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合教育环境下自闭症幼儿人际交往能力的提升策略

作者: 孙玉婷

【摘要】文章深入分析在融合教育体系中促进自闭症幼儿发展人际交往能力的切实可行的途径。构建无障碍的教育环境、采取针对性的干预技巧、搭建社交平台、加强家庭与幼儿园的合作以及开展社区活动,能够促使自闭症幼儿全方位发展,帮助自闭症幼儿更好地与他人融洽相处,从而提升他们的人际交往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丰富他们的社交经验。

【关键词】自闭症幼儿;人际交往能力;提升策略

作者简介:孙玉婷(1987—),女,江苏省海安市第一实验幼儿园。

自闭症幼儿的语言能力发展较为落后,这阻碍了他们人际交往能力的发展。将自闭症幼儿纳入普通教育体系,让他们有机会与正常幼儿一同学习,对于提升他们的人际交往能力大有裨益。但如何在普通教育环境中有效提升自闭症幼儿的人际交往能力,依然是一个迫切需要解决的难题。本文将探讨一系列可行策略,旨在帮助自闭症幼儿提升人际交往能力。

一、构建包容环境,奠定社交基础

在融合教育背景下,为自闭症幼儿营造充满关爱与包容的学习氛围,是提升他们人际交往能力的关键举措。教师可从物质环境和精神氛围两方面入手,推动自闭症幼儿与其他幼儿和谐互动与交流。幼儿园需重视教育空间的布置,运用柔和的色调、安全的设施以及多样的感官互动素材,为自闭症幼儿打造一个充满暖意、令人安心的学习场所;同时,需确保场所的无障碍性,如拓宽通道、调整家具尺寸等,让自闭症幼儿能够自由地活动,减轻环境给他们带来的不安感[1]。教师还应根据每个幼儿的年龄、兴趣和需求,将幼儿混合编组,灵活地安排小组活动,促使他们在活动中互动和交流,为自闭症幼儿提供更多的人际交往机遇,使其逐步适应群体生活。

例如,某幼儿园实施了“携手同行,共同进步”的互助小组计划。在这个计划中,教师依据幼儿的年龄、兴趣和需求,巧妙地将自闭症幼儿与其他幼儿以适当的比例混合编组,确保每个小组中既有自闭症幼儿,也有普通幼儿。小组活动内容多元而有趣,包括搭“建积木塔”“协作绘图”等创意十足的任务。教师为每个小组设定了明确且具有挑战性的目标与任务,鼓励幼儿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积极交流、商讨和合作。

在“搭建积木塔”这一活动中,幼儿们围坐一圈,积极地讨论他们心中的理想之塔。自闭症幼儿在同伴的鼓舞和引导下,也逐渐加入讨论。在“协作绘图”这一活动中,幼儿们围坐在画板前,有的提议绘制美丽的花园,有的则想画小动物。在众人的共同努力下,一幅幅充满创意、色彩缤纷的画作诞生了。在整个活动过程中,教师始终密切观察自闭症幼儿的表现,及时提供必要的引导和支持。当自闭症幼儿遇到交际难题或难以融入小组活动时,教师会耐心地指导他们,帮助他们克服困难,树立自信心。同时,教师也会适时地给予积极的反馈和鼓励,让自闭症幼儿体会到成功的快乐和合作的愉悦。

通过“携手同行,共同进步”互助小组计划的实施,该幼儿园中的自闭症幼儿的人际交往能力有了显著提升。他们不仅更愿意与他人协作、分享和交流,还逐渐克服社交恐惧和焦虑,变得更加阳光和自信。

二、运用专业手段,巩固社交技能

在针对自闭症幼儿的融合教育实践中,采用有效的教育手段对于促进其人际交往能力的发展至关重要。应用行为分析法(ABA)是一种广受推崇的干预策略,源于行为主义理论,其通过对幼儿行为的细致观察、分析以及记录,依据每位幼儿的实际需求和特性,为幼儿量身定制训练方案[2]。这些方案通常涵盖基础社交规则的传授与巩固,如轮流、等待、分享等,同时也涉及更复杂的社交技巧,如情绪辨识、表达与调控等。教师可以采取角色扮演、情景模拟等互动形式,向幼儿展示恰当的社交行为,并持续提供正面反馈和奖励,以此帮助幼儿巩固所学技能。

