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减”背景下小学英语多样化作业的设计探究

作者: 王煜莹

【摘要】在“双减”背景下,教师应着力于“减负提质”,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同时优化作业形式与内容设计。要取得这样的教学效果,小学英语学科教师需转变作业设计理念,布置高质量的英语作业,使学生在巩固课堂学习内容的基础上,进一步攻克英语重难点知识,构建全面的英语知识体系,提升英语核心素养。基于上述目标,文章分析了设计情境作业、分层作业、生活化作业、总结性作业等类型作业的策略。

【关键词】“双减”背景;小学英语;作业设计

作者简介:王煜莹(1995—),女,江苏省南通市如皋师范学校第三附属小学。

在“双减”背景下,小学英语教师应致力于提升作业质量,减少作业的数量。对此,英语学科教师应认真解读政策,充分把握政策的理念,以提升学生的英语学习能力和培养学生的英语核心素养为目标,设计出符合学生发展需求的作业[1]。

一、情境作业,激发学习兴趣

情境作业是指包含真实情境的作业,有利于学生深入理解英语知识。教师可以借此类型作业引导学生复习巩固。该类型作业的情境,不仅可以为学生提供应用英语知识的场景和契机,还可以引导学生深入探究相关的英语知识,让学生产生浓厚的英语学习兴趣与表达信心,从而更加积极地参与英语学习。在具体设计作业时,小学英语学科教师应基于学生的能力水平与学习兴趣,创设兼具趣味性和现实性的情境作业,以点燃学生的英语学习热情,让学生有完成英语作业的动力。

例如,在讲解译林版小学英语四年级上册Unit 6

“At the snack bar”的知识后,教师便可以设计情境作业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该单元介绍了在餐厅点餐时常用的英语对话,具有较强的实用性。学科教师在设计作业时,可以结合教材内容和单元主题创设“餐厅”这一作业情境,让学生在课后组成两人小组,以餐厅服务员和顾客的身份完成一段口语对话,并将其记下来。教师还可以补充作业要求:扮演餐厅服务员的学生需要在对话中使用“What would you like?”“Would you like some drinks?”“Anything else?”等句子来询问顾客的意见,而扮演顾客的学生则需要使用一些常见食物的英语单词。在这一有趣、生动的作业情境中,学生可以掌握使用基本句式询问他人意见、清晰表达自己需求的技巧,提高语言表达能力。在布置作业时,小学英语教师可以使用多媒体设备展示餐厅的图片,播放餐厅嘈杂的声音,增强作业情境的真实性,让学生产生身临其境的感受,愿意进入情境完成英语作业。在布置作业后,教师可以适当补充不同类型食物的英语单词,如饮料类的mineral water、主食类的pasta、蔬菜类的carrot、肉类的pork等,鼓励学生据此自主探究与这一主题相关的英语知识,让英语作业成为英语课堂的外延,让英语教学内容变得更有活力。

作为一种新兴的英语作业形式,情境作业能够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使学生结合生活经验学习英语知识。小学英语教师应积极尝试布置情境作业,促使学生在情境中深入探究,对英语知识形成相对深入的理解,发展口语表达能力和书面表达能力。

二、分层作业,推动个性发展

在“双减”背景下,教师还应尝试设计分层作业。设计分层作业时,教师要充分考虑不同学生之间存在的差异,基于学生的认知水平、自主学习能力、英语基础和性格特点等多方面的因素设置不同层次的作业,并为学生提供个性化的指导,促使学生通过深度学习突破自身能力发展的桎梏[2]。

例如,在讲解译林版小学英语四年级下册Unit 1

“Our school subjects”的知识后,教师便可以设计分层作业来促使学生进行深度学习。在设计分层作业时,教师应秉承因材施教的教育理念,以“school subjects”为主题思考作业内容,确保不同层次学生均可以完成符合其能力的听、读、写三种形式的作业,以满足学生的英语学习需要。

针对英语基础较薄弱的学生,英语教师可以设计拼读音标学单词、练习翻译句子等基础作业,帮助这部分学生掌握subject、lesson、Chinese等常用单词,熟悉“What subject do you like the best?”等常用问句,具备进行简单口语对话的基础。

针对有一定英语基础的学生,英语教师应当设计帮助其能力进阶的作业。英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学习与本单元内容相关的其他单词,如biology、 physics、 geography等复杂的学科单词,让学生逐步具备更大的单词储备量。此外,教师还可以要求这部分学生认真阅读这一单元的阅读文章,整理其中实用的句子,梳理文章主要内容,再用自己的语言复述文章。

对于英语能力较强的学生,学科教师可以鼓励他们自主学习单词、这一单元的阅读文章,然后为这部分学生提供与单元主题相关的听力材料,要求他们完成听力训练,复述听力材料的主要内容。

这样的分层作业可以促进各层次学生综合发展,让英语基础较薄弱的学生掌握基本的英语单词和句子,让有一定英语基础的学生深入理解阅读文章,让英语能力较强的学生进行更加复杂的探究学习。小学英语教师在设计分层作业的过程中,应当先了解学生的实际学情和学习需求,再设计具有较强针对性和较高自由度的作业,帮助学生达成英语学习目标,让学生保持学习英语的积极性。

