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策略研究
作者: 邹彩凤【摘要】培养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让幼儿学会清晰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准确地向外界传递信息,是幼儿园教育活动中的重点和难点。文章分析影响幼儿语言表达能力的因素,从开展听说活动、联系生活实际、创造表达机会、巧用绘本资源、实施家园共育等方面,探讨幼儿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策略。
【关键词】幼儿;语言表达能力;语言领域
作者简介:邹彩凤(1979—),女,福建省漳州市华安县华丰中心幼儿园。
3—6岁的幼儿正处于语言发展的黄金期,培养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对幼儿身心全面发展至关重要。幼儿阶段的语言教学要求培养幼儿与他人的沟通、交流能力和良好的语言素养,让幼儿的认知、情感、社会性等多个方面得到更好的发展。对此,教师应加强对幼儿语言表达能力的重视,为幼儿创造良好的语言环境,丰富幼儿的词汇储备,促进幼儿语言表达能力的发展,为幼儿未来的学习与发展做好充足准备。
一、影响幼儿语言表达能力的因素
(一)家庭环境因素
家庭是幼儿的第一所学校。家庭语言环境大多受家庭成员文化程度、职业、语言习惯等因素的影
响[1]。在日常生活中,父母重视幼儿的语言发展情况,并采取科学的教育方法,能为幼儿提供一个良好的语言环境,让幼儿在模仿、观察中积累语言经验,对幼儿的语言发展起着积极作用。
(二)教育教学因素
幼儿园是幼儿接触系统化教学的第一个场所。在教育教学期间,课程设置、学习环境、教育资源和教育方法会影响幼儿语言表达能力的发展。优质的教育资源与科学的教育方法,能为幼儿提供更为优质的语言学习机会,提升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
(三)幼儿自身因素
幼儿自身的发展情况也会对其语言表达能力培养产生不小的影响。在实际教学活动中,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会受其年龄、学习能力、性格等因素的影响。例如,性格开朗的幼儿普遍语言表达能力较强,性格内向的幼儿往往语言表达能力较弱;年龄大的幼儿语言经验丰富,语言表达能力较强,而年龄小的幼儿语言表达能力较弱。
(四)社会环境因素
社会环境对幼儿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有直接的影响。具体而言,社会中各种类型的语言环境、文化交流契机,会在潜移默化中对幼儿语言表达能力的发展造成影响。比如,当幼儿处在多元的文化环境中,就有机会接触到各种类型的语言及表达方式,幼儿会下意识地模仿这些语言习惯,久而久之,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能够得到提升。
二、幼儿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策略
(一)开展听说活动,实施语言模仿教学
幼儿的模仿能力较强,他们会有意识地模仿身边的长辈、同伴的行为和动作,以满足自己的实际所需。在幼儿语言表达能力教学中,教师可以围绕幼儿的特点,开展“听话”活动和“说话”活动,帮助幼儿习得语言经验。
在日常教学活动中,教师应加强对“互动交流”环节的重视,多与幼儿交流互动。在交流互动中,教师应当调整教育思路,让幼儿在“听话”的过程中积累语言表达经验,为幼儿未来的语言表达与语言模仿做准备[2]。例如,在向幼儿描述某一事物时,教师可尝试使用不同的词语和句式,如“太阳把被子晒得暖乎乎的”“花朵开得真鲜艳呀”等,让幼儿在“听话”的过程中充分感知语言的多样性与灵活性,积累语言经验。
