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与写作教学的融合

作者: 马海娟

【摘要】新课标对语文阅读教学与写作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在此背景下,初中语文教师应结合初中生的学习水平与需求,将阅读教学和写作教学进行有效的结合,实现学生读写能力的全面提升。在阅读教学和写作教学中,教师要确保学生思维充分发散,让学生真正吃透所学知识并懂得正确运用,为学生读写能力的发展打下牢固的基础。基于此,文章对现阶段初中语文写作教学和阅读教学的融合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结合语文教学实际,提出阅读教学及写作教学有效结合的策略,以期提升语文教学水平。

【关键词】初中语文;阅读教学;写作教学

作者简介:马海娟(1976—),女,宁夏回族自治区银川市西夏区南梁小学。

在初中语文教学中,阅读与写作能力的培养是很重要的教学目标,阅读教学与写作教学是学生获得新知识与运用新知识的重要途径,因此教师必须从多角度考虑,对阅读与写作之间的联系进行深入分析,通过多元方式实现阅读教学与写作教学的深度融合,促进学生读写能力的进一步提高。在新课改背景下,初中语文教师要通过阅读教学增强学生的情感体验,使得学生产生表达欲望,从而在写作中运用所学知识与技能传递真实情感,获得表达能力的不断提升。

一、浅析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与写作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一)不重视阅读与写作内容的衔接

初中语文教师要对阅读教学与写作教学的要求和目标进行深入分析,积极对教学方法和手段进行创新和优化,实现两者的有效融合。但有的教师未能充分重视阅读教学和写作教学的有效结合,无法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使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受到一定的影响。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有的教师通常只重视对学生进行阅读技巧的培养,通过知识点解读的方式进行阅读教学,而缺乏对学生进行系统的阅读训练,更没有引导学生将在阅读中学到的表达方式运用到写作中。这种错误的做法导致阅读教学与写作教学的内容衔接不紧密,缺少连贯性。

(二)不重视学生阅读与写作综合运用能力的培养

目前,有的教师虽然对阅读教学和写作教学结合的重要性有了新的认识,但在实际教学过程中,为了提高学生的考试成绩,更倾向于考试重点内容的讲解。在阅读教学中,这部分教师直接根据阅读题的答题要求进行相关的知识讲解,通过板书的方式对阅读的重难点进行呈现,没有关注学生阅读运用能力的培养。此外,在选择阅读内容时,因受到应试教育思想的影响,一些教师直接选择语文试卷上的文本,而不考虑文本的趣味性,这很难让学生对阅读文本进行深度挖掘与理解,从而影响学生阅读运用能力的提高。在写作教学过程中,这部分教师往往要求学生直接参考范文完成写作,没有进行针对性引导,这样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这种功利性的教学方式虽然可能在短期内提升学生的语文成绩,但长期下去不利于学生阅读与写作能力的同步提升,更难以有效保证语文教学的质量和效果。

(三)只重视阅读教学而忽略写作教学

现阶段,初中语文教学中阅读教学所占的比重较大,教师需要花比较多的时间开展阅读教学,有的教师把握不准就会把过多的精力放在阅读教学上,而忽略了写作教学。比如布置过多的阅读任务,而压缩了写作训练的时间,没有让学生进行充分的写作训练。还有的语文教师对写作教学缺乏足够的认知,认为学生的阅读能力获得提升后,便可以促进自身写作能力的同步提高,因此未能在阅读教学结束后开展相应的写作教学,难以将阅读教学与写作教学相互促进的作用充分发挥出来[1]。

(四)难以发挥以读促写的作用

阅读教学与写作教学融合的第一步是开展好阅读教学,通过其发挥以读促写的作用。当前,有的教师虽然开展了阅读教学与写作教学的融合,但是并未真正发挥出以读促写的作用。这部分教师在进行阅读文本的选择时,未能结合学生实际需求和学习水平,导致学生难以对阅读文本的内涵进行准确把握,这样学生就难以在阅读中进行写作素材的积累。除此之外,教师在开展阅读教学时,与学生实际生活相脱离,导致学生对阅读材料中作者所表达的思想情感以及人生哲理等无法进行深入体会和感悟,从而无法提升写作思维。

