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趣园里“生”故事

作者: 李响音

【摘要】我园倡导绿色教育、自然教育,在创设环境的过程中彰显课程游戏化的意蕴,并基于可持续发展的教育理念,发挥童趣园最大的教育价值;充分利用资源,给予幼儿探究自然、自主游戏的广阔空间;支持幼儿与环境积极互动,持续探究;转变幼儿的学习方式,提高教师的实践智慧和实施课程游戏化教学的水平。文章从转变理念、创造环境、提供材料、进行对接、组织活动五个方面出发,分析推进幼儿园课程游戏化建设的策略。

【关键词】幼儿教育;童趣园;活动材料

作者简介:李响音(1976—),女,江苏省常州市钟楼区西新桥幼儿园。

自然是幼儿最好的学习场,能够让幼儿认识周围的自然事物、自然现象,在亲近自然的过程中发展初步的自然探究能力[1]。我园有个很大的童趣园,户外场地设计体现了“自然、生态”的设计风格,以自然物为主要材料,是一个集沙水、山坡、滑索、涵洞、树林、泥地、公路、田园为一体的“绿种子”生态园。各游戏区相互融合,具有自然探索、生态体验、运动挑战、个性展示等多个项目,为幼儿提供了户外实践活动的平台。教师要通过转变理念、创造环境、提供材料、进行对接、组织活动来营造游戏化氛围,推进幼儿园课程游戏化建设。

一、转变理念,提升意识

第一,根植儿童观。幼儿是在构建自己对世界的认知和与外界环境互动的过程中构建自己丰富的内心世界的。在项目建设过程中,教师通过系列共读、专家引领、专题教研等途径开展研究性学习,力求通过用心捕捉、用心观察和用心支持,看见资源背后隐藏的教育价值,看见幼儿的兴趣与需要,看见幼儿能力的提升。

第二,强化资源观。幼儿周围的一切客观存在都是潜在资源。当它和幼儿的游戏、生活、学习产生关系,能够促使幼儿获取新经验的时候,就变成了幼儿园课程资源。我园在全园充分论证的基础上,成立园部资源研究学习小组,带领核心团队以及全体教师向书本学、向专家学、向伙伴学,在项目建设中激活“我与他人”“我与自然”“我与社会”的关系,以“空间”“时间”“人群”为线索,调查盘点幼儿园、社区、家庭、人文、节日节气等资源,通过对接指南、调查访谈、现场观察、交流对话等方式,预设每个资源点的可能学习活动和发展价值,在“理解—整合—重构”路径中,实现师生的心灵共振。

第三,培养专业观。从课程资源到童趣园儿童探究游戏场,我园不断探索教师能做什么,与幼儿进行对话,了解幼儿的需求。我园通过聚焦现场,对接常态化日常实践,努力开展现场教研活动,形成游戏场园本研训机制、教研机制,借助智慧碰撞、反思论证,不断完善和梳理游戏场推进的内容、形式和方式,达成共识。

二、创造环境,融入自然

(一)融入自然元素,建设生态自然场域

我园从儿童的视野出发对幼儿园进行改造设计,在环境规划中融入幼儿元素、自然元素,遵循“乐享自然”的办园理念。第一,扩大游戏场地面积,使幼儿园成为幼儿自主游戏的可利用空间,拆除固定的、玩法单一的大型玩具,打通场地,将场地改造成可观赏的绿化空间。第二,在幼儿园游戏场地增加森林、竹林、花海等自然元素,让幼儿在大自然中学习。第三,创设丰富的环境,如小山、沟壑、平地、隧道、湿地,为游戏提供更多变化因素,使幼儿不断挑战自己的能力极限,让园中的每一处空间都能“开口说话”,更好地支持幼儿开展游戏。

(二)渗透游戏理念,创设儿童游戏

我园从户外游戏入手,试图创造一个能让幼儿从狭小的室内解放出来,在自然野趣的环境中充分探索世界的低结构、开放式、多特点的游戏环境。为此,我园不断改造户外游戏环境,师幼共同创设“绿种子”童趣园儿童探究游戏八大场:彩虹公路、创意街区、宝贝沙滩、西嬉湿地、泥巴乐园、绿野仙踪、农夫果园、攀岩挑战,为幼儿提供探索自然、体验生活、挑战运动、展示个性、自主游戏的空间。

在创意街区里,幼儿充当建筑大师,利用各种低结构材料,与同伴合作搭建各种建筑,展现自己心中美好的世界和奇思妙想。

在彩虹公路探究场,幼儿在游戏过程中认识交通标志,并在真实深刻的体验中学习交通规则。

在西嬉湿地玩水区,幼儿在科学课堂中开展观赏喷泉、探索物品沉浮等游戏,发现问题,提出疑问,解决问题,实现自我成长,幼儿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得到了极大的满足。

在泥巴乐园里,幼儿用粉笔、颜料、水、刷子、废纸盒、树枝、石块、塑料瓶等材料来对木箱、轮胎、树木等进行涂鸦,体验不同工具的用法,用自己的方式表现美、创造美。

在绿野仙踪场地,幼儿排队在索道上滑行,并利用低结构材料设置“障碍”。

在宝贝沙滩游戏场,幼儿利用沙水区的材料;通过挖洞、开渠、铸模、固形来搭建城堡,发挥想象力,尽情挥洒汗水。

在农夫果园里,幼儿忙碌地干活,有的磨豆浆,有的切菜,有的捡柴烧火,有的炒菜,有的分享炒好的菜给大家吃,忙得不亦乐乎。

在攀岩挑战游戏场,攀爬架、长短不同的梯子、木板、轮胎、迷宫网架等是幼儿开展自主游戏的材料。幼儿从最初只能匍匐前行或蹲下缓慢前行,到可以从斜坡上跑下来,还可以跳跃,并且幼儿还能利用梯子、轮胎、网架等组合迷宫。

