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地理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提问能力

作者: 唐丽

【摘要】在新课标要求下,教师要充分认识到学生是课堂的主体,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让学生自主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进而思考问题、解决问题。而当前在初中地理课堂中,有的教师为了赶教学进度,常常自问自答,没有给学生留下充足的空间提出问题,久而久之,学生的提问意识就越来越薄弱,不敢提问,也不知道如何提问。为此,文章立足初中地理教学实际,提出有效培养学生提问能力的策略,以期增强初中地理教学效果。

【关键词】初中地理;提问能力;培养策略

作者简介:唐丽(1973—),女,广西壮族自治区玉林市兴业县教育局教研室。

有效的课堂提问是指学生进行深入思考后所提出的具有针对性的和具有思维深度的问题。教师通过学生提出的问题能够了解学生目前的学习情况和存在的问题,从而进行有针对性的讲解,完善教学。而学生针对学习内容提出有效问题,能对所学地理知识进行正确理解并将其运用于实际生活中。因此,在地理教学中,初中地理教师要重点培养学生的提问能力,让学生掌握提问的技巧,学会提出有针对性和有价值的问题,从而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有效培养学生的地理知识素养。

一、初中地理教学中培养学生提问能力的重要性

在初中地理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提问能力,让学生敢于提出问题、知道如何提问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第一,地理知识相对来说比较枯燥,让学生在课堂上提问,可以活跃课堂气氛,从而营造出轻松愉悦的学习环境,有利于提高学生学习地理的主动性和积极性。第二,初中阶段的学生有的比较敏感或比较叛逆,不想和老师有所交流,也不愿配合老师的教学,而让学生在课堂上提问是促进师生互动、改善师生关系的一种重要途径。良好的师生关系可以打开学生的心扉,让学生更加愿意和教师进行沟通与交流,让学生在课堂上更加积极,遇到学习问题愿意向教师寻求帮助,从而提高学习质量[1]。第三,教师通过学生的提问能充分了解学生对地理知识的掌握情况,发现学生的学和自己的教中存在的问题,从而对教学过程进行反思,不断地改进教学,提高初中地理课堂的教学质量。因此,教师要培养学生主动提问的意识,提高学生提问的能力,让学生充分认识到自己是学习的主人,善于发现问题,积极主动地提出问题,对问题进行独立思考,从而更好掌握初中地理知识。

二、初中地理教学中初中生提问的现状分析

(一)学生缺乏主动提问的意识

培养学生主动提问的意识是培养学生提问能力的基础,学生只有具备主动提问的意识,才会有意识地发现问题,通过思考提出问题。当前有的学生不愿意在初中地理课堂上提出问题。一方面是因为这些学生对初中地理的重视程度不足,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不高。初中生要学的科目比较多,课业负担较重,而中考地理相对来说比较简单,因此有的学生习惯把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放在语数外三门主科上,而忽略了地理学科的学习,在学习过程中不愿意主动对知识进行理解与深度思考,如此一来就不会产生提问的意识。另一方面是因为部分地理教师在课堂上仍然以灌输式的教学为主,没有给学生创造深入思考的环境和提出问题的机会。在这样的情况下,学生会认为自己直接接受教师灌输的知识就好,不需要提出问题,也不需要对知识进行深层次的加工。而有的教师虽然给了学生提问的机会,但只是给一些成绩比较优异的学生提问,长此以往,其他学生就会认为提问是优秀学生的事,自己不需要提出问题,从而逐渐丧失了提问的意识。

