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新时代文职教员如何提升教学能力

作者: 祝燕 余又红 贺星 夏舸

浅谈新时代文职教员如何提升教学能力0

[摘 要]随着大批文职新教员加入军队院校教学队伍,文职教员成为军队院校师资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和承担教学工作的新生力量。但文职新教员缺少部队经验、缺少系统教育学理论培训,因此如何快速承担起教学任务是新教员亟待解决的问题。文章首先简要分析了文职新教员面临的几点挑战,并基于新时代背景下军队院校的教育理念,提出了如何做好教学工作的几点建议和对策,包括理论学习、业务能力、课程思政等方面,以期为新入职教员顺利开展教学工作提供一些帮助。

[关键词]政治信仰;教学能力;教学方法;课程思政

[中图分类号] G642.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3437(2023)02-0001-05

自2018年全军首次面向社会公开招考文职人员以来,军队院校不断吸纳高校毕业生和社会优秀人才致力于军队建设。2019年,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在全军院校长集训开班式上强调深化军事院校改革创新,培养德才兼备的高素质专业化新型军事人才[1]。基于新时代军事教育方针,军队院校课程必须突出作战需求牵引,围绕实战开展教学,着眼打赢育人才。作为军队院校今后发展的重要储备力量,文职新教员的任职任教能力关系着军队院校乃至强军事业的发展。然而新教员在进入军队院校之后,将面临以下几个方面的挑战[2]:

(1)军队院校教员的身份属性具有地方院校教师所不具备的“军”“政”特质。进入军校之前,文职新教员大多对部队和军校教育了解不够深入,对部队认知存在偏差,思想政治理论基础不扎实。走上岗位以后,岗位职责要求新教员真正贴近部队、贴近实战。因此,文职新教员必须补差补缺,缩短与军人之间的差距,尽快完成第一个身份转换,由地方人员转换为军队人员。

(2)文职新教员虽然学历高,对专业学科知识的了解足够充分,但对教育教学理论却是一知半解,教学经验更是不足,教学能力有待提高。文职新教员要激发自身的教学潜力,做好“传道授业解惑”,站稳自己的三尺讲台,就必须完成第二个身份转换,由受教者转换为施教者。

(3)部分文职新教员是应届毕业生,工作经验不足,职业目标不够清晰,加之“学生思维”还未转变,在面对学校生活和工作生活的差异与冲突时,难免会产生心理落差。这就要求文职新教员改变既有的学生思维模式、学习方法、工作方式,尽快适应环境,完成第三个身份转换,由学习者转换为职场工作者。

本文立足“立德树人、为战育人”,对新招录文职教员在夯实思想政治理论基础、提高专业能力、熟悉教学方法、积极开展课程思政四个方面进行探讨。

一、夯实思想政治理论基础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强军之道,要在得人。新时代军事教育方针及人才强军战略为军事院校改革创新指明了方向,必须把培养德才兼备的高素质、专业化新型军事人才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在全国教育大会上,总书记还强调思想政治工作是学校各项工作的生命线。而实施思想政治教育,必须提升教员自身的思想政治素质,必须坚持教育者先受教育。“三寸粉笔,三尺讲台系国运;一颗丹心,一生秉烛铸民魂”。教员的信仰问题解决了,才能解决学生的信仰问题。思想决定行动,“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文职新教员必须用先进的马克思主义思想武装自己的头脑,打牢自身的思想政治理论基础。

(一)坚定政治立场,增强“政治三力”

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是人民军队的军魂之所在[3]。新时代文职教员必须牢固树立坚定的马克思主义立场。文职新教员要善于从百年党史中汲取马克思主义的伟大力量,增强洞察大势、明辨是非的能力,提高自身的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与政治执行力,自觉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军队建设服务、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的理念。

(二)加强政治学习,严守政治纪律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文职新教员的日常教学工作直接面向学员,可以说,教员的行为作风将直接影响学员,而学员的行为作风将直接影响未来我国军队的建设与发展,因此加强文职新教员政治学习,使其明晰政治纪律是军队党的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文职新教员应该时刻从思想上和行为上绷紧政治纪律这根弦,强化纪律意识,做到令行禁止。

