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体育经济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及启示

作者: 齐立斌 唐志文

美国体育经济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及启示0

[摘 要]文章运用文献资料法、个案分析法、逻辑分析法等,以2021年体育专业QS世界排名中美国排名前五且开设体育管理本科专业的高校为研究对象,围绕培养目标、课程内容、学位要求、实践环节四个方面,对其体育管理人才培养现状进行分析,总结其对我国的启示,以推动我国体育经济与管理人才培养体系的结构性改革。通过以发达的体育产业为载体、以先进的教学理念为核心、以先进的科研机构为依托、以广阔的竞赛平台为驱动、以完善的创业政策为保障等途径,实现我国产、学、研、赛、创“五位一体”的人才培养体系建设。

[关键词]体育管理;人才培养;美国高校

[中图分类号] G6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3437(2023)17-0143-06

一、问题提出

人才是发展的第一资源和核心要素,经济发展离不开人才支撑。体育产业是促进国民经济增长的重要动力,也是国家新兴产业的重点培育对象,我国相关部门出台了一系列政策对其进行引导。2010年,《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快发展体育产业的指导意见》颁布,促进体育产业发展提升到国家层面 [1]。2014年,《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体育产业促进体育消费的若干意见》正式出台 [2];2019年,《体育强国建设纲要》提出到2035年将体育产业打造成国民支柱产业[3];2022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强调,要“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着力推动高质量发展”,在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下,推动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使其逐步成为国民经济支柱型产业。这一需求推动了我国体育经济与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的结构性改革。

美国是世界头号体育强国,拥有完善的体育产业和先进的体育管理人才培养体系。2020年美国体育产业规模约达5200亿美元,居世界首位,体育产业年产值居国民经济十大支柱产业之列[4]。在这庞大的体育产业背后是雄厚优质的体育产业人才资源的支持。美国学者对于体育管理的研究早在20世纪30年代就已开始,至今已经形成了完善、专业的体育管理人才培养体系,拥有丰富的人才培养经验。1966年,美国俄亥俄州立大学就开始培养体育管理专业硕士。在2022年体育专业QS世界排名中,全球共有132所高校入选,其中美国占28所,是世界上入选高校数量最多的国家。由此可见,美国在体育管理相关人才的培养上研究起步早、研究深、经验足,拥有完善的体育管理人才培养体系。因此,通过对美国体育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现状和课程体系进行分析,可为我国体育经济与管理专业(由于文化差异,美国名为体育管理专业,中国名为体育经济与管理专业,二者并无差别)人才培养体系的结构性改革,打造产、学、研、赛、创(产业、高校、科研机构、竞赛、创业)“五位一体”培养模式提供经验借鉴,为我国体育经济与管理专业办学突破困境、形成专业竞争优势提供启示,为我国由体育大国向体育强国转变提供人才支撑。

二、研究对象与方法

(一)研究对象

本文研究对象为美国高校体育管理专业本科人才培养体系,选取2021年体育专业QS世界排名中美国排名前五且开设体育管理本科专业的高校(见表1)为个案进行调查分析,为我国体育经济与管理专业改革提供借鉴参考。

(二)研究方法

1.文献资料法

在中国知网、维普、万方、web of science等文献库以“体育管理专业”“课程体系”“国外”“sports management”等为关键词,使用高级检索查阅美国体育管理专业本科课程设置等相关资料,在体育专业QS世界排名中美国排名前五并且开设体育管理专业的高校网站搜索相关课程资料。同时,对我国高等教育改革、体育管理专业人才培养体系的相关政策进行仔细研读,查阅国内体育经济与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梳理国家政策,预判专业前景。

2.个案分析法

本研究对体育专业QS世界排名中美国排名前五并且开设体育管理本科专业的5所高校体育管理专业人才培养体系的培养目标、培养内容、培养过程、培养要求、培养评价等方面进行个案分析,厘清个案中高校体育管理专业本科课程的设置思路,探索个案高校中课程设置的特点,为我国体育经济与管理专业培养方案设计提供经验借鉴。

3.逻辑分析法

根据收集到的文献资料和美国高校课程设置情况,采用逻辑分析法对美国高校相关课程设置进行归纳、总结、分析,探寻符合我国实际的体育经济与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