三、提供材料,体现多元

在户外区域活动中,材料的投放是否丰富、科学合理将直接影响幼儿参与户外区域活动的兴趣和发展水平。幼儿园要真正做到物尽其用,从材料的多样性、层次性、趣味性和可变性等方面入手,发挥材料的游戏价值和教育价值。

第一,幼儿园要重视材料的多元性,将生活中常见的水、沙、石等天然素材作为活动材料,提倡让活动素材回归自然。

第二,幼儿园要重视材料的层次性,既要考虑大班、中班、小班幼儿的差异,又要考虑同一年龄段幼儿的个体差异。材料投放既要符合幼儿现有水平,又要能在原有基础上促进幼儿发展。

第三,幼儿园要重视材料的趣味性。有趣的材料能激发幼儿参与活动的兴趣,提高目标的达成度。因此,教师要善用材料,在活动中使幼儿感受到乐趣,并乐于投入其中。

第四,幼儿园要重视材料的可变性,提供能自由移动、低结构、可变性强的材料,让幼儿在游戏中利用简单的材料创造新的游戏,将多种材料自由组合成新的活动材料,生成新的活动内容和情景,真正体现材料的多元价值。

四、进行对接,构建课程

(一)对接指南,预设发展可能

教师要深入学习、透彻理解《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根据指南的精神,以完整学习为视角,帮助幼儿建立物我关系,为教师进行资源的价值筛选,内容的展开,学习方式、内在动机、持续的兴趣需要、品质的探究等提供有力的方向,以达到资源优势与个体发展平衡,实现资源在幼儿生长过程中的显性和隐性价值。

(二)对接幼儿,让幼儿与资源互动

教师要坚持“让幼儿行动”,构建真实的课程,让幼儿和资源互动。当幼儿进入活动区域,教师要做的就是静静观察,为幼儿提供自主活动的机会,给课程生成留一点空间。

教师要抓住幼儿的兴趣点,了解幼儿的发展水平,通过谈话分享、观察解读、一对一倾听等方式了解幼儿的需求。在对接幼儿的过程中,教师要走慢一点,互动深一点,多看一点。

(三)对接审议,审议活动素材和路径

资源的审议核心是幼儿,主体是教师。过程中审什么?议什么?审议路径是什么?教师要了解幼儿的需求,思考资源的可行性,聚焦儿童经验,这一过程最终提升的是教师的专业素养,指向的是幼儿园课程的质量。

我园围绕课程推进,对活动资源进行前中后审议,通过开展教研活动、调查分析、复盘经验等方式,细化自主活动、户外活动、节日节气活动、主题活动等活动资源。

(四)对接内容,推进课程建设

基于园所“绿种子”文化背景,随着对课程资源的探寻的深入,我园初步架构“绿种子”五趣课程框架,指向幼儿的五个核心要素:兴趣(指向自然探索)、有趣(指向身体运动)、意趣(指向沟通表达)、艺趣(指向艺术体验)、情趣(指向社会关系)。围绕核心要素,我园开设了生活课、自然课、劳作课、节日节气课等多个课程。同时,教师从资源建设的角度对课程进行优化,将活动经验迁移到“绿种子”五趣课程中,充分发挥资源价值,不断提升课程质量,促使幼儿深度学习,快乐成长。

【“桃园小路”自主探究活动案例】

缘起:一次雨后,在童趣园“花开西庄”游戏场,幼儿去养护桃树的时候发现,要想走进桃树林就会踩到泥土,于是幼儿对如何不踩脏鞋子展开了讨论。

1.用什么铺路:幼儿展开讨论,设想了许多铺路材料,如轮胎、木块、砖头等。

2.画铺路设计图:选择铺路材料后,幼儿开始思考如何设计出更实用、更有艺术性的小路,并将自己的奇思妙想以绘画的方式呈现。画完设计图后,幼儿投票决定采用哪张小路设计图。

3.初次铺路:小路铺好以后,幼儿一起走上铺好的小路,提出了问题:“为什么铺出的路高低不平?”“为什么砖头和砖头之间不对齐?”“大小不一样的砖头可以铺在同一条路上吗?”为了解决幼儿遇到的问题,教师上网搜索了关于铺路材料、铺路方法的视频。通过学习,幼儿跳出了思维定式,了解到不同的铺路方式。教师还带领幼儿观察专业工人现场铺路,让幼儿了解铺路的工具。

4.再次铺路:积累了第一次的铺路经验,学习了专业工人铺路的方法之后,幼儿决定再次铺路。这次,他们铺出了有创意的路。区域内有几棵果树是种在菜地中间的,很多幼儿反映浇水的时候要踩进菜地里,很不方便。于是幼儿在大路和菜地中间铺设了一条小路,方便给果树浇水。

幼儿随着问题的产生进行思考和探究,经历“尝试—学习—再尝试”的探究过程,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得以逐步提高。

五、组织活动,实施计划

要想让活动达到预期效果,幼儿园就要科学组织活动,逐步实施活动计划。我园经历了三个阶段的探索和实施,在全园近300名幼儿中实现了混龄自主游戏活动的开展。

第一阶段:采取同班同区的方式,同一区域活动以同班幼儿为主,幼儿按顺序轮换区域。

第二阶段:创设年龄相仿的混合区,同一年级组的幼儿在活动中可以自由选择区域,打破了班级的界限。

第三阶段:采用混龄混区的活动方式,让幼儿自主开展活动。

我园在不断研讨中寻找对策,让幼儿在童趣园中快乐成长。

【参考文献】

[1]王海英,等.儿童视野的幼儿园环境创设[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9.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