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务群视域下的“阅读策略单元”整组教学实践

作者: 张晓霞

任务群视域下的“阅读策略单元”整组教学实践0

【摘要】在统编版小学语文3 ~ 6年级的上册教材中,都分别有一个“阅读策略单元”。《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针对课程实施提出了一个重要概念—任务群。小学语文教师可以在任务群理念的指引下实施“阅读策略单元”教学。具体而言,教师可以指导学生根据阅读策略,明晰任务群指向;搭建任务群框架,逐步习得阅读策略;遵循任务群主旨,拓展单元学习路径。

【关键词】小学语文;任务群;“阅读策略单元”;阅读策略;整组教学

【基金项目】本文系甘肃省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2020年度重点课题“统编小学语文教材‘阅读策略单元’教学行动研究”(课题立项号:GS[2020]GHBZ025)的研究成果。

作者简介:张晓霞(1979—),女,甘肃省兰州市西固区福利路第二小学。

统编版小学语文教材具有明显的阅读策略教学导向,其单元教学聚焦于学生阅读策略的习得以及阅读素养的培育,不仅在3~6年级的上册教材中有分别以“预测”“提问”“提高阅读速度”“有目的地阅读”为主题的4个“阅读策略单元”,还注重分散训练内容的设置与安排。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以下简称“课标”)针对课程实施提出了一个重要概念—任务群,并按照课程内容整合程度的层次,从基础型、发展型、拓展型三个层面阐释了任务群的组织与呈现。基于此,教师可以将任务群的课程实施理念运用于“阅读策略单元”的教学实践,提高教学效果。

一、根据阅读策略,明晰任务群指向

进行“阅读策略单元”的教学时,教师应根据单元教学主旨和教学目标来确定明确的任务群指向。

三年级上册的“阅读策略单元”为第四单元,其阅读策略的学习主题为“预测”。该单元包含了3篇童话题材的文章,其学习目标可以归纳为两点:一是顺着故事的情节一边阅读一边预测;二是学习预测的基本方法。根据课标中对第二学段学生语文学习的目标要求“阅读富有想象力和表现力的儿童文学作品,欣赏富有童趣的语言与形象,感受纯真美好的童心,学习用口头或者图文结合的方式创编儿童诗和有趣的故事,发展想象力。”[1]教师应指向发展型学习任务群“文学阅读与创意表达”的目标要求展开教学,引导学生阅读童话故事,感受童话作品的文学魅力,并让他们根据童话故事的情节展开丰富的想象,有意识地预测故事的发展趋势,习得阅读策略。

四年级上册的“阅读策略单元”为第二单元,其中《一个豆荚里的五粒豆》是安徒生的童话,《夜间飞行的秘密》是科普小品文,《呼风唤雨的世纪》是科技说明文,《蝴蝶的家》是散文。这些文章虽然体裁、风格各不相同,但是均指向“提问”这一单元阅读策略的学习主题。学生需要在认真阅读的基础上,敢于提问、善于提问,从而加深对文本的理解。教师对课标中的相关内容进行梳理,归纳出两点学习目标:一是阅读时能够及时提出不理解的问题,并乐于与他人交流;二是在阅读时能够将问题进行记录、整理、归纳、交流,同时学习辨析、质疑等阅读方法[2]。教师应依据发展型学习任务群“思辨性阅读与表达”中的教学目标,设计并展开教学,通过引导学生进行阅读、思考、质疑、讨论等活动,让学生学会提问,提升语文核心素养。

五年级上册的“阅读策略单元”为第二单元,该单元聚焦于“提高阅读速度”,每一篇文章的导语都对阅读速度提出了明确的要求。课标提出要引导学生阅读、欣赏革命领袖、革命先烈的文学作品,在阅读中能够大胆交流自己的情感体验;引导学生阅读表现人与社会的优秀文学作品,在阅读中尝试进行富有创意的表达。基于此,教师结合本单元的文章特点和“结合具体事例写出人物特点”的习作训练重点,确定该单元可以根据发展型学习任务群“文学阅读与创意表达”的目标要求展开教学,指导学生阅读优秀的文学作品,训练提高阅读速度的技巧,赏析文学语言、文学形象的独特魅力,学习展现人物形象的方法。

六年级上册的“阅读策略单元”为第三单元,其中《竹节人》是一篇记叙文,讲述童年趣事;《宇宙生命之秘》是一篇科普性说明文,文章条理清晰,语言鲜明生动;《故宫博物院》是选自《地理知识》的说明文,文章移步换景,生动形象地介绍了故宫。这些文章的可读性和可借鉴性非常强,指向学生应学会“有目的地阅读”。结合该单元“根据阅读目的,选用恰当的阅读方法”的语文要素,以及“写生活体验,试着表达自己的看法”的习作目标,教师将任务群指向确立为“文学阅读与创意表达”,从而引导学生在语文实践活动中,表达自己独特的体验与思考,感受语言文字和形象的独特魅力,获得个性化的审美体验。

