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续教育何以培养公民绿色技能

作者: 吕延菲 何爱霞

[摘要]随着气候变化、资源缺乏等问题日益凸显,培养公民的绿色技能越来越重要。继续教育因其独特的教育性质,有助于满足发展绿色经济的需求、响应可持续发展教育的承诺和培养公民适应环境变化的能力。澳大利亚作为国际能源转型的“领头雁”,从绿色技能教育政策到实践,都为继续教育如何培养公民绿色技能提供了有益参考。根据澳大利亚绿色技能教育政策及实践,继续教育在培养公民绿色技能方面可进行顶层设计,开发绿色技能教育体系和制度,精准施教保证绿色技能教育项目的实现,利用数字转型以赋能全社会公民绿色技能的培养。

[关键词]继续教育;绿色技能;澳大利亚;公民

[中图分类号]G7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3985(2024)16-0082-08

2023年8月12日,“国际青年日”以“迈向可持续世界的绿色技能”为主题,旨在促进全民培养、习得和支持可持续和资源节约型社会所需的知识、能力、价值观和态度[1]。绿色技能包括使人们能够在职业环境中使用的绿色技术和工艺以及横跨多领域的技能。绿色技能习得的表现是借助各种知识、价值观和态度,在工作和生活中做出对环境友好的决策。当今世界面临气候极端变化、生物多样性遭到破坏、自然灾害频发和资源短缺等危机,成人作为经济发展的中坚力量和消费的主力军,掌握绿色技能对世界环境大有裨益。联合国制定的可持续发展目标主张所有学习者需具备促进可持续发展所需的知识和技能。公民掌握绿色技能是环境所迫与时代所需,继续教育作为公民教育的重要一环,助力公民绿色技能培养是题中应有之义。澳大利亚作为一个推崇可持续发展理念的国家,早已意识到培育公民的绿色技能至关重要。2009年,该国签署了“绿色技能协议”,其宗旨是通过职业技术教育和培训体系,为社会和企业培育能够推动经济和社会可持续进步的专业人才[2]。澳大利亚当局审时度势,促进职业教育与绿色技能协议的有机结合,为国际绿色技能培养提供了新思想和新路径。

一、继续教育培养公民绿色技能势在必行

由于时代的发展和环境的巨大变化,继续教育在整个教育体系中所能发挥的作用越来越凸显。当今世界环境问题显著,继续教育因为其教育形式的灵活多样,在培养公民绿色技能方面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继续教育承担起培养公民绿色技能的任务,有助于满足发展绿色经济的现实需求,响应可持续发展教育的承诺并帮助公民养成适应环境变化的能力。

(一)发展绿色经济的现实需求

1989年,英国经济学家大卫·皮尔斯(David Preece)在其著作《绿色经济的蓝图》一书中首次阐述了绿色经济的理念。他提出,绿色经济构建于传统产业经济的架构之上,以市场为驱动力,以实现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和谐为目标。这一理念代表了一种新的经济和社会发展模式,响应了人类对环境保护和健康的需求,是产业经济演进的一种表现[3]。2015年12月,国际社会迎来了气候变化应对历程中的一个里程碑事件——178个国家的缔约方正式通过了具有历史意义的《巴黎协定》(The Paris Agreement)。这一国际法律文书的签署,见证了全球各国共同的承诺:致力于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并齐心协力适应不断变化的气候条件。《巴黎协定》为各国提供了一个跨越2020年之后持续采取行动的弹性框架,不仅开启了全球向净零排放目标迈进的崭新篇章,也为未来几十年的全球气候行动指明了方向[4]。随后,2019年12月,欧盟进一步彰显了其对环境保护和气候行动的承诺,通过了《欧洲绿色协议》(European Green Deal)[5]。该协议的通过标志着欧盟将气候与环境挑战视作推动政策创新的催化剂,致力于将这些挑战转化为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可持续路径。通过这一大胆举措,欧盟旨在引领其成员国走向一个更加绿色、繁荣的未来,确保其经济和社会的发展既满足当前需求又不损害未来世代的福祉。《巴黎协定》和《欧洲绿色协议》这两个重要协议共同构成了全球及区域层面应对气候变化的基石,展示了国际社会在保护地球家园方面做出的坚定承诺和不懈努力。它们不仅是政策制定的重要指引,更是全球团结协作、共同应对气候变化挑战的生动体现,同时也为发展绿色经济提供了契机。

