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观生态学双语教学活页教材建设探索
作者: 杨静怡[摘 要]景观生态学的双语教学改革可以让学生具有国际意识、走向国际化和现代化,其中双语教学的教材是完成好双语教学计划的决定性因素。目前的景观生态学教材和文献资料较多,从不同教材和最新文献中选出合适的内容并整合为活页教材是较具实用性的教材建设形式。文章建议教师分为理论、实践和实习三部分进行活页教材教学内容和知识点的整合,鼓励学生共同完善活页教材,同时通过分组教学、线上线下教学等方式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教学效果。
[关键词]景观生态学;双语教学;教学改革;活页教材
[中图分类号] G64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3437(2023)23-0024-05
景观生态学是一门新兴的生态学学科,被称为生态科学领域的“最后的前沿科学”。景观生态学起源于东欧,在西欧、北美得到发展,如今德国、英国、波兰、捷克、美国和加拿大等国家的高校大都开设了这个专业或课程。在国内,景观生态学也是许多林业院校林学专业的必修课程[1],但一些高校的景观生态学教学忽略了其前沿性、应用性和综合性的特点。高等学校的人才培养应尽量让学生具有国际意识,走向国际化和现代化[2]。因而,对景观生态学实施双语教学改革能够加深学生对原本翻译自英文著作中的概念和术语的理解,同时能提升学生的英语学习和交流能力,建立一个综合性、多样性、与国际接轨的双语教学体系。
双语教学是教师、学生和教学内容相互配合的综合过程,其中双语教学的教材作为教学内容的重要载体,是完成好双语教学计划的决定性因素[3]。双语教学教材对于学生必须具有一定的吸引力且适合学生的英语接受能力,否则会影响实际的教学效果[4]。所以,景观生态学的双语教学教材建设是影响双语教学质量的重要因素,必须对双语教材的建设和使用问题进行深入探索,以期为景观生态学双语教学改革提供参考与支持。
一、景观生态学双语教学教材建设的重要性
国际化是高等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双语教材是影响双语教学发展的最重要因素。教材是教师传递知识和进行绝大多数教学活动的重要载体,而双语教材可以通过以母语和第二语言呈现信息的方式,使学生能更好地理解和记忆材料[5],如通过比较不同语言对同一个概念的表达,让学生加深对概念的理解。同时,双语教材能够增加学生接触第二语言(英语)的机会,帮助他们提高英语水平。
景观生态学涉及生态学、生物学、地理学等理论以及空间分析、景观尺度和遥感技术等前沿问题[6]。由于景观生态学所具有的前沿性和综合性,景观生态学的教学不适宜继续采用传统的教学方式,即采用中文教材,教师以讲授教材中的固定知识点为主[7]。景观生态学是生态学领域的新鲜血液,很多理论和技术还在发展当中,所以在教学中需要让学生了解最新、最前沿的观点和方法,使用双语教材可以让学生了解全球该领域的最新研究和进展情况[8]、来自不同国家学者对景观生态学诸多研究热点和议题的不同观点和方法[9]。此外,使用双语教材不仅能够让学生学习到景观生态学的知识,还可以拓宽学生的视野,为他们科研和就业提供宝贵的支撑。
二、景观生态学双语教学教材建设的重难点
双语教学是指采用外语(一般为英语)和汉语两种语言对非语言学科进行教学的活动。双语教学的困难在于采用了学生不熟悉的非母语语言。景观生态学的中文教材较为丰富,使用较多的教材有中国农业出版社出版、周志翔主编的《景观生态学基础》[10],科学出版社出版、傅伯杰和陈利顶主编的《景观生态学原理及应用》[11]以及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由国际景观生态学期刊Landscape Ecology主编邬建国编著的《景观生态学:格局、过程、尺度与等级》[12]。英文教材中,Landscape Ecology in Theory and Practice由Turner和Gardner 两位景观生态学泰斗共同编著,是欧洲和北美高校常用的教材[13]。然而这本英文教材国内暂未引进出版,直接购买英文原版教材价格较高,且购买过程较为繁琐。