(二)学生害怕提问

让学生敢于提出问题,是教师培养学生提问能力的关键,如果学生不敢提出问题,教师就无法了解学生存在的问题,也就无法提高学生提问的能力。然而在初中阶段,很多学生都不敢在课堂上提出问题,尤其是在地理课堂上。这主要有教师方面的原因和学生自身方面的原因。有的地理教师在课堂上比较严肃,总是以一副严肃的表情进行灌输式的教学,不善于活跃课堂氛围,不善于引导学生提出问题。而且当学生回答错误时,有的教师还会直接对学生进行严厉的批评,导致课堂氛围很紧张。在这样的课堂环境下,学生会害怕教师,即便对知识还存在疑问,也不敢提出问题,担心自己在提出问题时暴露缺点,被教师更加严厉地批评[2]。而初中生多存在从众的心理,有的学生自己遇到问题时,看到其他人都保持沉默,就会担心是不是自己想错了,或者担心自己提出的问题会不会过于简单而被同学笑话,因此干脆就不提出问题了[3]。

(三)学生提问质量不高

学生提问的质量会影响教师课堂教学的质量。通过学生提出的高质量的问题,教师能够很快掌握学生对知识的理解程度,从而有针对性地进行讲解,帮学生理清思路,解开疑惑。相反,如果学生提出的问题没有价值,教师就很难判断学生的学习情况,从而影响课堂质量。可见,学生提问的质量非常重要。然而在地理教学中,有的学生提出的问题往往过于简单,只是为了应付教师而提问,提出的问题明显没有经过独立思考、没有进行深度加工,这样教师就无法通过问题了解学生的思维方式,无法发现学生知识点掌握的不足之处,也就无法改进教学。还有的学生提出的问题过于宽泛,和所学的内容联系性不高,如“为什么有大气层?”“为什么有国家?”“为什么有气候?”“为什么有洋流?”“温度的符号为什么用‘℃’来表示?”等,这样的问题内容比较空洞,脱离课堂实际,对推动课堂教学的发展没有积极作用。此外,有的学生思维被教材内容所束缚,提出的问题与教材中的问题大同小异,没有根据自己对知识的思考与理解提出个性化的问题,从而不利于推动课堂的进度。

三、初中地理教学中培养学生提问能力的有效策略

(一)营造轻松愉悦的课堂氛围,让学生敢于提出问题

通过前面的分析我们得知,学生敢不敢提出问题和课堂氛围有一定的关系。因此,要让学生敢于提出问题,教师就要和学生共同营造轻松愉悦的课堂氛围。首先,教师要改变全程灌输式的教学方式,结合学生的实际,设计生动有趣的课堂导入,让整个课堂氛围变得和谐轻松,鼓励学生进行交流探讨,这样在课堂上学生才敢于提出自己的疑惑之处[4]。其次,教师要考虑到初中生的心理特征,尊重每个学生的差异性,耐心对学生进行正面引导,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有偏差时不要直接对学生进行批评,可以用轻松的语言鼓励学生,从而减轻学生的心理负担。例如,学生在回答问题时出现简单的错误,教师可以用幽默的语言缓解学生的紧张情绪:“这位同学的思维很有个性,看来以后能有很了不起的成就呢。”最后,在课堂之外,教师要打破师生之间的界限,主动拉近与学生的距离,做学生的朋友,也可以和学生探讨除课本知识之外的问题,加深师生之间的情感。初中生正处于价值观形成阶段,对很多事情都存在疑惑与不解,此时教师主动与学生交流,帮学生答疑解惑,不仅能够增进师生的情感,还能让学生感受到提出问题、探讨问题的有趣,这样学生在课堂上才敢于将自己的疑惑提出来,以期和教师进行探讨。