三、美国体育管理专业建设现状

美国体育管理专业历史悠久,并且具有完善的培养体系,培养层次包括本科、硕士、博士。1966年美国高校首次开设体育管理学专业,1978年共有23所美国高校开设体育管理相关专业。随着世界经济发展和美国体育产业的快速提升,1986年北美体育管理学会正式成立,并在1987年创建《体育管理杂志》(Journal of Sport Management),标志着体育管理学在美国正式成为一门学科,此后体育管理学发展开始步入快车道,为美国体育产业发展提供了重要保障。进入21世纪,体育经济作为新兴产业受到多方关注,体育管理学也作为一门新兴学科实现新突破。2003年,美国有166所高校开设体育管理相关专业;2014年,开设相关专业的高校数量激增至400余所;至今,美国已有515所高校开设体育管理专业[5]。在选取的5所美国高校个案中均设有本科、硕士、博士三个层次,但是根据学校侧重点不同其所在院系也不同。美国体育管理专业的开设院校种类丰富,根据北美体育管理学会网站(NASSM)显示,只有一所专门的体育学院——美国体育学院(United States Sport Academy),其他均为综合类院校,并且院校体育管理专业设置在体育学院、商学院、管理学院等。本研究选取的个案高校体育管理专业基本情况如表2所示。

由表2可知,美国体育管理专业所在学院和授予的学位存在一定区别,不同学院针对不同领域而授予相应的学位。5所个案高校均为综合类大学,历史悠久、底蕴深厚,并且科研实力享誉全球,是世界顶尖高校,相比较于专门的体育院校,这些高校能为体育管理专业学生提供更广阔的学习平台和实践机会。体育管理专业属于学科交叉专业,涉及经济学、管理学、体育学等专业,美国体育管理专业学科优势明显的高校在经济学、管理学等相关专业上也拥有强劲的科研实力。如密歇根大学的工商学院排名全美前十;俄亥俄州立大学商学院是国际商学院协会(AACSB)创始者之一,在商学院的发展历史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马萨诸塞大学阿莫斯特分校拥有五校联盟(也称麻省五校联盟,Five College Consortium/Massachusetts)背景,5个学校可以交叉注册、互相选课,学校鼓励学生到其他学校上课,学生团体及各专业相互联系,学生可以享受到5所高校的教学资源,极大地推动了学生的全面发展。除此之外,个案高校中体育管理专业授予的学位并不相同,多是根据学校发展、所属院系、专业特色等授予相应的学位。

四、美国体育管理专业培养模式

(一)培养目标

培养目标是引领人才培养方向的旗帜。美国高等教育拥有极大的自由度,院系只需要定期通过认证机构审核就可以自由设置培养目标,安排教学内容。美国体育管理专业受体育管理委员会管辖,该委员会设有一系列考核制度,拥有系统专业的考核体系。通过表3可知,美国各高校的体育管理专业受所在院系、学校优势学科、社会需求的影响,其培养目标也存在一定差异。如密歇根大学附近拥有浓厚的体育氛围,NFL、NBA、NHL、MLB、MLS等职业运动队都成为密歇根大学体育管理专业学生向往的岗位。学校根据周围职业运动队所需人才设置培养目标,其培养目标要求学生的实践部分特别突出,密歇根大学体育管理专业毕业生大多选择进入底特律红翼队、活塞队、纽约大都会队和密尔沃基雄鹿队等职业运动队就业。总而言之,美国高校体育管理专业培养目标具有如下三个特征:一是理论学习具有多学科背景,旨在培养复合型人才;二是强调培育学生实践能力;三是根据社会需求和当地实际设置培养目标。

(二)课程内容

课程设置是人才培养质量的关键环节,课程内容是课程设置的核心所在。美国体育管理专业课程内容同样受所在院系、优势学科和社会需求的影响。俄亥俄州立大学在商学界拥有强大的影响力,因此其课程内容与体育产业、商学关系密切。马萨诸塞大学阿莫斯特分校体育管理专业属于伊森伯格管理学院,McCormack体育管理系开设了商学院内为数不多的体育管理课程,商业、领导力和体育专业教育的结合,使该专业学生在多元化和不断发展的体育行业中顺利开启职业生涯。北卡罗来纳大学教堂山分校同样拥有强劲的商学学科,不同的是其信息与图书馆科学学院连续八年并列全美第一,因此在其课程内容中拥有统计和数据分析、统计学导论等相关学科知识。综上所述,美国体育管理专业课程内容设置上以经济学、管理学、社会学等综合性学科为主,同时每个学校根据当地特色设置特色课程,专业性突出。个案高校体育管理本科专业课程内容如表4所示。

