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音乐古诗词歌曲教学设计策略
作者: 崔筱凡【摘要】古诗词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古诗词歌曲教学,不仅可以培养学生学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兴趣,还可以让学生得到情感、价值观的熏陶。因此,教师可以通过古诗词歌曲教学,让学生感悟古诗词的魅力,加深他们对古诗词的理解,同时培养他们的音乐素养。
【关键词】小学音乐;古诗词歌曲;教学;策略
作者简介:崔筱凡(1995—),女,苏州大学实验学校。
在“五育并举”的教育改革背景下,音乐教育成为美育的重要一环。吟唱古诗词歌曲,能够为学生打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大门,让学生在优美的歌声中体会诗意。教师可以此丰富音乐课堂的内容,培养学生的音乐素养,推动学生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
文化。
一、利用多媒体技术,创新教学手段
当前,部分音乐教师仍采用说教式教学,这种教学模式较为单调,难以吸引学生学习音乐课程的兴趣。在日常教学时,教师可以采用多种媒体结合的教学模式,让学生充分参与课堂,从而提高课堂教学的质量。
以苏少版音乐三年级上册第五单元《游子吟》的教学为例。《游子吟》是唐代诗人孟郊创作的一首表达母爱的诗歌,它以质朴无华的语言,描绘了一个游子离家前母亲为他缝补衣物的温馨场景,千百年来被人们传唱。谷建芬老师将其改编成可以吟唱的古诗词歌曲。结合音乐,学生可以更好地感受唐代诗人孟郊对母亲的真挚情感。首先,笔者结合“抖音”“哔哩哔哩”等新媒体平台,引导学生欣赏“青歌赛”“全国少儿歌曲大奖赛”等赛事中一些选手演唱《游子吟》等古诗词歌曲的视频[1],激发学生学习古诗词歌曲的兴趣。学生通过欣赏视频,可以初步感受古诗词歌曲的魅力。其次,笔者为学生示范吟诵《游子吟》,并带领学生认识古诗中的每一个汉字,为他们学习歌曲打好基础。再次,笔者为学生播放歌唱《游子吟》的音频,并带领学生分析其中的歌唱方式。学生通过分析音频,能够调动学习积极性,加深对古诗词的理解。最后,笔者结合“全民K歌”等音乐软件,让学生上传自己歌唱《游子吟》的音乐作品。通过“声动合唱”“好友歌房”等互动,学生可以发现自己存在的问题,并互相提出改进的措施,达到提高歌唱水平的效果。
在新媒体不断融合发展的背景下,音乐教学的手段得到有效的创新。教师要抓住机遇,利用多媒体技术开展教学,不断探索教学的新路径和新方式,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提升学生的音乐素养。
二、借助小游戏,激发学生的歌唱热情
学生对周围的事物有浓烈的兴趣,并有主动探索的意愿。教师在教学时,可以通过小游戏吸引学生的兴趣。此外,部分学生的嗓音条件和心智条件无法达到一定的标准,这使得他们不愿意开口歌唱,而教师合理借助小游戏,能够激发他们的歌唱热情,让他们愿意开口[2]。
以苏少版音乐三年级上册第五单元《小儿垂钓》的教学为例。唐代诗人胡令能的《小儿垂钓》是一首以儿童生活为题材的七言绝句,通过描写小儿垂钓时的动作神态,表现了天真的童趣,能够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 ,并让学生体验到儿童生活的快乐与纯真。在教学时,笔者组织学生开展节拍小游戏。首先,笔者让学生跟随作曲家廖乃雄划分的节奏做出拍手或拍桌子的动作,感知节奏的变化,锻炼韵律感和灵活性。其次,笔者鼓励学生加入自己的创意,创编舞蹈动作或唱和部分,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感受音乐的魅力,培养音乐表达能力。