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OA理论视角下的高中学生英语思维品质培养探究
作者: 吴佳蔚 吴淦栋
【摘要】江苏省淮阴中学是一所重点高中,在英语教学中不断求新求变,笔者依托POA理论完成教学设计并开展教学实验,期待借助驱动、促成、评价的教学流程高效培养学生的英语思维品质。文章从理论研究入手,选择淮阴中学高一年级其中的两个班级学生作为研究对象,借助现有研究成果构建培养学生英语思维品质的对比实验方案,检验POA理论对学生思维品质培养的影响。
【关键词】POA理论;高中英语;思维品质;江苏省淮阴中学
作者简介:吴佳蔚(2000—),女,淮阴师范学院,在读大学生。
吴淦栋(1972—),男,江苏省无锡市金星中学。
一、概述
(一)研究背景
新课程标准明确高中英语课程以培养学生的语言能力、文化意识、思维品质、学习能力等学科核心素养为主要目标。思维品质与英语学习活动息息相关,二者的密切联系决定英语教学必须要重视学生的思维品质培养。长期以来,我国英语教学更强调输入而忽视产出,POA理论将学生中心和任务中心引入课堂,推动英语教学重新回归本质,淘汰应试的形式化教学,为学生英语核心素养的培养提供肥沃土壤[1]。
(二)研究目的
POA理论是我国本土外语教育家从我国英语教育生态出发提出的、具有鲜明特色和突出实践价值的教育理论,契合英语课程改革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要求。笔者长期从事高中英语一线教学和教学研究工作,期待能够将POA理论更加有效地运用于教学实践,激活学生的英语兴趣和探索动机,实现培养学生包括思维品质在内的英语核心素养[2]。笔者将POA理论融入具体教学之中,借鉴现有理论和实践成果展开教学设计,通过不同教学模式的前后对比检验学生思维品质的变化情况,以期最终的研究成果可以有效指导、优化未来的英语教学。
(三)研究意义
1.理论意义
POA理论是根植于我国外语教育环境中的先进教育理论,POA理论的研究者不断地根据教育生态变化对理论进行调整和完善。笔者此次的研究探究POA理论视角下的高中学生英语思维品质的培养,通过实验结果的分析和总结及时发现问题,进而为POA理论的改进和完善提供参考,这对于深化POA理论的研究具有一定的意义。
2.实践意义
江苏省淮阴中学是一所重点高中,但部分学生在英语学习中依然存在读写能力薄弱、阅读兴趣和阅读储备不足、英语思维品质层次偏低等问题。因此,教师需要帮助学生解决这些问题,并引导学生借助英语思维分析和处理实际问题。此次研究,笔者依托POA理论完成驱动、促成、评价的全流程教学设计,充分利用有限的课堂时间开展高效的教学活动。这不仅为学生英语思维品质的培养提供思路和指导,同时也有助于从根本上改变学生对英语学习的认识和态度,促使广大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英语学习。
二、文献综述
(一)概念界定
1.POA理论
文秋芳教授在2007年依托输入和输出理论,并结合我国外语教育实际和我国语言学习者的特点提出POA理论,即产出导向法理论。POA理论在借鉴国外先进语言教育理论的同时,也考虑到我国独特的语言教育生态,重点破解外语学习与外语使用之间存在的不平衡现象,在经过十余年的总结、实践、反思后,POA理论已经趋于成熟并开始在语言教育中广泛应用[3]。
2.英语核心素养之思维品质
英语核心素养包括语言能力、文化意识、思维品质、学习能力,而思维品质是其中非常重要的部分[4]。思维品质是培养思维和发展智力的重要切入点,不同的思维方式决定最终的思维品质,例如准确、深刻、灵活、开放、创新、批判等。思维品质培养就是要提高个体的思维质量,使得这种高级认知活动能够在更高层面高效地运行。培养学生的思维品质,能够为学生英语核心素养的发展注入动力。
(二)POA理论文献综述
POA理论可以细化为学习中心、学用一体、文化交流和关键能力四个方面。学习中心关注学生在学习活动中的兴趣,重点强调学生的主体作用,而教师的教学活动设计必须要有利于学生的高质高效学习。学用一体关注学生知识获得后的运用情况,即输入和产出过程必须要有效衔接,并且要求不同英语水平的学生均能够使用英语完成自己力所能及的活动。而我国的英语教育长期存在学习与使用相互分离的情况[5]。文化交流要求学生不仅要关注语言本身,更要关注语言背后蕴藏的文化元素,正确处理中华文化与英语文化之间的关系,践行兼容并蓄和跨文化交流的理念。关键能力与核心素养之间存在共通之处,学生在知识、技能、情感、价值观方面的关键能力发展能够保证语言学习与使用获得更好的效果[6]。研究者围绕POA理论展开了大量的理论研究与实践研究,但是,现有的研究成果主要集中于2018年之前,这使得研究成果对培养学生的英语素养的指导价值有限。而且,现有的研究对象较少涉及高中学生。因此,笔者确定研究对象为高中学生并重点关注POA理论对学生思维品质培养的影响。
三、研究设计原则
(一)多样性原则
教师在产出选择时要坚持多样性原则,鼓励学生通过语言、文字、实践等形式产出成果,这能够始终保持学生的积极性,并让学生感受英语产出的积极价值。在输入环节,教师同样要坚持多样性原则,如在记忆思维训练时可以利用单项选择输入,在理解思维训练时可以利用问答形式输入,真正给予学生持续新鲜的输入体验。
(二)显象性原则
思维品质培养涉及的思维维度均有非常明显的指向,教师在POA理论视角下展开教学设计应该明确最终产出目标,利用产出目标指导学生的学习活动并帮助学生明确产出方向,使学生在参与课堂活动时能够准确把握自己需要训练的思维品质。