二、搭建任务群框架,逐步习得阅读策略

在确定“阅读策略单元”任务群的基础上,教师应关注情境性、实践性和教学目标,将单元看作一个整体的大任务,并在大任务的环境下设计子任务,引领学生参与语文学习活动。

例如,在三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的教学过程中,教师依据“文学阅读与创意表达”的任务理念,设计“预测未知,走进童话”的总体任务,并针对单元中的3篇童话分别设计3个子任务:一是探索“老屋”,学会预测;二是预测发展,学会修正;三是预测结局,尝试运用。这三个子任务内在逻辑关系紧密,层层递进,帮助引导学生完整而系统地学习并运用“预测”这一阅读策略。具体而言,针对《总也倒不了的老屋》,教师需要引导学生一边阅读一边预测,指导学生借助文章的题目、插图、人物、语言等方面,预测故事的发展趋势,并鼓励学生创编童话,体会“老屋”真、善、美的童话形象,感受阅读的乐趣,积累预测经验。针对《胡萝卜先生的长胡子》,教师可以指导学生先运用前一课习得的方法,对不完整的文本进行预测,再指导学生一边预测一边根据原文修正自己的预测,让学生学会有理有据地进行预测,提高学生预测的能力,培养学生在阅读时进行预测的习惯。《小狗学叫》是一篇略读课文,其导读中有两点学习要求:一是一边阅读一边预测故事的发展趋势,二是预测故事的结局。如此,学生需要进行运用前两课习得的阅读策略进行阅读和预测。同时,文章给出了三种结局让学生进行预测,不同的结局反映了不同的情节变化,丰富了学生的阅读体验。此外,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进行创造性的语言表达,在趣味盎然的学习中提升语文综合素养。

再如,在四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的教学过程中,教师依据“思辨性阅读与表达”的任务理念,设计“学会提问,助力阅读”的总任务,并针对4篇文章设计以下子任务:一是发现问题,大胆质疑;二是打开思路,多角度提问;三是关注价值,寻找线索;四是问题归类,尝试解决。这样的任务设计,遵循由易到难的思路,循序渐进,螺旋上升。此外,教师可以借助课文的导语或课后习题引导学生进行学习,其中《一个豆荚里的五粒豆》在导语中要求学生在阅读课文的同时能够积极思考,尝试提出问题;《夜间飞行的秘密》课后第二题从课文内容、写法和启示三个角度提出问题,明确了训练的导向;《呼风唤雨的世纪》课后第二题具有启发性,可以引发学生深入思考,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蝴蝶的家》在导语中要求学生能够提出自己的问题,并给问题分类,选出有价值的问题并尝试解决。

由此可见,教师应在单元任务群的理念下,根据单元语文要素、单元教学目标来确定单元总体任务,且随后设定的子任务要为总目标、总任务服务[3]。此外,教师应遵循学生的学习和认知规律,由简单到复杂、由理论到实践,展开阅读策略教学,以逐步提升儿童的阅读素养。

三、遵循任务群主旨,拓展单元学习路径

(一)创设单元学习情境

课标指出,学生的学习任务应具有情境性。因此,教师要增强课程实施的情境性,创设丰富多样且生活化的情境。此外,教师所创设的情境还要符合学生的心理特点以及社会经验,具有挑战性。

例如,在三年级上册第四单元“预测未知,走进童话”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创设情境:“同学们,我们从电视上看过、从爸爸妈妈的口中听过、从书中读过许多童话,同时认识了安徒生、格林兄弟、叶圣陶等童话大师。这些童话大师都有一个共同的本领—预测童话里主人公的未来。今天我们接到一个预测一篇童话故事结局的挑战任务。你觉得你能完成这次任务吗?”教师结合三年级学生好奇心强的特点创设此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同时明确学习目标,让学生整体把握单元内容。

再如,在四年级上册第二单元“学会提问,助力阅读”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创设“加入小记者营,和科技工作者面对面”的情境,并告诉学生:“学校的‘和科技工作者面对面’栏目正在招募小记者,小记者需要学会提问、敢于提问,并且梳理问题,整合访谈内容,给大家提供有价值的信息。”如此,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与学习动力,引领学生进入单元整体学习。

(二)策划单元学习活动

课标指出,教师应围绕特定的学习主题,设计语文学习任务,开展具有内在逻辑关联的语文实践活动。因此,教师需要根据单元总任务和子任务,在单元学习情境的基础上,设计出具有层次性与关联性的一系列学习活动[4]。

例如,在五年级上册第二单元“提高阅读速度”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围绕单元训练重点,借助单元导语的提示,指导学生逐步掌握阅读策略。其中,《搭石》的导语提出,阅读时要集中注意力,不停留、不回读;《将相和》的导语提出,应连词成句地阅读文章,避免逐字阅读;《什么比猎豹的速度更快》的导语提出,可以借助阅读关键词提高阅读速度。《冀中的地道战》的导语提出,可以带着问题去阅读文章。基于此,教师设计出任务情境和一系列阅读实践活动(如表1)。

由此可见,一系列阅读实践活动都围绕着“提高阅读速度”这一目标而设计。此外,完成课文讲解后,教师应指导学生拓展阅读,开展群文阅读活动,以进行回顾和总结,检测学生单元的学习成果,引导学生在阅读实践中反复运用并逐渐熟悉所学的阅读策略,从而提升阅读能力。

结语

综上所述,“阅读策略单元”教学在教材编排上具有很强的关联性,在课标的指引下,“任务群”的教学理念为此类单元教学提供了新的思路。教学中,教师应根据单元整体选文的特点,结合年段教学目标和单元教学目标,选定侧重的学习任务群,建构子任务框架,精心设计关联性较强的系列阅读实践活动。如此,能够帮助教师有目的地教,逐步达成单元教学目标;帮助学生有方向地学,提升语文学习核心素养。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22.

[2]王崧舟.任务群视域下小学语文学习单元的设计方略[J].小学语文教学,2023(7/8):7-10.

[3]周步新.素养导向,策略驱动:小学阅读学习任务群的规划与实施[J].语文教学通讯,2023(36):12-14.

[4]梁超,陈姬.学习任务群视域下阅读策略单元的教学思考:以六年级上册第三单元为例[J].福建教育,2023(23):32-34.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