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校联动模式下小学家庭体育作业实施策略
作者: 仲兆仓 李虎【摘要】在家校联动模式下设计小学家庭体育作业符合小学教育的发展方向,也有利于小学生的学习与成长,教育工作者和学生家长应当更加重视这样的家庭体育作业。文章对家校联动模式下小学家庭体育作业的重要性、体育作业设计现状、具体优化策略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家校联动;小学教学;家庭体育作业
【基金项目】本文系江苏省教育科学“十四五”规划2021年度课题“‘双减’背景下义务教育家庭体育课程的构建与实施研究”(课题批准号:T-c/2021/41)的阶段研究成果。
作者简介:仲兆仓(1976—),男,江苏省连云港市赣榆实验小学。
李虎(1974—),男,江苏省连云港市教育局。
设计家庭体育作业,是小学体育教师的新任务。在推进该项教育工作的过程中进行家校联动,会让小学家庭体育作业的功效更好地发挥出来,也能促进小学体育教学的质量全面提升,为学生的健康发展助力。在设计小学家庭体育作业时,教师要对练习内容和形式进行创新,确保学生能够顺利地在家完成锻炼。在家校联动模式下,布置小学家庭体育作业后,小学体育教师还要积极地和学生家长联系,探索更加完善的联动模式,并和家长一起以促进小学生的健康发展为最终目标,引导学生在家中进行体育锻炼。
一、家校联动模式下小学家庭体育作业的重要性
基于家校联动模式安排小学家庭体育作业,可以使教师及家长在体育教育中形成教育合力,教师可以更合理地安排各项作业,家长也能够有针对性地辅导孩子完成锻炼。
(一)对学校教育的有效补充
家庭及学校是小学生学习和生活的重要环境,在学生成长的过程中,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相辅相成,缺一不可[1]。在安排小学家庭体育作业时进行家校联动,可以实现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的有效衔接,使小学生高质量完成家庭体育作业,并在这一过程中接受更加全面的体育教育。
(二)有助于小学生的健康成长和发展
目前,仍存在部分家长在家庭教育中对孩子过度宠溺和放纵。在家校联动模式下,教师与家长的交流、互动,会保障学生在家庭生活中得到正确的教育指引,从而更加规范、更高质量地完成各项家庭体育作业。在这种情况下,小学家庭体育作业的作用能够充分发挥出来,这有助于小学生的健康成长和发展[2]。
(三)有助于开展更加高效的教学互动
在家校联动过程中,家长一方面需要督促孩子严格按要求完成体育教师安排的作业,另一方面需要及时向教师反馈孩子完成体育作业的情况[3]。教师在获取家长反馈的信息后,可以综合判断家庭体育作业的合理性,从中发现体育教学存在的漏洞,然后对家庭体育作业及日常体育教学工作进行有针对性的调整,这对于小学体育教育工作的高质量推进有显著的积极影响[4]。
二、家校联动模式下小学家庭体育作业设计现状
了解现状,是完善教育工作的重要前提。从当前的情况来看,首先,在部分学校,教师安排小学家庭体育作业时,并没有注重构建家校联动模式,导致该项教育工作的推进十分缓慢。其次,还有部分体育教师虽然能够意识到家校联动的重要性,并在设置小学家庭体育作业后主动与家长联系,尝试进行家校联动,但尝试的策略仍相对较少,与家长联动的形式主要为提醒家长督促学生按质按量完成家庭体育作业。在这样的情况下,小学家庭体育作业的作用仍然无法充分发挥出来。最后,部分家长的家庭教育策略存在明显问题,一些教师在与家长沟通时没有注意提醒家长使用正确的方式督促学生完成小学家庭体育作业,导致学生在家中完成作业时效率较低,对于完成小学家庭体育作业的兴趣不大,这也会严重影响小学家庭体育作业的质量。由此可见,在家校联动模式下设计小学家庭体育作业的工作仍然有待完善,教师还需要丰富作业的内容与形式,加强与家长的沟通,与家长共同为学生打造良好的锻炼环境。