最后,在学生掌握歌曲节拍的基础上,笔者组织学生开展节拍小游戏。《小儿垂钓》是一首“四三拍”的歌曲,笔者根据“XXX|X--|X-X|X--”的节奏,引导学生配合拍手和拍桌子这两种动作进行游戏。具体而言,本班有五十名学生,笔者将他们分为五个小组,每个小组十名成员。笔者在讲台上播放音乐,学生在下面跟着音乐律动打节拍,打错了节拍的学生,就要被淘汰。游戏的最后,五个小组各选出一名学生进行比赛,节奏感最强的一名学生,将被授予“小小节奏王”的称号。这样的游戏,更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笔者通过分析《小儿垂钓》这一首七言绝句的节奏,设计有趣的节拍小游戏,吸引学生参与课堂的兴趣。在学生进行游戏的过程中,笔者仔细观察学生的表现,了解他们对音乐知识的掌握程度,有针对性地提高他们的反应能力。
三、创设情境,让学生体会歌曲情感
意境深邃、引人入胜是古诗词的主要特点。此外,古诗词中的意境还往往寄托了作者的思想情感。教师在教学古诗词歌曲时,要创设情境,让学生在理解古诗词内容的基础上,更深入地感悟作者的思想情感,并有效提高审美能力。
以苏少版音乐四年级下册第七单元《村居》的教学为例。《村居》是清代诗人高鼎所作的一首七言绝句,“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写景,再现江南二月明媚的“春景图”;“孩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写人,刻画孩童放学归来放风筝的“乐春图”。清新明丽的景,兴致勃勃的人,富有乐趣的事,展现了春天生机勃勃的景象,抒发了诗人对春天来临的喜悦和赞美。笔者在教授这一作品时,设计合理的导入语言,将学生带入诗歌美好的情境中。笔者说:“春天来了,同学们在放学后可以去郊外踏青。那么,在古时候,孩子们放学后是什么样子的呢?让我们一同前去探索。”接着,笔者向学生描述诗歌的内容,创设孩童在春天里游戏的欢乐情境:“早春二月,草在生长,黄莺飞来飞去;杨柳垂着长长的枝条,随风摆动,好像在轻轻地抚摸着堤岸。草木、河流、大地,一切都散发着春天的气息。拂堤的杨柳,仿佛已经陶醉在这美丽的春景里了。在学堂上学的孩童早早归来,他们迫不及待地趁着和煦的春风放起风筝。”与此同时,笔者弹奏电子琴配乐,让学生更深刻地感受这首古诗词歌曲的魅力。
可见,教师在日常教学中创设生动、有趣的情境,可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增强他们参与课堂的积极性[3]。
四、布置歌唱小练习,训练学生的歌唱技巧
教师通过歌唱小练习训练学生的歌唱技巧,不仅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感受古诗词的意境和情感,还可以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音乐感知
能力。
以苏少版音乐四年级下册第四单元《忆江南》的教学为例。唐代诗人白居易描写了江南水乡江花被朝阳映照,红艳胜火;两岸的植物被映照入水,更显绿色的绚丽画面,给学生带来丰富的审美感受。首先,笔者引导学生朗诵《忆江南》这一首诗歌,并针对其中带有“an”“ang”等前后鼻音的字进行着重讲解,帮助学生解决前后鼻音发音含糊的问题。其次,笔者引导学生进行分组,让每组选出一名音感最好的成员作为组长,各组在组长的带领下进行朗诵;同时,笔者指出学生发音不准确的地方,并帮助他们进行纠正。再次,笔者引导学生分析《忆江南》这首诗歌的情感内涵,让学生体会白居易在回忆自己所见到的江南之景时的欢乐之情;并引导学生思考在歌唱时应如何通过音色、音量和节奏传达出这种欢乐、愉快的情感。最后,笔者引导学生结合音阶、音程等基本音乐元素开展歌唱小练习。训练学生的音准感。具体而言,笔者引导学生分成不同的声部进行歌唱小练习,重点关注学生音高的准确性。通过男高、男低、女高、女低四个声部的配合和切换,学生可以更加敏锐地感受音域的变化、更加透彻地理解和声的技巧。
