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时间我做主

作者: 任唯秀子

【摘要】部分小学低年级学生比较敏感,不够自信,自我约束能力较差,他们有时候做事拖拉,没有时间观念,遇到困难就停滞不前。培育低年级学生良好的时间观念,提高学生的时间管理能力是班主任德育工作的重要内容,这能有效促进学生科学合理地运用时间,从而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关键词】时间;管理;策略

作者简介:任唯秀子(1993—),女,江苏省南通市开发区实验小学教育集团。

刚刚步入小学阶段的学生大多面临适应问题,与幼儿园相比,小学阶段的学习任务增多,课时量加大,学业难度也加大。因此,部分低年级学生在学习生活中表现得忙乱慌张,总觉得时间不够用,作业怎么也做不完,无法积极适应小学的学习生活,导致学习兴趣和学习效率大大降低。低年级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效率往往与他们的时间管理能力相关,时间管理得好的学生往往喜欢学习,学习效率也相对较高。基于低年级学生自主管理能力较弱、时间观念不强、不能做到合理分配时间、喜欢拖延时间等问题,笔者结合班主任工作实际讨论培育低年级学生时间管理能力的实践策略。

一、引导学生认识时间

(一)生物效应

部分教师可能会有这样的误解:只要学生长大,就会自然而然地通过钟表上的刻度认识时间。事实上,学生在认识钟表上的时间之前,已经通过自身的生物钟感受到时间的变化,他们会按照自己的生物钟来作息。

班主任要积极引导家长遵循学生的自然生物钟来设计学生家庭生活的作息时间,不轻易打乱学生的生物钟。根据小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其每天睡眠时间应该达到10小时。因此,班主任要引导家长合理安排学生晚上的就寝时间,一般不晚于21:20,确保学生享有充足睡眠时间,不要让学生跟随成人的作息。班主任通过家校之间的沟通合作,有利于引导学生认识时间,帮助学生合理制订作息时间表,促进学生规律作息。

(二)体验时间

低年级学生在学习生活中容易出现做事拖拉、效率低下、专注力不高、积极性不强等问题,班主任要针对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留足心理预期,充分尊重学生的发展变化。笔者认为,班主任要让学生认识时间,感知时间的变化,进而意识到时间管理是高效率学习和生活的关键。

在教室布置上,班主任可以利用各种颜色的树叶标本,如嫩绿的、深绿的、金黄的、枯黄的,引导学生观察和思考树叶颜色的变化,让学生感知四季的变化,从而体验时间。此外,班主任可以通过新的一天、新的季节、新的树叶、新下的雪、新结的冰等事物强化学生对时间变化的认知,让学生体验时间的变化,从而学会珍惜时间、管理时间。

班主任要善于利用视觉和听觉等时间提醒小工具,教会学生做好时间规划。例如,班主任可以让学生从家里带一块表来校,课前花3分钟时间让学生把表放在自己的耳边倾听指针嘀嗒地响着。学生通过感受指针的转动,可以初步体验时间的规律。

班主任可以鼓励学生利用各种时间长度和颜色的沙漏、“番茄钟”等时间提醒小工具,通过做特定的事情来感受时间,从而增强学生的时间意识。假设5分钟的沙漏是白色的,10分钟的沙漏是黑色的,20分钟的沙漏是蓝色的,30分钟的沙漏是红色的,45分钟的沙漏是橙色的。班主任可以通过不同颜色的沙漏来提示学生时间,例如,早读课上诵读国学经典时,班主任可以引导学生在课桌上摆放10分钟的黑色沙漏;午读活动中,班主任可以引导学生在课桌上摆放20分钟的蓝色沙漏;写作业时,班主任可以引导学生在课桌上摆放30分钟的红色沙漏……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可以逐渐学会用时间提醒小工具来管理自己的学习和课余时间,在心里建立一个自己的时间表,为之后更好地管理时间打下基础。

(三)与时间为友

学校是学生成长的重要场所,班主任应注重时间管理活动的设计,选择多元化的教育方式,在传授知识的同时,培育学生良好的时间观念,让学生学会对自己的事情进行合理的安排[1]。

学生的学习是从具象到抽象的,他们对时间没有明确的概念。班主任要善于开展具体形象的活动,让学生与时间为友。

例如,班主任可以引导学生通过“一分钟击掌多少次”的简单游戏,感知时间的流逝,从而引出时间管理的重要性。

又如,班主任可以带领学生玩一玩撕纸游戏。首先,班主任可以准备24等分的纸条,这24等分的纸条代表一天的24小时。其次,班主任可以让学生思考交流自己的24小时是怎么度过的,把代表自己晚上睡觉时间和中午午休时间的纸条撕去,接着再撕去代表自己吃饭时间的纸条。再次,班主任可以提问学生剩下的时间用来做什么,大部分学生会回答学习。最后,班主任引导学生把代表学习时间的纸条撕去,让学生看一看自己手中剩下的纸条还有多少,抒发自己的所思所想。通过这个趣味游戏,学生理解了时间的有限性,从而积极主动地学习时间管理。

再如,班主任可以让学生把自己的生活照片带来学校,利用班会课的时间把照片按照年份或季节的顺序来排列展示。此活动可以让学生在实践中体验时间和感知时间,从而学会与时间为友。

