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高中英语语篇教学中应用ESA理论的研究

作者: 徐娟 姜勇

【摘要】现如今,语篇教学对高中英语教学的重要性逐渐凸显出来,越来越多教师意识到做好英语语篇的词汇及语法讲解、口语综合练习教学等非常重要。ESA教学理论灵活性、功能性强,将其应用到高中英语语篇教学中,可以提升高中英语语篇教学的有效性。文章详细介绍了什么是ESA理论以及当前高中英语语篇教学的情况,并对在高中英语语篇教学中应用ESA理论的路径进行分析,提出建议。

【关键词】ESA理论;高中英语;语篇教学;应用

【基金项目】本文系2021年度甘肃省“十四五”教育科学规划课题“学科核心素养下ESA模式在高中英语教学中的应用”(课题立项号:GS[2021]GHB0490)的研究成果。

作者简介:徐娟(1984—),女,甘肃省定西市通渭县第一中学;

姜勇(1973—),男,甘肃省定西市通渭县第一中学。

英语语篇涉及较多的词汇、语法,具有一定的交际性。然而很多教师在讲解语篇时只注重对语篇内的重点词汇进行讲解,未组织学生进行讨论或练习,导致学生学习语篇的效率和兴趣降低,部分学生甚至在课堂讲解后仍无法清晰地掌握语篇的内容。ESA理论强调投入、学习、运用三方面的教学,教师要想提升语篇教学的质量与效率,可以借助该理论开展教学。为此,教师需对ESA理论进行深入学习,并积极探索该理论的应用方法,加快语篇教学模式优化的步伐。

一、ESA理论概述

(一)ESA理论

ESA理论自20世纪末被提出,该理论强调Engage(投入)、Study(学习)、Activate(运用)三个阶段在语言教学中的重要性。其中,Engage阶段是投入阶段,也指激趣阶段,这一阶段教学的主要目标是引发学生对语言材料的学习兴趣。在这一阶段的教学中,教师通常会运用形式新颖、富有趣味的教学手段引入语言学习材料,比如利用图片、视频、故事、绘画等,使学生在轻松、愉悦的状态下进行简单的外语交际。Study阶段是学习阶段,这一阶段教学的主要目标是指导学生有目标、有逻辑地学习语言材料中的外语知识、词汇含义、语法衔接方式、信息传达方法[1]。学习阶段的教学任务可以由教师引导学生完成,也可以由学生自主讨论、独立归纳完成。Activate阶段是运用阶段,也可称为活动阶段,这一阶段教学的主要目标是巩固学生的学习基础,提升其运用语言知识的能力,使其能够灵活运用所学知识。教师需要在活动阶段的教学中,搭建语言交流、语言运用平台,积极组织有感情朗读、分角色扮演、辩论、讨论等多种活动,让学生能够参与知识应用,使其将语言学习与生活实际深度融合。

(二)ESA教学模式

由ESA理论衍生的教学模式有三种:直线型教学模式、反弹型教学模式、杂拼型教学模式。直线型教学模式适合简单的语言材料教学,此教学模式的教学顺序为,先让学生学习语言材料,之后为学生讲解相关知识点,再引导学生进行活用训练,巩固学生所学知识。在反弹型教学模式中,教师需要先激发学生的语言学习热情,之后组织实践活动,让学生在运用过程中了解自身不足,然后教师再根据学生的实践情况进行针对性的知识讲解。杂拼型教学模式是综合三个阶段的教学模式,教师可以先在课上进行激趣教学,再根据实际教学情况进行练习教学、知识讲解、活动探究、知识归纳等,使学生在三个阶段混合的教学过程中产生学习兴趣,并保持学习兴趣,从而完成对具体知识内容的深度钻研[2]。

二、高中英语语篇教学分析

高中英语语篇多为文章、对话,不同教学部分的语篇,会存在细微差异。如教材中Vocabulary and Reading部分的语篇多为文章,少部分为长对话,单篇文章的篇幅为100~400词;Speaking部分的语篇则是文章、长对话形式较多,篇幅主要在200词左右;Function and Everyday English部分的语篇以日常短对话形式为主;Culture Corner部分的语篇大多数为书面文章,这些文章主要是介绍英语国家的文化,篇幅为200~300词。英语语篇教学的综合性较强,教师开展语篇教学时不仅要围绕词汇、语法进行讲解,还要对语篇的主题思想、内涵进行分析,引导学生对该篇目段落的衔接、选取的题材、语言的组织结构等进行学习。当下的高中英语语篇教学存在教学观念落后、教学实效性不高等问题,部分教师在讲解语篇时更注重对词汇、语法等考点的讲解,忽略了让学生进行听力、口语练习,导致学生应试能力强,应用语言的能力弱[3]。

