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英语单元整体教学的设计研究

作者: 陈琳

【摘要】单元整体教学是以话题为线索,整体制订教学目标、重组相关教学内容、开展系列课时连续教学的一种教学方式。文章阐述了如何有效解读教材、选择单元教学主线、制订单元教学目标、设计单元教学活动等教学设计环节,以发挥单元整体教学的最大作用。

【关键词】整体教学;单元教学;教学设计;小学英语

作者简介:陈琳(1982—),女,江苏省高邮市教师发展中心。

译林版英语教材的编排以单元为单位,每单元都有一个话题,每单元中的各板块都围绕话题设置了不同的教学内容,它们为学生的语言学习提供了丰富的语料[1]。然而,有的教师常从单课时教学目标出发实施教学,未能从单元整体出发,未能使单元内各课时的教学目标及教学过程形成一个整体,从而影响了学生对知识的记忆,这既不利于学生知识体系的建构,也不利于学生学习效率的提升。单元整体教学设计要关注的是整体与部分、部分与部分之间的关系,教师既要注重学生的学习结果,也要注重学生的学习过程和体验。教师在进行教学设计时,要把学生在较长一个阶段内的学习看作一张网,而每节课则是这张网上的一个结点。这样的教学设计能更好地建立课与课之间、旧知与新知之间的联系,更好地体现学生学习能力发展的规律,从而避免教学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随意性。

教师在单元教学中要整合教材内容,关注学生学习的效率,使单元教学内容情境化,促使学生进行深度学习;要创设真实有趣的情境,符合学生的心理特点和认知水平;在确定单元主线时,教师要结合单元教材内容特点梳理其内在逻辑,将学生已有的认知特点与学生日常生活相结合,选择与主题相关、学生乐于学习的语言学习材料,通过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培养学生的语言能力和思维品质,提高学生的核心素养。

本文以译林版小学英语教材三年级上册Unit 7 “Would you like a pie?” 单元整体教学设计为例,从整体解读教材、选择单元教学主线,明晰教学内容、制订单元教学目标,梳理板块内容、设计单元教学活动几个方面来探讨单元整体教学的设计。

一、整体解读教材,选择单元教学主线

小学英语单元整体教学设计最显著的特点是整体性,要求教师在深入解读教材后,围绕单元主线展开教学,按照主线的共性科学地、系统地整合原本零散的板块[2]。教师要在认真解读教材内容的基础上,根据单元教学目标系统整合相关的课程,发挥单元整体教学的最大优势,促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语言水平和思维能力都得到提升。

Unit 7的核心内容是“offering food”,单元第一课时的内容为小朋友在野餐,学习征求对方意见的句型“Would you like ...?”“What about ...?”,让学生既学会主动地和朋友分享食物,又能礼貌地接受或拒绝别人的好意,从而勇于表达自己的意愿,加深情谊;第二课时是分享食物,巩固句型“Would you like ...?”“What about ...?”;第三课时是由“Letter Land”导入,进行了食物类单词的复习和新授,如a-apple、b-banana、c-cake等;第三课时老师为孩子创设了多个语言情境,如at the snack bar、at the shop等,让学生在不同的语境中灵活运用所学句型,征询对方对食物的意见。

Unit 7话题下的教学内容围绕表达与询问展开,涉及的功能用语为提供食物“Would you like ...?”“What about ...?”,词汇主要包括egg、ice cream、sweet、hot dog等;字母部分是字母u、v、w,还包括食物相关的名词和动词。

小学三年级学生活泼好动、善于表达,对画画、竞赛、游戏等活动特别感兴趣。经过6个单元的学习,学生已经具备一定的英语语言基础,乐于用英语表达与生活密切相关的话题。

Unit 7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继Unit 1“Hello!”介绍如何打招呼,以及Unit 3、Unit 4介绍朋友与家人之后,本单元Mike在野餐时向朋友们介绍了妹妹Helen,Mike的朋友们在野餐时与Helen分享食物,并主动照顾她。在该主题意义下延伸出Cartoon time & Rhyme time,为Unit 8的学习铺垫。

基于以上分析,结合本单元的教材内容,教师确定单元主线是“offerig food”。对单元教材内容及板块进行科学、系统地整合,将本单元内容分解为Having a picnic、Sharing food、Interesting food、Buying food四个课时,所有的单课教学主题都与单元主题“offering food”意义相关,具有很强的内在关联性。