例如,某幼儿园以“轮流与分享的欢乐园地”为主题,开展了一系列小组活动。活动中,幼儿要在教师的指导下开展简单的角色扮演游戏。活动开始前,教师向幼儿阐明交流和分享的意义,并通过示范和讲解帮助他们理解这些行为。在小组活动中,教师密切关注幼儿的表现,及时提供正面反馈和奖励,激励他们主动参与并遵守规则。通过开展“轮流与分享的欢乐园地”活动,该园的自闭症幼儿的人际交往能力有了显著提升。他们积极地融入小组活动,愿意与他人分享自己的玩具和美食,并能够自觉遵守游戏规则。通过反复练习和强化,这些幼儿逐渐适应集体生活,能够在与其他幼儿的交往中保持积极、友好的态度。

三、开展丰富活动,搭建社交平台

在针对自闭症幼儿的融合教育实践中,丰富多样的活动方式有助于充分调动这部分幼儿的社交兴趣和热情,进而推动他们人际交往能力的提升[3]。例如,教师可运用音乐来吸引幼儿的注意力,鼓励他们通过歌唱、舞蹈、绘画、手工制作等方式抒发情感,与他人进行沟通与交流;组织幼儿开展体育娱乐活动,如打篮球、开展接力赛等,提升他们的身体协调性和集体意识;组织角色扮演、情景模拟等活动,引导幼儿在游戏中学习人际交往技巧,学会与他人沟通、分享和合作。总之,教师应注重幼儿在活动中的参与感和体验感,尽可能确保每个幼儿都能在活动中获得成就感和愉悦感。

例如,某幼儿园开展了“音乐与色彩的奇妙探索”主题活动。该活动融合了音乐和美术两大学科内容,旨在通过音乐节拍和色彩搭配激发幼儿的创作热情和创造力。活动中,幼儿在教师的引领下,用不同的乐器演奏简单曲目,并在画布上绘制与音乐相匹配的色彩和图案。在创作过程中,教师着重引导幼儿相互观摩、交流和分享,促进他们相互交流和学习。通过互动和交流,自闭症幼儿逐步学会倾听他人的想法、表达自己的想法,并能与他人协作完成任务。同时,幼儿在活动中自由发挥和创作,提升了创造力和想象力。而通过作品展示环节,幼儿学会欣赏他人的创意,掌握更多的社交技能。

四、加强家园合作,实现教育合力

在针对自闭症幼儿的融合教育实践中,家庭与幼儿园的协同合作显得尤为关键。为了更好地打造一个助力自闭症幼儿成长的教育环境,幼儿园必须加强与家庭之间的沟通与协作。幼儿园需建立一套与家长定期交流的机制,比如,每月开一次家长交流会或每周更新一次家校互动手册,以便家长和教师实时了解幼儿在园和在家的表现和需求。双方沟通的内容需涵盖幼儿的人际交往能力、情绪波动、兴趣倾向等多个维度,确保家长和园方对幼儿有全面的认识,从而基于此设计适宜的社交活动,制订有效的人际交往能力培养策略等。

例如,某幼儿园精心设计并开展了“亲子社交体验日”主题活动。该活动以亲子间的互动为主,特别加入了锻炼人际交往能力的环节。为了有效锻炼和提升自闭症幼儿的人际交往能力,活动设置了多个既有趣又具有互动性的游戏环节。比如:“依次讲故事”鼓励幼儿依次讲述自己喜欢的绘本故事或自己亲身经历的事件;“角色扮演小剧场”提供了一个充满创意的空间,让幼儿通过扮演不同角色,模拟生活场景或童话故事情节,体验和表达不同的人物情感;“合作构建挑战”则要求幼儿分组合作,使用积木等材料共同完成指定的构建任务,旨在让幼儿学会与他人沟通、协商、合作,体会分工合作和团队协作的重要性。

幼儿园提前向家长发出邀请,并详细说明活动的目的和各个环节的设计意图。活动当天,家长与幼儿一同参与,教师则负责观察和记录各个幼儿在活动中的表现,及时给予正面反馈和指导,并向家长展示如何在家中继续开展针对幼儿的人际交往能力训练。