可见,教师布置歌唱小练习是一种有效的教学方法。学生通过歌唱小练习,可以更好地理解和体会古诗词歌曲的魅力,提高音乐感知能力和歌唱技巧,培养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热爱。
五、编排舞蹈,深化学生对古诗词歌曲的理解
要想学生更好地理解古诗词歌曲,教师可以将舞蹈元素融入古诗词歌曲教学,即教师在深入研究古诗词歌曲后,可以编排符合学生特点的舞蹈融入教学,呈现古诗词歌曲教学的多样性。教师根据古诗词内容编排舞蹈,可以将古诗词的美感和音乐的美感有机融合,有效陶冶学生的情操,提升学生的审美素养和文化素养[4]。
以苏少版音乐三年级上册第五单元“露一手(诵读《长歌行》)”的教学为例。《长歌行》不仅是汉乐府诗歌中的佳作,还是中国古代文学中劝学诗篇的典型代表,至今仍具有重要的教育意义。其中,最精华的一句为“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警示学生珍惜时间,好好学习。首先,“青青园中葵,朝露待日晞”这一句诗中有“葵”“朝露”“太阳”等意象,笔者引导学生利用黄色和绿色卡纸制作向日葵、太阳等舞蹈道具;“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这一句诗中有“川”和“海”两个意象,笔者引导学生利用蓝色卡纸裁剪出长条状和圆盘状的图形,当作“川”和“海”的舞蹈道具。其次,“青青园中葵,朝露待日晞。阳春布德泽,万物生光辉”语言明快,生机勃勃。据此,笔者引导学生编排可爱、明媚的舞蹈动作。再次,“常恐秋节至,焜黄华叶衰。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借花叶焜黄、百川东流永不复归的自然现象,感叹光阴易逝。据此,笔者引导学生编排模拟花叶枯萎,百川东逝的舞蹈动作。最后,“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这两句是诗歌的画龙点睛之笔,它掷地有声,劝人惜时奋进。据此,笔者引导学生编排气势如虹,尽显力量的舞蹈动作。
又以苏少版音乐二年级下册第一单元《春晓》的教学为例。《春晓》是唐代诗人孟浩然的一首惜春诗,诗人抓住春天早晨的景色,写出了生活之趣,抒发了对美好春光的喜爱之情。笔者引导学生根据这首诗的清新的意境,编排轻快、灵动、活泼的舞蹈动作,从而形象生动地表现春天的盎然生机。
“言之不足,故嗟叹之;嗟叹之不足,故永歌之;永歌之不足,不知手之舞之,足之蹈之也。”可见,舞蹈除了具有形式美,还有表情达意的作用。教师引导学生根据古诗词歌曲的内容、情感编排舞蹈,不仅可以加深学生对古诗词的理解,还可以让学生更好地展现古诗词歌曲的韵味,提升审美素养。
结语
在“五育并举”的号召下,教师应充分发挥小学音乐学科的美育作用,不断优化古诗词歌曲教学,让学生更多地了解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念和价值观念,发展学生的核心素养[5]。
【参考文献】
[1]黄丽君.古典诗词歌曲进入小学音乐课堂的教学策略研究[J].中小学音乐教育,2012(5):12-13.
[2]李镝.吟唱古诗品意韵乐意浓浓诗悠悠:苏教版小学音乐教材古诗词歌曲的教学实践与思考[J].小学教学研究,2020(8):25-27.
[3]万苏萍.小学音乐古诗词歌曲教学策略创新[J].新课程研究,2023(36):111-113.
[4]陈巧莲.试论小学音乐歌唱教学中古诗词歌曲的运用[J].当代教研论丛,2020(11):131.
[5]陈云娇.古诗词歌曲在小学音乐歌唱教学中的运用研究[J].试题与研究,2021(18):183-1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