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树懒为何非要爬到树下拉便便
作者: 吕传彬很多人对树懒的认识,大概都是因为《疯狂动物城》里那个动作超级慢但又名叫“闪电”的家伙。也正是因为超级慢,所以大部分人都觉得树懒很懒,看名字就知道了。为了保存自身的能量,树懒就尽量不动,基本上一辈子都在树上待着,据说就连自己的孩子掉下去,它都懒得下去捡。可以说,树懒真是懒出天际了!
但唯独有一件事情,树懒宁可冒着被天敌抓走的风险,也要从树上爬下来去做,那就是——拉便便。
孩子掉到树下都不愿意下来,却愿意下来拉便便?你真的没看错,就是这么神奇。那么,这里面究竟有什么原因呢?

同为树懒,习性不同
目前,全世界总共有6种树懒,分成二趾树懒和三趾树懒,都住在南美洲的雨林中。如同名字中所说的那样,你可以很快地从它们前爪的数目辨别物种——三趾树懒的前爪有三趾,而二趾树懒只有两趾。
外观上,三趾树懒的脸看起来憨憨的,眼睛周围有深色的毛发延伸至脸侧,口鼻部较钝;二趾树懒的吻端较长,额头较低,脸部和口鼻部的毛色较接近,鼻孔看起来仿佛猪鼻一般,相当明显。
可能不少人看过动物频道节目,知道树懒每隔一段时间会爬下树排便。这确有其事,不过只有三趾树懒会很严格地干这事儿。三趾树懒像拥有特殊的生物钟,每隔一段时间就会缓慢地爬下树排便,完事后仔细地盖上一层叶子,才又缓慢地爬回同一棵树上。而在二趾树懒身上,则少有这样的行为,不是直接“空投”,就是在换另一棵树栖息的过程中排便。比起三趾树懒,它们的排便位置和频率较容易改变。

这样的差异可以从两类树懒的生态习性来解释。首先,树懒这种树栖型植食动物在哺乳动物中相当罕见,因为植食获取的能量相对较少,需要特殊的消化系统进行消化,并且栖居在枝头总要够轻盈才行(通常体重不会超过14千克)。现存6种树懒虽然都具备上述条件,但是二趾树懒在食性上能够摄食叶子、果实和些许动物性蛋白,因此活动范围较广;而三趾树懒只吃特定几种树的叶子,获得的能量较有限,因此活动范围常常不会脱离那一两棵树,当然也就不会时常更换“厕所”了。

如厕一趟,九死一生
大家或许没有想过,对于这种“缓慢移动、代谢率极慢”的动物来说,特地费九牛二虎之力爬到地上排便,过程可说是危机四伏。据统计,成年树懒有超过一半的死亡率是来自地面掠食者的捕猎。除了生死考验,光是爬下树的动作本身,就要耗去三趾树懒一大把能量。既然跑一趟“厕所”要冒这么大的风险,三趾树懒为什么还要坚持爬下树排便呢?
过去有人认为,爬下树排便的行为有助于树懒之间的接触,是一个社会化的行为,但这样的解释实在有点儿牵强。还有些人觉得,树懒爬下树排便是一种反馈,拿充满营养的排泄物帮自己钟爱的树木好好施肥一番,但这也未经证实。

树懒与蛾,最佳拍档
后来,研究人员为这个问题提供了一个很棒的解答,用很简单的3个字来概括研究的成果,就是“带便当”!
话说回来,三趾树懒爬下树排便跟“带便当”之间有什么关联呢?
研究人员分析了14只二趾树懒和19只三趾树懒的皮毛样本、胃内容物、生活在它们皮毛当中的树懒蛾数量等数据后,有了这样的故事:
主角除了有树懒,还有生活在树懒皮毛中的树懒蛾和一种绿藻。此前,研究人员普遍认为树懒蛾与树懒是一种“片利”的共生关系,意思是只有树懒蛾得到好处,而树懒没有得到好处(但也没有坏处)。新的研究发现,其实树懒和这些小生物之间呈现一个高度连接的共生关系,双方(或是多方)都受惠。
也就是说,三趾树懒固定每隔一段时间爬下树排便,到了地面后,那些躲在毛皮里的树懒蛾就伺机在新鲜的便便中产下它们的卵。卵孵化后,幼虫就以树懒便便为食,茁壮成长。等到树懒再度爬下树排便时,这些小虫子已长大成蛾(时间配合得刚刚好),便来到专属于它们的乐园,也就是那只正在上厕所的树懒的皮毛中。

看起来树懒蛾占尽了好处,但对树懒而言呢?实验结果发现:树懒(比较二趾树懒和三趾树懒)身上的树懒蛾密度越高,皮毛当中的无机氮浓度和绿藻的量就越高,两者成正向的关系(树懒蛾死掉后会被细菌分解,进行氨化作用,增加无机氮源,此举可以刺激某种绿藻的生长,因此成就了“树懒菜园”)。
研究人员发现,三趾树懒会去食用它们皮毛上的这些绿藻,最酷的是,这些绿藻对树懒来说非常容易消化,而且提供的营养较高。回想一下,这些无机氮的来源正是那些树懒蛾的贡献,此贡献使得绿藻得以大量生长,为树懒提供了相当方便且营养的随身“便当”!
(责任编辑:白玉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