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课在初中物理实验教学中的应用
作者: 沈寅坚【摘要】对初中物理课程体系进行分析可知,实验教学是不可缺少的环节,切实完成好实验教学可以保证学生掌握更为丰富的物理知识,大幅提升学生的个人学习能力。文章主要对初中物理实验教学中如何合理应用微课展开探析,以期教学质量能够有所提升。
【关键词】微课;初中物理;实验教学;应用
作者简介:沈寅坚(1986—),女,江苏省苏州市吴江区盛泽第一中学。
互联网的发展速度较快,在教育教学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改变了教学模式。和传统教学方法进行比较可知,微课具有的优势是明显的,可以使教学更具针对性,消除时间、空间的限制,使学生可以充分利用碎片时间,提高学习效率。教师在开展初中物理教学时,要依据实际情况来运用微课,使教学更具创新性,提高教学质量。下文就微课教学模式的优势及微课在初中物理实验教学中的应用方法进行分析。
一、微课的概念
微课即教师针对专门的知识点设计、制作的时间在十分钟左右的教学视频。学生通过下载微课进行学习,在节省下来的课堂时间里围绕共性问题展开探究。微课容纳的知识较为丰富,且每个知识点都是经过提炼的。从当下初中物理教学的现状来看,学生学习的知识比较浅显,学习的目的就是考取更高的分数,这样一来,学生对难点知识的关注度就会降低,更不可能深入挖掘知识点。若想使这个问题得到解决,可行的方法就是提炼学习重点、难点,通过更具条理性的方式呈现出来,如此就可保证学生的理解更为深刻。微课将知识点以视频的形式呈现,能让学生按照自身的实际需求选择学习内容,使课堂教学得到有效补充。在开展课堂教学时,教师无法照顾到所有学生,导致班级出现两极分化的状况[1]。而微课教学中,学生拥有自主选择权,可以对自己最关注的内容进行深入学习,从而对相关知识的理解更为深刻。微课中的学习目标是十分清晰的,能够在较大的范围内应用,学生也可以在平台中展开深入的交流,学习效率当然就会大幅提高。
二、微课教学模式的优势
随着信息技术、网络技术的发展,微课开始在课堂教学中得到应用。对微课教学模式进行分析可知,其建立在现代科技基础之上,结合了网络技术、计算机技术。采用微课方式开展教学,可以使教学内容直观地呈现在学生的面前,保证学习效果更为理想[2]。众所周知,物理知识具有实践性,在学生理解物理概念的过程中,实验操作可以使学生的理解更为深入。然而从初中物理教学的现状来看,硬件条件等方面产生的影响较大,物理实验教学难以有序开展。为了切实解决这个问题,教师可以利用微课,如此可以使教学有序开展,学生对物理现象进行观察后能掌握更多的物理知识,教学质量也可大幅提升[3]。
(一)活跃物理课堂氛围
在开展初中物理教学时,教师采用传统的教学方式,在课堂中占据主导地位,学生则较为被动,而且课堂氛围也显得较为沉闷。有时候教师会围绕特定问题让学生进行探讨,然而参与的学生非常少。应用微课模式能够改变这种情况,教师可利用图片、视频等,保证教学手段的多样性,活跃课堂氛围,提升教学质量[4]。
(二)简化物理知识
初中生的年龄并不大,逻辑思维能力较弱,而物理知识的学习难度较大,如果教师采用传统教学方式,难以保证教学效果。应用微课教学模式可以使物理知识更为凝练,物理规律、物理现象能够以更直观的形式呈现出来,而且能让学生都参与到学习中,大幅提高学生的物理知识水平。
(三)深化学生对物理实验的理解
对初中物理实验教学进行分析可知,教师通常采用演示方式,而学生只能对物理现象进行观察。而物理实验的整个操作过程比较复杂,而且学生观察的角度也是存在差异的,要想让学生对操作流程有清晰的认知难度较大,这对教学效果会产生直接的影响。除此之外,有些实验是存在危险的,课堂上无法展示,教师一般通过口头方式介绍,导致学生难以理解。解决这个问题的可行途径是将微课视频直接呈现在学生的面前,这样可以方便学生观察,学习效果更理想[5]。对于操作相对困难的物理实验来说,这种教学方式是更可行的。
三、微课在初中物理实验教学中的应用路径分析
(一)物理教师提前做好课堂教案,制作微课视频
