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大众(中学)2024年第10期

科学大众(中学)

科学大众(中学)2024年第10期

月刊 学生必读

简介

该刊秉承“求真、创新、探索”的精神,以“总结经验,探索规律,推动科研教育创新”为办刊宗旨,以清新的风格、独到的指向和深入的报道,集政策指导性、学术理论性于一身,是指导全国学术工作的重要舆论工具,是服务各级各类科研教育机构、关注其价值的主要阵地。本刊主要设有:科学教育探索、教师与学生、素质教育、教学理论、科学教育讲坛、科学现代化、党政建设、区域经济等栏目。

目录

科学Why | 火箭的“绿色革命”如何促进航天节能减排

火箭的“绿色革命”如何促进航天节能减排近年来,全球的运载火箭发射数量急速增加。随着运载火箭的一次次点火升空,人类不断书写着航天领域的新篇章。但同时,运载火箭对地球环境的影响也越来越受到大众的关注。目前

特别视点 | 考场上,大脑发生了什么

2024年的南京中考作文题分为大、小两道。小作文的字数要求是100字左右,内容看着也不难——“完成答题卡之后,你将如何检查试卷”。类似的要求,老师、家长都会反复提及,相信你已经听得耳朵都快起茧子了。如

致敬科学家·共话强国梦 | 吴有生:人生征途是蔚蓝大海

他是久负盛名的船舶力学界泰斗,为发展我国舰艇抗水下爆炸与核空爆关键技术做了开拓性工作;他持之以恒地从事船舶流固耦合力学理论和应用技术的系统性研究,使我国的技术水平始终处于国际前列;他坚持推动深海装备技

新知 | 人类究竟从何时“说”起

4万年前的人类遗迹表明当时的人类已经具备语言交流所需要的抽象思维能力语言起源众说纷纭在现代科学诞生之初,人们对语言的起源就提出了多种假说,例如手势说、感叹说、摹声说、劳动说、契约说、突变说、渐变说及本

新知 | 催熟的果蔬到底好不好?揭秘乙烯的科学魔法

乙烯的发现人为砍伤无花果树后,无花果的果实居然熟得更快,个头也更大;将不太熟的水果放在点燃香炉的房间里,水果会熟得更快;燃烧美人蕉的枝干后,产生的烟雾能加快温室中菠萝开花的速度……这些看起来很神奇的现

新知 | 嘘!别让海洋噪声害了它们

海洋中的人为噪声污染源近年来,随着陆地资源的逐渐匮乏,人类开始将目光投向海洋。科技的发展使得人类开采海洋资源的能力日益增强,但同时给海洋带来的噪声也大幅增加。有研究显示,仅仅是航船,就使航道上的低频噪

戳流言 | 把干电池放在口袋里可以防静电?

把干电池放在口袋里可以防静电?流言:把一节干电池放在口袋里,可以防静电。真相:日常生活中刺得我们麻酥酥的静电,通常是因为衣物摩擦起电,使身体的正、负电荷失衡。干电池虽然有正、负两极,但是正电荷与负电荷

趣发现 | 树懒为何非要爬到树下拉便便

很多人对树懒的认识,大概都是因为《疯狂动物城》里那个动作超级慢但又名叫“闪电”的家伙。也正是因为超级慢,所以大部分人都觉得树懒很懒,看名字就知道了。为了保存自身的能量,树懒就尽量不动,基本上一辈子都在

博物 | 有颜有用话桔梗

说到桔梗,我就想到了苏轼的诗句“鸡壅桔梗一称帝,堇也虽尊等臣仆”。诗里的“鸡壅”即江南地区的芡实,俗称“鸡头米”。这句诗是苏轼对桔梗花极高的赞誉,意思是说如果桔梗花称帝的话,那么其他再尊贵的花也只能称

博物 | 列文虎克是孤独的发现者吗

列文虎克列文虎克的传播者列文虎克没有给它们起一些花哨的名字,他最常用的词是“dierken”“diertgens”或“diertjes”,“dier”是荷兰语中动物的意思,ken、-gen、-je结尾

图说天文 | 阿波罗登月

美苏冷战时期,双方的激烈竞争在各领域展开,有些事情现在说起来不免让人啼笑皆非。例如,美国为了提高火车速度,把B-36轰炸机的发动机装在了火车上。苏联自然不甘落后,如法炮制,也把雅克-40客机的发动机用

心理新事 | 探秘“潜意识花园”

供图/视觉中国瑞士心理学家卡尔·荣格说:“你的潜意识正在操控你的人生,而你却称其为命运。”我在学校开设的沙盘游戏选修课很受欢迎,一些同学喜欢在课前、课后和我讨论他们的梦境,还有一些心理学爱好者很好奇心

青葱校园 | 我有一个“男闺蜜”

我有一个“男闺蜜”我是一个初三女孩,刚升入初中的时候,我很开朗,可过了没多久,我就开始多愁善感起来了。因为某些关系,我和一个男生玩得很好,但我们并非男女朋友关系,我感觉他更像是我的“男闺蜜”。可是,背

金钥匙 | 金钥匙科技竞赛赛题精选

1.在烧烤时,肉中的油脂滴入炭中,与炭火作用,会生成毒性较强的致癌物是以下哪项?A.多环芳烃B.丙烯酰胺C.亚硝酸盐2.战国时期的《甘石星经》是世界上最早的哪类学科著作之一?A.农学B.地质学C.天文

金钥匙 | 科学达人挑战区

1.从运动医学角度来说,人体温度最高的时间就是最佳的运动时间。如此说来,一天中人体运动的最佳时间应该是下列哪个时间段?A.9—11点B.12—14点C.16—18点2.2023 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

科幻吧 | 流浪蓝巨星(四)

供图/视觉中国第六章百年前,地球面临资源枯竭、环境恶化等无法逆转的灾难。人类被迫寻找新的家园。经过几十年的探索,他们寻找到了一颗类地行星——蓝巨星。有些人登船,有些人留下。数十亿人的迁徙,让生离死别在

张老师带你做科学 | 光与像(下)

我们都知道凸透镜可以成像。对于焦距一定的凸透镜,当物距发生变化时,像的大小、位置、虚实也会随之变化。而人眼的工作机制,与照相机类似。但是,这只是理想化的模型,真正的成像情况要复杂得多。照相机成像问题对

往期杂志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