二、初中语文教学中阅读教学与写作教学融合的有效策略

(一)以阅读促进学生的素材积累

要想实现阅读教学与写作教学的有效融合,在阅读教学中,教师要帮助学生进行写作素材的积累,使学生掌握多样的表达方式,从而在写作中巧妙传达真情实感,从而使作文内容更加丰富、质量更高[2]。而写作素材的积累非一朝一夕便可完成的,需要进行广泛的阅读。

首先,在阅读教学中,教师应通过开展课文阅读训练,帮助学生积累更多的语文素材,学到更多的表达方法及技巧,提高语文知识储备量。教师还需加强对课文中重点词句的讲解,使学生能够将好词好句及时整理和记录下来,为后续写作提供有力支撑。

其次,教师还要意识到阅读内容具有多样性和广泛性,要积极鼓励学生阅读不同类型的文本,这样学生才能积累更多写作素材。比如教师可推荐学生对一些经典课外名篇进行阅读,并要求学生在阅读过程中,将优美的语句、有趣的内容进行记录和积累,在写作时加以运用。在此过程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多阅读科幻类课外小说,因为这类小说有利于学生想象力及创造力的发展,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创作积极性。

最后,教师要通过一些有趣的活动引导学生积累素材。比如可以让学生通过制作读书卡片来积累更多的素材,然后再定期组织相关活动,让学生对各自的素材进行分享和交流。在此基础上,教师可以结合学生写作素材的积累情况与写作能力开展主题读写训练活动,进一步帮助学生灵活运用所积累的素材内容。

需要注意的是,学生所阅读的文本内容来源于广阔的生活,而学生写作时也要回归广阔的生活,因此教师要引导学生将阅读素材与自身生活实际相结合,对周边环境和事物认真观察,基于生活实际对阅读文本进行理解和积累,这样才能真正地吸收阅读素材,从而实现有效的运用。教师要让学生形成素材积累的习惯,让学生能够在日常的阅读活动中主动积累更多的素材。

(二)安排好阅读教学与写作教学的课堂比例

在开展阅读与写作的融合教学时,语文教师要对阅读与写作的教学部分进行合理的安排,避免出现头重脚轻的问题。在教学开始之前,教师需要对学生的阅读素材进行筛选,尽可能选择和写作教学主题接近的阅读素材。对于复杂且篇幅长的文章,教师需要合理删减其内容,避免学生阅读起来感到困难而失去阅读兴趣。在教学开展的过程中,教师要充分把握学生的实际阅读情况,以便于后期开展具有针对性的写作实践训练。教师还应重视阅读教学和写作教学时间的合理分配,衔接好阅读教学与写作教学,这样才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和阅读水平。在读写的有效结合下,教师需要给学生逐渐增加阅读难度,同时让学生完成不同难度的写作任务。在后续的课堂练习中,教师也需要进行相应的巩固训练,将读写学习模式进行有效落实,从根本上提高初中语文课堂的教学质量和水平。

例如,“学写故事”一课就适合开展阅读与写作的融合教学。学生首先要掌握故事类文章的写作方法,有一定的故事素材积累,才能知道如何安排故事的开头、经过与结尾。对此,教师可以先筛选一些典型的短篇故事,如《皇帝的新装》《我的叔叔于勒》等,然后开展阅读教学,侧重教授学生写故事的方法。接着,再合理安排学生进行故事写作的训练,可以先让学生在课堂上写一些故事片段或者一些小故事,教师要帮助学生将阅读中学习到的写作技巧应用到写故事的练习当中。课后再安排学生写具体生动的故事,使学生学会对故事进行润色。这样的读写课堂就比较紧凑,能有效帮助学生将阅读知识迁移到写作中。