除教材外,大量的英文文献,尤其是期刊Landscape Ecology中的英文文献提供了景观生态学的最新动态和前沿研究,也为各种理论提供了优秀的案例,可作为重要的教学材料[14]。不同的教材侧重点不同,各有优点,单纯选择某本教材进行教学可能会错过其他教材中的经典理论或优秀案例。因此,从不同教材和最新文献中选出合适的内容并整合为活页教材是较具实用性、灵活性和针对性的方式。但制作活页教材和直接选择固定教材相比具有较大的难度,要求授课教师具有较高的英语水平,并且从事景观生态学前沿研究,掌握最新的研究动态。同时,每届学生的活页教材并不是相同的,需要根据学科的最新发展动态进行调整,这对授课教师的专业能力、英语水平以及时间、精力和热情都有很高的要求[15]。此外,学生在使用和保存活页教材方面也存在诸多不便。以上问题均是景观生态学双语教学教材建设的难点,是开展双语教学最主要的瓶颈。
三、景观生态学双语教学活页教材建设的思路与建议
(一)授课教师的遴选
景观生态学双语教学的授课教师必须经过严格的筛选。首先,授课教师应具备较高的英语水平,能够对专业名词、句子、段落等熟练地进行中英文双语教学。其次,授课教师应该熟知景观生态学的经典理论和常用方法,最好是长期从事景观生态学领域研究的学者,了解景观生态学在国际上的最新研究动态。最后,授课教师必须具有高度的责任心,对双语教学具有足够的信心和热情。因为双语教学较中文教学难度偏大,教师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进行备课,授课过程中还要排解学生对双语学习的畏难情绪,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随时调整教学方式,以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
(二)教学计划的制定
景观生态学双语教学围绕“培养具有国际化视野、理论联系实际能力、团队协作和自主学习能力的人才”这个理念,可分为理论教学、实验教学和实习教学三部分来制定教学计划(见图1)。理论教学可分为课堂讲授和国际文献研读两部分,采用线上和线下教学两种形式。传统的生态学教学以理论教学为主,但由于景观生态学具有较强的实用性,建议增设与理论课相对应的关于景观空间分析的英文软件的操作课程。实验教学通过线上视频学习和线下实际操作的方式开展。实习教学则通过具体的实际案例,采用分组教学的方式,引导学生分工协作,将理论与实际相结合,解决实际问题,并鼓励学生采用双语形式进行成果展示和汇报。
景观生态学双语教学改革的目的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强调理论与实际相结合,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使学生在具体的实践中掌握这门课程的重难点,了解景观生态学在国际上的发展前沿以及在行业研究和生产实践中的重要作用,培养学生利用所学知识和技术处理实际问题的应用能力和创新能力,同时提升英语学习的能力。
(三)教材内容的整合
活页教材可以英文教材Landscape Ecology in Theory and Practice的章节为主要脉络,以其他教材中经典的理论知识和优秀案例作为补充,同时添加相关的最新的国际文献,让学生了解景观生态学的前沿动态或新的方法和技术,掌握如何将书本理论应用于具体的景观规划、自然保护和生态恢复等实践中。理论教学内容、国际文献研读目录以及实践教学内容见表1。
教学内容可分为11个部分,主要涉及景观生态学简介,斑块、廊道和基质的概念及其生态学意义,景观格局的形成原因,景观格局分析和景观指数,空间统计学,生物和景观格局,景观功能,景观干扰,景观模型与尺度,景观异质性和生态系统过程,景观生态学未来的研究方向和应用等。挑选了11篇对应这些研究内容的经典或最新的国际文献,包含景观尺度、景观异质性、景观破碎化、景观连通性、景观格局与过程和景观模型等景观生态学的主流研究内容,引导学生阅读并提取其中的关键科学问题、研究内容、方法和结论。对应的实践教学内容包括空间数据的采集,景观三要素的识别与特征分析,Fragstats、GuidosToolbox、InVEST等常用景观分析软件的介绍和操作训练,景观格局与生态过程分析,景观时空变化分析等。
(四)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双语学习有一定的难度,尤其是对于英语水平不太好的学生来说,容易产生畏难情绪和抵触心理。若双语教学模式采用不当,很容易使学生产生厌学情绪或把课程单纯上成了英语翻译课。双语教学并非全英语教学,教学主要采用英文PPT和英文活页教材,使用双语讲解的方式帮助学生理解。英文文献研读作为一种教学辅助手段,教师要根据关键理论点,结合当前景观生态学的研究热点,遴选并不断更新国际前沿文献供学生研读与探讨。在课堂上,将文献以推送的形式在线上展示并发起讨论,通过鼓励学生阅读和总结英文文献提高学生的英文阅读能力,通过文献分析掌握前沿知识的能力,为部分学生攻读研究生打下坚实的基础。
