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立我国体育仲裁背景下完善体育行业协会内部解纷制度的探讨

作者: 于善旭

摘      要:随着全面依法治体的不断推进和依法解纷维权需求的日益突显,在《体育法》修改中为体育仲裁增加法律依据已成共识。而将体育仲裁置于体现体育自治特性的整个体育纠纷解决体系中进行综合考量,还须关注作为体育仲裁前提而先行用尽内部救济的体育行业协会解纷制度的贯通。在对内外结合解决体育纠纷和体育仲裁与体育行业协会关系进行阐发的基础上,以文本分析法就网络可查信息,通过对我国全国性单项体协体育解纷制度,从解纷机构及其文件、章程中的相关规定和其他规范文件中的有关规定等方面的梳理,认为全国单项体协体育解纷制度建设已初步奠定基础,但尚不能适应需要,应尽快补齐短板弱项。为做好我国体育行业协会内部解纷与体育仲裁的衔接,建议要抓住修法契机,推动体育行业协会解纷制度建设的新发展;全国体总和中国奥委会要为体育仲裁确立地位;全国单项体协要做好内部完善衔接准备;还要发挥网络信息在促进体育解纷与仲裁学习、宣传、运用方面的作用。

关  键  词:体育法;体育纠纷;体育仲裁;体育行业协会;体育规章制度;内部救济

中图分类号:G80-0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6-7116(2022)02-0001-10

Discussion on perfecting the internal dispute resolution system of sports association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establishing sports arbitration in China

YU Shanxu

(Research Center of Sports Humanism Sociology,Tianjin University of Sport,Tjianjin 301617,China)

Abstract: With the continuous advancement of the comprehensive rule of law and the increased demand for legal disputes settlement as well as rights protection, it has become a general consensus to add legal basis for sports arbitration in the amendment of Sports Law. However, when comprehensively considering sports arbitration in the overall sports dispute resolution system that manifests the characteristics of sports autonomy, it is necessary to focus on the implementation of the dispute resolution system in sports industry association because it exhausts internal remedies as the prerequisite of sports arbitration. Based on explicating the internal and external settlement of sports disputes and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sports arbitration and sports industry associations, and from the perspectives of dispute resolution agency and its documents, relevant provisions in the articles and the relevant provisions in other normative documents, this paper selects the online available data and sorts out the sports dispute resolution system in national individual sports association through analytical method. In this way, it is summarized that an initial foundation has been laid but there are still some shortcomings to be improved. Moreover, In order to link up the internal dispute resolution and arbitration of sports associations in China, it is suggested to seize the opportunity of law amendment and promote the new development of the dispute resolution system of sports associations, to establish status for sports arbitration from national sports federation and the Chinese Olympic Committee, to strengthen the internal system construction of national individual sports association, and to exert the role of network information in promoting the use of sports dispute resolution and arbitration learning propaganda.

Keywords: sports law;sports dispute;sports arbitration;sports industry association;sports rules and regulations;internal remedy

自载有体育仲裁条款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体育法》(以下简称《体育法》)1995年颁布实施以来,我国关于建立体育仲裁制度的探讨持续不断。近年来,随着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依法治体的迅速推进,以及体育改革发展中解纷维权需求的不断增长,对尽快建立我国体育仲裁制度的呼声更为强烈,通过《体育法》修改中为体育仲裁扩增法律依据已成共识。特别是已进入审议程序的《体育法》修订草案中,设置了体育仲裁的专章内容,使我们看到长期空缺未能落地的体育仲裁制度有望尽快建立的曙光。体育仲裁作为彰显体育特殊性的行业自治,是解决体育纠纷的一种重要方式,同时与体育行业协会的内部解纷紧密关联。按照用尽内部救济的国际体育通行惯例,做好体育行业协会内部解纷与外部体育仲裁的衔接贯通,是保证体育仲裁得以顺畅运行不可或缺的先期支撑。而目前我国体育行业协会内部解纷制度的构建如何,是否能够与即将建立的体育仲裁制度很好衔接、配套发展,尚鲜见对此的专门研究。因而,在当前《体育法》修订已驶入快车道、建立我国体育仲裁制度正加快推进和积极筹划的背景下,既需要在有关理论研究的基础上,展开对体育仲裁制度建立操作和实际运行的深化研究,也有必要进行将体育仲裁纳入体育纠纷解决体系的系统化思考,对我国体育行业协会内部纠纷救济是否能够与体育仲裁有效衔接进行现实性考量,从完善体育行业协会内部解纷制度的角度来保证新建立的体育仲裁可顺畅运行。

1  体育仲裁与体育行业协会解纷的紧密关联

我国《体育法》不但为体育领域的解纷维权提供了直接的法律依据,而且借鉴国际经验前瞻性地作出我国尚未实践的体育仲裁规定,再加上我国首次受聘为国际体育仲裁院(以下简称“CAS”)的仲裁员参加亚特兰大奥运会执裁的亲历介绍[1],促成了国内有关国际体育仲裁、建立体育仲裁制度以及体育纠纷解决机制研究的迅速兴起。而且,体育仲裁的研究始终置于体育解纷的整体研究之中,并推动着一些单项体育协会解纷制度的建立。

