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优化英语阅读教学 培养学生思维品质
作者: 崔亚珂【摘要】在小学英语阅读教学中,教师要重视对学生思维品质的培养,因为培养学生的思维品质能助力学生更加深入地理解阅读材料,挖掘文本背后的深层含义,提升英语学习的深度和广度,也有助于学生更好地适应未来社会的挑战,在面对复杂的英语问题时,能够进行独立思考和判断,同时形成正确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关键词】小学英语;阅读教学;思维品质
作者简介:崔亚珂(1989—),女,江苏省镇江市扬中市联合中心小学。
英语思维品质是在使用英语进行思维活动时展现出的个性特征,反映了每个个体在英语思维方面的能力水平。英语思维品质主要包括思维的自主性、深刻性、逻辑性、批判性、创新性等方面。培养学生的英语思维品质,可以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和运用英语,提升他们的听、说、读、写能力,使他们在英语学习和知识应用中更加自如。同时,学生英语思维品质的培养也可以促进他们认知能力、情感态度、学习策略等方面的发展[1]。
一、巧设阅读情境,提升思维自主性
在教师创设的阅读情境中,学生能够走进文本,深刻体会其内容。这种身临其境的感受不仅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还使得他们能够领悟到文本背后的深层含义,促进思维自主性的提升。同时,阅读情境的营造也激发了学生的好奇心与求知欲,可以促使他们积极探寻文本中的人物关系以及事件发展,进而培养他们自主思考的意识[2]。
以译林版小学英语五年级上册Unit 7 “At weekends”
为例,教师教学的目的是让学生了解并熟悉周末活动的相关词汇和句型,培养学生的阅读、思维能力,通过情境对话激发学生的想象力。为此,首先,教师在导入阶段,通过日常对话引入有关周末的话题,拉近与学生的距离,使学生更容易进入学习状态:“Hello, everyone! How was your weekend? Did you have a good time?”。教师鼓励学生积极回答,分享自己的周末活动。接着,教师对本节课的阅读情境设置进行简单的介绍:“Today we are going to learn about what people usually
do at weekends. Let's imagine we are in a park on a sunny Saturday morning. What activities can we see here?”。设置这样的公园场景,旨在让学生充分利用自身的生活经验,为学生接下来的阅读做铺垫。有的学生经过思考后回答:“We can see people playing sports, having picnics, flying kites, and so on.”。然后,教师安排学生进行文本阅读。教师展示文本并说道:“Here is a story about weekend. Please read it and tell me what Mike and his friends do at weekends.”。通过文本阅读,学生可以学习并理解周末活动的表达方式,同时培养自身的阅读理解能力。学生在阅读后展开讨论,进而得出结论:“Mike usually play football. His friend Su Hai usually visits her grandparents. His friend Helen always has dancing lessons.”。为了让学生走进阅读情境之中,教师引导学生进行角色扮演:“Now let's pretend we are Mike and his friends. You can choose a role and tell me what you usually do at weekends.”。通过角色扮演,学生可以将所学知识应用到实际情境中,提高自身的口语表达能力和交流能力。最后,教师让学生进行思维拓展,巩固阅读与表演成果。教师提问:“What do you think is the best way to spend weekends? Why?”。有的学生回答:“I think it's best to spend weekends with family and friends because we can have fun and make memories together.”。通过思维拓展,学生可以对周末活动进行深入思考,培养自身独立思考的能力。在本节课中,教师为学生创造了一个生动有趣的阅读情境。学生在情境中学习、思考、表达,提高了英语能力。
可见,创设阅读情境,能引导学生更加自主地去学习与探索。他们可以学会根据自己的兴趣和需求,选择合适的阅读材料,并通过阅读来提升自己的英语水平,使自主思考的意识逐渐增强。
二、布置阅读任务,提升思维深刻性
通过布置阅读任务,教师能够为学生提供丰富多样的阅读材料。这些材料通常会涵盖不同的主题、文化背景。学生阅读某一篇文本的过程有利于锻炼他们的理解和分析能力。而阅读不同的材料则能够促使他们主动探索知识,锻炼思维的深刻性[3]。
