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课堂提问策略的研究
作者: 陈惠艺【摘要】课堂提问是了解小学生是否掌握相关数学知识和技能的有效方式,课堂提问教学还有利于引导小学生转变学习的方式,提升数学学习能力。基于此,文章以小学数学课堂提问策略为题,对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过程中的问题提问方法和问题教学策略展开详细的分析和探讨,以供参考。
【关键词】小学数学;课堂提问;问题情境
作者简介:陈惠艺(1981—),男,福建省漳州市漳州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颜厝中心小学。
数学是小学教学的主要科目,对于小学生的学习、生活、实践以及未来发展具有指导作用。在小学数学课堂上,教师往往会通过提问问题来引导课堂教学。开展问题教学的好处有两方面,一方面,教师可以将教学内容以提问的方式进行课堂导入或是教学衔接,对学生进行引导和启发,另一方面,教师还可以通过学生的回答来了解他们对于问题的理解和掌握情况,从而进行相应的教学调整和指导。
一、创设问题情境,调动学生兴趣
提问教学是非常讲究技巧和策略的,并不是单纯地抛出问题,而是要进行深入的研究和设计,才能更好地发挥提问教学的作用和价值。由于小学生在课堂上难以持续集中注意力,且自我控制能力不强,因此常常会在数学知识理论性较强或是教学氛围较为枯燥的时候分神,最终导致学习效率难以提升。而调动小学生学习兴趣的最好方式,就是开展问题情境教学,结合各种新鲜有趣的素材给小学生创设教学情境,并进行合理的提问,激发小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从而促使学生对教师所提的问题进行积极地思考和探究,使课堂提问教学效果事半功倍[1]。
例如,在教学人教版小学数学教材第七册“角的分类”时,为使学生能够深入认识不同的角,笔者先是通过提问让学生分享生活中带有角的物品。接着,笔者让学生观察时钟,随着秒针的转动,引导学生观察分针和秒针的形状发生了什么变化。为了让学生充分认识到角的构成,笔者通过教具演示了一次时针的转动。
学生观察到当秒针和分针重合时,随着秒针顺时针旋转,依次出现的是锐角-直角-钝角-平角,此时笔者提醒学生:“请同学们注意看!”这句话引起了学生的好奇心,使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到笔者手中的教具上。笔者将活动边继续旋转到两针重合,接着问:“这是不是角?”学生讨论后,笔者又问:“这时,角的两条边在哪里呢?”笔者再问:“这时角的顶点在哪里?两条边在哪里?哪位同学能帮我解惑?”
笔者所提的几个问题一步步地引导学生深入认识角,随着角的度数变化,学生也能够进一步理解和掌握角的分类。当角的两边重合在一起时,这个角就是周角。通过问题引导,加上教师的操作与演示,教学内容进一步实现了迁移与转化,学生就能够充分认识周角的特征。接着笔者又通过活动角进行演示,匀速旋转活动边到180°,问:“这时的角是多少度?这是什么角?”然后再继续旋转,直到两边重合,又问:“这次又旋转了多少度?”这次的演示使学生更全面地认识了周角,在教师的引导下归纳出周角的意义。这样,难点也就迎刃而解了。最后笔者让学生动手用纸把平角、直角、周角折出来,目的是让学生通过实践操作,用眼睛观察,用口表达,揭示周角与直角、平角的关系,进一步了解三种特殊角。
教师要将教材中的知识点与学生的现实生活联系在一起,让学生代入问题情境中,从而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他们多动脑,多发言,多质疑,让他们在数学教学中多一点“身边事”,少一些“教条化”,联系生活实践来掌握课本知识,并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问题。
二、进行启发提问,激发学生思维
在开展小学数学教学时,教师既要强化小学生的基础运算能力,让小学生掌握数学理论知识和技能,还要培养他们的数学思维能力,使他们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能够快速地解决数学问题,提升其探究意识和数学综合能力。
但实际上,很多教师只注重训练学生的基础数学技能,强化学生对数学知识点的记忆,而忽略了对学生进行数学思维的启蒙和培养。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推进,小学生思维能力和综合素养的提升愈发重要,教师应该在课堂提问的过程中重视对小学生的数学思维进行培养和开发,从而更好地促进小学生思维能力和综合水平的提升[2]。
因此,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要明确教学方向,将数学教学内容和小学生的实际情况作为数学问题的设计依据,多设计一些启发式和开放式的问题,并不断加强问题的难度,引导学生进行逐步探究,从而促进小学生数学能力的提升。
例如,在教学人教版小学数学第八册“小数的意义和读写法”一课时,教师可以向学生提问:“同学们,你们在生活中是否见过带有小数点的数字呢?在哪里见过呢?”这是一道开放性问题,在此基础上教师可以增加问题的难度:“那么这些带有小数点的数字应该怎么读?代表了什么?”这样的提问不仅能够加深学生对于小数点的认知,还能够调动学生思考问题的好奇心。
有些时候,学生的认知与教材的知识点相冲突,教师要通过师生交流与对话,帮助学生理解相关知识,让学生自行思考和探索知识,从而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
比如,在教学人教版小学数学第八册第九单元“数学广角—鸡兔同笼”这部分内容时,笔者先出示了一道题目:“五年级2班52名学生去公园划船,一共乘坐了12条船,其中大船坐6人,小船坐4人,问大船和小船各有多少条?”此时,笔者提问:“你们在尝试解决问题时遇到了什么困难?”学生回答:“不知道大船与小船各自坐多少人”。教师又说:“如果老师把每条大船中的2人请在岸边和老师一起做游戏,那么现在的每条大船坐几个人?”此时,学生们都恍然大悟。“现在,大船和小船每条都只坐4人。这道题应如何解呢?”在笔者的提示下,学生们找到了解题方法,大船的数量应为4÷2=2(条),则小船的数量为12-2=10(条)。
