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成人高等教育电气工程专业培养方案的思考与构建
作者: 黄文力 常绪成 李响[摘 要]文章分析了成人高等教育的特征以及电气工程专业成人高等教育存在的问题,指出现阶段成人高等教育的发展趋势;在明确成人高等教育特性、趋势的基础上,遵循以人为本、终身教育、可持续发展理念,以职业能力提升、创新意识培养为出发点,提出电气工程专业成人高等教育新的培养目标,制定新的培养方案,优化课程体系、授课内容及课时分配,供新时代成人高等教育借鉴。
[关键词]电气工程;成人高等教育;培养目标;培养方案
[中图分类号]G7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437(2024)10-0032-06
成人高等教育面向成人学生(主要是应届高中毕业生和中职、中技、中专等青年毕业生,或者工作时间十年内的在职人员),具有学生年龄相对较小、知识结构不平衡、学习动力较强等特点。与学历教育在校学生相比,成人高等教育的学生学科理论知识基础普遍不够扎实,容易由于工作或家庭等原因造成学习时间不固定、不统一,工学、家学矛盾较为突出,年龄跨度、专业理论知识体系差异较大,等等 [1-2]。与普通高等教育和职业高等教育相比,成人高等教育大多只要求参照现行的普通本科和高等职业教育的教学标准执行[3],未有独立的专业教学质量要求,专业建设标准不明确。现阶段成人高等教育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如缺乏标准引领、教学质量不高、社会认可度低等。
电气工程是现代信息社会建设的基础工科专业之一,人才需求量大,相应的成人高等教育一直较为热门,然而受诸多因素制约,也存在种种问题,其中因教育教学国家标准缺失而导致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不科学、相应的教学较为混乱、教学内容不能够满足成人学生的需求、人才培养目标不能够满足社会发展需求等问题最为突出。因此,本文基于新时代经济社会发展的特征,遵循电气工程专业的发展趋势,以需求为导向,革新电气工程专业成人高等教育的培养目标,制定科学合理的培养方案,以期提升电气工程专业成人高等教育的质量。
一、我国成人高等教育的发展
我国的成人高等教育最早是为了弥补普通高等教育不发达、不能够满足经济社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的不足,提升整体国民综合素质,以函授的形式开展的,其后随着社会发展、科技进步,特别是信息技术的更新迭代,出现了线上教育形式。线上教育一方面可以使教育方式更加灵活、教学内容更加丰富;另一方面可以不受时空约束,提升学习便利性,降低继续教育的成本,覆盖更广泛的受教育主体。成人高等教育为经济社会发展培养了大量的合格人才,有力促进了我国高等教育发展和社会进步,在国家高等教育投入有限、高等教育精英化的时期,满足了很多成人学生追求高等学识、掌握先进生产技术的愿望,构成了国家高等教育不可或缺的一环。
现阶段,社会发展日新月异,高等教育水平也随之不断提高,无论是在理论还是在实践层面,成人高等教育都有了质的飞跃。2021年,全国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到57.8%[4],按照国际上一般的标准,15%~50%为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50%以上为高等教育普及化阶段,也就是说,我国高等教育已经进入普及化阶段。相应地,成人高等教育也迎来全新的局面,受众也由原来的大多数转变成了少数。据统计,接受成人高等教育的主体年龄逐渐趋小,81%的学生介于18~28岁之间,62%的学生介于18~22岁之间;同时,学生的学历层次主要为高中起点升专科和专科起点升本科,其中近49%的学生是高中起点升专科;另外,近78%的学生工龄介于0~3年之间[2]。随着国家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的提升,普高、职高和研究生教育跨越式发展,满足了绝大部分学生对高学历、高学识的追求,也基本能够满足社会、经济、产业对高学历人才“量”的需求,高等教育已经转向提高人才培养的“质”,这也对成人高等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成人高等教育的生源随着高等教育水平的提高必然会减少,这也就意味着成人高等教育有了自我革新的动力,有了更高的追求。