以译林版小学英语五年级上册Unit 1“Goldilocks and three bears”教学为例,首先,教师可以简要介绍这则故事的背景以及金发姑娘这一角色的象征意义。接着,教师可以展示故事的标题和插图,与学生一起根据标题和插图预测故事的内容。然后,教师可以布置阅读中的任务,让学生带着以下问题独立阅读故事,帮助他们理解故事情节:“Where did Goldilocks find the house? What did she find in the house? How did the three bears react to Goldilocks's behaviors?”。同时,教师可以让学生寻找故事中的关键信息,如Goldilocks对三种汤的口感的描述,再引导学生讨论为什么Goldilocks会这样描述,进而总结Goldilocks的性格特点以及处事上的优缺点。在阅读后的任务布置中,教师可以让学生用自己的话复述故事,加深学生对故事内容的理解,并引导学生围绕故事的主题进行讨论来深入思考故事蕴含的道理和价值观:“What do you think of Goldilocks's behaviors? If you were Goldilocks, what would you do?”。最后,教师可以鼓励学生续写故事,想象Goldilocks离开小木屋后会发生什么,以此帮助学生进一步理解故事的情节和角色[4]。
可见,通过布置阅读任务,教师能够引导学生有针对性地阅读,获取信息、理解意义、体会情感,为培养学生思维的深刻性打下坚实的基础。
三、梳理文本结构,提升思维逻辑性
在英语学习中,通过梳理文本结构,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文本的主旨、段落间的逻辑关系以及作者的写作意图,从而提升自身思维的逻辑性[5]。
以译林版小学英语六年级下册Unit 7“Summer holiday plans”为例,教师教学的目的是使学生能够梳理Story time板块的文本结构,提取关键信息,形成制订自己的暑假计划的意识,同时培养学生对英语学习的兴趣。为此,首先,教师展示一幅关于一群孩子在讨论暑假计划的图片,引导学生猜测图片内容,适时引出本节课的主题。接着,教师让学生阅读Story time板块,并思考制订暑假计划通常会从哪几个方面入手,进而总结出Where to go、when to go、how long will I stay、what to do这四点。然后,教师指导学生围绕这四点,在文本中找出对应的内容并用荧光笔标出,以此对文本中提到的暑假计划进行梳理。之后,教师引导学生借鉴文本的结构来制订自己的暑假计划。于是,有的学生分享了以下内容:“My plan is divided into three main parts: learning, leisure and socializing. In the learning part, I plan to spend at least two hours a day reading to improve my reading ability and my vocabulary. In the leisure part, I plan to travel once to explore new places and cultures. In the socializing part, I plan to gather with family and friends regularly.”。最后,教师总结文本结构梳理的重要性,并鼓励学生将所学方法运用到其他学科的学习和日常生活中,提高逻辑思维能力。
学生掌握了梳理文本结构的方法后,能够学会有条理地分析相关问题,并运用逻辑思维找到解决方案。同时,教师利用英语与其他学科的联系,引导学生梳理文本结构,可以促进跨学科融合,有效锻炼学生思维的逻辑性和知识应用能力。
四、组织交流辩论,提升思维批判性
辩论活动需要思考、分析、推理和判断。在辩论过程中,学生需要针对主题进行深入研究,了解不同观点,并基于事实和证据形成自己的论点,反驳对方。这个过程有利于提升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使他们学会在比较复杂的情况下做出合理的决策。
以译林版小学英语六年级上册Unit 4“Then and now”为例,教师教学的目的是让学生通过对比过去与现在的生活、学习等方面的变化,感受到时代在进步。为此,教师在导入阶段,通过展示或播放一些关于过去与现在的交通工具、通信方式的图片或视频,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之后,教师将学生分成两组(一组支持“Life is better now.”的观点,另一组支持“Life was better in the past.”的观点),为辩论做好准备。然后,教师为每组提供一些关键词,如convenient、developed、traditional、simple等,以此助力学生的辩论。