三、在高中英语语篇教学中应用ESA理论的路径

(一)投入阶段,注重激发学生的英语学习热情

1.情境教学,引发英语知识探索兴趣

投入阶段的教学,应注重对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开展语篇教学前,教师可结合实际教学内容创设具体情境,在情境中使学生产生足够的学习动机,使其主动参与语篇学习[4]。在此过程中,教师要注意增加师生对话的频率,使学生的注意力始终围绕着情境,并对探索知识产生兴趣。

比如,在北师大版高一英语必修一Unit 1“Life Choices”的“I'm A Digital Native!”语篇的教学中,笔者结合本课“lifestyles”的教学主题创设生活情境:“The lifestyle is someone's way of living,also the things that a person or particular group of people usually do.Then what is your lifestyle?”。随后,让学生以谈话的形式讨论自己的学习、生活方式,确保学生在讨论过程中融入生活情境,从而对文章中Joe的生活方式产生兴趣。接着,笔者就文章内容与学生展开互动,与学生讨论“Why does Joe like to buy things online?”“What are Joe's parents' opinion about Joe's habit?”等问题,让学生在探索问题答案的过程中对文章进行深度探索,实现教学目标。

2.游戏教学,增强英语学习、讨论热情

高中英语课程的难度较高,学生在持续学习的过程中难免会产生疲惫、懈怠心理。教师可将ESA理论的杂拼型教学模式应用到复杂语篇的教学中,在知识导入和讲解后,引导学生玩游戏,使学生在玩游戏的过程中感受英语语篇的趣味,从而提升学生讨论语篇内容的热情,使学生能够保持活跃状态学习知识、探索语篇的深意。

比如,在北师大版高一英语必修一Unit 2 “Sports and Fitness”的“The Underdog”语篇的教学中,笔者先让学生通读语篇,了解Paul在校篮球队发生的故事,让学生学习主人公坚持、努力的品质。之后,笔者对文章中的重点词汇、短语进行讲解,并组织抢答游戏:“同学们,我们来玩一个游戏吧。老师说出一个词或短语,大家来抢答,回答时要先说出这个词或者短语的意思,再用这个词或者短语造个简单的句子。”抢答游戏开始后,学生纷纷参与活动。在这样的游戏活动中,学生可以体会到学习英语、运用英语的成就感,也就更能够将学习热情保持下去。

(二)学习阶段,着力提升学生的英语阅读能力

1.分析语法结构,提升语句分析能力

英语语篇中包含大量的词汇与语法,是语言教学的重要资料,知识讲解则是英语语篇教学的重要部分,在应用ESA理论时,教师要注意从整体出发,围绕语篇内容,对语篇中的词汇、短语、句式等进行讲解,使学生在学习阶段了解更多的知识点,正确理解语篇中各语句的含义[5]。

比如,在北师大版高一英语必修一Unit 3 “Celebrations”的“Spring Festival”一文的语篇教学中,笔者重点讲解了value这个词,告诉学生这个词的词性、含义以及包含这个词的常用短语。之后,笔者让学生尝试翻译语篇中“Spring Festival is highly valued by every Chinese family.”一句的意思,并总结这句话中value的具体用法,从而加深学生对该知识点与该语篇的理解。

2.整合篇章内容,提升阅读理解能力

教师应用ESA理论时,要着力使学生的综合阅读能力得到发展,确保学生学会阅读英语文本,并从文本中提取关键的信息。在教学时,教师要注意对语篇内容的整合,从文章内容、段落结构、文章体裁等不同角度出发提出具体问题,让学生在解题、探究的过程中感悟阅读方法,总结阅读技巧,提升阅读速度及阅读理解效率[6]。

