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风化雨,真心育苗

作者: 汪梦娇

【摘要】班级是学生成长的摇篮,而班主任是学生成长过程中的引导者。作为一名班主任,除了要开发学生的智力、培养学生的能力,还要处理好班级的各项事务,为学生提供一个良好的成长环境。因此,班主任应当用科学的教育理念,逐步开展艺术性的班级管理工作。

【关键词】小学;班主任;工作

作者简介:汪梦娇(1991—),女,江苏省南京市夫子庙小学。

教育既是一门科学,也是一门艺术,在开展班级管理工作时,班主任应当认识到,学生不是一个个等待注水的空瓶子,而是一扇扇等待敲开的大门,在大门背后有着怎样精彩的世界,是需要学生自己去开发、创造的。换句话说班主任的工作艺术,就是“敲门”的艺术。而班主任应如何做好本职工作,更好地服务学生的成长,敲开学生的大门,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重要问题。班主任在开展班级管理工作时,不仅要研究科学的教育理论,也要创新班级管理的方法,为学生提供一个良好的成长环境,助力学生的全面

发展。

一、赞赏教育,拉近距离

陶行知先生曾言:“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教师应当秉承奉献的精神,将自己对学生的爱注入教学工作中,真正地关爱学生。但从现实情况来看,部分班主任将成绩当作评价学生的唯一标准,很少看到学生的闪光点,不利于构建良好的师生关系[1]。为了开展艺术性的班级管理工作,班主任应当认识到赞赏教育的重要性,更加关爱学生,更加关注学生的闪光点,对学生进行赞赏教育,从而拉近学生与班主任之间的距离,助力学生的发展。

例如,笔者班级中有一名让许多教师都头疼的学生,这名学生在课堂上不遵守纪律、不认真听讲,在课下也不按时完成作业。作为班主任,笔者多次与这名学生进行谈话,希望这名学生能够意识到自己的问题,并积极地改正。但是,用不了几天,这名学生又会故态复萌。于是,笔者更加关注这名学生,尝试寻找解决问题的突破口。笔者在偶然间看到这名学生的作业,随口一提:“你的字很漂亮。”在此之后,笔者发现这名学生的字又工整了几分,于是意识到赞赏或许比批评谈话更有效。在往后的日子里,笔者尽可能地发现这名学生的闪光点,当他帮助别的同学一起打扫卫生时,笔者对他进行赞赏;当他在课堂上的表现有所改进时,笔者也抓住机会对他进行赞赏。久而久之,这名学生的情况逐渐好转,不仅在课堂上开始认真听讲,在课下也开始认真地书写自己的作业,并按时完成作业。

在班主任的班级管理工作中,赞赏往往要比批评谈话更有效。班主任要主动地发现学生的闪光点,对学生进行科学的赞赏,如此不仅能够拉近学生与班主任之间的距离,也能够让学生增强自信,更加主动地改进自身的行为,向着正确的方向成长。

二、以生为本,因材施教

每一名学生都是独立的个体,有着自身独特的学习思维和学习特点。然而,在传统的班级管理工作中,部分班主任常常采用统一的标准要求学生,以至于学生长期处于压抑的班级氛围中,难以保持积极向上的心态,更难以融入班级[2]。同时,在这样的管理模式下,学生无法获得平等的发展机会,也无法实现个性成长。因此,为了让每一名学生都能够被肯定,班主任应当以生为本,主动地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因材施教为学生设定恰当的学习任务,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助力学生的个性化发展。

例如,笔者在开展“书香诗润”的活动时,就抓住机会将因材施教的教育思想渗透到班级管理工作之中。笔者在开展活动前,让学生自选二十首古诗进行背诵。随后,笔者意外地接到一名后进生家长的电话,家长非常激动地跟笔者说:“孩子背得很认真,虽然只背了八首古诗,但是比以往要进步许多,我很开心,孩子还说之后要继续努力。”听了家长的话,笔者深受触动,以往教师总是以同样的标准来要求学生,却忘了每名学生都是独立的个体。教师希望每名学生按照教师的统一标准完成任务,但却忽视了每名学生的个性和差异。因此,为了更好地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笔者额外添加“特别进步奖”,奖励那些超越自我的学生,让这部分学生也能够在此次活动中获得肯定,获得自信。

