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游戏教学在小学音乐教学中的应用
作者: 张卫云【摘要】小学音乐课程对于提升学生核心素养有着重要作用。为有效提高小学音乐教学的质量,增强其美育效果,教师可以尝试引入游戏教学,使小学音乐课程更具趣味性,切实激发学生参与音乐教学活动的兴趣,让他们积极主动地参与音乐教学活动,获得丰富的体验。当然,教师要根据班级学生的实际情况设计教学游戏,让小学音乐教学发挥出应有的教学效果。文章分析了在小学音乐教学中应用游戏教学的六方面策略,希望可以给广大教师同仁带来些许帮助。
【关键词】游戏教学;小学音乐;应用策略
作者简介:张卫云(1987—),女,江苏省南通市通州区古沙小学。
音乐教育是美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情操教育、心灵教育,培养学生想象力和创新思维的课程。为了引领学生在审美实践中感知、体验和理解音乐,教师可以探究将游戏与音乐教学科学融合的策略,发挥游戏教学的独特作用,点燃学生学习音乐知识的热情,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一、利用多媒体设备组织游戏,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引入游戏教学时,教师可以运用多媒体设备展示图片、音频和视频等,丰富音乐游戏的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学生愿意积极参与音乐游戏。在设计游戏时,教师要充分考虑学生的学习状态和接受能力,并据此调整游戏的内容和难度,确保学生对游戏内容感兴趣,而且可以顺利完成游戏。在玩音乐游戏的过程中,学生能够全身心地投入音乐学习,通过多重感官深刻地感受音乐的魅力。创设游戏化的学习环境和有趣的课堂氛围还可以让学生产生学习动力,提高学习效果[1]。
以《五月五赛龙会》这首歌的教学为例,教师可先开展“故事串联”游戏。为此,教师需要事先准备一些关于端午节的故事或关键词,在课堂上将记录这些故事片段或者关键词的卡片分发给学生,让学生按照顺序依次分享自己手中卡片的内容。这一环节不仅可以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协作能力,还会让学生更加深入地了解端午节的故事和风俗,为学生后续学习《五月五赛龙会》打下基础。在讲解《五月五赛龙会》这首歌的曲谱和唱法时,教师可以使用多媒体设备展示赛龙会的图片,让学生沉浸在赛龙会的氛围中。此后,教师可开展“谱子拼图”游戏,将这首歌的曲谱分成若干部分,再引导学生根据音符和节拍重新拼出完整的曲谱。这个游戏可以让学生练习认读曲谱和把握歌曲的节奏。在学生基本掌握这首歌的曲调之后,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设备播放伴奏,让学生以接龙的形式试着演唱《五月五赛龙会》。教师也可以先播放伴奏,然后让一组学生唱歌曲的某一段,下一组学生接着唱下去。这类游戏可以加深学生对歌曲旋律的理解,提高他们的音乐表现能力。
在开展音乐教学时,教师可以通过合理使用多媒体设备让音乐游戏的内容和形式更加丰富,从而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他们在参与游戏的同时,发展音乐核心素养。
二、依据生活设计游戏,培养学生的感知能力
著名教育学家陶行知先生认为“生活即教育”,他主张以真正的社会生活作为教育内容。教师在开展小学音乐教学时,也应当将日常生活当作素材,依据生活内容设计音乐游戏,缩短音乐教学与生活之间的距离,让学生在熟悉的氛围中轻松地学习音乐。生活中有许多天然的声音,这些声音可以组成悦耳的节奏和吸引人的音乐,教师也可以将其引入音乐教学,设计相关的音乐游戏,让学生产生情感共鸣,同时潜移默化地培养学生的感知能力。
