绘本阅读与幼儿教育的融合
作者: 郑遍金【摘要】绘本作为一种将图片和文字相结合的教育工具,具有丰富的情节和简单易懂的语言,契合幼儿当前年龄阶段的认知水平发展和兴趣倾向。对此,教师可以借助幼儿绘本中的趣味内容展开教学,激发幼儿阅读绘本的兴趣,丰富学前教育活动,为幼儿能力素养的提升和价值导向的构建奠定坚实的基础。
【关键词】绘本阅读;幼儿教育;能力启蒙;生命教育
作者简介:郑遍金(1985—),女,福建省南安市第二幼儿园。
绘本作为一种特殊的教育工具,在幼儿教育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并为幼儿教育活动的开展提供了有力的支持。教师可以借助不同类型和主题的绘本,丰富教育活动的内容,在激发幼儿绘本阅读兴趣的基础上,促进幼儿对自然的认识与感知,加深幼儿对生命的理解,激发幼儿的想象力,最终实现幼儿多方面能力的综合发展。
一、绘本在幼儿教育活动中的优势
(一)提供多样学习资源
绘本有着内容丰富、主题多样的特征,其本身区别于文本类书籍,由丰富的图像和简单易懂的语言共同构成,与幼儿当前阶段的认知水平与兴趣倾向相契合,能够为幼儿的能力启蒙与认知发展提供多样化的学习资源。绘本涉及自然科学、社会科学、艺术和文学等多个领域的知识,能够满足幼儿不同的兴趣和能力发展需求。通过阅读绘本,幼儿不仅能够拓宽自身的知识面,培养广泛的兴趣爱好,还能逐渐形成自己的价值观和道德观念。
(二)促进幼儿双向发展
绘本图文结合的形式,可以有效促进幼儿的认知水平与基础能力的启蒙发展。在阅读绘本时,幼儿通过观察与故事相关的图像,能够进一步理解故事情节并尝试自主分析文字含义,丰富词汇量,促进语言表达能力和阅读理解能力的培养;绘本中的简单句子和生动形象的描绘,有助于幼儿理解抽象概念和逻辑关系;通过与绘本中的角色和情节进行互动,幼儿可以拓宽认知边界,模仿学习沟通表达的方式,并对口语与书面语进行区别。此外,绘本也是培养幼儿的观察力、注意力和记忆力等基础能力的工具,比如,教师通过引导幼儿观察绘本中的细节和进行情节推理,能够提高幼儿的观察力和注意力等。绘本中的重复和记忆性的元素还能够帮助幼儿记住故事情节和相关知识,最终实现幼儿认知水平与基础能力的双向发展。
(三)培养想象力和创造力
绘本中丰富多彩的图像与跌宕起伏的故事情节,同样也是激发幼儿想象力和创造力的重要因素。教师可以基于幼儿已经阅读过的故事绘本,设计相应的教学活动,使幼儿通过借鉴绘本中的角色和场景,自由地构建自己的故事情节和角色形象,培养创造性思维和想象力。此外,绘本图画的设计也是幼儿能力培养的关键点。教师可以让幼儿基于自己的想象进行艺术创作,以绘画、剪纸、手工制作等多种形式,培养幼儿的创造力与动手能力,激发幼儿对美的感知和表达的兴趣,帮助幼儿形成独到的审美理念,促进幼儿想象思维与创造能力的培养[1]。
二、依托绘本阅读进行幼儿教育的策略
(一)绘本引入,激发阅读兴趣
绘本是激发幼儿阅读兴趣的重要工具。对此,教师可以通过展示绘本的封面、简要介绍故事情节或者播放与绘本相关的动画等活动引入教学,吸引幼儿的注意力,激发幼儿的阅读兴趣,并以猜测故事的发展或者结局的形式,进一步激发幼儿的好奇心,提高幼儿的活动参与度,促进幼儿语言表达能力和阅读理解能力的协同发展。
以绘本《小王子》的教学为例。教师首先可以展示《小王子》的封面,并简要概括绘本的大致故事情节,为幼儿介绍绘本,引入活动:“《小王子》是一个寓言故事,讲述了一个来自遥远星球的小王子的冒险旅程,他在旅途中遇到了各种各样的人和事,通过这些经历,他学到了友谊、责任和爱的真正意义。”在教师的引导下,幼儿的注意力得以集中。教师还可以为幼儿展示绘本中的丰富插图并提出问题,鼓励幼儿根据插图内容进行故事情节的想象,例如教师可以为幼儿展示小王子和狐狸的插图并提出问题:“通过观察这张小王子和狐狸在一起的插图,分析他们之间是何种关系,他们经历了怎样的事件?”有名幼儿思考后回答:“小王子和狐狸一起经历了一系列重要的事情,他们关心和理解对方并成为了要好的朋友。”通过观察绘本插图和回答具有引导性的问题,幼儿可以思考故事中的情节和角色之间的关系,进一步引发思考,并对绘本故事中的人物形象所传达的价值观进行理解,培养阅读理解能力和道德品质素养。因此,教师通过引入绘本内容和提出问题,可以让幼儿从绘本中不同人物的角度出发,更加深入地体验故事情节,加深对绘本的理解,进而产生情感共鸣,顺利推进以绘本为基础的教育活动顺利展开。