当前,新质生产力的提出,为发展绿色经济提供了更好的环境。无论是企业绿色转型,还是新兴的绿色产业,都需要大量与之适应的新型技能人才。由此,市场需要大量有关绿色技能的教育与培训。继续教育在培养绿色技能上将大有可为,是发展绿色经济的重要途径。

(二)响应可持续发展教育的承诺

进入21世纪,特别是近几年,人与自然如何和谐相处的话题越来越受到关注。在2000年9月联合国召开的世纪峰会上,可持续发展(Sustainable Development,SD)被列为 21世纪人类发展的基本模式[6]。可持续发展指既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需要的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7]。教育促进可持续发展是教科文组织应对挑战的举措。可持续发展教育实施了一种涵盖从幼儿教育到成人教育的全生命周期学习策略,其核心目标是赋予每位学习者一系列关键技能。这些技能不仅涵盖了基础知识,还融入社会情感意识与实践行动,以及批判性思维和团队协作能力。通过整合这些知识、技巧、价值观和态度,学习者能够对气候危机的复杂性有深刻理解,认识到各个挑战之间的相互联系,并能洞察如何在日常生活中解决问题。《成人学习和教育全球报告(五)》在成人学习和教育范围内有关全球公民身份与可持续发展之间协同作用的调查显示,在一些国家,成人学习和教育的课程涵盖整个可持续发展的首要主题,而侧重点往往是有关环境保护的具体问题,如气候变化和生物多样性[8]。可见,国际上普遍认可继续教育对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作用,而绿色技能也是一种可持续发展技能,有助于可持续发展的实现。因此,继续教育助力培养公民教育绿色技能是对可持续发展教育承诺的响应。

(三)培养公民适应环境变化的能力

无论是远古时期人们对未知自然环境的敬畏与害怕,还是工业化时代人类对大自然的深刻改变和无情索取,直至当代社会追求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理念,都清晰表明了生态环境是支撑人类生存的根本[9]。由于部分人的环境意识淡薄,为自身获取利益而不惜以破坏生态环境为代价,导致自然环境遭受严重破坏,生态系统受到毁灭性打击。然而,以破坏环境为代价进行的经济发展不是长远之计,人类对环境的破坏最终会反噬人类自身,极端的气候变化就是如此。1988年,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成立,目的是为决策者提供有关气候变化的科学信息[10]。当时就有科学家估算,全球经济因气候变化导致的极端高温10年间损失约16万亿美元[11]。从目前情况来看,这并非耸人听闻,气候变化的确已经严重影响到经济发展。

生活在环境急剧变化的情况下,成人迫切需要具备适应环境变化的能力。这种能力不是指被动接受环境变化带来的影响,而是根据环境的变化改变自己的能力和行为,在提高环境保护意识以避免对环境继续造成破坏的同时,使自身拥有从容应对环境变化以维持自身生存竞争力的能力。继续教育作为终身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培养成人适应环境的能力刻不容缓。同时,环境教育的实施对继续教育的地位产生了积极影响。在教育体系中,继续教育往往被忽视,当前国际社会对绿色教育的大力倡导为继续教育提供了展示其价值和潜力的绝佳机会。继续教育凭借其教育对象广泛、教学形式灵活等特点,可以有效地提高公民适应环境变化的能力。

二、澳大利亚绿色技能教育政策及实践的经验探寻

澳大利亚作为一个拥有丰富自然资源的发达国家,十分注重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存。政府较早意识到发展绿色经济的重要性,自2009年开始签订了“绿色技能协议”,而后又制定了“绿色技能行动计划”,以保证协议的落实。这些政策指导澳大利亚的继续教育向绿色方向转型。在绿色技能行动中,澳大利亚的技术和继续教育学院发挥了重要作用,其中,新型学徒制是实施技能教育的重要抓手。同时,为保障继续教育绿色发展,澳大利亚的“三位一体”教育战略也发挥了关键作用。

