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创意戏剧游戏活动材料的开发与运用
作者: 石婉茹【摘要】文章对幼儿创意戏剧游戏活动材料的开发与应用展开探讨,简述幼儿戏剧游戏的概念,详细介绍游戏活动的几大特征及教育意义,从剧本材料、活动道具、演出材料几大方面出发提出几点可行教育建议,以进一步提升幼儿思维,设计满足幼儿需求、贴近幼儿审美观的游戏活动,促进幼儿的发展。
【关键词】幼儿教育;创意戏剧游戏;活动材料;开发与应用
幼儿戏剧游戏是一种幼儿根据故事内容进行表演的形式,其过程风趣幽默,能快速调动幼儿的主观能动性。而幼儿创意戏剧游戏增添“创意”二字,打破原有活动的局限,更注重幼儿在游戏过程中的感受,游戏过程充满随机性与生成性,能更好地调动幼儿的积极性、主动性与创造性,提升其想象力和语言表达能力。活动材料是开展游戏的根本,良好的材料是活动的最佳质量保障。笔者将结合多年教育经验,对幼儿创意戏剧游戏活动材料的开发与应用展开分析与探讨。
一、幼儿创意戏剧游戏的概念
幼儿戏剧以3~6岁的幼儿为对象,戏剧过程以人物对话为主,幼儿通过表情、肢体动作等诠释故事内容,对幼儿的演绎能力、口语表达能力、动手能力的发展具有促进作用。而创意戏剧游戏凸显“创意”二字,能激发幼儿的想象力和创造力,给予幼儿更多的游戏空间。
二、幼儿创意戏剧游戏特征
(一)趣味性与游戏性
创意戏剧游戏是一种有组织且具有艺术性的游戏,整个过程充满趣味性和游戏性。如在情节的编排上,创意戏剧游戏具有较强的冲突性,而这种冲突性能保证创意戏剧游戏的趣味性,让幼儿主动参与游戏。而游戏性则体现在幼儿演绎角色和自主讲述故事的过程中,幼儿能在玩中诠释故事,积累学习经验[1]。
(二)动作性与口语化
幼儿创意戏剧游戏和传统的戏剧活动对比,其对语言的要求较低,对幼儿的肢体动作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如创意戏剧游戏会要求幼儿使用夸张、大幅度的动作展现人物内心的情绪与性格,让观众快速了解人物情绪上的转变,从而留下深刻的印象。而在语言讲述上,创意戏剧游戏的内容更口语化,对幼儿的语言能力要求不高,主要为鲜明、简单、童趣性的独白。
(三)丰富性和综合性
幼儿创意戏剧游戏有多种艺术表现形式,可融入诗歌、音乐、舞蹈、木偶等多种艺术表现手段,以情境故事、舞台剧、音乐剧等形式呈现。由此可见,创意戏剧游戏具有较强的丰富性和综合性。在当前的幼儿创意戏剧游戏活动中,皮影戏、手偶表演、提线木偶表演是较为常见的表演方式。
三、幼儿创意戏剧游戏的教育意义
(一)提升幼儿动手能力
在幼儿创意戏剧游戏中,道具的准备与材料的开发为幼儿提供了动手操作的契机。在开展创意戏剧游戏时,幼儿需要根据游戏需求动手制作各种各样的活动材料。在这一过程中,幼儿的动手操作能力能够得到提升,幼儿能够在实践的过程中对材料形成更加深刻的了解。
(二)激发幼儿表演潜能
多个实验与研究证明,大部分幼儿具有极强的表演潜能,幼儿的表演潜能处于待开发的状态。创意戏剧游戏需要幼儿自主揣摩游戏过程、活动方案,能快速激发幼儿的潜能,让其投身于表演活动中。除此之外,游戏是幼儿的天性,将创意戏剧与游戏进行结合,能够让幼儿在不断尝试和演绎的过程中解放天性,激发表演潜能。
(三)提高幼儿的想象力