由此可见,教师通过引入绘本,可以丰富学前教育活动内容,激发幼儿的好奇心,提高其活动参与度,帮助幼儿形成对绘本阅读的兴趣和热爱,在潜移默化中培养幼儿的阅读思考能力与语言表达能力,并帮助幼儿从绘本故事中获得重要价值观的启示[2]。
(二)绘本领读,促进自然感知
自然教育作为学前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需要教师对幼儿进行正确的教学引导。绘本领读作为一种行之有效的学前教学活动策略,可以促进幼儿对自然环境的认识与感知。教师通过选择与自然教育相关的绘本,可以引导幼儿阅读并讨论绘本的内容,帮助幼儿接触并了解自然界的事物、现象和规律,培养他们的自然感知意识和科学探索精神。
在利用绘本展开教学时,教师可以选择以自然教育为主题的幼儿绘本,如《动物世界大冒险》,先向幼儿简要介绍绘本的主要内容,再引领幼儿逐页阅读绘本并观察绘本所提供的配图。教师还可以从自然主题角度出发,提出与绘本内容相关的问题。例如,教师可以根据绘本领读进度和插图,向幼儿提问:“你知道这是什么动物吗?它对生活环境有什么要求?它的饮食习性又有何特别之处?”通过这样的领读问题,幼儿能够更加仔细地观察绘本中的动物形象,思考它们的生活环境和习性特点,加深对动物的认识。此外,教师还可以通过绘本领读活动引导幼儿进行自然探索和实践。自然主题绘本中通常介绍了昆虫的生活习性,基于此,教师可以借助绘本内容组织幼儿开展校园昆虫观察活动,让幼儿了解这些昆虫的外形特征和饮食特点,带领幼儿一起观察昆虫的行为和栖息地,鼓励幼儿描述和记录所观察到的内容,进一步促使幼儿深入了解自然界的奥秘,培养他们的自然观察能力和阅读思维能力,激发幼儿对自然环境的热爱,全面培养幼儿对自然环境的感知意识和科学探索精神。
由此可见,绘本领读活动不仅可以促进幼儿对自然的感知与探索精神的发展,还能培养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与细节观察能力。因此,教师通过将自然实践活动与绘本内容相结合,能够促使幼儿深入了解自然界的奥秘,并建立起幼儿与自然环境的情感连接,在丰富学前教育内容的基础上,全面激发幼儿对自然的兴趣和热爱。
(三)绘本理解,推进生命教育
生命教育是学前教育的关键内容,而绘本作为一种辅助教学工具,能够以简单易懂的方式,帮助幼儿建立正确的价值观。对此,教师可以选择以生命教育为主题的绘本开展教学,帮助幼儿理解生命的意义,学会尊重生命,培养幼儿关爱他人的情感,并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道德价值观。
绘本中的故事情节和角色形象展示了不同生物和个体之间的差异和特点,教师通过指导幼儿观察绘本中的插图和阅读相关的文字,可以让幼儿认识到每个生命都有自己独特的价值,帮助幼儿理解生命的多样性和独特性。以《小猪快跑》这一生命教育绘本为例,绘本故事中的小猪们拥有不同的能力,有的跑得快,有的跳得高,有的擅长游泳,教师可以帮助幼儿解读绘本内容,加深幼儿对绘本内容的理解,让幼儿意识到生命的多样性和独特性,引导幼儿尊重和欣赏他人的不同之处。此外,该绘本内容也可以帮助幼儿认识生命的变化和不确定性。