并从革命先辈身上汲取坚守理想信念的力量,形成勇于担当的精神品质。
结语
综上所述,针对小学语文单元主题阅读教学,教师可以从纵向探索与横向铺展两个方面实施,以实现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提升。纵向探索要求教师基于单元教学内容,引导学生梳理文章脉络、精读关键章节、提炼中心思想,帮助学生构建清晰的知识框架;横向铺展要求教师围绕单元主题进行阅读材料的补充和拓展、进行多领域知识的解读、开展体验式活动,从而加深学生对文本深层次内涵的理解与感悟,拓宽学生的视野。通过这样综合性的单元主题阅读教学,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感受文章的内涵,使学生的精神品质得到升华。
【参考文献】
[1]陆天文.核心素养下小学语文大单元阅读教学的有效策略[J].新课程研究,2023(36):126-128.
[2]邵金金.基于项目化学习的小学语文单元阅读教学:以《义务教育教科书语文》(三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的教学为例[J].语文新读写,2023(13):45-47.
[3]赵文静.核心素养导向下的小学语文大单元阅读教学策略分析[J].小学生作文辅导(中旬),2023(6):83-85.
[4]林银清.凝练单元主题,萃取阅读精华:小学语文单元主题阅读教学策略研究[J].亚太教育,2022(7):175-1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