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化学习视角下的初中语文写作教学研究

作者: 陈缜

项目化学习视角下的初中语文写作教学研究0

【摘要】解释项目化学习的内涵,阐述项目化学习视角下的初中语文写作教学设计应遵循的原则,通过实例介绍如何将项目化学习应用于初中语文写作教学,旨在使学生在真实情境中积累素材,深化对生活和社会的理解,提升语文核心素养。

【关键词】初中语文;写作教学;项目化学习;游记

写作是思想、态度、情感表达的一种方式,需要设计一定的活动情境,让学生进行真实的、个性化的表达[1]。写作应蕴含真挚的情感,展现学生对自然、社会及人生的独特见解。课标针对七至九年级学生的写作能力培养提出了意见。初中语文写作学习要求学生能够从多个角度审视生活,深刻感知其丰富性、多样性,揭示事物的本质,为写作奠定扎实的基础;鼓励学生对自然界和社会现象进行深入的反思,并将个人情感融入写作过程中。

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入推进,初中语文教师在积极探索写作教学的创新路径。其中,基于项目化学习理念的写作教学模式在教育实践中应用广泛。该教学模式倡导学生主动参与,有助于激励他们在现实生活中寻找创作灵感,通过考察、访谈、阅读等多种方式积累写作素材,进而将这些素材转化为富有生命力的文字作品。

一、项目化学习的内涵

项目化学习的理论根基深植于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项目化学习以实际问题情境为起点,通过引人深思的问题,驱动学生进行主动探究和协作学习,以期培育其核心素养和综合能力。项目化学习是一种以学生为中心的学习方法,有助于激发学生学习动力,让学生在解决综合性问题的过程中运用知识与技能,进而获得深刻的情感体验,塑造正确的价值观,为自我的知识迁移和认知形成提供有力的支持[2]。在项目化学习中,写作不再仅是文字的展现,而是文字、审美观点与情感态度的综合表达。

二、项目化学习视角下初中语文写作教学设计的原则

(一)真实性原则

项目化学习相关理论认为,学生的观察与创作活动应立足于真实的生活环境,因为只有在真实的环境中,学生才能有效提升具身体验,从而产生真挚的情感。同时,好的文章需要作者表达自己内心真实的感受,如此才能与读者进行情感的交流与思维的碰撞[3]。这就要求教师致力于将写作与学生的现实生活紧密结合,摒弃单一的写作方式,激励学生在生活中主动探索、体验和表达。为了遵循真实性原则,笔者会以实际情境为依据设计驱动型写作任务,如针对学生的认知需求实施“美丽绿城”项目化写作活动,引导学生通过历史研究和社区服务等多种方式,深入探索南宁市的绿色生态和人文历史,让学生在实践中感悟南宁市的独特魅力,并增强对南宁市市民身份的认同感。

(二)以评导学、以教助学的原则

在项目化学习活动中,学生被要求在真实的环境中进行系统的观察和数据收集。鉴于真实环境的复杂性和动态性,教师需要确立一套活动的行为标准及评价标准,以便在活动准备和执行阶段给予学生明确的指导(指导内容包括具体任务、执行标准和预期成果),为学生调节学习行为提供参考。在具体实践中,学生可以参与制定评价量表,将这些量表作为进行集中和深入的观察与思考的工具。通过实地调研和文献分析,学生能够更有效地形成对研究对象的见解,并将这种见解转化为文字,深化对写作过程的认知。教师在活动实施过程中,应支持学生的观察、思考、写作,提供资源、策略、方法及情感上的激励,这对于帮助学生克服挑战、确保活动的质量具有决定性作用。

(三)过程导向原则

在项目化学习的构架下,写作不仅仅强调最终成果,更重视学生在过程中的认知深化。在观察与反思环节,学生通过自我与同伴的评价以及教师的指导,能识别并纠正思维偏差,实现成长。从观察到成文是学生不断体验的过程。这说明设计强调体验的教学活动、引导学生进行深度反思至关重要。教师应积极创设真实情境,让学生以亲身体验的方式学习和应用知识,转变学习态度,提升思维品质。

(四)开放性原则

项目化学习视角下的写作教学应突出学习内容、活动组织及评价的开放性,赋予学生更多选择权。教师应扮演引导者的角色,灵活搭建支架以启发学生思考,鼓励学生选择个人兴趣点进行深度探索,自主发现和提出问题,运用所学的研究策略。在学生探索的过程中,教师应适度“放手”,让他们在实践中学习,通过多元信息丰富学习经验,培养他们的自主性与协作精神。

(五)综合性原则

写作是综合能力训练的过程。如学生在观察花卉时可以融合数学与生物学的知识。在评价环节,学生可以结合采访稿、小报、微视频来展现所创作的文章。这样既能让学生习得语言技巧,也能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三、项目化学习视角下实施初中语文写作教学的流程‌

(一)入项环节

入项环节主要涉及对核心知识的确定和问题驱动。基于课标的规定,项目化写作的核心知识建构体现在两个维度。其一关注写作的技法与能力,涉及叙述、描绘、论证、抒情等相关的基本技巧,以及人物特征的精准捕捉、观察性写作的实践。其二则包括情感认知与价值导向,如爱国情感及文化自信的培养。核心知识的建构实际上是提炼教材中的自然单元、写作规范和文本内的写作元素等材料。这需要教师结合教材、课标及学生的身心特点来进行高质量的写作教学设计。