在双语教学中,必须由浅入深,先从常用的专有名词的英语表达开始,慢慢引导学生进行国际前沿文献阅读,让学生了解理论知识如何在实际中解决具体的问题。因此,双语教学教材编撰需参考国内外著名大学相关课程材料,并结合当地的一些实际需求,使教材内容更具趣味性和实用性,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通过组织学生在线上开展小组学习和讨论,突出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以提升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采用分组教学的方式,鼓励同组学生互相帮助、相互带动,共同进步。课程结束前要求学生以小组合作的形式完成一项综合实习项目,鼓励学生将实习项目的成果通过英文报告、英文论文或制作视频等形式进行展示,从而提升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与综合能力。
针对学生使用和保存活页教材不便的情况,可为学生准备一个打孔活页文件夹,让学生将每次发放的活页材料及时打孔并装入活页夹内,避免丢失。活页教材在制作时应预留笔记空间,要求学生在活页上做笔记并定期检查。此外,要求学生将随堂作业、课后作业、实验报告等装入活页夹中。这样,这本活页教材不仅有教师整理的教学内容,而且记录了学生学习的点滴、收获和成果。课程结束后,活页教材既可以作为考试或学习的材料,也是学生学习生涯的一份珍贵收藏。
四、结语
本文针对景观生态学双语教学教材建设的难点和瓶颈的问题,提出采用活页教材的形式融合国内外景观生态学教材和最新的国际文献,强调双语教学教师需具备较高的专业素养和教学热情,通过双语讲授,提升学生的英语学习能力和国际视野,帮助学生掌握景观生态学的相关理论、前沿知识。关于景观生态学双语教学教材和电子课件的建设还需在教学实践中不断改进和完善,以期进一步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教学改革效果。
[ 参 考 文 献 ]
[1] 翟睿洁,赵文武,华廷.面向人类世的自然与社会:景观生态学的挑战与展望:第十届国际景观生态学大会述评[J].生态学报,2020,40(5):1834-1837.
[2] 彭奎,李远,李宏.景观生态学双语教学探索[J].中国冶金教育,2011(4):66-69.
[3] 周星.教育国际化背景下高校双语教学教材建设的浅析[J].课程教育研究,2017(14):14-15.
[4] 罗睿,郭建军.对中国大学双语教学中教材建设的思考[J].教育文化论坛,2012,4(5):70-75.
[5] 张敏瑞.高校双语教学的教材建设和使用[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S2):273-274.
[6] 郑景明,康峰峰,周志勇.农林院校“景观生态学”本科课程的教学设计[J].中国林业教育,2014,32(6):57-60.
[7] 郑景明,齐建东,康峰峰,等.翻转课堂在“景观生态学”课程教学中的实践[J].中国林业教育,2020,38(2):71-74.
[8] 喻红阳.基于全过程的高校双语教学教材建设浅论[J].教育教学论坛,2012(24):153-154.
[9] 曹蕾蕾,侯劲汝,吴文,等.高校双语教材现状分析及建设探析[J].教育教学论坛,2019(34):247-248.
[10] 周志翔.景观生态学基础[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7.
[11] 傅伯杰,陈利顶,马克明. 景观生态学原理及应用[M].北京:科学出版社, 2011.
[12] 邬建国.景观生态学:格局、过程、尺度与等级 [M]. 2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
[13] TURNER M G, GARDNER R H . Landscape eco⁃
logy in theory and practice: pattern and process[M]. New York: Springer,2015.
[14] 冷文芳,肖笃宁,李月辉,等.通过《Landscape Ecology》杂志看国际景观生态学研究动向[J].生态学杂志,2004(5):140-144.
[15] 闫慧,李林,郭颖.建设双语教学示范课程的思考与探索[J].科技资讯,2015,13(15):181.
[责任编辑:雷 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