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写结合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实践探究
作者: 刘晓静【摘要】读写结合的方式可以提高语文阅读教学的效率,可以让学生深刻理解文本知识,有利于提升学生的语文阅读能力和写作能力。因此,教师可以有计划地应用读写结合的方式,让学生在阅读中思考写作,在写作中回忆阅读的文本,从而有效提高教学效率,提升学生的整体素质和能力。基于此,本文分析了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运用读写结合的优势和目前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并据此提出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应用读写结合的具体策略。
【关键词】读写结合;小学语文;阅读教学
作者简介:刘晓静(1980—),女,甘肃省酒泉市玉门市黄花学校。
阅读是考验教师教学水平的重要教学内容,也是提升学生综合能力的基础内容。新课改背景下,语文教师需要在教学中摸索出更加有效的阅读教学方式,有效发挥阅读教学的作用,让学生通过阅读获得语文素养和综合能力的提升。而读写结合是指将阅读与写作结合,在运用读写结合的阅读教学中,教师可以充分展示作者的写作思路,展现文章结构,强化学生的阅读和写作能力。
一、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运用读写结合的优势
(一)丰富学生的语言积累
读与写是相互促进的,在阅读时,学生可以在知识的海洋里畅游,进行探索和发现,避免知识脱离实际的情况,积累更多有用的写作素材。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应用读写结合,有利于学生深入理解阅读文本中的语句、语言表述方法等,也有利于启发学生的思维,让学生更充分地理解如何运用不同的修辞手法,以便在写作过程中灵活运用自己所积累的素材。在拥有丰富的积累之后,学生才能够厚积薄发,写出更加通顺的语句,将意思表达得更加清晰,让情感表达得更加顺畅。
教师在教授部编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第一课《白鹭》时,就可以运用读写结合开展阅读教学。该文章运用了生动形象的语言,让白鹭跃然纸上,白鹭的独特性也被描述得栩栩如生,而此种展现实际上与作者的情感有关,作者用白鹭这一美好的意象,寄托了自己对美好的追求,对美好的向往。因此,在教授本文时,教师就可以指导学生学习和借鉴这篇文章运用的修辞手法,以提升学生的写作能力。
(二)深化学生对文本知识的理解
小学生的生活经验有限,涉世未深的小学生难以理解比较复杂和高深的知识,包括一些较为复杂的阅读文本。在这种情况下,教师显然不应当采用以往的阅读教学模式。在此时应用读写结合,让学生将阅读后的感受、体会、启示等以文字的形式记录下来,不仅有利于学生对文本的理解,也有利于学生将文本的内容内化于心,外化于文字中,学生对文本知识的理解也会在读写结合的催化下更加深刻[1]。
(三)提升学生的读写积极性
将阅读与写作有机结合后,学生可以在阅读时积累写作的素材,在写作中反思自己阅读的效果,从而在今后的写作和阅读中更加积极。而且在读写结合的阅读教学中,学生能够发挥主观能动性,锻炼思维能力,在阅读的同时进行模仿创作,教学成效也会随之提升[2]。因为结合阅读内容开展的写作训练不同于其他时候的写作训练,写作的主题内容、模式结构等可以不是固定的。这样的写作,更能够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学生感受到阅读和写作的乐趣[3]。
二、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一)教师缺乏读写结合意识
在教授课内阅读内容时,教师往往注重考查学生对生字、生词的了解,着重引导学生理解文中句子的意思和作者的写作意图,而相对少关注写作技巧和文章中具有艺术性的语言。这种教学方式分离了阅读教学和写作教学,会使得小学生无法通过课内阅读提升写作能力,更无法让学生树立读写结合观念,难以实现对学生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的有效培养。
(二)写作练习频率较低且指导较少
在开展阅读教学时,一些教师虽然运用了读写结合的方式,但让学生进行写作练习的频率较低,或者开展写作训练后,对学生的写作指导较少。这些教师在学生写作完后,虽然会批改学生的作文,但批改的方式只是打分。还有些教师会圈出学生作文中较为优美的词句,然后仅以一两句话来整体评价学生的作文。总体而言,这样的评价方式仍然太过注重成绩,没有突出修改作文的环节,会导致学生的写作水平得不到更大的提升。
(三)教师没有充分考虑学生的理解能力差异
学生之间存在着不同程度的能力差异,一些学生的阅读能力较弱,如果教师在进行教学准备时,没有充分考虑这部分学生的需求,只顾着提供丰富、复杂的教学内容,很容易导致学生无法理解文本内容,也无法完成对应的阅读题,教学的有效性会大打折扣。
三、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应用读写结合的策略
(一)积极摘抄,丰富积累
在应用读写结合教学模式时,教师应当更加注重挖掘阅读文本的内容,带领学生对文章中的优美句子、语段进行学习、摘抄,丰富学生的知识积累[4]。
比如,在教授部编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第五课《鲁滨孙漂流记》时,教师应该带领学生紧扣文章主题阅读这篇文章,并让学生摘抄文章中描写自然景观或者主人公所思所想的优美语段,使学生有效积累写作素材。教师还需要指导学生在阅读时,提取在课文中出现的、自己认为应用得恰当的成语、句子,然后思考如何在对应的写作训练中应用这些成语、句子。
