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教育(上半月)2023年第23期

大学教育(上半月)

大学教育(上半月)2023年第23期

月刊 教育教学

简介

《大学教育》贯彻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和政策,反映高校学科建设和教学研究、改革成果,促进高等教育人才素质提升,为我国高等教育和课程改革服务。

目录

学科建设 | 景观生态学双语教学活页教材建设探索

[摘 要]景观生态学的双语教学改革可以让学生具有国际意识、走向国际化和现代化,其中双语教学的教材是完成好双语教学计划的决定性因素。目前的景观生态学教材和文献资料较多,从不同教材和最新文献中选出合适的内

课程改革 | 面向非艺术生的设计史课程建设研究

[摘 要]随着高校扩招,很多设计类专业也招收了非艺术生。由于非艺术生与艺术生入学前的知识和技能储备存在差异,使得同样的课程在授课过程中面临不同的问题。文章从设计史等理论课程中非艺术生表现出的学习问题入

课程改革 | 能源化工专业实验教学改革与效果评价

[摘 要]专业实验是能源化工专业一门重要的实践性课程,但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发现,课程往往存在实验教学效率低、实验预习效果把控不好、实验安全操作考核欠缺、实验运行条件设置不灵活、实验成绩评定标准不完善等问

课程改革 | “以赛促教”的教学模式改革探索

[摘 要]“以赛促教”的教学模式改革是针对当前计算思维课程传统教学模式的一次全新探索。“以赛促教”教学模式将竞赛与具体的课程内容、专业的培养目标紧密结合,以学科竞赛为契机,加强师资队伍建设,以期实现学

课程改革 | 基于虚拟仿真的材料力学机械实验教学改革

[摘 要]实验教学是人才培养的重要环节,文章分析了目前材料力学机械实验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利用虚拟仿真实验教学平台,通过建立网络实验教学资源、开展虚拟仿真实验、完善实验数据库等方面进行材料力学机械实

课程改革 | 食品生物技术课程教学改革探索

[摘 要]食品生物技术是南宁学院食品与质量工程学院食品质量与安全本科专业的重要专业选修课。因其内容丰富、综合性强且烦琐抽象,加上教师教学模式单调、学生专业背景参差,导致许多学生学习难度大、学习效果不佳

教学研讨 | 论经济学通识课程面向真实世界的重要性

[摘 要]微观经济学课程具有知识点多兼理论抽象的特点,而通识课程的教学时长较为有限,其难教难学具有一定的普遍性。文章基于理工科大学微观经济学原理通识课程教学实践,就课程缘何难教难学进行梳理,探讨如何以

教学研讨 | 基于认知科学的机械原理课程教学创新与实践

[摘 要]机械原理课程秉承“学生中心、育人为本、实践为翼、思维发展”的教学理念,基于认知科学,构建师生学习共同体,开展线上线下、课内课外深度融合的混合式教学。课程团队坚持创新教学内容、理论与实践融合、

教学研讨 | 基于OBE的“七段式”混合式教学设计研究

[摘 要]大数据人工智能正在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高等教育已全面进入提质创新的新阶段。文章基于OBE成果导向、学生为中心、持续改进的工程教育专业认证核心理念,对高校混合式教学设计进行了研究,提出了基于O

思政育人 | 药物分析课程思政教育实施探索

[摘 要]为实现药物分析课程和思政教育的有效融合,更好地发挥专业课程的育人功能,文章在改进思政教育的实施形式、实行多元化教学方式、改革考核机制等方面对药物分析课程思政的教学设计、网络平台建设、多元化考

思政育人 | 材料力学课程思政教学探索

[摘 要]高等院校的根本任务是立德树人,课程思政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环节。材料力学是高等工科院校的一门重要专业基础课,如何保证材料力学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同向同行,是目前材料力学课程教学改革所面

思政育人 | 铁人精神及将其融入高校思政课的路径研究

[摘 要]大庆精神是中国共产党精神谱系的重要组成部分,铁人精神是大庆精神的具体化、人格化。文章首先阐述铁人精神的丰富内涵,其次解读铁人精神融入高校思政课的深刻意蕴,最后提出铁人精神融入高校思政课的现实

人才培养 | 新文科背景下数字商务人才培养探索与实践

[摘 要]文章旨在探讨新文科背景下数字商务人才培养具有的重要意义、存在的现实瓶颈与突破的实践路径:在意义方面,指出跨学科人才质量成为衡量新时代文科专业水平的重要标志,新文科背景下数字商务人才培养探索与

往期杂志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