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建引领促发展 文化育人铸品质

作者: 李金富

党建引领促发展  文化育人铸品质0

苏州市吴江区菀坪学校坐落在吴江东太湖度假区南郊,交通便捷,人文汇聚。历史上的菀坪倚太湖丰泽,衔莫厘春秋,其名醇美,意蕴融合与平静。学校是吴江区第一所真正意义上的九年一贯制学校,也是吴江区纵向式教育集团的样板学校。多年来,学校以党建为引领,在特色办学和特色学校管理方面取得不俗的成绩。学校获得苏州市文明校园、苏州市家庭教育指导项目学校、苏州市艺术特色学校、苏州市技术装备先进学校、苏州市语言文字规范学校、吴江区首批心理健康教育特色学校、吴江区首批家庭教育指导先进学校等一批荣誉称号。本期访谈我们将请学校党总支书记兼副校长吴国华阐述学校党建与校建融合,文化育人的探索与实践。

笔者:非常感谢吴书记给予我们期刊与您一起探讨党建与校建关系及作用的机会。先请您介绍学校自从成立九年一贯学校以来,在学校建设以及校园文化探索方面是如何进行整合的;你们所确立的“容融”校园文化是基于怎样的文化背景和思路历程才得以形成显著办学特色的。

吴书记:我校地处太湖之滨的东太湖度假区,是新中国建立以后发展起来的移民之乡,社区百姓来自100多个县市的30多个民族。多年来,南北文化的交融、聚集和积淀成就了菀坪融合、包容等独特的地域文化特征,形成了有别于吴江其他乡镇的特有的多元文化。我们学校就是在这样的文化背景下逐渐发展壮大。学校于2005年2月由原菀坪中心小学和菀坪中学合并组建而成,是当时吴江唯一一所九年一贯制学校。经历十多年九年一贯制办学模式的探索,学校现已发展成为教学班级41个,学生近1800人,教师168人,占地100亩的一所具有一定规模的综合性九年一贯制学校。就是基于这样的地域文化和背景,我们经过了一系列思考、挖掘和设计,最终确立了“容融”文化为学校特色发展路径。其内涵意蕴主要包括:海纳百川,有容乃大。活力四射的学校要有革新精神和包容融合力,只有师生、生生间互相包容,互相学习,互相尊重,才能彰显师生良好的言行举止,塑造良好的教育人生,构建和谐校园,从而促进学生更好地发展。其实在提出“容融”文化发展方向之前,我们菀坪中小学都是吴江地区较有成就的“艺体”特色学校。在成立九年一贯制学校后,学校提出“容融”文化的建设就是进一步提升学校艺体教育特色品牌的需要,是为了有效激发学生的艺体兴趣,发展学生的艺体爱好,展现学生的艺体才能,不断推进学校艺体教育的进一步发展,提升学校的办学品质。

一所学校的精彩不在于设施设备有多完美,而在于把人本理念渗透到学校工作的各个细节之中,在于用校园文化濡染和浸润受教育者。基于上述的一些背景与考量,我校多年来一直致力于打造学校“容融”文化品牌,寄希望于在包容、融合这一优秀的校园文化和形成这一文化的校园环境的支撑下达成成才学生,成长教师,成就学校的美好愿景。

笔者:刚刚您提到了学校的校园文化主题是“容融”,并且介绍了学校确立这一文化主题的缘起和历程,那么能否谈一谈在具体的文化建校过程中,党建是如何与学校“容融”文化相融合的?

吴书记:通过党建引领对党建文化和校园文化进行有机融合,彰显文化育人内涵,打造有品位的育人文化。按照“统一规划、分步实施、注重实效、彰显特色”的原则,我们把本土文化、红色文化、民族文化和校园文化建设有机结合,创设具有“包容·融合·融进”氛围的师生学习生活环境,更好地发挥育人作用。

党建引领学校的学制融通改革探索。学制融通探索作为九年一贯学校特有的探索内容,也是学校“容融”文化的鲜明体现。学校党总支主动作为,积极发挥主体责任,引领学校行政管理在“容融”文化背景下,将“五四”学制探索推向纵深。自中小学合并以来,我们对九年一贯制从一知半解到熟知,从起步探索到轻车熟路,历程中我们始终坚持党建带校建,从学校实际、学生和教师的具体情况出发来谋划学生、教师和学校的发展。紧紧围绕“容融”这一文化背景,开展了一系列校内改革与尝试。率先在区内实行了“五四”制办学的改革探索,多年来,我们积累了许多九年一贯制学校“五四”制探索改革的认识与经验,学校内初中部和小学部师资结构化不均衡的情况得到了有效缓解,一批优秀教师在“五四”学制改革与探索中得到了充分锻炼,近年来教师的骨干层次和比例双双快速提升;学生在“五四”制办学实验中成长明显,特别是中小衔接的六年级学生无论在语数英,还是技能学科学习方面比较实验前有了明显提升。