在学生的阅读和摘抄结束后,教师还应该要求学生尝试将学到的好词、好句、好段运用到自己的习作中,并提醒学生,在运用的过程中注意体会作者运用这些词、句、段的深意。
(二)精读文本,仿写习作
小学生有着爱模仿的心理特性,因此,在引用读写结合开展阅读教学时,教师可以充分地利用学生的这一特点,让学生进行仿写习作,以激发学生的潜能,培养学生对文字的感知能力。在精读文本的基础上进行仿写习作,不仅有利于学生提升写作能力,也有利于学生加深对文本的认知。
例如,教师在教授部编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第三课《桂花雨》这篇课文时,就可以先引导学生精读文本,再在此基础上进行仿写。这篇文章的语言十分优美,且作者在这篇文章中应用了多种修辞手法,情感表达得很丰富。文中的“桂花飘落如雨……踩在花上软绵绵的”等句子将桂花比为雨,比喻生动形象,写出了桂花飘零时的景象,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直接展示这句话,组织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这句话,分析这句话好在哪里。此时,教师就可以在阅读教学和读写结合中,有意识地指导学生进行仿写训练,让学生在理解这句话、体味这句话的修辞手法的基础上,对文本进行仿写。这样的方式,可以强化学生对各种写作技巧的掌握,深化其对语言潜在魅力的感受,进而提升其阅读能力和写作技能[5]。
(三)知识迁移—扩写
扩写是在原本的基础上,对文章内容、情节进行扩充表达的写作方式,仿写需要通过一定的表达技巧,从而将作者的情感、内容等表达得更加清楚明了。在扩写文章时,教师和学生都需要注意三点:第一就是读懂例句;第二是扩写需要基于文章原有的内容、文章原本的逻辑结构,确保扩写的内容与原文能够在逻辑上相连;第三则是扩写要忠于作者的文意,在选用词语、句子时应该注意符合文章原来的风格。
比如说教授部编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第十八课《只有一个地球》时,教师可以让学生就最后一个自然段中宇航员发出的感叹进行相应的扩写。学生学习此篇课文时,会意识到保护地球、爱护地球的重要性。在学生学完这篇课文之后,教师就可以提出要求:从文章本身出发,以对话的方式,写出一篇六百字以内的文章,在其中总结自己的学习体会。在学生进行实际的扩写练习时,教师也需要适时提供帮助,让学生一边遵循写作要求一边创作,在受到文章语言表现力和感染力的影响下,提升作文质量。
(四)延伸拓展—续写
续写是写作的另一种方式,续写需要在遵循原文思路的基础上,充分发挥自己的创造力和想象力,对文章的内容、结局等进行基础性的延伸创作。小学阶段的语文教材所选取的文章都是难度较低的,学生其实很容易理解这些文章。而且教材中的部分文章设置有“留白”部分,这些部分实际上为学生的想象提供了充足的空间。小学语文教师在教授这些文章时,可以鼓励学生在记录下自己对文章的理解后,融入自己的情感,续写文章,以自己对文章的理解为依据,自由表达,以此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6]。
譬如,教师在教授部编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第十七课《我变成了一棵树》时,就可以带领学生对文章进行续写。因为文章中有很多可以续写的内容,如“各种形状的鸟窝”“丁零丁零的声音”“水珠”等,教师可以充分运用课文中的留白,引导学生思考、想象:“各种形状”是什么样的形状,是圆的、椭圆的、正方形的、长方形的还是其他的形状;“水珠”是什么样的水珠,是晶莹透亮的,还是水珠里面结满了灰尘的,是雨后的还是人为滴下的;还有那“丁零丁零的声音”是来自哪里,是小溪在歌唱,还是小朋友绑在手上的铃铛,或者是来自远方的天籁之音……这样的扩写练习能够让学生发挥想象力,在思维的空间中肆意飞翔、畅想,感受幻想的乐趣,并书写属于自己的答案。在学生进行扩写练习的过程中,教师需要适时和学生互动,引导学生发挥想象力扩写课文,描绘出一幅幅精彩的画卷。
结语
综上所述,为更好地开展语文阅读教学,小学语文教师可以有计划地应用读写结合,加强对学生的训练指导,以教材为主要载体,指导学生阅读理解文本,积累素材,让学生在拥有一定积累量的前提下,展开改写、续写、扩写和仿写等。当然,小学语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还需要不断探索、发现、反思和实践,将读写结合的教学方式运用得恰到好处。
【参考文献】
[1]王亚丽.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读写结合的策略[J].学周刊,2020(01):133.
[2]王永明.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读写结合教学模式的应用研究[J].语文教学通讯·D刊(学术刊),2020(06):53-54.
[3]滕维霞.小学语文高年级阅读教学中读写结合的方法探究[J].学周刊,2020(05):115.
[4]何强.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读写结合模式的应用探讨[J].教学管理与教育研究,2020,5(04):37-38.
[5]东野广梅.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读写结合的教学策略探究[J].中国校外教育,2017(14):54.
[6]唐孝祖.小学高年级语文读写教学探析[J].课外语文,2013(16):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