故事中的小猪们面临着各种挑战和困难,有的遇到了狼的威胁,有的遇到了河流的阻碍,而小猪们通过积极应对和团结合作,克服了困难,找到了安全的地方,这样的情节可以让幼儿认识到生命中会遇到各种变化和挑战,但只要勇敢面对并与他人合作,就能够克服困难,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通过阅读生命教育主题绘本,幼儿可以在情感、认知和道德等方面得到全面的发展,学会尊重和欣赏他人的不同之处,培养关爱他人的情感,理解生命中的变化和不确定性,培养积极应对挑战的能力。这样的学习体验也能为幼儿未来的成长奠定坚实的基础,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道德观,让幼儿理解生命的意义和尊重生命。
由此可见,绘本在幼儿的生命教育中具有重要的作用。通过选择适合的绘本,教师可以帮助幼儿理解生命的多样性和独特性,以及生命的变化和不确定性,引导幼儿思考生命的意义和目的,顺利推进幼儿生命教育。
(四)绘本创作,促进想象启蒙
绘本创作是以绘本阅读为基础的创新学前教育活动,其不仅可以培养幼儿的想象力,还可以促进幼儿创新思维的启蒙。通过参与绘本创作,幼儿可以思考和表达自己的想法、价值观和情感,从而促进思维能力与创新能力的纵深发展。
在绘本创作活动中,教师可以引导幼儿选择一个有意义的主题,例如友谊、勇气、环保等,然后鼓励他们通过绘画和文字表达自己的想法和观点。幼儿可以创作自己的绘本故事,通过角色和情节展示他们对主题的理解和思考。教师可以提出一些具有启发性的问题,帮助幼儿思考和表达自己的观点。例如,教师可以向幼儿提出一系列主题性问题:“你认为友谊是什么样的?你有没有经历过和朋友之间的困难和矛盾?你是如何解决这些问题的?”通过问题引导,幼儿可以思考友谊的重要性和处理人际关系的方式。在绘本创作的过程中,幼儿需要思考故事情节的逻辑关系、角色的性格特点以及绘画和文字的表达方式。这些思维活动可以培养幼儿的情节构思能力与问题解决能力,表达幼儿对社会、自然和人生的认识和思考。幼儿可以通过角色和情节展示他们对公平、正义、友善等价值观的认知,从小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道德观。绘本创作活动还可以促进幼儿的情感发展和自我认知。通过创作绘本,幼儿可以通过角色和情节展示自己的内心世界和情感变化,使得绘本创作成为幼儿表达情感和体验情感的途径。总而言之,绘本创作活动能够帮助幼儿更好地理解和表达自己的情感,培养幼儿情感管理和情绪调节的能力。
由此可见,绘本创作活动不仅可以促进幼儿的思想启蒙,还可以促进他们表达能力、想象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发展。绘本创作活动为幼儿提供了一个自由、开放的空间,让他们在创作中探索和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激发他们的创造力和想象力,对他们的思维发展和人格塑造产生积极的影响[3]。教师通过鼓励幼儿参与绘本创作,可以促使幼儿思考和表达自己的想法、价值观和情感,从而培养他们的思维能力与道德观念。
结语
总之,绘本对幼儿的启蒙教育具有重要的价值。通过多类型主题绘本的引入,教师能够进一步培养幼儿对绘本的阅读兴趣,引导幼儿树立保护自然环境的意识和对生命的敬畏之心,促进幼儿的思维发散与想象力发展,逐步拓宽幼儿的认知视野,实现幼儿多方面能力与优秀道德品质的启蒙培养。
【参考文献】
[1]郑斌娥.培养农村幼儿绘本阅读兴趣的实践研究:以福建省仙游县园庄云峰小学附设园为例[J].教师,2023(11):87-89.
[2]冯硕,赵越,孙晓萌,等.以绘本为载体开展幼儿教育活动的策略[J].基础教育研究,2022(15):92-94.
[3]那逸儿.浅析如何利用绘本打造趣味幼儿教育活动[J].天天爱科学(教学研究),2021(3):127-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