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修订《体育法》是建设体育强国的制度资源

作者: 刘纯献 刘盼盼

摘      要:通过深入研究新时代体育强国的内涵,新修订《体育法》为建设体育强国构筑制度框架,体育制度现代化为建设体育强国保驾护航等,深刻认识到新修订《体育法》为我们构建了系统完备的体育法治体系,为建设体育强国奠定了坚实的法治基础,也为实现体育重点领域和新兴领域立法,为健全体育治理急需、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提供了必备的体育法律制度框架。

关  键  词体育法;体育强国;制度资源;核心价值观

中图分类号:G80-0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6-7116(2023)01-0054-06

The newly revised Sports Law is the institutional resource

for building a sports power

LIU Chunxian,LIU Panpan

(School of Physical Education,Zhengzhou University,Zhengzhou 450001,China)

Abstract: Through in-depth studying of the connotation of a sports power in the new era, and the newly revised Sports Law building an institutional framework for building a sports power, and the modernization of the sports system escorting the building of a sports power, this work deeply realizes that the newly revised Sports Law has built a systematic and complete sports rule of law system for us, and laid a solid foundation for building a sports power under the rule of law, and implemented legislation in key and emerging areas of sports, aw well as improved sports governance. At last, it has also provided the necessary framework of sports legal system to meet the increasingly growing needs of people for a better life in the future.

Keywords: sports law;sports power;institutional resources;core values

《体育法》是我国体育领域一部固根本、稳预期、利长远的基础性法律,为推动我国体育事业发展、增强国民素质发挥了重要作用。如果与所处的经济社会新发展阶段、新时代体育改革发展的战略目标、人民群众与日俱增的美好生活新期待尤其是对体育的新需求对标对表,显现出《体育法》的引领、规范和保障作用渐弱,全面修订《体育法》十分必要又深得民心。《体育法》于2022年6月24日修订通过。新修订《体育法》充分体现了“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涉及很多方面,在实际工作中必须有一个总揽全局、牵引各方的总抓手,这个总抓手就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依法治国各项工作都要围绕这个总抓手来谋划、来推进”[1]

1  新时代体育强国的内涵

新修订《体育法》进一步明确了推进体育强国建设的法律规范”[2]。建设体育强国既离不开新发展理念的导向,更需要高质量发展领航。新时代体育强国体现在宏观上要纲举目张:群众体育是根,根深叶茂;竞技体育是本,本固枝荣;体育产业是源,源远流长;体育文化是魂,凝魂聚力。新时代体育强国体现在中观上要立柱架梁:完善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实现全地域覆盖、推进全民健身智慧化发展实现全人群共享,全民健身国家战略落地落实,在助力健康中国建设中促进全民健身与全民健康高度融合;努力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现代化体育竞赛体系,引领推进职业体育健康发展,提升夯实竞技体育综合实力,拓展增强为国争光能力;打造激发市场主体活力与加强体育市场监管两手硬,为加快体育产业转型升级提质增效增添新动能;弘扬与践行中华体育精神,培育运动项目文化建设沃土,厚植丰富体育文化产品根基,促进社会主义体育文化繁荣昌盛;为构建世界命运共同体营造体育对外交往新格局,在讲好中国体育故事、提供中国体育智慧、服务大国特色外交和“一国两制”事业中提升中国体育国际影响力。新时代体育强国还要在微观上固本强基:既要抓好体育场地设施建设又要搞好全民健身活动普及;既要促进青少年体育发展又要构建好国家体育训练体系;既要用好科技助力体育又要搞好体育产业升级;既要抓好体育文化建设又要打牢体育志愿服务与体育社会组织建设根基。只有这样才能实现“体育是提高人民健康水平的重要途径,是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向往、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重要手段,是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动力,是展示国家文化软实力的重要平台”[3]

2  体育法为建设体育强国构筑制度框架

新修订《体育法》之所以成为建设体育强国的制度资源,就在于它为中国体育制度的四梁八柱固本强基,在为建设体育强国保驾护航中体现出鲜明的中国特色、时代特色、历史底色,它不是在原有《体育法》的小修小补,而是体现着国家体育治理的深刻革命和历史变迁。