要注意,如果教材的单元内容主题鲜明、统一,就没必要改变教材单元内容的安排,甚至可以结合学生年龄认知特点来丰富话题内容。如果教材单元内容较为零散,教师就要认真研读教材,充分分析教材内容,结合单元学习内容及语用功能整理出主线,为学生使用教材语言创设真实、有趣的语境,依据语用任务形成系列小话题,以单元主线为中心,对教学内容进行整体规划,拟定单元教学目标。

二、明晰教学内容,制订单元教学目标

单元教学目标的整体性制订,一定要体现单元教学内容、过程、方法的整体性。教师要根据单元教材内容,创设真实、有趣的情境,设计层层递进的教学活动。教师要紧扣教学目标的达成状况,真正实现学科育人的目标。单元整体教学目标的有效达成离不开单课教学目标的逐层推进,教师应根据单元目标,从单元话题、功能、语言等方面的内在联系,精准制订更具体的课时目标,使之成为实现单元教学目标的基础。

基于以上分析和思考,本单元以“offering food”为主线设定的单元教学目标如下。

1.能正确地听懂、会说、会读、会写这些单词:this、cake、egg、blue、brown、white、look、no、meet、sister、sweet等;能正确地听懂、会读、会说这些单词:pie、ice cream、sweet、hot dog、what等。

2.掌握句型“Nice to meet you.”“Would you like ...?”“What about ...?”,及其回答语;“What’s this?”及其回答语“It’s ...”。

3.通过听、跟唱、改编等形式,能带有表情和动作唱和表演歌谣《For you and me》。

4.能在创设的情境中熟练征询对方对食物的意见。

本单元的目标设计从学科视角、学生角度出发,结合再构单元教学内容,在目标制订的维度上体现多元性,且突出语用功能导向。通过本单元“食物”话题的学习,引导学生关心他人,主动与他人分享食物,让学生在与他人的交往中学会礼貌与真诚。同时引导学生了解食物来之不易,从而懂得珍惜粮食,合理就餐,杜绝浪费,倡导“光盘行动”,适量取食。

每个课时目标依托不同语境实现了单元语言运用能力目标的有效分解,既凸显了课时与单元之间的关联性,强调了单元与课时、课时与课时、输入和输出之间的逻辑联系,也通过不同的语境促进了学生语言知识的构建与思维品质的提高。通过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高效达成了单元教学目标。

以下是译林版小学英语三年级上册Unit 7“Would you like a pie?”的单元分课时目标。

[第一课时]

1.能听懂、会说、会读单词pie、ice cream、sweet、hot dog、what等;

2.能正确运用日常用语及句型“Would you like ...?”“What about ...?”;

3.能正确地朗读课文对话并分角色扮演;

4.能在创设的情境中,运用本课所学的内容征询对方对食物的意见。

[第二课时]

1.能正确地听、说、读、写单词a、an、cake、egg,能正确地听懂、会说、会读单词pie、ice cream、sweet、hot dog、what等;

2.能正确地听、说、读、写以下日常用语及句型“Would you like ...?No,thank you./Yes, please.”“What about ...?”;

3.能用正确的语音、语调朗读Fun time、Cartoon time中的故事,在熟读课文的基础上分角色扮演,能理解Cartoon time中的幽默语言。

[第三课时]

1.能听懂、会说、会读、会写单词a、this、sister、meet、no、cake、an、egg、look、blue、brown等;

2.继续巩固本单元所学句型,能正确地听、说、读、写句型“What’s this?”及其回答语“It’s ...”;

3.通过听、跟唱、改编等形式,能带有表情和动作唱和表演歌谣《For you and me》。

[第四课时]

1.能正确地听懂、会说、会读、会写单词a、an、cake、egg、blue、brown、white、look、no、meet、sister、sweet等,能正确地听懂、会说、会读单词pie、ice cream、sweet、hot dog、what等;

2.能在语境中熟练运用句型“Nice to meet you.”“Would you like ...?”“What about ...?”;

