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于主题意义探究的小学英语阅读教学
作者: 王南南《义务教育阶段英语课程标准(2022年版)》(以下简称新课标)提出以主题为引领、以语篇为依托的教学建议,强调教师应引导学生整合性地学习并内化语言与文化知识,实现英语学习能力的稳步提升。阅读属于小学英语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但传统阅读活动较为单一,缺乏对文本主题意义的探究,一定程度上影响学生阅读理解能力的提升。基于文本主题意义设计阅读活动,能深化学生对文本内容的掌握。同时以主题意义探究为目的所开展的阅读活动也有助于增强学生阅读理解能力,为锻炼学生阅读思维与语言表达能力奠定基础。
一、小学英语阅读教学实施意义
在小学英语教学中阅读属于重要组成部分,是学生积累英语词汇和句型,发展核心素养的关键环节。但结合现阶段小学英语阅读教学现状分析,多以传递语言知识为主,即带领学生在阅读中积累知识内容,却忽略学生对文本主题意义的把握,此类教学模式不仅影响学生阅读积极性,还限制其阅读思维的提升。新课标提出小学生核心素养的培育要求,并且针对英语主题意义进行阐述,强调教师应在挖掘文本主题意义的同时,带领学生围绕阅读主题开展一系列语言运用活动。新课标背景下,传统英语阅读教学方法已然无法满足学生学习需要。主题意义下的阅读教学活动不仅契合新课标育人要求,更能带领学生在特定的主题情境中了解文本核心思想,有助于促进学生完成知识建构,改变被动学习状态。同时,主题意义探究下的小学英语阅读教学是真正以学生为主体的阅读活动,学生需要在阅读中探查文本主题,并掌握与文本相关的语言知识,这一过程更达成核心素养的培育目标,也有助于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学习与价值观念,为推进学生在英语领域的长远发展奠定基础。为此,基于主题意义探究开展小学英语阅读教学活动具有一定实践意义。
二、小学英语阅读教学策略
(一)围绕教材主题,整合阅读资源
英语属于一门语言类学科,学生需要通过大量的文章积累,掌握语言的多种表达形式,以此实现学科技能的稳步提升。结合教材内容分析可发现,虽然教材以单元作为划分,不同单元有不同主题,但受到篇幅的限制,能够为学生展现的文章内容相对有限,无法满足学生在阅读量上的需求。因此,主题意义引领下的小学英语阅读课堂应为学生提供更全面的阅读资源,通过课内外阅读资源的整合,明确单元主题意义,以此拓展学生阅读空间与视野。同时,为减少学生在阅读中可能产生的陌生感,教师还可融合一些学生在生活中常见的阅读主题,以此实现课内外资源的有效衔接,为增强学生阅读能力奠定基础。
如以小学英语译林版三年级上册“Unit 4 My family”单元为例,本单元阅读主题聚焦于“family”,为形成主题意义探究,教师可收集更多带有“family”主题的英文绘本,包括《Father and Son》《Gran is Cross》等,以绘本调动小学生阅读热情,传递本单元主题核心。绘本与英语教材内容存在明显差异,其能够以图文并茂的形式传递知识内容,解决学生因教材知识过于抽象化而出现的阅读理解问题。同时,结合绘本内容展开阅读活动,可以帮助学生初步理解本单元教学主题,在学生进入阅读状态后,再带领其开展教材内容分析与阅读,有助于实现主题意义探究的目的,为提升小学生英语思维奠定基础。
(二)根据主题意义,确立学习目标
主题意义引领下的小学英语阅读教学强调以教材主题为核心开展阅读活动。也就是说在教学实践中,教师需要在掌握教材文本主题的基础上,做好教学活动的设计,实现主题意义探究目标。基于此,在阅读活动实施前,教师应针对教材内容展开研读,先从教学指导的角度,掌握不同单元的主题意义,由此设计与单元主题相符的教学目标,为确保主题意义探究下小学英语阅读活动的有序开展提供助力。
如以小学英语五年级上册“Unit7 At weekends”单元为例,该单元主题围绕“人与自我”,在“Story time”板块中涉及关于“周末活动”的对话文本。通过对文本内容的解读不难发现,该板块所传递的主题意义在于“掌握讨论和评价周末活动的方式,并形成对自身周末生活的合理规划,由此形成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在把握主题意义后,教师便可围绕本单元内容确立学习目标,如①理解Suhai和Mike对话内容,并掌握对话中的关键词汇,能够结合相关词汇和句型完成关于周末活动的对话;②掌握中西方文化上的差异,了解中西方周末生活的不同;③把握主题意境并阐述自身理解。在确立学习目标后,开展阅读活动,更能发挥主题意义引领的作用,有助于推进主题意义探究活动的开展。以往学习活动中,学生只能被动跟随教师的教学节奏,逐步完成教师布置的学习任务。此类教学设计形式确保学习目标与主题意义的对接,更在传递单元主题的同时,帮助学生掌握阅读与思考方向,为提升小学生阅读思维奠定基础。
(三)完善阅读环节,形成主题引领
