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观念 新思维

作者: 施妤婷

大观念 新思维0

【摘要】根据新课程标准的要求,英语教学要重视词汇、句型与语篇之间的联系,明确单元主题。因此,小学英语教师要以深度阅读作为导向,结合教材中编排的优秀语篇和相关的拓展性语篇来设计课堂教学内容,从而真正提升学生的英语核心素养。结合具体的教学案例探究培养学生英语语篇阅读素养的策略,旨在解决部分学生对阅读的认知不全面、阅读策略不合理等问题,提高学生的英语思维能力。

【关键词】小学英语;语篇阅读;新课程标准

作者简介:施妤婷(1990—),女,江苏省苏州市张家港市外国语学校。

英语是一门语言类学科,需要学生进行语言表达,发展英语思维。小学英语教师需要转变思维方式,侧重于对学生英语核心素养的培养及语境的营造,让学生积累语言知识,并运用已有的语言知识来解决有关语篇的问题。只有这样,学生的语言知识体系才会更加系统,学生的思维水平才会更上一层楼。在这个过程中,学生的阅读习惯、阅读策略发挥着重要作用。学生能否在语篇阅读中提高思维水平、掌握阅读技巧、完成阅读任务的关键在于教师能否进行有效的阅读教学设计。

一、基于大观念、新思维的英语语篇阅读素养培养的背景剖析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文化是语言的灵魂。英语语言的学习通常需要从单词到短语,再到句子,来获取整个语篇的信息,来积累相关的语言知识。学生的语言认知、语言理解和语言思维等方面的发展过程是动态的。在这个过程中,学生能够从语言表达的细节中习得英语阅读方法,培养用英语来表达的习惯。但从实际情况来看,部分学生缺乏有效的英语学习环境。针对这一问题,教师仅仅依托教材内容以及英语课堂教学是远远不够的,而要立足教材资源,充分利用课堂时间,积极主动地进行内容拓展,为学生创设良好的学习环境,并开展对应的语言活动,让学生在语境中积累词汇,在表达中培养语感,在互动中发展思维。只有这样,才能在单元主题教学中引导学生围绕语篇进行探究,提升学生的阅读素养[1]。

二、新课程标准下培养学生英语语篇阅读素养的要点

在英语课程的学习中,进行英语语篇阅读是必不可少的。虽然不少教师意识到了这一点,也对英语语篇内容进行了拓展,实际的效果却不尽如人意。产生这个问题的原因之一是有的学生的英语语篇阅读素养有待提升。为此,教师要注意以下几个要点。

(一)读与思的问题

英语阅读与中文阅读都属于语言输入的方式。在实际的阅读过程中,学生是需要不断思索和反思的。通过这样的思索与反思,学生才能有效发展自身的英语思维。英语语篇中的角色有哪些,这些角色之间有怎样的关系,他们的关系是在怎样的环境下形成的……这些内容是学生可以通过阅读了解到的,是显性的;而语篇中隐含的一些英语语法以及短语等是隐性的。这需要教师按照“不愤不启,不悱不发”的教育理念来进行阅读环节的设计,同时关注学生的阅读兴趣,以便学生通过英语阅读掌握相关知识,培养英语思维,发展英语核心素养[2]。

(二)读与说的问题

英语阅读具有一定的综合性,需要调动学生的各种感官来进行。这就要求教师处理好读与说的问题。对于有的学生来说,读可以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但说容易受到时间、环境等因素的影响,导致他们在说的方面得不到有效的训练。解决这个问题的一种十分有效的方法就是,借助问题、任务,助推学生与语篇进行多元互动。如教师可以在教学之前根据学生的语言基础和学习风格来设计一些有层次的导入问题,要求学生之间结合语篇进行交流,进而理解语篇的核心内容。

(三)读与写的问题

英语阅读是英语学习的一部分,有效的语篇阅读教学需要教师从听、说、读、写的方面入手来综合考量。但是部分小学英语教师在开展语篇阅读教学时不重视写的训练,没有很好地将阅读的内容以话题作文的形式展示出来。如果教师处理不好读与写的问题,那么学生阅读的实效性将会大打折扣。

三、新课程标准下培养学生英语语篇阅读素养的有效策略

怎样培养学生的英语语篇阅读素养?笔者认为:如果学生仅仅依靠教师的讲解,那么他们的阅读是被动的,他们思维的发展也会受到限制;教师需要在阅读教学中从学生出发,紧扣新课程标准,围绕语篇内容,积极搭建平台,创设各类语境,实现学生与文本、教师的多元互动,让学生在阅读活动中培养英语语感,发展英语语篇阅读素养。

(一)基于读与思的有机结合,培养学生读与思的能力

阅读离不开思考,缺乏思考的阅读是呆板的。学生思考的方式不但取决于学生的个性化学习行为,还取决于教师在阅读教学中所采用的教学方法、所设计的阅读活动。如果教师设置的教学环节不合理,就会在一定程度上遏制学生英语思维的发展。而只有从学生读与思方面的需要出发,有针对性地进行阅读教学设计,才能更好地培养学生读与思的能力。

以译林版六年级上册教材Unit 1“The king's new clothes”的单元主题阅读教学为例,首先,笔者开展了一个读前思考的活动。笔者与学生进行的部分对话内容如下。

T: Good morning, boys and girls. Do you like to read fairy tale?

S1: Yes, I do.

S2: I know The King’s New Clothes.

T: Good, The King’s New Clothes is a funny story. Do you want to learn something about the story?

S: Yes.

接着,笔者利用电子白板呈现了一组关于《皇帝的新装》的图片,让学生观察完图片后,结合自己的理解,用英语来简单说明这些图片所描绘的内容。笔者与学生进行的部分对话内容如下。

T: What can you see in Picture 1?