可以看出,成人高等教育年轻化趋势明显,这也反映出其受众面变窄;学生的学历层次主要为高中起点升专科和专科起点升本科,而且接近一半是高中起点升专科,这表明大部分接受成人高等教育的学生目的性很强,主要是为了提升自身知识层次,追求更高学历,去争取人生更好的发展;绝大部分学生工作时间都在3年之内,这表明在人生职业生涯初期,人们有信心、有需求、有能力,更加乐于接受新事物、新机遇、新挑战,或是为了克服已有工作难题,或是为了迎接新的职业挑战,从而产生接受成人高等教育的动力。而工作年限较长的成人工作者,由于受到工作和家庭的约束,往往不愿或不能参与成人高等教育,在生活或工作有需要时,更乐于参加“短平快”的职业培训、技术培训、技能提升等继续教育项目。现阶段,成人高等教育面临更专业(学生有提升某一专业方面的学历、解决某一专业方面的难题等的需求,人数减少等)、更高(入职时间短的学生有很强的学习目的性,学生年龄段更集中且更年轻,学习欲望强烈且需求旺盛等)的要求。
可以预见,随着经济社会的进一步发展,信息技术更加成熟,数字经济更加发达,信息时代加速发展,必将引起社会、经济、生活各方面翻天覆地的变化,成人高等教育也必将迎来新局面。一方面,随着信息技术和数字经济的发展,“互联网+”技术快速普及,终身学习理念深入人心,翻转课堂等混合式教育教学模式更加成熟,成人高等教育将能够提供更加丰富的教学内容、更加灵活的教学方式,能够更加契合成人学生自身的学习特点,取得更加突出的教育教学效果,从而提升在国家高等教育体系中的地位,获得更强大的生命力;另一方面,放眼当今世界,没有任何一个发达国家放弃高中阶段的职业教育,我国还将在今后相当长一个时期内执行高中阶段教育职普比大体相当的政策,结合当今成人高等教育学生学历层次主要为高中起点升专科和专科起点升本科的统计数据,可见成人高等教育作为受教育者追求提升自我、提升学历层次的一种途径,具有坚实的现实基础,既能够满足大量学生继续学习的需求,又能够适应国家建设学习型社会的发展战略,为学习型社会的建设提供有力支撑。作为国家高等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秉承继续教育、终身学习的理念,契合学习型、知识型国家社会建设的战略需求,成人高等教育必将追求新发展、满足新要求,迎来新的发展格局[5-8]。
二、成人高等教育电气工程专业培养方案的制订
人才培养方案是在特定的教育思想和教育理论指导下,对人才培养目标和规格、课程结构和教学内容、人才培养过程和方法等环节和要素进行总体设计而形成的操作性文件[9],是学校组织实施人才培养的基本依据,是保障人才培养质量、开展质量评价的主要文件。作为一种上层意识,其存在依赖于一定的客观基础,若其赖以存在的客观基础改变了,原有意识层面的方案、模式等应该随之而变[10],也就是说应该持续更新,与时俱进。
现阶段,成人高等教育培养方案存在的主要问题有:第一,培养目标不明确。有人认为成人高等教育的培养目标与高等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一致,有人则认为成人高等教育的培养目标应该与普通高等教育一致,实际中大多沿用全日制同专业的培养目标和要求,或简单或简配,缺乏针对性和成教特色[11]。第二,课程体系不科学。表现为专科、专升本课程的高重复率,另外也体现在各专业课程的内容衔接、授课次序、主次逻辑关系、学时分配等方面,这是一个必须认真对待、深入研究的问题,也是成人高等教育电气工程专业培养方案制订的重难点所在。
本文探索在把握成人高等教育特征的基础上,依据电气工程专业的学科特点,结合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现状和产业特征,科学利用信息化教学资源和网络教学方式,制订出具有时代特色、符合成人学生特点、专业知识体系严谨、线上线下教学融合的培养方案,形成电气工程专业开展成人继续教育的指导纲领,调和社会、高校、学生和专业四位一体的电气工程专业成人高等教育的总需求。
(一)培养目标