班主任尊重学生之间的个体差异,根据学生的不同情况,因材施教地开展班级管理工作,能够有效促进学生的个性化发展。

三、民主管理,尊重学生

从当前的班级管理工作模式中能够看到,部分班主任还是沿用“班主任—班干部—学生”的垂直结构开展班级管理工作。并且,大部分的班干部由班主任直接选定,这一做法使学生处于被动管理的地位,会使学生感到不公平,并不利于构建和谐的班级[3]。小学阶段的学生已经拥有较强的自我意识,期望能够在特定的场合表达自己的意见。对此,班主任在班级管理工作中,应当保证班级管理工作的民主化,为学生营造和谐民主的班级环境,让学生的思想和意见都可以得到充分地表达。

例如,在确定班干部人选时,笔者通过民主化选举的方式,充分尊重每名学生的想法。首先,笔者为学生介绍班干部的岗位,如班长、卫生委员等,并依次讲解这些岗位的工作职责。如班长需要具有大局意识、集体意识,具备协调班级内部关系的能力;卫生委员需要对班级的卫生负责,辅助教师安排班级的卫生清洁工作,并监督同学们的卫生行为。其次,当学生对班干部的岗位名称、工作职责都有了解后,笔者让学生根据自己的意愿,选择是否参与班干部的竞选,并让想要参加竞选的学生准备一篇竞选稿,表述自己的竞选想法,包括自己对班干部工作的理解以及对班级未来的期许等。最后,笔者组织学生开展匿名投票的活动,从而选出真正深得人心的班干部。

四、加强德育,培养品德

班主任在开展班级管理工作时,应当将德育放在首位,加强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为学生的成长筑牢基础。但是,德育本身具有较强的抽象性,当班主任直接采用口述的方式开展德育时,往往达不到预期的效果。因此,班主任要改进德育的方式,借助媒体技术、实践活动等手段,带给学生更为直观的学习体验,增强学生的情感,提升德育的效果。

例如,笔者在对学生进行爱国教育时,借助多媒体设备开展观影活动,以增强学生的情感体验。在观影活动中,笔者组织学生观看《小英雄雨来》《狼牙山五壮士》等电影,并让学生书写自己的观影感受,促使学生在品味电影情节、感受角色的情感中增强爱国情怀。

又如,笔者组织学生开展“我与 的对话”的演讲活动,让学生选择自己了解的革命英雄,与之进行对话,从而表达自己对革命英雄的敬佩之情。有的学生选择与小英雄雨来进行对话,学习雨来机智勇敢的品质和爱国精神。有的学生选择与狼牙山五壮士进行对话,表达自己对革命英雄英勇献身的崇敬之情。通过演讲活动,学生主动学习革命英雄的爱国精神,并从中汲取积极向上、砥砺奋斗的强大精神力量。

班主任加强德育,并突破传统的德育方式,组织学生围绕德育的主题进行观影和演讲,能够增强学生的德育体验,切实提高德育的效果。

五、合作艺术,实现共育

对学生进行教育管理,从来不是班主任一方的责任,家长也应当在其中发挥重要的作用。然而,在以往的教育工作中,许多家长直接充当“甩手掌柜”,认为开发学生的智力、塑造学生的思想、培养学生的行为习惯等,都是学校的责任。显然,这样的想法是不科学的。家庭是人生的第一所学校,家长是学生的第一任老师。因此,班主任要想做好班级的管理工作,应当主动地建立与家长的交流桥梁,以便发挥家校共育的优势,让学生在班主任和家长的共同教育下扬帆起航。

例如,笔者采用线下、线上两种渠道,建立与家长之间的交流桥梁。针对线下,笔者充分发挥家长会的作用,利用家长会与家长进行面对面的交流,让家长认识到自己在学生成长过程中的作用。同时,笔者还为家长介绍“素质教育”“核心素养”等教育理念,让家长与学校站在同一战线,共同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在家长会结束后,笔者与家长进行单独交流,向家长反馈学生的在校表现,以便与家长共同协商教育方案,提高教育管理的针对性。针对线上,笔者选择利用微信建立家长交流群,将学校的通知、公告、教育部门的有关要求等内容转发给家长,让家长可以随时了解学校的最新动态,更好地配合学校开展教育管理的工作。此外,许多家长也用微信建立与笔者的一对一交流,及时地反馈学生的家庭表现,与笔者一起共同关注学生的成长。