(三)持续性原则
POA理论要求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坚持不懈地实践和改进,当学生逐步适应POA理论下的思维品质培养后,将获得更进一步的发展。
四、研究设计与实施
(一)研究假设
基于POA理论的高中英语阅读教学模式能够有效提升学生的思维品质,并保证学生思维品质稳步发展。
(二)研究对象
笔者选择江苏省淮阴中学高一(12)班与高一(16)班的全体学生作为研究对象,这两个班皆为高一年级的平行班。高一(12)班有男生28人,女生29人,全班人数57人;高一(16)班有男生30人,女生25人,全班人数55人。笔者在高一(12)班的教学实验过程中采用常规英语教学模式,在高一(16)班采用POA理论视角下的英语教学模式。
(三)研究工具与方法
为了有效评价学生的思维品质,确保测试难度保持一致,笔者从近五年各地高考英语试卷中选择思维难度相近的阅读题作为测试素材,并编制实验前测试卷和实验后测试卷。每一份试卷内均包含3篇客观阅读题和1篇阅读表达题,主要测试内容涵盖记忆维度、理解维度、应用维度、分析维度、评价维度、创造维度,前测后测的满分均为100分。
(四)研究过程
教学实验持续八周,笔者在实验开始前对两个班级的学生展开思维品质前测,在实验八周后对两个班级的学生展开思维品质后测。
笔者在高一(12)班采用常规英语教学模式开展教学活动,在高一(16)班采用POA理论视角下的英语教学模式开展教学活动,主要教学过程如下。
1.驱动
POA理论以驱动作为教学起点,教师在课前准备环节根据教学主题确定最终产出任务,如口语表达、书面表达、口笔翻译等。为了更好地满足高中英语教学要求,笔者在产出任务设计时以书面表达作为主要形式,学生在写作时依据个人爱好选择议论、记叙、新闻报道、书信、日记等体裁。产出任务中涉及的词汇、句式和语法等涵盖在单元课程标准范围之内,并且难度不超出高一学生的接受范围。此外,笔者设计的产出任务根据学生生活与学习实际确定,同时笔者根据学生个体情况设计多个梯度任务以适应不同层次能力学生的需求。
2.促成
促成是POA理论视角下英语教学的核心环节,POA理论认为大量的输入是学生获得成功的基础条件,教师在教学中要围绕产出任务选择合适的材料与形式。在语言内容促成阶段,笔者主要选择教材中阅读与语言运用的语篇内容,同时结合单元主题选择合适的补充阅读材料,带领学生逐步完成略读、扫读、问题讨论、角色扮演、正误选择等活动。如此,促成学生在阅读过程中获得关键信息与观点,有效把握内容、文体、结构等关键要素。在语言形式促成阶段,笔者引导学生关注重点语言项目,给学生提供合作和探索的空间,并且根据学生的发展需求展开精心的设计,引导学生完成单词、句子、段落、语篇逐层深入的训练。在话语结构促成阶段,笔者带领学生理解文章内容后与学生共同分析语篇的风格与结构,并指导学生进行仿写。
3.评价
POA理论视角下的英语教学可以采用即时评价和延时评价相结合的模式。前者集中于课堂教学环节,后者则可以在多种环境与不同时期下灵活选用。笔者带领学生共同确定书面表达评价标准,引导学生在课堂上用20分钟~30分钟完成写作。笔者批改筛选后在下一节课选择优秀的样本与错误集中的样本,带领学生共同分析讨论。在笔者向学生展示范本后,学生分小组进行总结评价。随后,笔者重点引导学生掌握改的原因、改的方法和写的途径,鼓励优秀样本的作者分享自己的写作灵感和写作思路,以此帮助学生更好地提升自我。在评价完成后,学生根据自己的收获和体会继续对自己的作文进行修改,笔者则给予学生点评。
4.学生思维品质质量发展评价
通过前测后测数据对比能够发现,经过八周学习后两个班级学生的测试成绩均明显提高,而高一(16)班学生的测试成绩得到更显著的提高,POA理论视角下的英语教学取得了良好效果。
结语
POA理论视角下的高中学生英语思维品质培养,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体会英语学习带来的收获和快乐,学生的英语学习心态将因此而发生积极的变化。教师应该深化研究,为培养学生思维品质的发展提供更有价值的借鉴。
【参考文献】
[1]曾婷.基于“产出导向法”的译林高中英语Integrated Skills课例探究[J].科教文汇(上旬刊),2021(10):166-168.
[2]管赛,孙先洪.基于产出导向法的高中英语课程思政教学设计:人教版高中《英语》必修4 Unit 2 Working the land为例[J].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2021,37(07):71-72.
[3]李苗苗.“产出导向法”在高中英语听说教学中的应用:以《高中英语必修五》第十四单元为例[J].海外英语,2020(22):186-187.
[4]车思佳.产出导向法在高中英语写作教学中的应用:以外研社必修二No Drugs为例[J].国际公关,2020(09):118-119.
[5]魏晓红,夏竹,苏再金.产出导向视域下开展“3E”教学的实证研究:以内江某中学英语教学为例[J].成都师范学院学报,2020,36(05):39-46.
[6]涂美媚.基于产出导向法的高中英语阅读教学实践:以Unit 4 Wildlife Protection阅读部分How Daisy learned to help wildlife为例[J].英语教师,2019(16):84-86,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