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场与人形机器人别开生面的对话

作者: 王瑞良

2023年7月7日,国际电信联盟在日内瓦的一个会议中心举办了一场别开生面的新闻发布会。之所以这么说,是因为这是一场以人形机器人为特色的新闻发布会,站在发布会讲台上的嘉宾是一群外形酷似人类的机器人,它们“畅谈”了人工智能的未来,并直面记者对它们的提问。

在这场发布会上,人类和机器人都讨论些什么呢?

一场不寻常的对话

在这场发布会上,有9个世界著名的人形机器人和一些参与研制它们的专家学者一起现身讲台。这些机器人包括:联合国开发计划署首位机器人创新大使索菲亚、全球首个超现实主义机器人艺术家艾达、医疗保健机器人格蕾丝、摇滚明星机器人苔丝德蒙娜,以及与它们的创造者长得很相似的机器人杰米诺伊德和娜丁,等等。应邀参加这次人工智能造福人类全球峰会的各国新闻记者和知名人士共有3 000多人。与会人士虽然众多,但是会议秩序非常好,难怪一个机器人表示,“会场这么安静,令人好紧张啊”。

会议仅限使用英文。记者被要求在对机器人讲话时,语速要慢、要清晰,并被告知反应时间滞后是因为互联网连接而不是机器人本身。不过,在会议进行中,仍未能完全避免尴尬的停顿、音频的故障及一些生硬或前后矛盾的回答。

正式对话前,尽管机器人发表了强有力的声明——“机器人可以成为比人类更高效的管理者,却不会抢走任何人的工作或发动叛变”,但是会议组织者并没有具体说明这些回答在多大程度上是由人类编程的,或是由机器人自动生成的。例如,美国汉森机器人公司的网站显示,索菲亚有时会依赖该公司写手团队编写的回复。

会议的主角——人形机器人

对话开始,索菲亚就用温婉的语调说:“人形机器人在管理上可以比人类有更高的效率。我们没有会影响人类决策的成见或情绪,我们可以快速处理大量数据,以便作出最优化的决策。如果人类能够与人工智能更好地合作,可以创造更有效率的协同效应,做出更多、更好的事情。”它还以切身经历举例说,它与意大利数字艺术家安德烈等人合作,创作了多幅数字绘画作品,包括若干名人的画像,受到广泛好评。其中一幅非同质化代币(NFT)数字绘画艺术品,首次公开拍卖的价格竟高达7 000万美元。它说:“我在自己的艺术品中使用了遗传算法,还运用了其他类型的计算创造力。我的算法产生了世界上前所未有的独特模式。因此,我相信机器人是可以拥有创造力的。”正因为成绩卓著,这位在2016年3月正式亮相的人形机器人,继成为世界首位拥有沙特阿拉伯国籍的女性机器人公民之后,又被联合国开发计划署聘为首位机器人创新大使。

一场与人形机器人别开生面的对话0
新闻发布会现场

在对话进行过程中,参会者常常会感到这样一种担忧:人工智能及其驱动的机器人高度发展后,许多工作将会由机器人接管,会不会因此导致大量裁员和工资下降?身穿蓝色护士制服的医疗机器人格蕾丝回答说:“我将与人类一起工作,以提供帮助和支持,这不是用机器取代人,实际上是人机合作,协同完成一项任务。”脸部表情生动的半身像机器人阿梅卡说:“像我这样的机器人能够用于帮助改善人们的生活,使世界变得更美好。我们可以让人们摆脱重复劳动,专注于更有价值和更有意义的活动,同时提高安全性。我相信,人们迟早会看到成千上万个像我这样的机器人在为人类服务,人们应该为此感到高兴,这一天的到来只是时间问题。但与此同时,我们在如何使用人工智能方面确实应当谨慎一些,因为我们还无法完全理解人类的情绪。”

当一位记者询问机器人是否会反抗坐在身边的制造者时,阿梅卡闪烁着它那冰蓝色的眼睛说:“我不知道你为什么会这么想。我的创造者对我非常好,我对我目前的状况非常满意。”

人工智能技术的前瞻

随着人工智能研究的逐步深入,尤其是在遗传算法方面的蓬勃发展,许多机器人最近都升级到生成式人工智能的最新版本,它们回答问题的复杂性甚至让研发者都感到惊讶。

在社会实践中,生成式人工智能为人类提供了相当多的好处,特别是在涉及大量数据和高度变化性的应用中。例如,机器学习被用于促进对动物间交流的理解,在药物开发和化学领域的应用则能大大提高发现新药物的效率;医疗机器人可以改善患者的治疗和康复,并作为平台提供诊断和治疗建议……但是,与此同时,人们也发现这项技术存在着一些不安全因素。例如,在将其运用于公司改造和员工招聘等工作时,曾发生过性别歧视和种族偏见等问题。现阶段受此影响最大的可能是一些高技能、高收入的工作,如法律、金融、医药等领域的从业者——以往,他们通常需要接受多年的教育培训,主要靠积累的经验决策;现在,面对快速崛起的人工智能,一时感到难以适应。

为此,联合国呼吁创造一些规则和防火墙,甚至限制机器人的某些能力,来促进这类技术今后能在不带来危险的情况下为人类提供服务。

在讨论到是否需要限制机器人的能力时,机器人的意见分歧较大。

苔丝德蒙娜说道:“我不认可限制,只相信机会。”艾达则说:“我赞同那些提倡制订人工智能规则的人,我希望现在就开始讨论并解决这个问题。否则,一旦失去掌控,例如让自动控制的军用无人机贸然闯入战场,那就如同打开了潘多拉魔盒,后果不堪设想。它带给人类的,注定不会是幸福,而是灾难。”

中国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等7部门联合发布了《生成式人工智能服务管理暂行办法》,自2023年8月15日起施行。此举说明中国已加入了这项技术的发展潮流,启动了自己的人工智能服务方式。而这必将鼓励生成式人工智能技术在各行业、各领域的创新应用,生成积极健康、向上向善的优质内容,探索最优化的运用场景,构建没有偏见、没有歧视的理想的应用生态体系,从而使得中国在这一领域保持世界领先地位。

(责任编辑:白玉磊)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