由此可见,教师要从多个角度引导学生思考问题,通过巧妙的问题调动学生探究数学题的积极性,从而提升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三、运用分层提问,明确学生差异
在开展提问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正视小学生之间的差异,利用分层式提问进行数学教学。由于小学生是一个个独立的个体,个体之间本身就存在多多少少的差异,这种差异性导致小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产生不同的反应,从而导致不同的教学结果[3]。
因此,教师在进行数学教学时,要足够重视小学生之间的差异性,针对不同能力水平的学生所提问的问题须是不同的,对于问题回答的标准也要进行合理的划分,进而掌握不同学生的学习情况,方便开展后续的教学,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引导,从而让不同水平的学生均能有所进步。
例如,在教学过程中,对于数学水平较低、基础不扎实、数学学习能力较弱的个别学生,教师可以挑选一些较为简单的考查数学基础知识的选择题,以使学生从中收获答题的成就感,提高他们对于数学学习的自信心,体会到学习数学的乐趣。
而针对学习成绩中等,已经具备一定学习能力的学生,教师可以提出一些中等难度但又包含了数学基础知识的问题,此类问题更加符合中等生的认知特点,能够帮助中等生在提高能力的同时巩固基础。
最后,对于学习成绩优秀的优等生,教师可以准备一些难度较高的问题,这样,学生需要进行一定的思考才能够解决,并能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提高数学解题能力。
四、结合思考提问,拓展学生能力
新课标指出,教师应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向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帮助他们在学习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知识与技能。在新课标的指导下,教师应一改往日按部就班的教学方法,大胆创新,放手让学生自己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获得积极的数学学习体验,使学生不仅“知其然”,更“知其所以然”。
在课堂提问过程中,教师要结合小学生的知识基础和思维能力设计问题,以更好地拓展小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不是所有的数学题都有正确的答案,很多问题即使有答案也不是只有一个固定答案,一个问题可以有很多种答案,也可以有很多种解题方法。教师在进行提问时,要对学生的思维创造力和创新能力进行培养和锻炼,不要束缚学生发散思维,也不要让学生养成固定的思维模式,而是要鼓励学生对问题进行积极大胆地思考和认真的求证,培养小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能力,使他们能够灵活地运用数学知识和技巧解答数学题。教师要多提问灵活、开放的问题,让学生们找出题目的多种解答方法,进而调动小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促进小学生数学综合素养的提升[4]。
例如,有这么一道数学题。某工程队计划修路2000米,前4天修了这条路的1/4,照这样计算,完成任务还要多少天?
大部分学生都是这么解答的:“未修的米数÷每天要修的米数=还需要的天数”,即2000×(1-1/4)÷(2000×1/4÷4)=12(天)。
笔者启发学生寻找其他更好的解题方法,通过启发诱导,一位学生回答:“4天完成全部路程的1/4,那么完成全部路程只要4×4=16(天),现在已修了4天,所以只要再修16-4=12(天)。”
这时,又有一名学生提出:“这道题说的是工作量、工作效率与工作时间的关系问题,其中工作量是(1-1/4)=3/4,工作效率是1/4÷4=1/16,所以,根据工作时间=工作量÷工作效率,可以列式为1/4÷1/16=12(天),也就是(1-1/4)÷(1/4÷4)=12(天)。”
在以上解法的启发下,有的学生认为可以利用比例知识进行解题,因为工作量与工作效率成正比例,所以列式为:
解:设完成任务还要X天。
1/4∶(1-1/4)=4∶X
X=12
答:完成任务还要12天。
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学生们提出以上这几种解法时,笔者及时地进行表扬鼓励,让学生体验到创造性解题的乐趣,也进一步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总之,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能使学生的思维得到极大提升,是学生学好数学的关键,也是培养其创新能力的有效途径。
结语
综上所述,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课堂提问的质量直接决定了教学效果和学生学习效率的高低,对于小学数学教学成效的影响十分巨大。因此,小学数学教师在进行教学的过程中,要创设问题情境,设计科学合理的问题,以调动学生的兴趣,启发学生的思维,拓展学生的数学能力,促进学生数学素养和水平的提升。
【参考文献】
[1]俞蕊.小学数学课堂提问策略改进研究[J].天津教育,2020(06):28-29.
[2]龙先华.小学数学课堂提问有效性提升策略[J].科普童话,2020(06):117.
[3]周允裕.小学数学教学中优化课堂提问策略的研究[J].文理导航(下旬),2020(01):31.
[4]刘士刚.小学数学课堂有效提问的策略研究[J].新课程(小学),2019(12):1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