(三)创设阅读情境,激发学生的表达欲望

为了更好地实现阅读教学与写作教学的有效结合,教师要创设阅读情境,如借助幻灯片播放视频、音频、图片等,将抽象的教学内容生动地呈现给学生,营造阅读的氛围。这样学生能够更快融入文本中,参与阅读的积极性能得到提高,对作者所表达的情感也有更深刻的体会。在学生对文章的内容及情感有深入的理解后,教师可通过多元方式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表达欲望[3]。然后教师可以及时导入写作的内容,逐渐向写作的方向靠拢。这样学生在阅读氛围的感染下,能够产生写作的灵感,可以初步建立写作的思维体系,将吸收的阅读内容成功转化为写作的素材,在写作的过程当中对积累的素材进行灵活运用。

比如,在进行《紫藤萝瀑布》一课的教学时,教师可以结合“学写游记”的写作课开展。教师可以给学生展示紫藤萝的各种图片,创设情境,让学生仿佛置身于紫藤萝瀑布中,从而更好地对写景类文章进行体会。接着,教师可以开展写作课,先继续为学生创设美丽的自然风光情境,如结合《壶口瀑布》《在长江源头各拉丹冬》《登勃朗峰》等文章出示各种风景图片,并加上文章中相对应的文字描写,让学生了解到更多的写景方式。然后,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回顾曾经的出游经历,让学生先口头描述自己的经历,再将叙事和抒情进行充分融合,写出高质量的写景类文章。在学生完成作品创作之后,教师需要对学生作品进行评价,提供具有针对性的指导意见,确保学生在每一次的作文修改当中都能够有新的收获,实现写作能力的进一步提升。在该课例中,学生在教师创设的情境下,阅读的兴趣被激发出来,深入阅读后产生了表达的欲望,从而开展写作,真正实现读写结合。

(四)引导学生模仿课文片段进行写作

在初中语文写作教学的开展过程中,教师除了可以让学生学习阅读文本的表达方式并对其进行运用,还可以直接引导学生对优秀的阅读文本片段进行深度揣摩,然后进行模仿写作,同时再配合其他的读写训练,从根本上提高学生的读写能力[4]。

比如在人物写作中,由于此类写作需要抓住人物的特点,因此最主要的教学目标就是帮助学生掌握人物的描写方法。那么教师可以将写作课与关于人物描写的文章的阅读课进行结合,比如教师可以先教学《骆驼祥子》《阿Q正传》等文章,让学生对其中人物描写的片段进行重点阅读,了解作者在进行人物描写时使用的特色手法。在此基础之上,教师可以将这些阅读文本的重点片段截取出来,以人物形象塑造为中心开展写作训练,鼓励学生对这些片段进行模仿并完成写作练习,通过具有明确目的的写作训练,使得学生掌握更多的人物写作方法。课后教师再引导学生将理论知识和写作实践活动进行充分结合,写出完整的人物描写类作文,从而使学生提高写作能力。

结语

在新课改背景下,初中语文教师应对自身教学理念不断更新,重视阅读教学与写作教学的有效融合,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提高教学的灵活性,对教学方法进行不断创新,培养学生阅读及写作兴趣。教师要帮助学生提高阅读能力,让学生充分理解文章的内涵,掌握阅读文本的表达方式,通过阅读不断积累素材,从模仿优秀片段开始,逐渐将优秀作者的写作方式运用到自己的写作中,这样能促进学生阅读理解能力和写作能力的同步提升,从而有效提升语文教学的整体质量和水平。

【参考文献】

[1]杜得根.浅谈初中语文教学中阅读与写作模式的有效融合[J].考试周刊,2021(29):11-12.

[2]刘玉华.浅谈初中语文群文阅读与写作有效教学策略[J].科普童话,2020(19):64.

[3]曲维红.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与写作教学的有效结合[J].新课程,2022(27):190-191.

[4]高莹莹.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读写结合策略浅谈[J].新课程,2021(02):62.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