在小组讨论阶段,学生尝试从不同的层面来思考问题:支持“Life is better now.”这一观点的小组讨论了convenient means of transportation、instant messaging、shopping online等相关内容,发现了现代社会可以为人们提供更多的职业选择和发展机会,使得人们更容易实现自己的梦想;支持“Life was better in the past.”这一观点的小组了解了过去简单、纯粹的生活方式,讨论了现代社会中存在的respect the elderly等传统而正确的价值观缺失的现象。经过讨论,学生总结出现代社会中人与人之间的隔阂、价值观的重塑等方面的新观点。在正式辩论阶段,教师让每组选出几名代表,要求小组代表用英语进行辩论。在小组代表辩论的过程中,教师引导他们使用正确的语法和词汇,鼓励他们大胆地表达,并注意维护课堂秩序,以免辩论过于激烈。
辩论是一种深度互动和沟通的活动。阅读完文本之后,学生需要在辩论中清晰地表达自己关于文本的观点,有效地传达自己通过阅读获得的信息,也需要倾听对方的观点,理解对方的意思。这样能够提升学生的沟通和表达能力,使学生学会与他人合作和解决问题,培养学生思维的批判性。
五、引入开放性问题,提升思维创新性
教师通过开放性问题的引入,鼓励学生从不同角度展开思考,表达独特见解,可以使学生的思维具有创新性。在因材施教的教育理念下,这种教学方式
有利于促进学生的个性化发展,使英语阅读教学更有意义。
以译林版小学英语五年级上册Unit 6“My e-friend”教学为例,首先,教师可以展示一些关于几名学生与网友的电子邮件内容或在社交媒体上聊天的截图。在引出本节课的主题后,教师可以提出一个开放性问题:“If you have an e-friend, what aspects do you want to know about him/her?”。这个问题旨在引发学生对自己在与网友交流时想要了解的信息的思考。学生可能会回答:“His/Her age, address, interests, favourite sport.”。接着,教师可以继续提问:“Why do you want to know these information? For example, if your e-friend says he/she likes drawing, what would you ask him/her?”。这个问题旨在驱动学生更深入地思考,多角度地探讨网友的兴趣爱好。学生可能会问他/她的网友:“What do you like to draw? How did you learn to draw? Have you ever participated in a painting competition?”。然后,教师可以借助问题让学生分享自己与网友交流的经历,并找出自己与网友之间的相同之处和不同之处。这样能够促使学生意识到人与人之间具有差异性。为了进一步发散学生的思维,教师可以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组织学生开展一个小组合作活动,要求每组设定一个网友的角色。在各组设定好角色后,教师可以模拟如下场景:“If your e-friend told you that he/she has recently learned a new skill, how would you respond? What questions would you ask him/her about this skill?”。通过这样的方式,学生可以在实践中锻炼自己的创新性思维和口语表达能力。最后,教师可以对本节课进行总结,并且给学生布置一些相关的课后作业或拓展活动任务,以此巩固他们的学习成果。
创新性思维的培养除了需要学生动脑思考,还需要学生通过多种感官来感知和体验。而在解决开放性问题时,学生可能需要利用视觉、听觉、嗅觉等多种感官来获取信息。因此,教师对开放性问题的设计有利于让学生经历想象、判断、推理等过程,也有利于提升学生思维的创新性,让学生的思维更加活跃。
结语
综上所述,在小学英语阅读教学中,学生思维品质的培养是重中之重。由于思维品质的培养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因此教师要循序渐进,不断优化教学策略,调整教学方案,促进学生思维的全面发展,增强学生自主学习、综合应用英语知识的能力。
【参考文献】
[1]程丽蓉.小学英语阅读教学中注重学生思维品质的培养[J].小学生(上旬刊),2023(11):136-138.
[2]叶婷婷.小学英语阅读教学中提升学生思维品质的提问策略[J].教育界,2023(24):53-55.
[3]朵永春.如何在英语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思维品质[J].读写算,2023(20):89-91.
[4]刘敏.基于思维品质培养的小学英语阅读教学[J].学园,2023,16(15):54-56.
[5]周媛媛.浅谈小学英语阅读教学中学生思维品质的培养[J].英语教师,2023,23(5):87-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