在“听话”的同时,教师也应当让幼儿“说话”。随着幼儿语言经验的增加,教师可借助生活情境,让幼儿有意识、有目标地表达。比如,在幼儿户外活动中,教师可带领幼儿观察大自然,并设计话题:“老师看到在树上唱歌的小鸟,你看到了什么?”教师可让幼儿围绕自然展开讨论,鼓励幼儿模仿教师讲述的内容,说出看到的事物,尝试自主组建语句。有的幼儿说道:“我看到了跳舞的蝴蝶。”有的幼儿说道:“我看到了忙碌的小蚂蚁。”教师还可以利用儿歌、故事等语言类材料,为幼儿设计教学活动。比如,教师可以让幼儿模仿儿歌的语气,或让幼儿尝试用肢体动作表达自己对儿歌的理解等。通过语言模仿,教师能促进幼儿语言理解及表达能力的提升,为幼儿的语言学习奠定基础。
(二)联系生活实际,丰富幼儿词汇储备
在生活中探寻教育资源,借助生活资源丰富幼儿的词汇储备,是发展幼儿语言表达能力的关键。对此,教师可立足一日生活,深度开发生活中可利用的资源,在潜移默化中丰富幼儿的词汇储备及语言经验。
教师可根据幼儿在园内的一日生活,有意识地带领幼儿认识并学习各种物品的名称。例如,在每日的“水果时间”,教师可向幼儿介绍今日的“水果食谱”,让幼儿认识各种水果的名称,丰富幼儿的语言经验。在每日的户外活动中,教师可借助幼儿园内的植物,向幼儿介绍不同种类的植物,比如“柳树阿姨有一头飘逸的长发,小草会偷偷地从泥土中探出头”。教师不仅可以向幼儿介绍植物的名称,还可以向幼儿描述植物的颜色、特点等。教师还可以向幼儿讲解一些动作类词汇。比如,在用餐环节,教师可向幼儿介绍“拿筷子、夹菜、倒水、舀汤”等动作类词汇;在午休环节,教师可向幼儿介绍“铺床铺、脱鞋子、换衣服、叠被子”等动作类词汇,让幼儿掌握词汇的正确搭配、使用方式,丰富幼儿的词汇储备。教师立足于生活实际,利用一日生活中的环节为幼儿设计语言活动,能丰富幼儿的词汇储备,让幼儿认识各种物品的名称,用准确的语言描述事物,提升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
(三)创造表达机会,鼓励幼儿自由表达
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是在实践运用与验证操作中不断提升的。在设计幼儿园教育活动时,教师应打破传统的教育桎梏,从“教师讲,幼儿听”模式转变为“幼儿讲,教师听”,利用课程活动为幼儿创造自我表达、自主交流的机会,让幼儿在自主讲述中实现学习能力的提升[3]。
例如,在幼儿园区域活动中,教师可利用区域活动的特点,在活动开始前让幼儿表达自己对游戏的想法。比如,教师可提出“在今天的区域活动中,大家想完成哪些游戏任务?想要在区域中完成什么挑战”的问题,让幼儿讲述自己感兴趣的活动项目,在自主表达中积累学习经验。在区域活动结束后,教师可设置自主总结环节,发展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比如,教师可让幼儿向同伴介绍自己的活动作品,为幼儿提供展示、表达自我的机会,在自主讲述中发展幼儿的语言能力。
教师也可根据幼儿的兴趣,为其设计一些具有讨论性的话题。比如,教师通过观察发现,幼儿喜欢看动画片《超级飞侠》,于是基于幼儿的这一兴趣设计话题:“你最喜欢《超级飞侠》中的哪个人物?为什么?这个人物有什么作用?”幼儿回忆动画片的情节并调动自己的语言经验,围绕话题组织语言。在幼儿自主表达的过程中,教师予以幼儿积极的回应,如“你讲得真好!”“你说得太棒啦!”“好精彩的故事!”等鼓励性语言。教师为幼儿提供自由表达的机会,鼓励幼儿表达,能够让幼儿感悟语言的魅力,提升幼儿的语言逻辑思维与语言表达能力。
(四)巧用绘本资源,积累阅读学习经验
绘本是幼儿园教育的重要资源,也是提升幼儿语言表达能力的重要形式。绘本具有图画生动、文字简洁的特点,深受幼儿的喜爱[4]。在幼儿语言表达能力培养过程中,教师可利用绘本的独特教育功能,让幼儿在阅读中积累语言经验,以寓教于乐的方式达成教育目标。