(三)提高政治站位,强化理想信念

文职新教员不仅承担着教书育人、传道授业的重要职责,也担负着强军兴军的重要使命。这就要求每一位文职新教员都有坚定的理想,注重自身价值与社会价值的结合,立足本职教学工作,着眼军队院校发展,致力于实现新时代强军目标;及时了解党和国家的最新动态与迫切需要,善于站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全局上去规划工作方向、细化工作内容。

二、提高专业能力

只有一流的教育和一流的教师才能建设一流的院校、培养一流的人才。对于文职新教员如何成长为一名合格的教员进而向一流教师发展,专业能力建设是至关重要的环节。刚走上讲台的新教员首先要做到的就是保证课堂内容的准确性、知识边界界定的科学性、知识体系结构的逻辑性。科学技术发展日新月异,各个专业的发展领域更是没有边界,在动态发展的浪潮中以学生为中心,将专业知识的重点难点和创新点教授给学员是教员的工作难点,而使学员对教员的教授入耳入脑入心是工作重点。

(一)打牢专业基础,提升专业自信

众所周知,教师职业具有双专业性,一方面要熟悉教育教学理论,另一方面要对所授课程内容了然于心。大部分文职新教员并非师范类院校毕业,并未系统学习过教育教学理论。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信息化进程的不断加深,互联网时代为建设“人人皆学、处处能学、时时可学”的学习型社会提供了良好支撑。因此,文职新教员可在线上系统学习教育心理学、现代教育技术和德育原理等有关知识,对教育原理有一定的了解。但实际上,教育教学理论是在实践中不断总结出来的,教师唯有实践、再实践才能更好地理解理论知识,所以文职新教员必须不断参与教学活动、总结经验。

相对于教育教学理论的学习,高学历的文职新教员选择授课内容能力的提升更为重要。选择合适的教学内容是教师专业能力的体现。教师必须精心选择教材以适应学情,努力对教材内容进行重构,并在课堂教学中融入科学研究、前沿应用、课程思政等,以激发学生的兴趣,培养学生的专业素养。

(二)紧跟专业发展,拓展专业视野

一名合格的教员必须具备较高的专业知识水平与创新研究能力。军队院校很多专业教授的技术及装备知识都属于高新技术领域,涉及能源动力、机械、通信、电力电子、仿真等多方面,教员必须熟悉专业知识,并长期从事相关领域的创新研究、把握专业发展动态,才能在课堂上深入浅出地讲授相关知识,树立起专业教员应有的形象,提升学员对专业的兴趣。否则,教员的教学活动就很可能只是照本宣科,所培养出来的学员对专业知识掌握不牢、理解不深。在课堂教学中融入专业前沿知识时要避免内容难度过大,避免学员产生畏难情绪,同时不能一厢情愿地认为权威的、热门的内容就是最合适的,而结合课程内容给学员娓娓道来才是更好的方式。“要想给学员一碗水,教员必须要有一桶水”[4],因此文职新教员必须紧跟专业发展动态,不断拓展专业知识外延,具备站稳三尺讲台的自信与能力。

三、熟悉教学方法

在具备一定的专业能力的基础上,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能更好地展示教学内容,这是教学设计中重要的一环,也是对文职新教员的一个高阶要求。教学方法的选择取决于教学内容、受众对象、教学目标等多个因素。为了找到更适合自己课堂的教学方法,教员必须加深对一流课程建设的理解。一流课程建设的要求主要包括五大方面: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涵盖知识传授、思维能力发展、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学习目标,具有前沿性和时代性的学习内容,精准化、个性化、有效性的学习方式和过程,基于以学生的学习成果(Learning outcomes)为导向的教育理念(OBE)的学习评价。可以看出,教学方法的选择还是要以学生为中心,比如,能够引起学生辩证思维的教学内容会更适合开展辩论课。下面对目前常用的教学方法进行分析。