1.1  内外结合解决体育纠纷已成全球体育的通行惯例

《体育法》颁布后,原国家体委立即着手建立体育仲裁制度的准备工作,于1996年设立了体育仲裁的软科学研究项目,后又成立体育仲裁立法的起草班子,在翻译相关国外资料的同时,还多次派团出国进行体育仲裁考察。通过这些实地考察和信息收集,获得了国外体育仲裁和体育解纷方面的较多情况,看到多样化多渠道的内外结合解决体育纠纷,已经成为全球体育的通行惯例。如通过1997年对美国和加拿大的体育仲裁考察,了解到美加已形成包括单项体育协会内部、奥委会、仲裁和司法等多种体育解纷方式,加拿大的运动员、教练员协会等还参与处理有关的体育纠纷[2-3]。在2020年对荷兰和奥地利的体育仲裁考察中,同样获得了健全体育组织内部与社会相互衔接的体育仲裁和解纷制度的有关启示[4]。与此同时,国内有关体育纠纷的研究逐步展开,从多个视角对体育纠纷的多样化解决方式进行概括。笔者当时通过对一些国家有关做法的总结,提出这是体育组织系统内部处理和体育组织系统之外法律解决的内外结合[5]。有的学者进一步指出,解决体育纠纷,包括自力救济、公权救济和社会救济的多种解决机制[6]。又有学者以比较法与国际法的视野进行系统化探讨,认为各国都是采用内外结合的方式来解决体育纠纷,体育纠纷救济机制呈现出多元化的趋势[7]。其后有关体育纠纷的大量研究,多在此基础上做进一步的深化发展。

之所以需要采用内外结合的多元化方式解决体育纠纷,就在于纷繁复杂的体育纠纷本身具有从形式内容到性质关系的多样性。体育纠纷既可是体育活动中纯粹商业性的,也可发生在体育组织与其成员之间,或平行或上下级的体育组织之间,还可因体育组织对其成员的处罚产生,而且这些争端超出一国范围便演变为国际体育争端[8]。面对这些具有不同当事主体、各类争议内容、涉及不同法律关系的各种体育纠纷,需要有法院内外、国家体制内外各种模式的庞大解纷系统,而且要针对不同纠纷需求和发挥不同解纷方式的比较优势,必然需要体育纠纷救济机制的多元化[9]。一方面,体育纠纷作为发生在体育领域的利益冲突,有着与一般纠纷的共性特点,不可能脱离国家的法治系统和解纷体系,有些要通过行政裁决和复议,特别是司法诉讼加以解决。司法权是国家权力的重要构成,诉讼方式是一切争端解决和权利保护的底线,也是体育纠纷达到一定激化程度必须采用的外部解决方式。虽然体育组织有时很不情愿体育纠纷进入诉讼程序,甚至一些法院判决令体育组织十分尴尬,但各国体育纠纷最终走上法庭的还是有增无减。另一方面,体育毕竟是一个有着较强专业技术性、相对行业封闭性和高度国际体系化的特殊领域,体育组织的权威地位和自治自律作用十分突出,体育纠纷必然还有很多自身的特点。这样,对其救济就有着很多行业专门性、灵活快捷性和国际协调性等方面的特殊要求,因而早期的体育纠纷主要是在体育组织的系统内部解决。而当体育纠纷只在组织内部解决带来可能影响公正的疑惑、有些体育纠纷进入司法程序又难以满足其特殊需要的情况逐步增多时,在体育组织之外采用中立第三方的专业化体育仲裁方式便应运而生。可见,根据解决体育纠纷不同需要,将体育组织内部和解、调解和裁决,与外部调解、仲裁和诉讼进行很好的结合,已被实践证明是有效解决国内和国际体育纠纷的成功做法。

1.2  体育行业协会内部解纷制度是体育仲裁运行的前置基础

多年来,解决体育纠纷在体育组织内部与外部各种方式相结合的探讨和运用中,还不断厘清着在内部多类主体和外部多种方式之间的重点分工与关系协调,以及在内部与外部之间的紧密关联和有序衔接。在体育组织内部,虽然一些国家的奥委会等体育组织也承担着一定的纠纷处理职能,但相当多的纠纷是发生在体育项目协会内部成员之间以及成员与协会之间,国际单项体育联合会和各国单项体育协会为代表的体育行业协会,是体育组织内部解决体育纠纷最主要的主体。而在体育组织外部的仲裁与诉讼等方式之间,在体育解纷实践中创立兴起的体育仲裁,因其更能适应解决体育纠纷对专业技术方面的要求和具有快速便捷、灵活高效的优势,成为很多国家和国际上在第三方解决体育纠纷方式上的首选。而且,就体育纠纷在体育行业协会内部解决与体育仲裁外部解决之间的关系摆位上,体育组织内部先行解决,用尽内部救济机制,将内部解纷作为体育仲裁的前置基础,已成为国际体育界达成共识的重要原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