通过开展“亲子社交体验日”这一活动,该幼儿园自闭症幼儿的人际交往能力得到显著提升。幼儿在活动中感受到了人际交往的快乐,变得更加自信,更愿意与他人交流,这为他们未来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而家长亲眼见证了幼儿在活动中的成长,也认识到应该为幼儿创造更多的社交机会。活动还促使幼儿园与家庭形成教育合力,增进交流和合作。

五、拓展社区实践,丰富社交体验

为了有效提升自闭症幼儿的人际交往能力,教师可尝试带领幼儿在多元化的社交场合中亲身体验、实际操作;组织开展社区活动,让幼儿在实际生活场景中运用和锻炼交际技巧,深化对人际交往法则的认识,提升交际的自信心。

教师可定期带领幼儿到书店、便利店、游乐园等公共场所,引导幼儿观察并学习各种社交礼仪,如有序排队、使用文明用语交流、遵守规则等;主动与社区建立合作关系,共同举办志愿者服务活动,引导幼儿陪伴老年人谈心、为残疾人士表演等,使幼儿学会尊老敬老;举办各类交流活动,邀请社区的不同群体参与,为幼儿创造与不同年龄段、职业、文化背景的人交流的机会,拓展他们的社交范围。

例如,某幼儿园精心策划了“社区探秘之旅”活动。该活动围绕“探索”和“体验社区资源”这两大关键要素,设置了两个主要环节。在第一个环节中,幼儿在教师的带领下参观了本地的图书阅览室和购物中心,学习并掌握了借书、还书、购买商品等社交技能。在第二个环节中,幼儿园与社区老年活动中心携手举办了“爱心小使者”活动,幼儿为老人献上了精彩的表演,并与他们互动。活动开始前,教师向幼儿详细说明了活动的宗旨和注意事项,并进行了充分的预演准备。

在“社区探秘之旅”的整个活动过程中,教师始终陪伴在幼儿身边,注重他们的活动参与感和体验感。在图书阅览室的宁静环境中,教师告知幼儿要轻声交谈,不争吵打闹,维护良好秩序;而在购物中心的喧嚣场所中,教师则教导幼儿有序排队,耐心等待,并鼓励他们大胆地与工作人员对话交流。

每当幼儿表现良好时,教师要及时给予肯定和鼓励,以提升他们的自信心和积极性。活动结束后,教师要组织交流分享会,鼓励幼儿分享活动中的感想、遇到的挑战及应对策略。通过分享,幼儿不仅可以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情感,还学会倾听他人的想法,从而培养共情能力。教师在一旁耐心聆听,适时进行点评和补充,可以帮助幼儿更全面地掌握关键的人际交往技巧。

通过开展“社区探秘之旅”活动,该幼儿园的自闭症幼儿的人际交往能力有了显著提升。他们在参观和体验中学习到有序排队、文明交流、遵守秩序等社交礼仪,并能将这些技巧应用到日常生活中;在志愿服务中学会关爱和尊敬长辈,理解了助人为乐的意义。

与社区联动,拓宽社交渠道,能够有效促进自闭症幼儿人际交往能力的发展。这些活动不仅能为幼儿提供丰富的社交机遇和正面示范,还能促进他们与社区的融合,为他们成长和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结语

综上所述,营造关爱、包容的育人氛围,采取专业的教育手段,开展丰富的教学活动,深化家庭与幼儿园的互动协作以及与社区联动开展实践活动,能够全方位助力自闭症幼儿在融合教育中茁壮成长。这些举措能够帮助自闭症幼儿掌握更多的人际交往技巧,提升他们的社会适应能力,为他们的成长与进步打下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杨筱含.上善若水,融合共生:自闭症儿童融合教育案例解析[J].教育视界,2024(20):72-74.

[2]周春蕾.融合教育背景下自闭症儿童社会适应能力提升的个案研究[J].教育,2024(8):41-43.

[3]基于公平优质教育理念,提升自闭症儿童融合教育质量[J].现代特殊教育,2023(17):8-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