在创意戏剧游戏中,幼儿是教学活动的主体。创意戏剧游戏突出“创意”二字,要求幼儿不断创新,在游戏中融入更多自己的想法。在幼儿创编剧本、制作材料的过程中,幼儿会产生各种各样全新的想法,在创编的过程中大胆展开想象,其想象力能够得到提高。
四、幼儿创意戏剧游戏活动材料的开发与应用
(一)剧本的开发与应用
在幼儿创意戏剧游戏中,剧本的开发与应用是活动的根本。教师和幼儿要共同选择创意戏剧游戏的剧本,根据故事特点确定游戏内容。
1.绘本故事:故事还原与续编
绘本是幼儿喜闻乐见的学习材料,是幼儿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设计创意戏剧游戏时,教师可引导幼儿对绘本故事内容进行开发,选择符合幼儿兴趣的故事,激发其表演欲望。
在剧本的选择和开发过程中,教师可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进行适当的调整。如小班幼儿思维发展不够完善,在游戏中需要教师的指导。因此,在创意戏剧游戏剧本的选择上,教师可让幼儿进行故事还原,选择一些人物形象鲜明、故事情节简单的故事,如《我的幸运一天》《拔萝卜》《我长大以后》等,让幼儿在戏剧游戏活动中诠释角色。中班和大班的幼儿学习能力较强,想象力丰富,在剧本的选择上,教师可为其选择一些开放式结局的故事,如《胡萝卜先生的长胡子》《谁咬了我的大饼》《我想赢,也不怕输》等故事,让幼儿围绕开放式结局展开续编,提升幼儿的想象力[2]。
2.寓言故事:故事搜集与探讨
寓言故事趣味十足,其风趣的讲述方式和鲜明的角色形象,能让幼儿获得别样的情感体验,满足幼儿的发展需求。在剧本的开发与应用上,教师可选择一些篇幅较短、内容简单、以台词和动作为主的寓言故事,如《新龟兔赛跑》,与幼儿共同探讨故事内容。教师要利用好创意戏剧游戏的优势,为幼儿提供更多、更丰富的创意戏剧游戏材料。
3.自主创编:围绕生活编创剧本
创意戏剧游戏是一种即兴的、非表演性的、以过程为主的戏剧形式,是对生活的反映。幼儿园大班幼儿学习能力较强,在活动中能自主学习,规划学习内容,且随着年龄的增长和经验的丰富,大班幼儿对外界环境和社会现象有极强的好奇心与探索欲。因此,在剧本的开发与应用上,教师可让大班幼儿围绕生活创编剧本,调动幼儿的自主性,提高其游戏欲望。例如,教师可询问幼儿将来想从事的工作,抛出问题引导幼儿展开讨论,让幼儿根据自己喜欢的工作创编生活剧本。生活剧本的创编建立在幼儿的经验基础上,具有开放性,幼儿会在整合自身生活经验的同时融入自己的感想,能够取得较好的游戏效果[3]。
(二)活动道具的开发与应用
1.动手创作,幼儿自制戏剧道具
除了剧本的开发,教师还要带领幼儿对活动道具展开深度开发与挖掘。以创意戏剧游戏“新龟兔赛跑”为例,在活动道具的设计和选择上,教师先询问幼儿的想法及意见:“在戏剧游戏中,大家需要什么材料?要做哪些道具?”幼儿大胆进行构思与讨论,提出自己需要的道具:“扮演小乌龟需要一个坚硬的乌龟壳!”“我们还需要铺设一条长长的跑道,可以用红毯!”“还需要制作小兔子的饰品,可以用扭扭棒!”教师耐心聆听幼儿的讨论,适当进行补充与记录,并对幼儿说:“老师记录下了小朋友们提到的材料,但是游戏材料班级中还没有,需要大家一起去收集。”幼儿纷纷提出建议:“我们可以去问问隔壁班的小朋友们有没有材料!”“还可以回家收集一些素材!”“还可以在户外找一找!”教师和幼儿一起制订了材料收集方案,推动游戏的有序进行。
