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寻有效策略,提升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
作者: 王咏梅【摘要】批判性思维是创新实践的基础,也是学生运用所学知识技能解决问题的重要前提。教师需要依托初中英语教学,在科学、有效的教学策略指导下,有意识地训练学生的批判性思维,有效促进学生智力提升。文章分析提升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的有效策略,旨在更好地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让学生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形成结构化的知识体系,实现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初中英语;策略;思维能力;批判性
作者简介:王咏梅(1982—),女,江苏省南通市海门区中南中学。
思维训练是促进学生创新能力发展的关键,而批判性思维在增强学生创新意识与创新能力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价值。英语学习具有很强的综合性和灵活性,在训练学生思维方面具有一定的优势[1]。部分教师将英语学科的教学重点放在基础英语知识上,致使英语课的教学价值大打折扣,学生也难以在英语课上激活思维,提升批判性思维能力。教师作为学生思维训练的主要实施者,需要深刻认识思维在学生核心素养形成过程中的重要作用,需要根据初中英语教学的特点、学生现有的能力基础以及学生当前的认知水平,精心设计教学活动,提供有利机会,唤醒学生独立思考的意识,培养学生运用批判的眼光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增强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为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打好坚实的基础。
一、创设有利情境,促进学生全面思考
良好的课堂情境,是学生自主探究知识的动力源泉。透过过去的英语教学经验能够发现,当教师单纯地以照本宣科、师讲生听的方式教学英语知识时,课堂会比较枯燥乏味,学生也难以生成学习的欲望,难以激活思维。相反,轻松有趣的学习情境,能够保持学生思维的活力,为学生批判性思维的发展添砖加瓦。对此,教师有必要立足英语课的教学特色,为学生创设轻松有趣的学习情境,并与学生形成良好的互动关系,以便激活学生的思维,唤醒学生独立思考的动力,让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获得全面开发。
(一)创设轻松情境,刺激学生独立思考
部分教师在英语课堂上只是一味地教学英语知识,忽视了学生在课堂上的情绪体验,同时不断增加的英语知识,繁重的学习任务,增加了学生的心理压力,让学生在英语课上表现得焦躁不安。在实际的教学中,教师要认识到,轻松的情境可以避免学生产生紧张的心理,使学生广泛地接收信息,加工处理信息,完成独立思考,形成自己对学习内容的理解,提升思维批判性[2]。在初中英语课堂中,教师对课堂教学内容进行全面分析,结合学生的年龄特征、兴趣喜好以及思维方式等情况,选择恰当的教学手段和教学资源,为学生学习英语创设轻松的情境,有利于刺激学生独立思考。
例如,在教学译林版英语七年级下册Unit 7 Abilities“Reading”部分时,笔者结合学生的日常生活,选择几种具有代表性的能力,运用图片的形式呈现出来。笔者提问:“Let’s look at these pictures.Who are the leading roles?”一个学生回答“Wang Yan dances pretty well.Maybe she will be a good dancer in the future.”另一个学生回答:“Li Hua can play games well.”接着,学生就“Is it a kind of ability of playing games?”这个问题展开讨论。此时,一个学生说:“Of course.It can make money.”另一个学生说“But it has bad effects on our study.”学生在轻松的课堂情境中,独立思考,有效训练了批判性思维。
教师通过灵活运用图像、视频、音频等生动可感的教学资源,创设轻松的课堂情境,让学生处于放松的学习状态中获取大量信息,形成批判性思考的起点,继而促进学生自觉参与课堂学习活动,深刻理解所学知识,实现思维品质的提升。
(二)建立良好关系,引导学生综合分析
师生之间、学生之间形成和谐融洽的关系,彼此尊重,相互帮助,可以使学生在课堂上保持愉悦的心情,处于良好的学习状态,积极地与他人互动。如此,学生的思维活跃,注意力集中,能够积极地投入学习活动[3]。在过去,部分教师处于课堂的主体地位,无形之中与学生拉开了距离,难以与学生建立和谐良好的关系,影响学生的学习情绪。在初中英语课堂中,教师需要关爱每一个学生,运用亲切的肢体语言和幽默的有声语言向学生传达平等尊重的信号,让学生可以直接感受到教师的善意与鼓励,促进学生批判性思维的发展。
例如,在学习译林版英语八年级上册Unit 1 Friends“Reading”部分时,笔者就学生普遍关注的“friendship”话题与学生进行简单交流:“In my view,we are good friends,it’s my honor to be your good friends.”学生听到这里,感觉笔者很亲切。笔者接着说:“During your study,i can help you,while you also can help me.We are co-learners.”笔者提问:“What do you think the relationship of teacher and student?”学生理解了笔者的意思,回答:“We are equal on the class.In life,we can help each other,too.”笔者创设轻松的课堂情境,为学生提供表达的机会,与学生建立了良好的互动关系,促使学生敢于表达不同的观点,同时促使学生在这个过程中提升批判性思维能力。
教师关注并了解学生,恰当地运用课堂语言,既能够向学生传递英语知识,又能够拉近与学生之间的距离,使学生的身心处于比较放松的状态,专注于英语学习任务,敢于表达不同的看法,从而让学生的思维能力得到有效提升。
二、设置有效问题,促进学生深入探讨