(三)学位要求

由表5得知,个案高校采取学分制,学生修满一定数额的学分是达到学位要求的前提条件。由于美国教育体制是由各州自行制定培养方案,因此各学校在修学年限和所需学分上存在一定的差异。美国体育管理本科专业修学年限为3~4年,大部分高校需要4年时间对学生进行培养,但也有部分高校学生只需3年就可达到学位要求,获得毕业证书和学位证书。

美国高校课程结构由通识课程、专业课程、选修课程组成,由表6可知,个案两所高校的专业课程和通识课程比例较高。通识教育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环节,包括艺术和人文科学、社会科学、自然科学、数学,有时还有外语等学科。通识课程是为学生普及多学科知识、培养高素质综合人才的课程。专业课程是一个专业的核心课程,是培养专业所需人才的关键。除专业课程和通识课程外,个案高校还有一定比例的选修课供学生选择,学生可根据自身兴趣爱好选择喜爱的课程。

(四)实践环节

“产学研”合作的培养模式由美国率先提出并迅速传播至全世界。在发达的体育产业支撑下,“产学研”合作的培养模式为体育管理专业学生的实践提供了广阔的平台,体育管理专业的学生有了发挥才能的舞台。个案高校实践环节主要由两部分组成,一部分是学校组织的统一性社会实习,还有一部分是学生根据自身条件选择实习单位进行实践能力培养。以马萨诸塞大学阿莫斯特分校为例,实践课程学分要求为15分,占总学分12.5%。美国体育运动行业产业发达,四大职业体育联盟(NFL、MLB、NBA、NHL)和校园体育运动的蓬勃发展为体育管理专业学生提供了数以万计的实习岗位,学生能根据自身实际状况和未来发展方向选择合适的岗位进行实习。体育管理的就业方向包括但不限于体育传媒、职业体育管理、体育赛事管理、场馆运营、市场营销、校园体育管理等。个案5所高校所在地区均存在四大职业体育联盟,其中还有NCAA联赛传统名校如诞生了“篮球之神”迈克尔乔丹的北卡罗来纳大学篮球队。除此之外,学校会为学生提供大量的实践机会,举办大量的座谈会并邀请职业体育管理人作讲座。马萨诸塞大学阿莫斯特分校伊森伯格管理学院设有McCormack体育研究与教育中心,该中心创建了创新和可扩展的创收计划,与全球体育行业都建立了联系,为学生提供了世界级的实践平台,帮助学生在体育市场中脱颖而出。

五、美国体育管理人才培养模式对我国的启示

(一)产:与高度发达的体育产业无缝对接

美国作为世界性的体育强国,其体育产业的发展也处于世界领先地位。美国体育产业的发展离不开体育项目的职业化与商业化,这对于我国体育产业发展有着重要的经验借鉴,能为体育管理人才的培养提供实践平台。

1.推动职业体育产业发展

职业体育是体育产业发展的催化剂,将运动项目职业化能够产生一条规模宏大的体育产业链。我国职业体育发展起步晚、水平低,职业体育所产生的经济效益也落后于美国。以篮球为例,美国拥有世界上最受欢迎的篮球舞台NBA,其转播、门票、赞助和广告等收入为体育产业发展做出了较大贡献。因此,推动我国职业体育发展能够打造品牌赛事,获得社会和人民群众的关注,将体育与市场相联系,由此产生巨大的经济效益。通过项目的品牌效应,直接推动体育赛事、运动装备、保险、体育传媒等产业的发展。

2.大力发展健身休闲产业

随着全民健身等国家政策的颁布,我国体育行业消费规模和人口相较于之前有了极大的提升,但仍然与美国等发达国家存在较大差距,体育市场消费活力不足。国家可通过制定相关政策促进健身休闲产业发展,推动体育产业结构转型升级;通过大力发展业余体育赛事、民族传统体育展演等,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体育需求;通过将体育产业与其他产业融合等方式,丰富体育消费产品,促进体育消费转型。如体旅结合、体医结合、特色体育小镇、互联网技术等为体育产业发展提供了新的动力。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