2.家园协同,家长帮忙制作道具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中指出:“家庭是幼儿园的重要合作伙伴。”在开展创意戏剧游戏时,教师要发挥家庭教育的优势,采用家园协同的方式,让幼儿的家长参与到游戏中,为幼儿提供更丰富的材料,帮助幼儿制作活动道具,提升幼儿创意戏剧游戏质量。在活动材料的开发与应用上,幼儿可能会需要各种各样的低结构性材料,如快递盒、泡沫箱、塑料瓶、硬纸板、KT板等,这些材料既能制作服装,又能用来布置场景。教师可让家长参与幼儿创意戏剧游戏,与幼儿一起开发材料,帮助幼儿收集材料并制作道具,激发幼儿更多的创意,从而提升游戏效果。
(三)戏剧演出材料的开发与应用
戏剧游戏的展现形式多种多样,教师要引导幼儿发散思维,合理利用各种游戏材料,融合故事内容的特性,选择戏剧演绎形式,在游戏中积累丰富的学习经验,促进幼儿的发展[4]。
1.木偶剧
面对能力较强的中班和大班幼儿,教师可以木偶剧的形式让幼儿开展创意戏剧游戏。木偶剧要求幼儿操控木偶来表演故事内容,是一种独特的戏剧形式,其以玩具为基础,将游戏和戏剧有效融合,演出方式充满趣味,受到幼儿的喜爱。在材料的开发与应用上,教师可让幼儿制作布袋木偶、杖头木偶或提线木偶。其中,布袋木偶的制作较为简单,剪出不同的人物造型并填充棉芯即可,幼儿操作起来比较轻松,对材料、技巧的要求较低。而杖头木偶的制作比较复杂,且其体形较大,对幼儿的动手创作能力提出了较高的要求,教师可与幼儿一起制作。提线木偶的制作难度较大,需要对木偶的各个关节进行加工,操作起来有一定的困难。教师可帮助幼儿完成关节处的提线制作部分,让幼儿尝试用材料完成其他部分。
2.皮影戏
皮影戏是我国独特的民间艺术,也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它是用纸板制作人物剪影,利用光影进行表演的艺术形式。在材料的开发和应用上,教师可让幼儿根据人物形象制作道具。以故事《谁咬了我的大饼》为例,在该剧本中,教师可引导幼儿用硬纸板剪出小猪、小鸟、兔子、狐狸、鳄鱼、河马等角色,并根据剧情的发展,制作几张被咬程度不同的大饼。在活动道具准备完毕后,教师可引导幼儿使用窗帘、手电筒、透明纸板、纱幔等道具,用手电筒在纸板后打光,搭建一个小型的皮影戏舞台,以皮影戏的形式开展创意戏剧游戏,让幼儿在创意戏剧游戏中积累学习经验。
结语
综上所述,文章对幼儿创意戏剧游戏活动材料的开发与应用展开了简要探讨。创意戏剧游戏中使用的材料丰富,对剧本、活动道具的选择、表演形式都提出了不同的要求。幼儿教师要立足于本班幼儿的发展情况,开展具有针对性的创意戏剧游戏,让幼儿在玩中学,在游戏中发挥自身的想象力和创意,发挥不同材料的教育价值,促进幼儿的发展。
【参考文献】
[1]陈丹.依据绘本开展幼儿戏剧游戏的策略研究:以《水果博览会前夜的榴莲》为例[J].读与写:下旬,2021(12):334,338.
[2]陆珠.幼儿园创意戏剧游戏实践[J].教育,2021(21):95-96.
[3]卢小莹.幼儿教育中创意戏剧游戏的环境创设策略[J].黑河教育,2021(11):47-48.
[4]唐瑞,何荷.创意戏剧游戏中发挥幼儿主体性的若干思考[J].家教世界·现代幼教,2021(2):23-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