主题意义探究下的小学英语阅读活动主要以学生为主体,教师在教学活动中主要担任组织者和协调者的角色,而如何引领学生开展英语阅读,如何带领学生深入到文本情境,展开主题意义的探究,是每位英语教师亟待思考的问题。基于此,教师可按照步骤、根据学生阅读状态形成引导,具体如下:
1.以阅读情境导入主题
小学生处于成长过程中,易出现注意力不集中、思维混淆等问题。为确保主题意义探究活动的有序实施,在阅读活动实施前,教师可设计符合单元主题的阅读情境,以情境激发小学生对单元主题意义的探究欲望,集中学生注意力,在学生进入阅读状态后,再引出文本主题,为后续主题意义探究活动的开展提供助力。
以小学英语五年级上册“Unit7 At weekends”单元中“Story time”板块为例,在阅读活动实施前,教师可先借助信息技术设备,展现常见的周末活动方式,包括“看电影”“逛街购物”“爬山”等,以此吸引学生注意力。在学生对本单元主题产生探究欲望后,再结合问题导出情境,如“Under what circumstances is it appropriate to participate in such activities?(哪些情况下适合参与此类活动?)”由此顺利引出“周末”主题。为实现情境与单元主题意义的联系,可组织学生思考不同地区群体周末生活情境,再阅读教材内容,以此展现本单元主题意义,促进学生在阅读中完成对主题意义的进一步探究。
2.以问题驱动思考
情境的设置多在阅读的起始环节,即借助情境带领学生进入阅读状态,初步掌握单元主题内容。而在进入阅读的中期阶段,学生需要根据教材细节展开分析,除掌握文本大意以外,还需了解文本内涵特征。问题是驱动学生思考的主要途径,带有单元主题特征的问题也能促进学生对主题意义的进一步探究,为锻炼小学生阅读思维奠定基础。因此,在阅读的中期阶段,教师应利用问题带领学生经历并感知文本内容,以此形成深层次思考。依然以小学英语五年级上册“Unit7 At weekends”单元中“Story time”板块为例。通过阅读情境的创设,学生已经能够掌握文章主题,此时,教师便可以实现主题意义探究为目的,提出相关问题,如“Whose weekend is this article about?(文中谈论的是谁的周末?)”“What do they mostly do during the weekend?(他们在周末期间大多会做些什么?)”“What are the differences between their weekend lives?(他们周末生活存在哪些不同?)”由此逐步导出中西方在周末生活上的差异,并传递规划周末生活有益于健康成长的思想。此方式主要利用问题驱动学生形成对文本主题的深层次思考,通过问题解读,学生也能掌握文本所述内涵,为接下来主题意义探究活动的实施奠定基础。
3.以任务实现知识迁移
无论是主题意义探究,抑或是英语阅读活动,最终目的在于发展小学生英语学习能力与语言运用能力,并结合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也就是说仅帮助学生掌握单元主题远远不够,还需在具体的阅读教学实践中发展小学生迁移运用能力,驱动学生完成对所学知识的内化与吸收,以此增强学生对英语课程内容的掌握。围绕单元主题布置学习任务,可以任务的形式驱动学生思考,同时,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也能发展学生英语认知思维,为提升其英语核心素养提供助力。为此,在阅读的结尾环节,教师以锻炼学生知识迁移能力为目的布置学习任务。
通过上述两个环节,学生已经对英语五年级上册“Unit7 At weekends”单元中“Story time”板块内容形成一定了解,此时,教师便可为学生设置任务。小学生成长环境不同,所积累的学习经验也存在明显差异,统一化的任务布置形式并不能完全适应每位学生学习需求。在制定学习任务的过程中,教师可为学生提供两种选择,如与其他伙伴模拟文本情境,以对话的形式介绍自己的周末生活;使用第一人称介绍周末生活。两个任务涉及不同的英语句型,但均展现本单元主题意义。在学生介绍完毕后,可开展关于任务的评价活动。传统阅读评价主要以成果检验为主,在主题意义探究下的评价活动,除检验学生是否存在语法错误外,还需评价学生所描述的周末生活方式是否健康,并引导学生同步思考如何度过一个健康且有意义的周末生活等。此方式不仅实现学生对主题内容的迁移,更有助于培养学生正向生活观念,为发展小学生英语阅读能力,培养其核心素养奠定基础。
总之,基于主题意义探究开展小学英语阅读活动,可在锻炼学生阅读思维、发展其理解能力的基础上,帮助学生进一步掌握英语语言知识。但主题意义探究并非一蹴而就,如何在阅读中引导学习文本主题,如何驱动学生完成对主题内容的深层次思考,是每位英语教师亟待解决的问题。为此,教师应立足于整体角度,了解现阶段小学英语阅读课堂中实施主题意义探究的目的。同时,制定更适于小学生阅读的教学指导计划,包括围绕单元主题,整合阅读素材;基于主题意义,确立学习目标;完善阅读指导环节,以情境引出主题、以问题驱动思考、以任务实现知识迁移,以此深化学生对文本主题意义的理解,为提升学生阅读能力,推进学生在英语领域的发展奠定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