从初中物理实验教学的现状来看,有些实验的操作较为简单,而且安全性较高,教师可以指导学生完成这些实验,还有一些实验的操作则相对复杂,而且需要较长时间,这就要求教师提前完成资料搜集工作,对整个操作流程进行录制,将关键步骤清晰呈现出来,让学生观看微课视频,进而学习知识。例如,在教学“水的沸腾实验”的过程中,教师应该提前完成视频的录制,同时完成PPT的制作,在正式课堂教学时对水的沸腾理论展开详细讲解,之后让学生观看微课视频,重要的地方可以直接暂停,如此可以保证学生观察得更为细致。这样一来,学生对“沸点”就能有正确的认知,并且了解水沸腾的具体条件[6]。接着教师可以在PPT的辅助下展开详细讲解,如此就可以保证课堂教学时间得到充分利用,学生对相关知识的理解更加深入。
教师要重点关注微课制作,将物理知识、物理现象等纳入其中。微课的组成包括文字、图片、视频、PPT等,教师在制作微课的过程中要将停顿、留白设置到位,而且可以增加一些问题,如此可以起到引导作用,促使学生深入思考。在开展微课教学时,教师可以选择以旁白的形式或出镜讲解,重点对物理知识进行解析,如此可以培养学生良好的物理思维。教师要重视微课内容选择,切不可只是呈现经典的物理现象,而是要保证素材更多样化。例如,在教学“光的直线传播”时,为了让学生对光在不同介质当中的传播有切实的了解,教师应该完成好微课视频的制作,如此可以使学生打下良好的认知基础[7]。
(二)激发初中生学习物理的兴趣,开展课前预习
和传统教学方式相比可知,微课的优势是明显的,其可以将重点知识、难点知识直接呈现出来,如此一来,学生会有更为强烈的学习意愿,也会更加积极地学习。从传统教学模式来看,教师在传授物理知识时采用口头讲解方式,其呈现出明显的单一特征,导致学生的学习兴趣大幅降低。教师利用微课教学模式可使视频、文字、图片结合起来,使相关的物理知识以更为直观的形式呈现出来,而且可以将教学内容与学生生活直接关联起来,如此一来,学生对物理知识的内化就会更为简单。例如,在教学“力的作用效果”时,利用微课视频可以使教学目标更为清晰,针对性更强。教师可以在视频当中增加足球比赛内容,如此可以使学生的注意力更集中。这里需要指出的是,播放视频的过程中,教师要对“力”的概念进行适当讲解,这样能够保证学生了解基础原理,从而产生更强烈的学习意愿。
为了使初中物理教学更具实效性,教师要认识到课前预习的重要性,如果学生能够顺利完成预习任务,那么课堂教学就会更轻松。在开展课前预习时,最为关键的就是要保证学生对学习内容有一定的了解,从而对相关知识点进行深入研究。教师要将重点知识突显出来,让学生依据自身的实际情况做出合理选择。预习能够使学生基本理解复杂的物理知识,掌握简单知识,促使学生对相关问题展开深入探究,提高学生的自主性[8]。例如,在教学“长度和时间测量”时,如果学生课前并未完成好预习任务的话,那么教师组织课堂教学时就需要投入大量时间对基础知识进行讲解,使得教学效果不够理想。而要保证学生的预习效果达到预期,教师可以利用微课来为学生提供适宜的例子,如此能够使得预习效果更理想,而且可以达到拓展学生知识面的目的。
(三)合理运用微课,提高物理实验教学成效
物理学科的实用性较强,如果教师在开展初中物理教学时只关注理论知识,学生就难以对知识有深刻的理解,因此教师应该有效落实实验教学,如此方可保证学生牢固掌握知识。然而从传统实验教学来看,时间、空间等方面的限制较大,这会对教学效果产生较大的影响。教师要对实验的整个过程进行记录,尤其是突出关键步骤,使学生的学习效果更为理想,让学生主动参与到实验操作中。例如,在开展“测量小灯泡电功率”的教学时,教学伊始,教师要讲解实验原理,在此基础上播放教学视频,这样就可以保证学生对所需仪器、连接步骤等有切实的了解。为了让学生懂得如何进行实验,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观看实验视频,并将需要关注的地方更为清晰地呈现,如此就可为接下来的实验操作奠定良好的基础,减小实验中出现失误的概率[9]。当然,组织实验教学时,教师还要引导学生提出内心的疑问,而教师则要耐心解答,如此方可使整个实验教学顺利进行,教学的效率有大幅提升,教学质量得到切实保证。