三、家校联动模式下小学家庭体育作业实施策略
为了持续提升家校联动的效果,让小学家庭体育作业更好地发挥作用,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教师可以从以下五个方面入手调整作业设计和联动策略。
(一)合理设置作业内容
基于家校联动模式为小学生设置家庭体育作业,能够减少作业的盲目性,使家庭体育作业更加符合小学生的实际需求[5]。在设计小学家庭体育作业时,体育教师要主动加强与学生家长的联系,了解学生日常运动的情况,并在综合分析学生实际情况的基础上进行作业安排。
比如一些小学生并没有在家中运动的习惯,教师在了解上述情况后,可以为学生安排如下家庭作业:使用家长的手机在网络平台搜索居家锻炼的视频,然后跟着锻炼视频学做健身操。在学做健身操的过程中,学生可以尝试邀请家长一同进行。在学生学有所成后,教师应留出一部分课堂时间让学生展示学习成果。当然,在日常教学过程中,体育教师也可以向学生推荐一些对学生身心健康有益的健身视频,鼓励学生学习视频中的锻炼内容。这样的作业安排可以使家庭作业更加符合小学生的心理需求,也可以调动小学生做作业的积极性,让学生更有热情完成作业。
如果小学体育教师在与学生家长沟通的过程中了解到,班内一些学生对足球运动不大感兴趣,对于教师安排的练习足球运动技巧的家庭作业,这些学生选择敷衍了事,那么教师应该简单调整家庭作业。教师可以先在足球课上向学生传授花式运动技巧,以激发学生对足球运动的兴趣。此后,为学生安排家庭作业时,教师可以鼓励学生找同伴一同练习上述花式动作,或者邀请家长一同练习这些动作。这样的作业同样可以激发学生对足球运动的兴趣,提升学生完成作业的质量。相较于传统的家庭作业,上述作业更具针对性和合理性[6]。
(二)促进作业落实
由于缺乏家校联动,一些教师布置家庭体育作业后,无法确保学生认真完成自己安排的作业。为保障学生认真完成作业,小学体育教师要树立家校联动意识,通过家长的力量带动学生高质量地完成训练任务。
在推进该项工作的过程中,首先,小学体育教师要与学生家长联系,建立家校联动机制。如果家长没有意识到家庭体育作业的重要性,教师要耐心地和家长沟通,使家长明白在家中运动对于学生健康成长的重要性,愿意主动配合体育教师完成各项教育工作。
其次,在建立家校联动机制后,教师应当鼓励家长与孩子一同运动,并在这一过程中与孩子进行互动,带动孩子认真完成作业。为此,小学体育教师在向学生布置家庭体育作业后,还需要向家长发送相关信息,提示家长根据作业要求提醒、督促孩子,带领孩子按要求完成每一项家庭作业[7]。比如在布置“立定跳远”的家庭体育作业后,考虑到这项作业包含较多跳远练习,频繁的单一练习可能使小学生产生枯燥感,其练习的积极性会持续下降,体育教师可以在向家长发送作业信息后,鼓励家长陪同孩子练习,使用手机将孩子完成得好或者不好的跳远练习录下来。录制视频后,家长可以与孩子共同分析其是否存在起跳姿势不正确、在空中收腿过快、在落地时不稳等问题,然后不断改进跳远动作,提升练习效果。而对于孩子完成得好的跳远练习视频,家长可以将其发到家长群中或者论坛上,让孩子获得更多的鼓励。
最后,为了进一步提升小学家庭体育作业的效果,小学体育教师还应与学生家长共同制订作业验收机制。在设计家庭体育作业后,教师可以在家长群中与家长一同讨论作业验收标准,并鼓励家长通过图片、视频记录孩子完成作业的情况,然后向教师反馈孩子完成作业过程中的表现。
(三)提升家长的专业度
部分家长虽然有心与孩子一同完成家庭体育作业,也在此过程中与孩子进行了充分的互动,但限于其本身不具备较强的专业知识,无法指导孩子高质量地完成家庭体育作业,导致孩子完成小学家庭体育作业的质量依然得不到有效提升[8]。为解决这一问题,小学体育教师在与学生家长联动的过程中,还需要向家长提供技术支持,让家长掌握专业知识,确保家长有能力为小学生提供作业指导。