以《全都认识我》这首歌的教学为例,教师可以先播放《全都认识我》这首歌曲,让学生熟悉歌曲的旋律和歌词,然后组织声音配对游戏。为此,教师需要事先制作与这首歌曲中的声音相关的卡片,如在卡片上写“水流声”“鸟鸣声”等。在课堂上,教师需要在分发卡片后告诉学生,他们的任务是根据听到的声音选择对应的卡片。在此过程中,教师要注意提醒学生仔细聆听和观察。此外,教师选择声音片段时要确保声音片段的长度适中,以便学生准确地进行配对。在学生完成配对后,教师可以逐一询问学生做出了怎样的选择,并向正确配对的学生表示肯定,对于错误配对的学生,教师可以询问学生他们是如何想的,然后向他们解释这一声音片段的特点,以帮助学生正确理解不同声音。这样的游戏可以培养学生的音乐感知能力,同时也可以增加学习音乐知识的趣味。
在开展音乐教学时,教师可以基于生活内容设计游戏活动,让学生找到熟悉的感觉,更好地发挥主观能动性学习音乐知识。
三、依托微课组织游戏,培养学生的演奏能力
培养学生的演奏能力是小学音乐教学的重要目标。让学生学会演奏,学会用音乐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想法,学生自然也就可以更充分地理解和掌握音乐知识。为有效提高学生的演奏能力,教师可以利用微课开展游戏教学,引导学生进行音乐实践,让他们通过完成多样化的练习获得能力的提升。利用微课开展教学不仅能丰富学生练习的方式,还能使学生的音乐练习不受时空限制,让游戏在音乐教学中发挥更大的作用。当然,教师在制作微课时需要控制好视频的时长,过长的微课会占用太多课堂时间,降低教学效率;过短的微课会使游戏教学达不到应有的效果,造成资源浪费。
以教授《爷爷故事多》这首歌时的竖笛练习为例,为了让练习更加有趣,教师可以利用微课组织“跟着节奏走”游戏。教师可以在录制微课时先讲解“节奏”这一音乐概念,然后插入使用节奏器或敲击乐器生成的节奏声,让学生在了解相关知识后,跟随节奏声吹奏相应的音符和节拍。这个游戏可以让学生具备更好的节奏感,也可以提高他们的表演能力。
这样的游戏生动、有趣,教师可以据此引导学生进行更多的自主练习,熟能生巧,由此学生的演奏能力会得到显著提升。
四、组织合作游戏,培养学生的合唱能力
小学音乐教学还应当培养学生的合唱能力和学生的合作意识,让学生在游戏过程中逐渐发展团队合作的能力。在教学时,教师可以将学生分组,让学生合作完成游戏任务,在与他人的配合中逐步加深自己对音乐的理解。在合唱时,学生需要在唱好自己部分的同时确保集体演唱的和谐,所以在进行游戏设计时,教师既要找到方法展现个体的差异性,又需要统筹好整体,让学生在游戏中慢慢掌握合唱的精髓,逐步提升合唱能力[2]。
例如,《百鸟朝凤》是一首很恢宏的歌曲,教师可以在教授这首歌时组织合作游戏,培养学生的合唱能力。教师可以在授课前先将班级学生分成几个小组,每个小组代表一种鸟,然后要求学生研究自己小组代表的鸟类的特点、外貌和行为,包括鸟类的喙的形状、脚爪特征、鸣叫声、飞行方式等。教师可以鼓励学生利用课余时间通过图书馆、互联网等途径收集相关信息,或者观察实际鸟类以得到相关信息。在课堂上,教师则可以引导学生在小组内讨论,让学生共同创作与《百鸟朝凤》节奏和情感相符的舞蹈动作,尝试模拟鸟的飞翔、觅食、互动等活动,用身体语言展现鸟类的特点和情感。在学生创作的过程中,教师需要鼓励他们发挥想象力,并指导学生不断调整舞蹈动作的细节,使之更加准确和协调。
这样的游戏能够让学生更深入地理解《百鸟朝凤》这首歌曲,学生可以通过讨论、创作舞蹈动作和欣赏其他小组的表演深化对歌曲主题的认识,同时这一游戏也能发展学生的舞蹈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
五、开展角色扮演游戏,培养学生的鉴赏能力