S3: The two men are making new clothes for the king.

T: What about Picture 2?

S4: I can see the king. He seems to like his new clothes.

采用先观察图片再描述图片内容的方式,可以让学生的思维变得活跃。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可以结合自己掌握的某些知识,运用英语思维回答相关问题。他们虽然还没有真正开始阅读教材中的英语语篇,却已经借助图片基本了解了语篇大意。

然后,笔者让学生将教材翻到语篇所在的位置,用5分钟的时间去寻找有关语篇的who、what、why的信息。5分钟过后,笔者随机点名,让被点到的学生回答问题。笔者与学生进行的部分对话内容如下。

T: Why was the king happy?

S5: Because the two men visited the king, and they said they can make new clothes.

T: Why the two men said the clothes are magic?

S6: Because clever people can see them, foolish people can’t see them.

T: Why a little boy in the street laughed at the king?

S7: Because the king didn't wear clothes.

在这个环节结束以后,笔者发现学生已经对《皇帝的新装》有了新的认识,也理解了故事的内容。最后,笔者引导他们进行careful reading,分角色再现故事的情节。以下是几名学生创编的部分台词。

S8: I am the king. I want to get a piece of new clothes. Who can help me?

S9 and S10: We can make clothes.

S8: I am very happy. Please help me to make new clothes.

在这个案例中,笔者借助图片,创设具体的语境,通过多元互动,以问题为导向引导学生在语境中积极思考,最终完成阅读任务,让学生的英语语篇阅读素养得到提升。

(二)基于读与说的有机结合,培养学生读与说的能力

教师在英语教学中通过情境创设、多元互动处理好读与思的关系以后,可以引导学生借助同桌交流、小组合作等方式主动开展读与说的活动,在活动过程中构建与单词、短语、句子等相关的知识体系,同时理清读与说之间的关系,培养学生的英语核心素养[3]。随着阅读的深入,学生就可以实现读与说的转化,在这个过程中内化相关的知识。

以译林版六年级上册教材Unit 2“What a day!”的单元主题阅读教学为例,在正式开始本单元的教学之前,笔者与学生进行了口语交际,来引出本单元的主题。笔者与学生进行的部分对话内容如下。

T: What do you like to do on Sunday?

S11: I like to sleep.

S12: I like to watch TV.

S13: I like to play basketball.

T: If you want to remember something, what would you do?

S14: I would keep a diary.

这样的对话既可以帮助学生唤醒生活经验,营造轻松的学习氛围,又可以让学生对日记的重要性有初步的认识。然后,笔者开展了阅读活动,以此使学生对阅读内容的理解更加深入。具体来说,笔者在电子白板上以图画的形式介绍了学生A是怎样度过某个周末的,其中包括了make the bed、cook breakfast、go to the park、take photos等活动。于是,学生围绕这些图画进行了简单的talk and discuss。如有的学生说:“Today is Sunday. I get up early and make the bed. And then I go to the park.”。在学生对本单元的内容产生了好奇心后,笔者让学生利用6分钟的时间快速浏览语篇,并填写相应的table(某个学生填写的table如表1所示)。

在学生填完table、基本掌握语篇中的核心语言点后,笔者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结合table进行个性化的描述。各个小组经过这样的实践以后,可以在互动中提升英语语篇阅读素养。

在这个案例中,笔者借助多媒体技术,给学生搭建平台,创设情境,在唤醒他们生活经验的同时,鼓励他们自主交流,以便激发他们持续进行阅读的兴趣;然后,引导他们关注文本,结合填写表格的任务进行阅读,这有助于他们理解语篇内容,也有助于他们英语思维的发展[4]。

(三)基于读与写的有机结合,培养学生读与写的能力

阅读属于一种信息输入方式,而写作属于一种信息输出方式。读写结合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综合信息输入与输出,实现多元互动,实现多种思维交汇。对于小学生而言,他们如果掌握读写技能,就可以在今后的阅读中更加游刃有余。

以译林版六年级上册教材Unit 3“Holiday fun”的单元主题阅读教学为例,笔者先利用一个视频短片,引导学生思考:“How was your National day holiday?”。于是,学生围绕他们在国庆节期间的经历展开了热烈讨论,他们阅读的兴趣得到了提升。之后,笔者要求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绘制思维导图,并在思维导图的引导下用英语写一写自己在国庆节期间的经历。思维导图的内容是具有开放性的,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理解进行设计。绘制完思维导图以后,学生需要在12分钟之内完成“My holiday fun”的主题写作。如有的学生写道:“My National Day holiday is fun. I went to Beijing and visited many interesting places... I had a good time there.”。在学生写完作文以后,笔者从中选取了几篇优秀的作品,利用投影仪进行了展示,让学生借鉴他人的写作经验。

结语

总而言之,大观念、新思维所关注的是学生英语核心素养的全面培育。鉴于此,本文从新课程标准出发,突出学生主体地位,围绕学生英语思维培养的目标,列举课堂教学案例,从读与思、读与说、读与写三个方面对单元主题阅读教学的整体设计进行分析,既能有效解决学生英语语篇阅读素养培育的问题,又能使小学英语课堂教学变得精彩纷呈。

【参考文献】

[1]李明玉.基于核心素养的小学英语语篇阅读教学的有效策略探析[J].课程教育研究,2020(22):48-49,54.

[2]葛连干,周正荣.在语篇教学中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实践与思考:以译林版《英语》五年级上册Unit 5 What do they do? Story time为例[J].教育月刊小学版(综合),2022(6):15-18.

[3]幸宇萍.聚焦英语核心素养提高学生阅读能力[J].校园英语,2019(20):81-82.

[4]郑健.在语篇教学中培养小学生阅读素养策略[J].福建基础教育研究,2021(6):83-85.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