对传统物理实验教学进行分析可知,不少教师依然通过口头、板书等形式来讲解相关知识,此种教学模式可以使学生对实验的整个过程有一定的了解,然而无法对实验场景产生真切的感受。若想改变此种情况,教师要对微课加以利用,将真实的实验过程录制下来,并在课堂中播放,如此可以保证实验教学更为可信,学生对实验过程能够有切实的了解,对物理知识的理解也会更为深入。
(四)利用微课多种功能,加深学生理解
教师要对物理实验教学加以重视,除了要保证物理实验流程连贯,还应该提高实验过程可视度,利用微课视频可以使实验细节更清晰地呈现出来[10]。教师要切实完成好实验微课的制作,切实了解实验教学的实际需求,从不同角度来完成录制工作,展现每个细节。这里需要指出的是,机位设置要合理,确保实验操作流程的录制更加精准、直观,例如,教师在对重点操作细节进行录制时可以采用近景拍摄的方式,也可选择双屏录制方式,对实验仪器、实验材料的使用加以呈现。在教学“金属导体组织和温度的关系”时,教师就可采用双屏录制的方式,将灯丝加热过程和电流表读数同时展现在学生的面前。
众所周知,初中物理实验的重难点主要体现在实验原理和实验操作上,教师可以通过颜色标记、弹幕等形式将重点标记放大,突出重难点知识。例如,在完成探究二力平衡条件的实验时,教师可以将实验目的、实验器材、实验操作要求、实验过程及原理通过微课视频呈现,并且可以利用一些多媒体功能将具体的实验过程和实验现象放大,让学生去分析、总结、思考,锻炼学生的自主分析能力[11]。
滚摆实验作为物理学科知识体系中力学方面的内容,一些物体在做滚摆运动时,由于速度较快,学生难以清晰地观察滚摆运动细节[12]。教师利用微课,将滚摆实验过程进行慢镜头播放,能够让学生更为清晰、直观地观察滚摆的运动过程,从而更加透彻地理解滚摆运动中动能与势能之间的相互转化关系。由此可见,教师利用微课的慢镜头功能能够帮助学生更加全面地理解物理知识与现象。
结语
综上所述,物理实验作为初中物理教学中的重要模块,也是物理理论教学的充分验证与有力支撑。教师通过实验演示能够让学生以更加直观的方式观察物理现象、理解物理知识。微课在物理实验教学中的应用,可以提高实验教学的清晰度、可信度,还可以满足物理实验教学需求,优化实验演示内容,从而有效弥补传统实验教学模式的不足,提升学生的物理实践能力。
【参考文献】
[1]王晶.活化初中物理实验,彰显微课教学魅力:微课在初中物理实验教学中的应用[J].学周刊,2021(34):127-128.
[2]储国荣.浅谈在初中物理实验教学中应用微课的策略[J].文理导航(中旬),2021(08):99.
[3]宋军妹.微课在初中物理实验教学中的整合运用策略研究[J].考试周刊,2021(77):118-120.
[4]高磊.浅议“翻转课堂”之微课在农村初中物理实验教学中的运用策略[J].考试周刊,2021(31):123-124.
[5]周洁.微课在初中物理探究性实验教学的有效应用[J].读写算,2021(01):25-26.
[6]朱玉敏,王燕.物理微课,让学生于实验课的微小处悟理:浅述微课程在初中物理实验教学中的运用研究[J].湖南中学物理,2020,35(05):55-58.
[7]朱坤亮.微课在初中物理教学中的应用探究[J].科学咨询(科技·管理),2020(10):279.
[8]李小凤.微课在初中物理实验教学中的应用[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20(09):208.
[9]蔡勇.微课在初中物理实验教学中的应用[J].西部素质教育,2020,6(02):152-153.
[10]朱红淮.微课在初中物理实验教学中的运用[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8(07):126-127.
[11]钟晓萍.微课在初中物理教学中的应用探究[J].中国教育学刊,2017(S1):167-169.
[12]王保劼,王林.微课在初中物理实验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电子制作,2015(14):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