班主任主动地利用家长会、微信等平台,建立与家长之间的交流桥梁,能够全方位地为学生提供有针对性的服务,让学生在班主任与家长的共同引导下,健康快乐地成长。

六、认真倾听,了解学生

作为教育工作者,班主任不能只是单向地对学生灌输知识,也应当做一名倾听者,认真了解学生内心的真实想法。只有这样,才能够真正地走进学生的内心,了解学生的需求,从而更好地开展班级管理工作。对此,班主任在对学生进行管理时,首先要表现出自己的诚意,让学生愿意主动地向班主任倾诉心声。其次,班主任对于学生倾诉的内容,要给予真诚的鼓励和理解,从而让学生打开心扉,更好地对学生进行教育管理。最后,班主任再为学生提出恰当的建议,帮助学生解决问题,让学生更好地成长发展。

例如,笔者所教的班级中有这样一名学生,其以往非常地开朗、活泼,但是近期突然变得非常内向、消极,也不爱与其他同学一起玩耍,更不会主动地与他人交谈。为了让这名学生变得活泼、开朗起来,笔者与这名学生进行交流,尝试了解这名学生内心的真实想法。当学生走进办公室后,笔者并没有直接对学生进行说教,而是对学生进行引导:“你最近有没有遇到什么困难呢?你有什么烦恼,都可以跟老师倾诉。”刚开始,学生还有些不好意思,只是简单地对笔者说:“老师,其实也没有什么,只是最近心情有些不好。”面对学生的回答,笔者保持耐心,继续引导学生:“每个人都会有心情不好的时候,包括老师也会有。最近发生了什么让你的心情受到影响了呢?”学生逐渐打开心扉,向笔者倾诉。在倾听的过程中,笔者用微笑、点头等动作,表达对学生的鼓励,让学生感受到笔者的真诚,从而更积极地吐露自己的心声。

班主任不仅要做学生成长过程中的引导者,也要做学生的倾听者。在开展班级管理工作中,班主任主动地倾听学生的心声,有利于真正地走进学生的心间,从而更好地了解学生,更有针对性地帮助学生解决问题。

七、树立榜样,正确引导

学生具有较强的模仿能力,会对身边的人进行模仿。而班主任对学生有潜移默化的影响,一般来说,学生会无意识地模仿班主任的行为举止。因此,班主任在开展班级管理工作时,要主动地约束自身的言行举止,充分发挥示范带头作用,为学生树立良好的

榜样。

例如,学生在课堂上随意打断他人的发言是一个不好的行为习惯,不仅会影响教师的正常授课,也会影响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对此,笔者在日常的课堂教学中,十分注意尊重学生的发言,当学生回答问题时,笔者不会轻易地打断,而是等学生发言完毕后,再对其发言进行评价,让学生感受到笔者对他们的尊重。这样,学生在日常生活中,也会以笔者为榜样,模仿笔者的行为,不随意地打断他人的发言,表现出对他人的尊重。

班主任对自身的行为进行约束,能够为学生树立良好的学习榜样,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改正不良的行为习惯,不断地完善自我,从而实现全面发展。

结语

总而言之,班主任工作责任重大,会直接影响班级学生的成长。因此,作为一名班主任,应当从班级的实际情况以及学生的实际需求出发,承担教书育人的责任,不断地创新和完善自己的班级管理工作方法,春风化雨,真心育苗,用自己的实际行动为学生创造良好的成长环境,推动学生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蔡舒萍.德育教育,赏识先行:小学班主任德育工作艺术探究[J].小学生(中旬刊),2020(05):80.

[2]任凤云.沟通艺术在小学班主任管理工作中的应用研究[J].学苑教育,2020(22):13-14.

[3]丛媛.沟通艺术在小学班主任管理工作中的应用[J].新智慧,2020(35):61-62.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