二、认识拖延心理,提高做事效率

(一)时间清单,与拖延说再见

班主任可以带领学生制作有趣的“时间饼”和“时间清单”。具体来说,班主任可以引导学生用一个圆来表示一天的时间,把圆平均分成24个部分,用笔把自己一天的各种活动画出来,并涂上不同的颜色;接着,班主任可以引导学生以“时间饼”为基础,制作“时间清单”,从而教学生合理地安排时间[2]。学生通过“时间饼”和“时间清单”,把每天的活动按照轻重缓急排列出来,并科学地安排活动的时间,严格落实“时间清单”。学生通过制作“时间饼”和“时间清单”,明白了时间的有限性,认识到如果自己浪费了某一块“时间饼”,就会占用到下一块“时间饼”,从而树立了时间意识。

此外,班主任应该帮助学生认识拖延心理,把对于低年级学生来说可怕又庞大的大任务变成一件件可操作、可完成的小任务,积极引导学生把关注点从“事情太多,完成不了”往“一件一件做,我能行”转变。科学具体的“时间清单”,能帮助学生反思自己在何时因何事拖延,从而与拖延说再见。

(二)每日小结,争做时间主人

班主任要积极带领学生每日反思自己的“时间清单”完成进度,促使学生进行自我监督。班主任也可以引导学生把“时间清单”传给同桌,让学生互相评价,根据他人的评价促进自我的反思,学会更加高效地管理时间。具体来说,班主任要引导学生每天对自己的“时间清单”完成进度做一个简单的记录或总结,并及时反馈。学生通过班主任的启发,思考自己今天有哪些事情完成的效率比较高?哪些事情耽搁了,为什么?今天做了哪些没有效率且浪费时间的事情?明天应该怎么改进?通过每日小结,学生可以逐渐学会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反思、总结、分析、判断以及

改进。

(三)定期整理,和效率手拉手

良好的行为习惯也能促进学生时间管理能力的提高。作为班主任,在日常教学中要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具体来说,班主任可以引导学生下课时整理课桌,引导学生把教科书、练习册分类整理,引导学生把下节课要用的学习物品放置到课桌的固定位置,从而让学生学会定期整理,并学会做准备工作。

良好的行为习惯是成功的一半,学生通过在日常学习和生活中的整理活动,能够更加了解自己,有效地掌控自己的时间,树立时间观念,为后续更高效率地开展学习活动奠定一定的基础。

三、善于分配时间,掌握时间管理策略

(一)鹅卵石实验

班主任可以带领学生做“鹅卵石实验”,让学生小组合作,把鹅卵石、沙子和水放进一个透明的瓶子里,鹅卵石代表学生必须要完成的、最基本的学习任务,沙子代表学生应该完成的课外体育运动项目,水则代表学生自己目前最想做的事情(如看电视、吃零食、和同学一起玩等)。

如果学生先放进水和沙子,那么鹅卵石就放不进去了。低年级学生的注意力、专注力都不够强,有时候他们只想着先做一些轻松简单的事情,如体育活动、游戏等,却忘记了完成一些更重要的事情,如写作业等。

如果学生先把所有的鹅卵石放进瓶子里,再放进沙子,最后把水倒进瓶子里,这时候学生就可以看到瓶子已经满了,这就代表所有的时间被填满了。学生通过优化时间的分配,可以圆满地完成既定任务。

有趣的实验,可以引导学生更深层次地思考实验的收获,同时让学生领悟到优化时间管理的重要性。学生学会了分辨哪些事情是重要且紧急的,哪些事情是重要但不紧急的,哪些事情是紧急但不重要的,哪些事情是不重要且不紧急的,如此,学生可以学会在实际生活中有效地分配时间,掌握时间管理策略,获得“我的时间我做主”的兴奋感和成就感。

(二)提高统筹能力

对于低年级学生来说,他们已经有能力在班主任和家长的协助下区分“正在做的事”以及“即将发生的事”。班主任要善于引导学生碎片式聊天,问一问学生:“同学们,吃完午饭后你们要做些什么呢?”或者问一问学生:“同学们,这节课是自习课,你们准备怎么安排自己的时间呢?”这样可以提醒学生有计划地安排时间,提高学生的统筹能力。

为了引导学生高阶学习或持续性学习,班主任要教学生如何在行动前做计划,让学生逐渐学会预估自己的时间,从而巧妙安排时间。班主任可以根据特定的情境,组织学生科学合理地安排时间。如班主任可以设置以下情境:小明需要做4件事情,分别为听国学音乐10分钟、擦黑板2分钟、整理课桌2分钟、练字20分钟,那么他该如何合理安排时间,使完成这4件事情的时间最短呢?

学生分析这4件事情的性质,通过统筹安排,得出在听国学音乐的10分钟内可以把必要紧急的事情先做完,即一边听音乐一边完成擦黑板和整理课桌的工作,如此才能静心练字且用时最短。

班主任巧妙设计时间管理训练活动,引导学生科学合理地安排时间,让学生明白有些事情是可以同时进行的,进而让学生学会在学习生活中统筹安排时间,提高做事的效率。此外,低年级学生掌握时间管理策略,可以有效提高心理抗压能力,在遇到解不开的难题时,也不会轻易慌乱或放弃。

结语

在落实低年级学生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的过程中,班主任要注重学生时间管理能力的发展,基于低年级学生的身心发展情况,改变教育观念和方式方法,开展丰富有趣的教学活动。通过班主任的科学引导,低年级学生能够正确认识时间管理的意义所在,树立时间意识,学会科学的时间管理方法策略,从而更加积极主动地、有目的和计划地管理时间,使自己的学习和生活变得更有意义。

【参考文献】

[1]李湘灵.小学生时间管理能力培养探讨[J].教学研究,2016,39(4):113-116.

[2]肖菊梅,叶玉凤.夸美纽斯论课堂教学时间[J].生活教育,2021(5):19-22.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