三、生活化作业,鼓励实际应用

英语是一种重要的国际交流工具,英语教学不应局限在课堂上,教师应当引导学生走出课堂,将英语学习与实际生活联系起来。生活化作业可以给学生提供在现实生活中应用所学英语知识的机会。为了更好地培养学生的英语学习能力和核心素养,小学英语学科教师应该重视生活化作业,鼓励学生结合生活实际完成英语作业。为确保生活化作业充分发挥作用,教师在设计生活化作业时,需要思考教学内容与学生生活的联系,充分考虑学生的英语能力,让学生在实际生活中运用在课堂上学到的英语单词、句子,锻炼口语表达能力与书面表达能力。

例如,在讲解译林版小学英语五年级上册Unit 7

“At weekends”的知识后,教师便可以设计生活化作业来鼓励学生在生活中应用所学知识。该单元的教学内容围绕学生的周末生活展开,小学英语教师可以“At weekends”为主题设计生活化作业,让学生写一篇英语短文来介绍自己的周末生活,讲述自己居家或外出的所见所闻。这样的作业既可以引导学生复习巩固课堂知识,锻炼学生的表达能力,也可以让学生充分意识到英语知识的实用性,获得丰富的英语学习体验。为帮助学生顺利完成作业,教师可以分享一篇介绍周末外出钓鱼经历的范文,范文内容如下:“On the weekend, my dad and I went boating and fishing at a nearby lake. We caught five big fish and filled up a large basket. Then we went for a picnic, and we really enjoyed the scenery of the park.”。分享范文后,教师需要带领学生分析这篇文章的内容元素,让学生将写作重点放在介绍参与周末活动的人、周末活动发生的时间和周末活动的流程等细节上,确保学生知道如何写介绍自己周末生活的英语短文。在学生完成这一作业后,教师还应鼓励学生分享自己的短文,让学生获得分享与交流的快乐,明白自己可以使用英语沟通与表达。

当然,英语教师也可以在设计本单元作业时,鼓励学生规划周末生活,并用英语写出自己的周末计划。在布置作业后,教师同样需要出示范文,带领学生分析范文,以确保学生明确写作重点。教师可以出示如下范文:“I will complete my English homework on Saturday morning, take a walk in the park in the afternoon, and go shopping at the mall on Sunday to purchase some daily necessities.”。而学生完成作业后,教师也需要鼓励学生分享与交流。

生活化作业具有较强的实践性,能够促使学生在现实生活中应用英语知识,让学生形成基于实际生活应用英语知识的思维模式。在“双减”背景下,小学英语教师应积极转变作业设计思路,设计适合学生的生活化英语作业,让学生在完成作业的过程中充分认识到英语知识的实用性,主动地在生活中应用所学知识。

四、总结性作业,完善知识体系

在“双减”背景下,教师还应适当设计总结性作业,让学生在完成作业的过程中反思与评价先前的学习过程,这会为学生后续的英语学习提供支点,也能深化学生对英语知识的认知,让学生更好地掌握应用英语知识的技巧。在设计总结性作业时,小学英语教师可以将重点放在引导学生反思和评价上,让学生学会评估自己的学习成果,以及据此制订下阶段的学习计划,构建更加完善的英语知识

体系。

例如,在讲解译林版小学英语六年级下册Unit 2

“Good habits”的知识后,教师便可以设计总结性作业来引导学生复习巩固。这一单元的教学内容与行为习惯有关,介绍了与良好的行为习惯相关的单词、短语,教师可以在讲解这一单元时介绍正确的学习习惯和健康的生活习惯,引导学生进行反思,让学生在现实生活中逐步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生活习惯。考虑到教学内容相对复杂,为了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英语教师可以设计一系列总结性作业,了解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同时引导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复习。英语教师可以设计与单元主题相关的填空题,引导学生复习sleepy、go to bed、wash face、clean、put the toys、early、late等与单元内容相关的单词、短语。在学生完成基础的复习后,教师还可以提出一系列总结性问题,引导学生完成口语对话。教师可以提出“What do you think of good habits? ”“Do you know some examples of good habits?”等问题,要求学生结合所学知识写出答案,并据此总结单元教学内容、绘制思维导图。通过这样的作业,教师不仅可以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明确学生学习的薄弱之处,还可以引导学生进行阶段性总结,吸取学习经验和思考学习教训。

在完成总结性作业的过程中,学生不仅需要回顾所学知识,还需要反思自己对所学知识的掌握程度,进行总结和梳理,并及时进行调整和补充。小学英语教师在设计小学英语作业时,需要注重作业的总结、反馈功能,引导学生审视自己的学习过程,反思自己的学习成果,让学生发现自己的不足之处,找到改进方法,主动复习巩固和进行更深入的探索。除此之外,总结性作业还可以促使学生在完成作业的过程中形成批判意识、发展自主学习能力[3]。

结语

在“双减”背景下,小学英语教师应设计内容和形式更加多样的英语作业,让英语作业切实发挥作用。小学英语教师可以通过兼具趣味性和真实性的情境作业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符合学生学情的分层作业来满足学生的个性化学习需求,通过生活化作业引导学生应用所学英语知识,通过总结性作业鼓励学生发挥主观能动性复习巩固,让学生在完成英语作业的过程中逐步发展自主学习能力,提升英语核心素养。

【参考文献】

[1]张静.“双减”背景下小学英语有效作业设计探析[J].青海教育,2022(9/10):80.

[2]王春霞.浅谈“双减”背景下的小学英语作业设计[J].校园英语,2023(15):115-117.

[3]陈庆玲.多彩作业 别样精彩:“双减”背景下小学英语作业设计优化策略[J].名师在线,2023(5):49-51.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