用问题驱动项目化学习是为达成单元目标而通过合适的问题驱动学生主动展开思考[4]。教师应在入项环节把核心知识问题化,设计出好的驱动性问题。好的驱动性问题可以视作项目化学习的主线,促进学生对核心知识的深度理解和有效迁移,推动整个项目的顺畅开展。

(二)启动环节

在此环节,教师应使互动与评估相融合,以深化学生对项目目标和价值的理解,点燃学生的写作热忱。学生借助文本框架和评价工具等构建起观察与思考的平台,使得项目化学习得到坚实支撑。下面以部编版八年级下册第五单元的游记写作教学为例来说明。

首先,让学生通过课前预习、课堂探究研讨的方式,学习本单元课文,了解游记的要素、特点。在完成本单元的学习后,学生通过思维导图的形式归纳出课文是如何讲述所至、所见和所感的。部分学生绘制的思维导图如图1所示。

其次,共享资源助拓展。学生自主查阅防城港市的相关资料。同时,教师给学生推送与防城港有关的文本资料包和视频资料包,确保学生在游记写作中融汇相关知识,增加文章的可读性和文化气息。

再次,共同商议、规划路线。学生通过查找防城港的人文历史,整理出防城港的可游之景有沙滩海浪、科技力量和自然之光三部分;通过讨论探究,发现防城港的科技力量和自然之光是旅游中不常有的部分,根据诸多信息,确定“珍珠湾红树林—防城港港口码头 / “北港故里”历史文化中心—防城港核电站—防城港城市之窗—防城港市博物馆/防城港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展馆”这条游学路线(具体内容如表1所示)。

最后,共同制作观察量表。确定游学路线后,学生和教师依据游记的要素,共同制作出如表2所示的观察量表。

通过以上过程,教师确保学习活动的顺利启动,让学生在实施活动中能有全面的认知与充分的准备。

(三)项目实施与过程管理环节

完成前期准备工作的下一个步骤便是项目的实施与过程的管理。对项目实施过程进行有效的监督与管理,使得过程更加科学。

学生通过观察量表分享每次观察的体验,习得课文中的知识,并进入生活情境。如学生在游览防城港时,分享在防城港的所见与所感,通过旅行中的景、物、事、人,思考从相关文章中了解的防城港与亲眼观察的防城港的不同之处,切身体验游学的过程,深入感受游学的意义。

学生完成作文初稿后,通过各种形式进行诊断性评价以升格作文。而无论采用哪一种评价形式,都需要让学生明确游记写作的具体要求,从而掌握作文的写作特点。如学生与教师为本次游记写作制定的评价量表如表3所示。

(四)总结与展示环节

在学生完成游记的写作后,教师应组织‌学生进行作文的总结和展示,如让学生总结项目化学习过程中的心得体会,展示写作成果。总结与展示可以通过口头报告、‌书面报告或者在线平台等进行。学生在总结与展示前,要考虑如何组织相关内容,确保作为观众的教师、同学能够了解自己写作的目标、过程与价值。与同学的交流和教师的反馈为学生‌自我改进和写作能力的提升提供了切实有效的帮助。‌

(五)反思与延伸环节

‌在项目结束后,‌教师应和学生共同对项目进行反思,回顾项目的目标、过程、成果等,评价自己在项目实施中所扮演的角色、所取得的进步和存在的不足。一个项目完成,并不意味着学习的结束,反而是一个新的开始,是一个对更广阔的知识领域展开深入探索的契机。学生通过反思,可以进一步明确自己的学习方向和目标,为接下来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结语

项目化学习视角下的初中语文写作教学是一种实践性的教学模式。它提倡学生以项目为中心自主探究,借助真实的写作情境,锻炼学生观察、思考与表达的能力。教师可设计一系列递进式的写作任务,让学生通过完成项目自然习得写作技巧。同时,相应的评价应与教学过程紧密结合且具有及时性、针对性,以实现学生自我反思与改进。如此,写作教学将不再是机械的技能训练,而与阅读、思考深度关联,真正提升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

【参考文献】

[1] 卢丽燕.高中语文作文项目化教学策略探析[J].教师教育论坛,2024,37(2):33-35.

[2] 闫小墨.项目化学习视域下作文教学的实践与探索[J].小学生(上旬刊),2024(4):37-39.

[3] 杭渭锋.项目化学习,让写作“真实”发生:以“探究校园里的春花春草”项目化学习为例[J].语文教学通讯,2023(21/24):155-157.

[4] 谯娟.项目化学习视域下高中语文“思辨性阅读与表达”教学研究[D].福州:福建师范大学,2023.

【基金项目】本文系南宁市教育科学“十四五”规划2022年度B类(自筹经费重点)课题“项目化学习视角下的初中语文教学评一体化的写作教学研究”(课题编号:2022B154)的研究成果。

作者简介:陈缜(1979—),女,广西壮族自治区南宁市三美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