(一)讲授法

讲授法属于基础的教学方法,几乎所有课程都需要进行理论讲授[5]。文职新教员在开展教学时最常选用的教学方法就是讲授法。教员通过简明、生动的语言传授教学知识。该教学方法比较适合于讲授理论性较强的概念或者知识点。讲授法的应用要把握好三个方面:清晰的教学目标、合理的讲授逻辑、有效展示的教学内容。

清晰的教学目标是在了解学情和掌握授课知识的基础上提出的。教学目标不清晰会使学员的学习效果大打折扣。教学目标决定了课堂讲授的侧重点,教员要能够对重点内容精讲细讲,使学员有的放矢地学习,把握重点的同时掌握分析相关知识点的方法。

合理的讲授逻辑是一堂好课的关键之一。文职新教员在熟练掌握教学内容的基础上,要突出讲授内容的逻辑性,注重知识点之间衔接合理、环环相扣,以此牢牢抓住学员的注意力,从而提升课堂效率。

有效展示的教学内容要求教员必须具有丰富的教学技巧。实际上,教学技巧都是在不断的实践中摸索出来的。文职新教员初上讲台必将面临这样的处境:每一次关于课堂教学的创新都需要探索和尝试,探索出来的结果及反思改进只能应用于下一次课堂,甚至下一届学员。这样的现象无法避免,因此文职新教员就必须把握教学目标,做到重点突出、有的放矢。教学技巧没有高低之分,每位文职新教员都有自己先天的个性,课堂展示也各有特点。基于讲授法,文职新教员应守正创新、开拓进取,大胆探索自己独到的教学技巧。

(二)翻转课堂教学法

相对于讲授法,翻转课堂教学模式(见图1)对教员的要求更高。传统的讲授法包含学员课前独立预习、课堂上教员讲授、课后学员独立完成作业三个主要流程。而翻转教学基于“先学后教”的教学理念,教员从知识的传授者转变为学习过程的引导者[6]。在课前准备过程中,教员选取优质的教学素材,布置难易适中的作业及任务,学员利用信息技术在课前完成自主学习;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员围绕作业、学员完成课前任务时生成的问题开展教学,帮助学员完成知识内化;在课后拓展过程中,教员须对专业知识进行拓展,满足学员的高阶需求。这个教学过程体现了以成果为导向的学习目标(OBE ,Outcome Based Education)。可以看出,翻转课堂教学需要网络环境和数字化学习环境,采取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形式。而在新冠疫情的影响下,信息化教学将越来越普遍[7],同时对教员的线上教学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军队院校的部分专业课程虽不适合开展混合式教学,但翻转课堂所呈现的教学思想仍值得借鉴,教员在教学中应以学员自主学习知识点为基础,引导学员集体讨论,突出学思结合、知行统一的学习目标,逐步体现以学为中心。

(三)研讨式教学法

研讨式教学是在教员的具体指导下充分发挥学员的主体作用,通过学员自我学习、自我教育、自我提高来获得知识和强化能力培养与素质提高的一种教学方法[8]。研讨式教学主要包括教员教学示范和布置任务、学员自主查阅资料、学员交流讨论与论述、共同总结提高等四个步骤。研讨式教学法要求教员有一定的教学经验,且研讨课一般不安排在课程的第一次课。

教学示范和布置任务:教员先用一定的时间介绍所需要研讨主题的概况,可以一两位本领域相关研究者的研究情况作为示范,然后公布本学期的教学计划,将全班学生分成若干小组,并安排每个小组的研讨内容。

学员自主查阅资料:课前,学员根据教员安排的任务自主查阅相关文献资料,并撰写总结。期间,教员可以引导学员确立方向,但不干预学员的总结归纳过程。

学员交流讨论与论述:课堂上,教员是组织者和引导者,学员是主体。各小组内部进行自主讨论,逐个介绍自己的研究成果,同组学员就其内容进行评议。最后每个小组由小组长汇总本小组的讨论结果,并推荐一位学员作为代表进行发言。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