培养目标是依据国家的教育目的和各级各类学校的性质、任务而提出的具体的培养要求,由特定社会领域和特定社会层次的需要所决定,也随着受教育对象所处的学校类型、级别而变化。教育目的与培养目标是普遍与特殊的关系,只有明确了教育目的,各级各类学校才能制订出符合要求的培养目标,而培养目标又是教育目的的具体化。教育目的是针对所有受教育者提出的,而培养目标是针对特定的教育对象提出的,各级各类学校的教育对象有各自不同的特点,因此制订培养目标需要考虑各自学校学生的特点[12]。可以看出,培养目标应该因时、因校、因人而异,表明教育的具体目的,指出受教育者应具备的能力和素养、应达到的标准,也就是说,应该清晰表明人才培养的目的,如受教育者应掌握什么专业知识、具备什么专业能力,最终定位于哪一类人才等。
基于以上对培养目标的定义和理解,结合成人高等教育和电气工程专业的特征、特性,可将成人高等教育电气工程专业的培养目标拟定如下: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满足新时代区域经济社会产业发展需求,具有良好的职业素养和扎实的专业知识,能够从事电气工程领域相关的电力生产运营、电气设备制造、工业自动化生产等方面的工作,具备较强工程实践能力和良好创新意识的高级工程应用型人才。
第一,“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满足新时代区域经济社会产业发展需求”,指出成人高等教育的价值取向,即以人为本,以学生的发展为出发点和终极目标,践行终身教育理念,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使人性不断完善;也表明成人再教育的必要性和紧迫性,成人学生大多只有高中或专科学识,受教育时间相对较短,思想认识水平较低,专业知识有所欠缺,与受其他高等学历教育的学生相比,其思想和理论知识水平都具有更大的提升空间。“满足新时代区域经济社会产业发展需求”,表明教育的目的和服务面向,契合成人学生主要来源于当地、主要就业于地方企事业单位,为地方产业、经济、社会发展作贡献的特征,指明培养目标的先进性,即不能墨守成规,需与时俱进,培养的人才要适应新时代经济、产业信息化和数字化的发展趋势,坚持持续发展的理念,既要掌握扎实的专业知识,又要学习、接受先进的思想意识。总的说来,成人高等教育培养目标重视以人为本,提高成人的学历和知识水平,强调人的全面和可持续发展,以服务社会为根本目的,重视提高学生服务社会的能力和本领,助力其实现更高的人生追求和价值。
第二,“具有良好的职业素养和扎实的专业知识”,指出与普通高等教育和高等职业教育不同,成人高等教育主要面向在职的学生,大部分学生具有较丰富的工作和生活经验,接受成人再教育要么是为了解决工作中遇到的问题,要么是为了提升自我素养,最终都是为了提升自身的职业能力和职业素养、提升工作和生活质量。与其他类型的学生不同,成教对象对职业性具有更高的要求,与普通高等教育的受教育者相比具有更强的职业诉求,与普通高职受教育者相比,追求“更高”而不是“具备”职业能力的目标,希望经过成人高等教育,能够提升自己的职业素养和专业知识能力水平,从而进一步提升自己的生活质量,实现自我价值的最大化。
第三,“能够从事电气工程领域相关的电力生产运营、电气设备制造、工业自动化生产等方面的工作,具备较强工程实践能力”,指出成人高等教育电气工程专业的受教育者经过成人高等教育,应能够独立从事电力生产运营、电气设备制造、工业自动化生产等方面的工程应用性工作,在更高的职业素养和更全面的专业知识基础上,获得更强的工作能力,拥有更广阔的发展空间,能够解决更难的专业技术问题,工程实践能力得到进一步提升。
第四,“良好创新意识”,体现出成人高等教育对继续教育、终身学习的追求,因为没有学习就不会有创新,创新的诉求会激发学习冲动,是终身学习的动力源泉,创新能力和素质的培养是所有教育类型最终和最高的目标。创新、教育(学习)、实践(工作)三者的关系如图1所示:教育(学习)是创新的起点,是创新的发动机和动力源泉,只有不断学习,才会由新而创、因创而新,有了创新,社会进步、文明发展,到达新的境界,然后又遇到新的问题,需要新的学习,二者相辅相成;实践(工作)是教育(学习)和创新之间的桥梁,教育(学习)只有经过实践才能实现创新的目标,实践(工作)是创新的唯一途径,或者说是创新的工具,以创新为目的,又是创新和教育(学习)的实施过程。成人高等教育应该以创新意识、创新能力培养为最终目标,在终身教育、学习型社会的建设、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过程中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具有不可替代的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