(一) 绿色技能教育政策指导继续教育向绿色方向转型

步入21世纪,澳大利亚从传统经济模式向绿色经济体系转型。为确保国家顺利迈入可持续、低碳的经济发展阶段,各级政府积极采取措施。当时,澳大利亚正处于新一轮产业升级和技术革新的浪潮中,依据澳大利亚能源市场运营者的全国电力生产预估,到2034或2035年,可再生能源有望占据总发电量的85%[12],这表明澳大利亚能源格局的绿色转型已是不可逆转的趋势。经济转型不仅孕育了新兴的就业机遇,也深刻重塑了就业市场的结构。随着经济朝向环保方向演进,传统行业如采矿业、化石燃料发电以及高能耗的制造业正经历萎缩,其提供的职位数量逐渐减少。相反,生态农业、生态旅游、可再生能源领域以及废物分类回收等行业的绿色岗位数量显著增加,绿色职业逐渐崭露头角,成为就业市场的新亮点和增长引擎。面对经济的加速转型和就业结构的剧变,政府深刻认识到,提升民众的绿色技能不仅能够推动绿色经济的繁荣,还能预先应对潜在的结构性失业风险,因此,绿色技能培训成为能源结构调整与绿色经济发展的必要之举。自2009年起,政府相继发布了一系列关于绿色技能的指导性文件,包括2009年的《绿色技能协议》(Green Skills Agreement)、2010年的《绿色技能行动计划》(Green Skills Action Plan),以及覆盖2009—2012年的《国家职业教育培训系统可持续政策及行动计划》(National VET Sector Sustainability Policy and Action Plan)。这些文件详细规划了所要实现的绿色技能目标、绿色技能教育的实施方式以及与产业界合作的具体策略[13],为澳大利亚全面推动绿色技能的发展提供了坚实的政策支撑,引领澳大利亚职业与继续教育体系向绿色化转型。

首先,“绿色技能协议”及随后推出的绿色技能教育政策,使澳大利亚的多数行业开始认识到绿色经济对绿色技能的迫切需求。这些举措不仅深化了公众对绿色技能价值的认知,增强了其社会认同感,而且切实推进了绿色技能教育与澳大利亚全国职业培训框架的无缝对接。通过将绿色技能元素有机整合进教育体系,澳大利亚确保了人才培养与绿色经济需求的紧密契合,为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奠定了坚实基础。2009年,澳大利亚政府签署“绿色技能协议”,其目的在于指导职业教育和技能培训机构,针对个人、企业和社区的可持续发展开展相关技能培训,使其满足并适应可持续发展的低碳经济要求。澳大利亚在绿色技能开发方面取得的显著成效主要得益于将可持续发展的实践教学融入职业教育课程。该协议期望在满足澳大利亚质量培训框架的要求下制定新的绿色技能标准;通过对开展绿色技能培训的教师提出更高的能力标准来保障绿色技能培训质量。为满足绿色技能的要求,该协议还建议相关部门审查和修改现有技能培训服务,利用再培训的方式,帮助那些因绿色经济转型导致其工作受影响的从业人员和失业人员更新技能[14]。高等职业技术教育以维持澳大利亚全球竞争力为己任,助力澳大利亚发展更具创新力的绿色经济。在澳大利亚,各州政府与包括企业雇主、雇员代表、职业培训部门和社区组织在内的多方利益相关者携手合作,共同创建基于行业需求导向的职业训练计划,同时确立促进可持续发展的绿色技能方针。在这样的政策环境下,每年有超过170万人参加职业继续教育与培训。根据澳大利亚研究人员的统计,对绿色技能需求最迫切的行业包括建筑业、运输与物流、可再生能源、农业以及制造业。这些行业都寻求大量高素质的专业人才,要求人才不仅掌握绿色技能,还具备可持续发展的意识。

其次,澳大利亚为实现净零经济,于2023年12月发表了题为《清洁能源时代净零经济的劳动力需求》的报告,为继续教育助力净零经济的实现提供了数据支撑和建议指导。报告指出,澳大利亚政府要实现到2050年净零排放的目标,需要进行大规模但并非前所未有的劳动力转型。此次劳动力转型将需要新一代工人,这些工人可以从现有的能源部门选拔,也可以通过新途径进入清洁能源领域。未来30年将出现新的工作岗位、技能、资格证书、培训途径、技术和行业。因此,澳大利亚将需要考虑包括整个教育、培训、移民、采购和工作场所在内的协调与平衡,以确保一条可持续和公平的净零化道路[15]。净零转型为振兴澳大利亚教育和培训部门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机会,而这种转变也向澳大利亚提出了一个重大挑战,即如果不调整劳动力管道,技能短缺可能会在2050年达到净零,错过扩大工业基础的机会。因此,净零转型与绿色技能教育相辅相成、相互成就。在实现净零经济的目标下,澳大利亚的继续教育可以通过与行业合作来发展更加多样化的劳动力,并为后代创造可持续的就业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