比如,在北师大版高一英语必修二Unit 4 “Information Technology”的“Avatars”一文的语篇教学中,笔者整合语篇内容提出问题:“What is an avatar? What is a virtual world?”,由此引领学生进行语篇阅读,使学生有目的地阅读文本。在学生阅读语篇之后,笔者再次提出问题引发学生思考:“What kind of avatars do you use online? How do people use avatars?”,并引导学生深入语篇寻找问题答案,使学生在学习语篇内容的过程中发散思维,提高精读效率。在学生对语篇的每个部分都有所了解之后,笔者再提出更深层次的问题引发学生的思考:“What are people's views on the use of avatars? How have avatars changed over decades?”,让学生在思考问题的过程中明确上下文的关联,更进一步掌握文章的行文逻辑。

(三)运用阶段,关注学生的英语综合素养发展

1.语境对答活动,提高英语口语能力

运用阶段的教学是应用ESA理论进行语篇教学的关键,合理的运用环节可以有效帮助学生提升英语交际能力。教师可以在开展运用阶段的教学时,积极组织角色扮演、角色朗读、对答活动,在活动中引导学生活用在语篇中学到的内容,使其在英语对话、口语交际中,发现自己在学习时存在的不足,并有意识地调整学习方向,提升自己的英语输出、输入水平。

比如,在北师大版高一英语必修二Unit 5 “Humans and Nature”的“Race to the Pole”语篇的教学中,在讲解重点单词、重点短语以及when、where、why这三个关系副词引领的定语从句的用法之后,笔者组织了有感情的朗读活动。活动开始后,笔者先进行朗读,让学生感受不同语境中如何运用关系副词以及朗读应有的语气。之后,学生需要学习教师朗读的方式,对语篇中的“I could tell you lots and lots about this journey.What stories you would have for the boy...but what a price to pay.”进行有感情朗读。要完成这一任务,学生实际上需要对语句进行简要分析,明确语句中两个what的差别,由此学生可以提升自己的朗读与语句分析能力。

2.讨论、辩论活动,加深英语活用素养

传统的语篇教学不注重对学生学习参与性的调动,教师向学生讲解完基本知识点后,往往会忽略总结反思教学。ESA理论强调了在活动中锻炼学生的总结、应用、反思能力。运用阶段的教学是英语语篇教学的重点,教师应当提供学生足够的运用所学知识的机会。在英语课上组织辩论活动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度,对于巩固学生的语法应用基础、加深学生对语篇内涵主题理解有着积极意义,因此,教师可以在开展语篇教学时,多多结合课程内容组织主题明确的讨论活动、辩论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使用英语表达自己的观点、驳斥他人的观点,在观点交锋、语言运用的过程中学习英语。

比如,在北师大版高一英语必修二Unit 6“The Admirable”的“A Medical Pioneer”语篇的教学中,笔者结合该单元、该文章内容,组织了讨论活动,让学生讨论:“What kind of person do you think is admirable?”。一些学生以语篇中屠呦呦的事迹为案例表达自己的观点:“I think people who make great contribution to the world are admirable people, such as Tu Yoyo, Yuan Longping.”,一些学生则以生活中的事件为案例,表达对平民英雄的钦佩:“I think people who stick to their jobs are admirable.”。在讨论、辩论的过程中,学生对本单元教学主题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对语篇所表达的内容也有了更深入的认识。

结语

综上所述,合理应用ESA理论,对提升高中英语语篇教学实效性有着显著的优势。在根据ESA理论开展语篇教学时,教师要把握好不同阶段学生的英语学习需求,设计好投入、学习、运用三个阶段的教学目标,整合课内外教学资源,丰富课堂内涵,提升教学有效性,激发高中学生英语学习热情,提升其阅读理解与创作能力,发展其英语综合素养。

【参考文献】

[1]郭佳丽.ESA教学模式在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中的应用研究[D].哈尔滨:哈尔滨师范大学,2020.

[2]徐娟.ESA在高中英语语法教学中的应用[D].天水:天水师范学院,2020.

[3]吴旺英,徐笑梅.基于ESA理论的交互式语法教学策略探究[J].福建基础教育研究,2020(05):86-88.

[4]孙佳妮.ESA教学模式在高一年级英语阅读教学中的应用研究[D].乌鲁木齐:新疆师范大学,2020.

[5]乔伟容.ESA教学模式在高中英语阅读教学的实证研究[D].临汾:山西师范大学,2020.

[6]陆闻姣,俞霞君.ESA教学模式应用与提升阅读语篇分析能力的策略研究[J].海外英语,2020(09):52-53,58.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