(二)设计有趣的教学内容,引导学生提问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有趣的知识能够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主动地进行思考。初中地理教师可以设计有趣的教学内容,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再引导学生进行深度思考,从而让学生提出有价值的问题。初中地理知识和生活的联系比较强,而且和学生生活息息相关的问题更能引起学生情感上的共鸣,更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因此,在课堂导入环节,教师可以结合生活中的常见现象进行讲解,让学生调动生活经验,结合所学知识提出自己的疑问。例如在学习温度时,教师可以让学生思考不同温度下会出现什么样的生活现象,从而提出与温度相关的问题。这样不仅可以丰富地理课堂的教学内容,营造活跃的课堂氛围,还能帮助学生将所学知识与生活经验进行链接,培养学生的知识运用能力,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让学生更好地理解所学知识。此外,教师还要给学生适当的提问引导,因为初中生的思维发散性较强,如果教师不对其进行引导,学生在课堂上可能会随意提问,影响课堂教学秩序,从而使课堂的效率大大降低。因此,教师在进行备课时,可以在每一个教学环节设置一个提问的节点,在提问的节点之前,教师先提出一个有趣的引导性问题,让学生据此发散思维,然后再提出自己的问题[5]。

(三)多方面培养学生的能力,让学生学会提问

让学生掌握提问技巧与方法是提高学生提问能力的重要条件,学生仅仅拥有提问的欲望和提问的勇气还不足以实现提问能力的真正提高,还需要有提问的技巧与方法才能真正提高提问能力[6]。因此,教师要让学生学会如何提问。首先,教师要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让学生有意识地观察生活中的现象,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不同方面以及不同层次观察生活中与地理相关的现象,让学生学会联系生活发现地理问题[7]。其次,教师要给学生留有充分思考的时间,让学生能够对所学知识发散思维,从不同角度去理解所学知识。比如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进行小组学习,给学生创造交流和探讨的机会,让学生在交流中提出自己的问题,并对其他人提出的问题进行思考。这样学生通过集体思维的碰撞,能够打开理解知识的新思路,抓住问题的关键点,提高提问的质量,从而使地理思维能力有效提高[8]。最后,质疑是提问的原动力,是学生进行学习的重要方式。学生要提出问题,就要先有质疑的意识和能力,而质疑是在学生对知识经过深入思考后产生的。在地理教学中,教师除了关注学生的学习成绩,更要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要让学生知其然,更知其所以然,这样才能有效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例如,在教学气候的知识时,教师不能让学生仅记住不同气候的不同现象,还要让学生思考不同气候出现相应地理现象的原因。教师要鼓励学生及时提出自己对所学知识的疑问,这样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才能更加深刻,对知识的掌握才能更加牢固,运用知识于实际问题的能力才能得以提高。

结语

综上所述,在初中地理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提问能力是初中地理教学的重要方法与手段,其可以促进教师和学生之间的互动,帮助教师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和存在问题,从而改进教学,提高初中教学质量。让学生提问还能够活跃课堂氛围,调动学生学习地理知识的积极性与主动性,让学生在课堂上能够更加主动地进行思考,体现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性地位,也能帮助学生从不同角度、不同层次理解知识,从而有利于学生抽象思维和推理能力的提高。因此,教师要重视培养学生的提问能力,多和学生沟通,拉近自己与学生的距离,让学生在课堂上敢于提出问题,还要注意引导学生积极思考,并给学生充分的思考时间,让学生逐渐掌握提问的技巧与方法,学会发现问题、提出问题。

【参考文献】

[1]宗建元.巧用有效提问提升初中地理教学实效[J].文科爱好者(教育教学),2021(04):66-67.

[2]刘景芳.探析初中地理课堂教学中有效提问的策略[J].天天爱科学(教学研究),2020(06):145.

[3]陈凤飞.优化课堂提问,深化学生思维:初中地理教学探析[J].新课程,2020(06):174-175.

[4]周彦峤.优化课堂提问 深化学生思维:以初中地理课堂教学为例[J].名师在线,2019(30):26-27.

[5]封扬.浅谈初中地理教学中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J].新智慧,2019(29):137.

[6]茆小利.启发提问、把握生成,打造高效地理课堂[J].中学课程辅导(教师通讯),2018(13):61.

[7]王平.提问策略在初中地理教学中的应用[J].中学课程辅导(教师通讯),2017(19):48.

[8]高玲玲.对初中地理课堂提问有效策略的研究[J].青少年日记(教育教学研究),2017(05):193.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