在实际教学中,教师还需要充分调动学生的情绪,让学生获得身临其境之感,通过旋律、节奏等感受音乐想要表达的情感,逐渐形成一定的鉴赏能力。为此,教师可以组织角色扮演游戏,给学生提供体验和感受音乐的机会,让他们有更多的自主感知空间,使他们在被音乐感动和启迪的同时逐步学会鉴赏音乐。
以《游子吟》这首歌的教学为例,这首歌的歌词是一首学生耳熟能详的唐诗,为了让学生更加投入地学唱这首歌,教师可以组织角色扮演游戏。在课堂上,教师可让学生自主选择扮演“我”或者“慈母”,也可以让学生通过抽签的方式决定要扮演的角色。在组织活动时,教师应确保每个学生都能参与角色扮演游戏。在学生确定自己的角色后,教师则需要引导他们深入思考自己需要扮演的角色的动作、想法等,并提醒他们可以通过仔细阅读歌词、研究这首诗表达的情感了解角色。在学生准备完毕后,教师可以鼓励学生上台边唱边演,运用肢体语言、面部表情和声音的变化,将歌曲蕴含的情感和角色的内心世界展现出来。在笔者组织这一活动时,学生展示了富有创意的表演。如在演唱“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时,扮演“慈母”的学生用手指着自己的衣服,然后表演缝制衣物的动作,强调母亲的辛勤;与此同时,扮演“我”的学生则使用快速而有力的手势,强调游子紧张而迫切的心情,并通过紧皱的眉头和凝重的眼神表达担心和忧虑的情感。在这样的活动中,学生逐渐掌握了如何通过肢体语言、面部表情和声音的变化生动地展现角色的思想与情感,让观众感受到这首歌描述的深沉的母爱。
在角色扮演游戏中,学生不仅能够以身临其境的方式理解歌曲的情感内涵,而且能够表达自己对歌曲的理解,学生的情感表达能力会得到培养。
六、开展趣味竞赛游戏,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
要使小学音乐教学更多元、高效,教师需要丰富音乐教学的内容和形式,让学生切实感受音乐蕴含的魅力。为此,教师可以组织趣味竞赛游戏,使课堂形式更加多样。轻松有趣的竞赛游戏能点亮课堂,在参与竞赛游戏的过程中,学生可以顺利掌握相关乐理知识,获得自主学习能力的提升,学生的竞争意识也会得到培养。
以《水乡外婆桥》这首歌的教学为例,为了让学生有动力完成歌表演,教师可以组织趣味竞赛游戏。在课前,教师可以鼓励学生自由组队,根据《水乡外婆桥》的内容讨论表演的内容。教师还要提醒学生,表演内容应充分体现江南风光的秀美。在课堂上,教师可以抽签决定学生的表演顺序。在某组学生表演时,其他学生需要担任评委,给表演的学生打分。最后,教师可以在点评每个小组学生的表演后,结合学生的评分选出表演最为生动的小组。在这样的歌表演竞赛游戏中,学生会更加卖力地准备表演内容,也会努力地完成自己设计的表演动作。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会形成良性的竞争意识,这种竞争意识能让学生更加积极主动地参与音乐学习,使小学音乐教学效果有所提升[3]。
结语
总之,运用游戏开展小学音乐教学能极为显著地丰富音乐教学的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学生在参与游戏的过程中对音乐产生更为深刻的理解,并持续不断地受到音乐的熏陶。在尝试使用游戏进行小学音乐教学时,教师要以与时俱进的态度对游戏进行创新化设计,在不断丰富游戏内容的同时积极尝试多种游戏形式,让学生拥有多样的音乐学习体验,使小学音乐教学的效果提升。
【参考文献】
[1]王惠庆.游戏教学在小学音乐教学中的实践研究[J].新课程,2022(37):94-96.
[2]单建华.小学音乐教学与游戏教学的整合探究[J].新智慧,2021(15):35-36.
[3]闫玉霞.分析音乐游戏在小学音乐教学中的作用及实施策略[J].当代家庭教育,2021(21):149-1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