3.能在教师的指导下表演、续编故事。

从以上的教学设计中可以看出,单元目标包括课时目标,指向且服务于课时目标,课时目标层层递进,第一课时通过关键词share和polite串联整节课。以“分享”为主题引出本课单词教学,再以“礼貌”为主题进行句型的层层渗透。通过搭建语言支架,让学生在自主学习、合作探究中学会用英语与家人和朋友分享食物。第二课时通过以旧知导新知的方式,引导学生表演,创编chant。学生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等活动,巩固所学句型,学会和他人分享食物。第三课时通过模仿、跟读、改编儿歌、情景对话、游戏等多种方式,让学生在快乐学习中提高学习英语的积极性,在情境中感受语言使用氛围,在创编中提升思维能力。第四课时通过带领学生在情境中玩游戏、创编儿歌、复述课文等多种方式整合复习本单元,创设情境,带领学生通过游戏、选择背诵和改编儿歌《Retell》、情景对话等多种方式整合复习本单元,让学生在轻松快乐的氛围中合作探究,在创设的情境中征询对方对食物的意见。这种前后关联、螺旋上升的分课时目标设置有效地实现了单元整体教学目标。

三、梳理板块内容,设计单元教学活动

单元整体教学的设计要结合教材、学情,以学生的生活经验为基础,从整体上安排教学内容,形成单元整体教学的框架结构,通过调整、删减、补充等方式对教学内容进行有效整合。教师将零散的知识点串成线、织成网,促使学生的认知结构实现渐进式、螺旋式上升,使学生形成系统的、完整的单元知识体系。

在单元教学设计的案例中,教师注重设计真实、有趣的情境化活动。教师围绕“offering food”设计了小朋友在野餐、分享食物、介绍有趣的食物、购买食物方面的系列活动。课时活动围绕单元教学目标有效开展,使提供食物话题知识的学习与语言技能的运用在单元内不断复现,并将其融入主题、语境和语用之中,在螺旋式上升中实现教学目标。

第一课时以“野餐”为主题,使学生学会向别人提供食物。老师通过提问、观察、提供图片、创设语境的方式,让学生以小组合作的方式进行表演并展示。

第二课时创设情境分享食物,拓展了课文学习,使学生进一步巩固征询对方对食物意见的句型。

第三课时由“Letter Land”导入,进行了食物类单词的复习和新授,如a-apple、b-banana、c-cake等,介绍食物,并让学生通过听、跟唱、改编等形式,带有表情和动作唱和表演歌谣《For you and me》。

第四课时创设了多个语言情境购买食物,如at the snack bar、at the shop等,让学生在不同的语境中灵活运用所学句型“Would you like ...?”“What about ...?”。

在本单元,教师设计的单元重点学习活动有三个特点:一是考虑语言内容的综合性与关联性,围绕提供“食物”主题整合单元学习内容,通过听、说、读、写等课堂实践活动巩固语言知识,提升学生语言运用能力。二是创设各种情境,让学生置身在具体、真实的语境中学习感兴趣的内容,开展有意义的活动,增强了语言学习的现实意义。三是单元内的活动设计具有逻辑性,关注学生学习从输入、内化到输出的学科教学逻辑。

在单元整体教学活动中,教师设计输出活动要有层次、有变化,并善于梳理单元课时之间重点学习活动的关系。教师对Unit 7四个课时的语言输出活动进行了整体设计,各课时的活动都体现出了层次性,呈现出螺旋上升的趋势,学生的学习能力和语言输出能力在活动中得以有效提升,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效果[3]。

小学英语单元整体教学设计是以整个单元为整体而开展的一种系统化的教学目标制订。教师要以学科育人为目标,基于新课标要求,认真研读教材、分析学情,选择单元教学主线、制订单元教学目标。在单元整体教学设计中,教师要充分考虑学生的年龄、认知特点,要彰显整个单元教学过程的关联性和递进性[4]。同时,要以更为科学合理的教学策略,巧妙设计教学活动,让教学更为科学化、系统化、精准化,引导学生走向深度学习,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参考文献】

[1]鲁子问.小学英语教学设计[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8.

[2]教育部.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11年版)[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3]周晓霞.小学英语单元整体教学的有效设计与实施[J].中小学外语教学(小学篇),2021(09):24-29.

[4]潘开英.小学英语跟进式教研的实践与思考[J].中小学外语教学(小学篇),2021(01):34-39.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