比如小学体育教师布置“利用空余时间练习篮球运球动作”的作业后,可以与家长分享运球的动作要领,发送介绍低运球、高运球、变换手运球等动作的图片及视频。在了解上述知识后,家长可以从更加专业的角度指导孩子完成篮球练习作业。当然,教师也要告诉家长,在遇到疑惑时,家长可以与教师通过特定的方式进行沟通,以帮助小学生更好地完成家庭作业。
(四)积极推动家校联动升级
在基本构建家校联动机制后,学校和教师还可以利用互联网提升家校联动的层次,让家长和教师更好地沟通、交流。
但要推进该项工作,学校要发挥主导作用,借助自身的优势搭建专门的网站,使家长可以顺畅地使用照片或视频等与教师沟通,使教师可以及时分享关于科学开展作业指导的资料和经验,以供家长学习。此外,学校还可以开发网站的论坛功能,鼓励教师和家长利用空闲时间,在论坛中围绕科学指导学生完成小学家庭体育作业分享自己的感受和心得。在自由讨论的过程中,小学体育教师与家长可以逐步达成共识,形成教育合力,这会对小学家庭体育作业效果的提升产生非常积极的影响[9]。
(五)完善外部保障
要确保建立有效的家校联动机制,使学生高质量地完成家庭体育作业,外部保障工作同样十分重要[10]。
一方面,学校需要针对如何进行家校联动及体育作业设计开展专项培训。在培训体育教师时,学校要重点做好两个层面的工作,一是向体育教师传递正确的教育理念,让体育教师意识到家校联动的意义和重要作用,在布置家庭体育作业后主动与家长沟通;二是围绕如何进行家校联动及体育作业设计开展培训,让教师通过现场模拟、案例分析、一对一训练等方法学习相关知识,使体育教师的综合能力得到提升,确保教师可以顺利构建家校联动机制、有效推进小学体育教学工作高质量发展。
另一方面,学校还要鼓励小学体育教师联合学生家长及时评估家校联动工作的效果,分析联动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并进行适当的调整。在评估家校联动效果的过程中,教师和家长要以小学生完成家庭体育作业的情况为主要依据。如果评估结果不理想,小学体育教师和学生家长要共同寻找原因,分别从自身角度提出改进建议,合力商讨对策。
结语
综上所述,要在家校联动模式下设计小学家庭体育作业,小学体育教师要对该项教育工作有准确的认识,并客观分析该项工作的现状,找到提升小学家庭体育作业质量的策略,帮助家长高质量地辅导孩子完成家庭体育作业,让学生在家庭体育学习中体验成功,收获快乐,愉悦身心。
【参考文献】
[1]蔡明荣.体育健康视角下小学体育家庭作业实施策略[J].天津教育,2022(8):10-12.
[2]芮水苗.“双减”背景下小学体育家庭作业的设计与实施[J].新课程,2023(1):163-165.
[3]解丹.基于核心素养下农村小学体育家庭作业设计分析[J].体育风尚,2023(3):92-94.
[4]陈源.“作业超市”:小学体育家庭作业微探[J].体育教学,2023,43(5):39-40.
[5]周旭军,张恒波.新课程背景下小学体育家庭作业的内容探究[J].运动精品,2022,41(7):11-12,15.
[6]吴健平.农村小学体育家庭作业的设计实施[J].知识文库,2020(20):12,14.
[7]林勇吉.学科融合下小学体育家庭作业的实践与创新[J].新课程导学,2023(2):45-48.
[8]付正君.基于核心素养视角下小学体育家庭作业的设计与实施[J].体育教学,2023,43(4):44-46.
[9]曾庆健,刘平辉.小学体育家庭作业平台数字化作业内容的建设与实施研究[J].体育教学,2021,41(1):25-27.
[10]包耘,杨淑雯,王燕.重庆市沙坪坝区滨江小学:探索家校共育模式 提升协同育人效果[J].中国德育,2020(8):67-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