2.1  为体育制度奠定牢固的思想基础

“制度是一个社会的游戏规则,制度构成了人们在政治、社会或经济方面发生交换的激励结构”[4]。第一,新修订《体育法》为体育制度奠定牢固的思想基础,体现在考量中国体育的特点和优势中,为中国体育始终坚持正确的发展方向、永葆发展活力赋能,彰显了中国体育制度在先进思想的引领、维系中健全完善。明确增加规定以弘扬中华体育精神旨在丰富中国共产党的精神谱系,以培育中华体育文化旨在丰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内存,以着重彰显毛泽东主席关于“发展体育运动,增强人民体质”重要题词明确社会主义中国历久弥坚的体育方针。第二,新修订《体育法》在为体育制度奠定牢固的思想基础方面带着强烈的问题意识,旨在解决中国体育发展中带有根本性、全局性、稳定性和长期性的问题,使体育制度成为引领中国体育摆脱各种阻碍、持续发展进步的坚强保障。明确规定体育工作必须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强化加固体育事业发展的主心骨,明确要求体育工作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夯实全民健身基础,提倡普及与提高相结合,推进体育事业均衡、充分发展,推动体育强国和健康中国建设融合发展。第三,新修订《体育法》为体育制度奠定牢固的思想基础方面,还体现在彰显中国体育制度走向稳定成熟的重要标志和中国体育兴旺发达的根本保障。充分遵循于法周延的原则和于事简便的精神既提高体育制度的实体性规范和保障性规范,又确实强化体育制度的针对性、操作性、指导性,以提高体育制度的价值,增强体育制度的权威。明确规定国家要依法保障公民平等参与体育活动的权利,尤其要对未成年人、妇女、老年人、残疾人等参加体育活动的权利予以特别保障,使法律为弱势群体撑起保护伞;在体育供给侧改革方面,明确规定国家要扩大公益性和基础性公共体育服务供给,推动基础公共体育服务均等化,逐步健全全民覆盖、普惠共享、城乡一体的基本公共体育服务体系;在培育与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方面,明确规定开展和参加体育活动应遵循依法合规、诚实守信、尊重科学、因地制宜、勤俭节约、保障安全的原则;在保障全民健身长效机制方面,为激发全民体育热情,广泛宣传体育事业,规定每年8月8日全民健身日所在周为体育宣传周。第四,新修订《体育法》为体育制度奠定牢固的思想基础还体现在,中国历史的沿革为体育制度树立里程碑,文化传承为体育制度导航,经济社会发展为体育制度打造平台,长期体育实践验证体育制度优越性,渐进性改进塑造体育制度的先进性,内生性演化检验体育制度动力性。

2.2  为全民健身运动固本强基

“一个社会的成分越复杂,各种集团越是纵横交错,其政治共同体的形成和维持就越依赖于政治制度的功效”[5]。新修订《体育法》构建的体育制度框架是当代中国体育发展进步的根本保障,是具有鲜明中国体育特色、明显制度优势、强大自我完善能力的集合体。确保体育制度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树立起指引中国体育沿着正确轨道发展的风向标;保障中国体育贯彻落实以人民为中心的宗旨,标定体育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引领中国体育制度不仅具有恰当的价值定位、精准的目标设计、正确的路径选择,而且还为人们的认识和实践活动提供必要的条件。也正是由于体育法发挥了体育制度的引领作用,使全民受益的、代表生活方式发展必然方向的全民健身把来自不同方面的个体力量汇聚成取之不尽的向心力、凝聚力、爆发力,形成为建设体育强国思想同心、目标同向、行动同步的同频共振。新修订《体育法》确立全民健身专章,不仅强化全体人民增强体魄、健康生活的基础和保障,扩容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内涵,筑牢个人成长和实现幸福生活的根基,而且压实国家实施全民健身战略,构建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促进全民健身与全民健康深度融合的责任;不仅引领在体育强国与健康中国建设同向同行中把人民健康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制高点,而且在推动全民健身和全民健康深度融合中,实现全民健康既能夯实第一个一百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根基,又能为第二个一百年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注入磅礴伟力,助推体育就是民生、强壮就是美丽、健康就是幸福的理念更加深入人心,真正实现引导全民健身向全地域覆盖、全周期服务、全社会参与、全球化合作、全人群共享的方向发展。新修订《体育法》为全民健身夯基垒台体现在凸显体育制度理念、强调制度规范、严密制度规则、扩容制度对象、创新制度载体等方面,体现了体育制度设计一切从国情出发,从制度设计上就要站位中华文明的特质、人民的体育诉求、民族的心理认同、社会的主流意识等高端,以激活和凝聚亿万人民认同并遵守体育制度的内在情感和精神力量。

2.3  健全完善竞技体育举国体制

举国体制是运用特殊的资源配置与组织方式,以政府为主体统筹调配全国资源力量来实现相应的目标任务。新中国成立初期在体育领域实行举国体制是由当时基础薄弱、人才短缺的国情决定的,就是更多依赖政府行政动员和集中计划调配能力来保障竞技体育的发展。举国体制最核心的要义要体现“全”,中国之所以举全国之力发展体育事业,充分说明中国体育在党、国家和人民心目中占据较高的地位,满怀较强的希冀。之所以还有人依然对践行过的行之有效的举国体制持有争议,关键在于“全”的内涵方面仍有短板需要补齐。以往无论是职业体育的发展还是体育组织的健全完善,无论在训练体制的设计还是竞赛制度的安排,无论是在顶层设计运动员管理制度还是构建后备人才培养体系,都与真正地举全国之力有不小的差距。真正把以往约定俗成的政府作为单一主体的掌舵又划桨转化为政府、体育行政部门掌好舵,各协同部门、社会力量与个体齐心协力划好桨,才能健全完善真正的举国体制。在全运会上为群众赛事提供了用武之地,立即收获了国人点赞的回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