提出问题是教师开展教学活动的重要手段,在以往的英语教学中,教师常常通过问题考查学生学习英语的实效,以便科学地安排后续的学习活动。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深入,问题也有了新的应用价值。在现阶段的英语课堂中,教师不妨利用问题,点燃学生的批判性思维,使学生沿着问题的方向深度思考,探究英语知识。当然,问题的设计应该贴近学生的能力,如果问题设计得过于简单,学生就没有思考的必要,无法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如果问题设计得过于复杂,学生无法找到思考的突破口,就会打击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此外,教师也要意识到,问题的提出者可以是教师,还可以是学生,教师可以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学生提出问题,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
(一)创设问题情境,促进学生思考交流
问题在学生的思维活动中发挥驱动作用。以问题为导向的课堂,可以促进学生自觉思考,是学生探索未知知识的动力[4]。在初中英语课堂中,教师立足于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设计与课堂教学内容密切相关的问题,引起学生丰富的联想和对旧知的回忆,激活学生的思维,促使学生踊跃地与同学和教师进行交流,在思维的碰撞中,大胆表达自己的观点,能够使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得到有效提升。
例如,在教学译林版英语八年级上册Unit 2 School life“Reading”部分时,笔者根据学生对校园生活的不同感受和认识,组织学生开展主题讨论,提出“What do you think of our school life?”的问题。有学生说:“Our school life is colourful and I enjoy it.”也有学生说:“For me,our school life is boring and I am so tired of it.”笔者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学生自由交流:“What make you have different feelings about school life?”学生在问题的引导下,开始由表面现象进入深层分析,与同学进行观点的交锋。在学生互动时,笔者密切观察学生的交流情况;在学生争论时,笔者及时地对学生的答案进行点评,引导学生发现自己思考方向上的不足,促使学生能沿着正确的思路进行探究,真正提升批判性思维。
教师通过联系具体的英语学习内容,参照学生的思维方式和关注热点,巧妙地设计问题,变换提问的形式,把握有利的时机提出问题,创设问题情境,促进学生思考交流,能够增强学生从多个角度思考问题的意识,提升学生思维的批判性。
(二)增强学生问题意识,引领学生大胆质疑
学生能够大胆质疑,是批判性思维的集中体现。学生在课堂上质疑提问的情况并不多见,经常是教师向学生提出问题,学生再根据问题展开思考。长此以往,学生会丧失思维的活力,降低自主探究的热情。在初中英语课堂上,教师通过营造平等自由的学习氛围,利用有效的激励手段,激活学生的思维,引导学生认真观察,发现问题,果敢质疑,有利于促使学生增强问题意识,学会运用批判性思维对待不同的观点,提升思维品质。
例如,在教学译林版英语九年级上册Unit 1 Know yourself“Reading”部分时,笔者针对教学内容“Do you know yourself?”提出问题:“Everyone knows himself or herself well.Do you think so?”有学生说:“I don’t think so.”有学生说:“If I know myself well,I will improve the weaknesses.”笔者把握时机引导学生:“When we hear others’ view,what should we do first?”学生回想前面的思考过程,回答:“不能盲目地人云亦云,要用批判的眼光看问题。”
教师根据学生的认知特点,基于对学生个性的了解,联系具体的英语学习内容,采取适当的激励措施,增强学生的问题意识,引导学生掌握发现问题的技巧,促使学生有疑而问,大胆质疑,克服思维惰性,逐渐形成良好的批判性思维。
三、提供平台,激励学生多样表达
在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时,教师要搭建平台,结合生活情境,为学生创造表达的机会,使学生基于多样化的表达不断提升批判性思维能力,提升英语表达能力,进而提高英语课堂教学成效。
(一)借助信息技术手段,辅助学生自主学习
自主学习是学生在已有知识的基础上,通过自主探索发现新知识,完善自身知识结构的学习形式,可以有效提升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5]。现代化信息技术的广泛运用,为学生自主学习英语提供了极大的便利。在初中英语课堂上,教师可以根据英语学习的需要和学生的能力水平,为学生提供必要的技术支持,引导学生突破思维定式,积极探索英语新知,提升英语自主学习能力,提升批判性思维能力。
例如,在教学译林版英语九年级上册Unit 3 Teenage problems“Reading”部分时,笔者组织学生自主学习,提出学习任务:“Read this part as quickly as possible and try to find the questions to solve them by yourself.”文中提到的“teenage problems”引发了学生的共鸣。接着,笔者播放微视频,引导学生观看,总结两点解决问题的方法:Improve your operation efficiency.Focus on your homework.笔者提问:“Do you think the methods are useful?”学生联系实际,转换思考角度,锻炼了批判性思维。
教师借助信息技术手段为学生提供优质的英语学习资源,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引领学生突破思维定式,对新知进行批判性思考,独立完成对英语新知的理解,有利于促进学生的思维批判性能力在自主学习的过程中不断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