以《鼠小弟的小背心》的绘本阅读为例。小班幼儿的语言经验不够丰富,其语言表达能力较弱,他们正处于能力发展初期。《鼠小弟的小背心》围绕红色的小背心展开,故事先后出现了鸭子、猴子、海豹、狮子等多个角色。在阅读过程中,教师可利用绘本故事的特点,丰富幼儿的阅读学习经验。比如,教师可引导幼儿认真观察各动物试穿小背心后的表情,并让其说出动物体态上的变化。教师可以问幼儿:“当猴子穿上小背心后,他的体态有什么变化?”幼儿对比猴子穿上小背心前后的插图,说道:“背心太小啦!”“猴子的肩膀都挤在一起了!”“两只手放不下去了!”教师引导幼儿:“请大家猜一猜,猴子会说些什么呢?”幼儿说出绘本中的关键句:“有点紧,还挺好看吧?”在读到海豹出现时,教师向幼儿提出问题:“海豹看见了猴子身上的小背心,他拉一拉猴子的衣服,猜一猜,他会说些什么呢?”通过前期经验总结,幼儿说出关键句:“小背心真漂亮。让我穿穿好吗?”教师利用绘本资源开展阅读活动,能够让幼儿积累阅读经验,促进幼儿语言表达能力的提升。
(五)实施家园共育,创造良好语言环境
近年来,家园共育理念不断发展,在幼儿教育中取得了较为理想的教育效果,实现了家庭教育与幼儿园教育的有效整合,为幼儿教育注入了全新活力[5]。在幼儿语言表达能力培养过程中,教师应加强与家长的沟通与合作,为幼儿创造良好的语言环境,与家长共同促进幼儿语言表达能力的提升。
1.发挥家庭教育功能
首先,家庭是幼儿的语言启蒙地,家长应发挥自身的教育作用,言传身教,促进幼儿语言表达能力的发展。比如,在日常生活中,家长要认真倾听幼儿讲述的内容,并给予幼儿积极的回应,在亲子沟通中让幼儿掌握正确的交流技巧,丰富幼儿的语言经验储备。其次,家长应充分认识到自己在幼儿语言教育中的重要性,结合生活中的各种情景,向幼儿介绍生活中的事物,通过社会实践、互动交流,促进幼儿语言表达能力的提升。最后,幼儿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需要家庭和幼儿园的共同努力。家长与教师应保持密切联系,定期交流幼儿语言表达能力的发展情况,共同商讨教育策略。
2.开展社会实践活动
开展社会实践活动是发展幼儿语言表达能力的有效途径。在家园共育背景下,教师可开展社会实践活动,挖掘社会资源,基于真实的社会场景为幼儿创设实践项目,在活动中向幼儿介绍正确的交流技巧,为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发展创造良好的环境。比如,教师可与社区联系,以“垃圾分类”为主题,让家长带领幼儿走进社区,宣传垃圾分类。教师可提前向家长分享活动资料,并让家长在家中帮助幼儿完成活动准备。在活动中,家长可让幼儿向社区居民介绍垃圾分类的好处、作用、目的,以提升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教师还可设计“全家一起去购物”亲子活动,让家长带领幼儿去超市买东西,并让幼儿独立完成询问商品价格、功能等任务,学会使用礼貌用语进行沟通,并能清晰地表达自己的需求,从而发展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
结语
综上所述,幼儿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并非一朝一夕间能够实现的,教师应加强对幼儿语言表达能力的重视,把握幼儿语言发展的黄金期,科学设计教学活动,让幼儿多听、多说、多练,促进幼儿语言表达能力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古翠玲.培养幼儿语言表达能力的对策[J].广西教育,2023(22):125-128.
[2]刘丽华.幼儿教育中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J].当代家庭教育,2023(15):78-80.
[3]王加铃.幼儿语言表达能力培养的策略分析[J].新课程研究,2023(18):81-83.
[4]高佳媛.能力培养 表达提升:幼儿语言表达能力培养的策略探究[J].家长,2023(12):162-164.
[5]解云芳.幼儿教育中的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研究[J].天津教育,2023(10):183-1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