党建引领学校培植“容融文化”沃土,助力教师快速成长。学校党总支借力构建校园文化、管理文化、班级文化,将容融文化理念根植于师生头脑。首先,基于学校文化特色,进一步打造务实、求真、创新、融合的教研氛围,落实《深化教育综合改革,全面提高教育质量三年行动规划》中深化人才培养体制改革的文件精神,以坚持立德树人为基本导向,教研活动积极践行“主题确立、教学诊断、团队合作、技术融合”的教研活动方式,引导教师发掘“微教研”主题,不断整合各类教研活动平台,多管齐下,提升教师课程实施能力。在各级教研活动和评比活动中,推动骨干教师、青年教师、代课教师不断成长。其次,2017年以来,我校在东太湖度假区党工委和区教育党工委的正确领导下,创建了“携手·融进”的党建品牌。通过党员骨干教师携手普通教师,骨干教师帮带普通教师,师徒青蓝结对的方式,助力青年教师快速成长。六年来,学校的骨干教师成长无论是数量,还是质量,都已进入了“快车道”,学校教师干事创业劲头十足。同时,学校的党建文化建设也得到了校园文化建设成果的“反哺”,几年来学校在党建品牌建设、一校一品、书记项目评比中始终保持区域党建文化评定中处于前列。尤其值得一提的是吴江教育的品牌logo就是出自我校选送的原创设计作品,也可以说是我校党建文化建设显性成果的代表作。

笔者:作为学校党组织的主要负责人,请您从党建引领的角度谈一谈这几年学校在学生成长、教师发展和学校发展等方面的主要做法。

吴书记:学校党总支始终坚持党建引领学校工作全局,把抓党建作为办学治校的基本功,致力于抓好学校基层党建责任制,促进党建和教育教学有机融合,追求党建品牌创新,以党建工作推动学校工作,党建发展与教师发展、学生成长同频共振,让党建文化引领校园文化,以党的建设高质量推动学校发展的高质量。

首先是党建始终与学校教师的师德建设共振共进。党总支充分利用学校运行中的常规性活动和仪式,积极主动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工作,一次仪式一个主题,一次教育一项措施,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深入师生心田。党总支在学校中开展敬业爱生、教书育人等德育系列活动,树典型、树榜样,明确人人都是德育工作者的岗位职责,并将师德要求纳入校本研修、学科教学和班级管理的各项活动之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党总支弘扬优秀教师的师德师风,组织教职工学习教育部颁发的关于《严禁中小学校和在职中小学教师有偿补课的规定》的通知,实施师德承诺制和师德“一票否决”制,倡导广大教师积极带头讲政治、讲正气、讲学习,严格执行师德建设规范。通过师德管理机制的不断完善,校园里充满了正能量,舆论导向正确,行为导向规范。

其次是党建引领深度融入学校的教育教学工作。每一学期党总支都要组织和牵头对教师的教学业务工作进行例行检查,平时对教师的课堂教学进行全面巡视和督导。借助阶段性赛课评课活动,举办“党员示范课”展示,一来凸显党员教师专业引领站位,二来促进学校教学水平提升。积极组织和推进各级教育主管开展优质课教学比赛,以此为契机改革学校课堂教学,提高课堂效能。牵头和组织制订各学科的课堂评价指标和优秀教研组标准,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实施等第制全覆盖,以减轻学生过重负担。教育、教学、教科管理架构布局合理健全。实行教研组个性化管理试点,以教研组为学校教学管理基本单位,引导其在组内开展个性化教学管理模式。通过教师自控、组内互控、社区及家委会监督的三级管理保障教学质量。促进党员教师在科研、教研、德研工作上全面融入,把政治站位高,业务能力强的党员教师安排到适合的一线管理岗位,充分凸显党员教师在一线管理中的最大效用,引领一线教育教学在实践与研究,培训、研修、操作一体化,备课、上课、作业等方面向规范、优异的行列靠拢。

学校的党建工作与学校的特色建设得到了完美融合。近年来,我们学校始终坚持党建引领,将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和家庭教育指导工作纳入素质教育和德育工作体系,软硬件并进、多管齐下,心理健康教育和家庭教育指导成效明显。软硬并进创环境,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和家教指导体系建设。党总支下设各支部及党小组负责人,分别负责心理健康教育和家教指导工作领导小组,将心理健康教育与家教指导纳入学校德育、思政教育和文明校园创建工作体系。中小学两部九个年级心理咨询室和家教指导微站(热线)实现全覆盖;全校设置心理和家教咨询信箱46个,开通心理辅导和家教咨询电话专线53部。中小学两部的心理咨询和辅导室每天安排专人值班,充分发挥其在学生舆情掌握、学生心智自觉提升、学生健全人格培养、心理危机预警和干预等工作中的枢纽作用。2022年累计接听热线电话500余个,接待现场咨询200余人次。加强心理健康教育教师及家庭教育指导师配备和培训,积极为教师搭建学习平台,努力打造一支以党员教师为核心,其他教师共同发展的育人队伍。目前,全校已配备心理健康专业教师12名,专兼职心理健康教师26名,家庭教育指导专业教师8名。近几年来,在学校党总支坚强奋进的引领下,学校的心理健康教育和家庭教育指导工作方面也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学校顺利获评吴江区首批心理健康特色学校,苏州市首批家庭教育指导优秀项目学校等;学校有老师获评省级优秀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和苏州市优秀家庭教育指导师。通过多年来的不断耕耘,学校的学生中心理问题和家庭教育困境发生率逐年下降。

同时,在党总支的引领和规划下,学校也创设了不少深受学生和家长欢迎的特色课程。在学校传统艺体特色的基础上,近几年来把传统特色项目上台阶上层次作为学校特色建设的基本目标,以开发优秀艺体项目社团为学校特色建设的着力点,自主开发了优秀艺体项目校本课程。同时学校通过创新教育活动的形式,丰富教育活动的内容,使艺体项目特色活动在学校总体工作和学生成长成才中发挥更大的作用。每一年度的主题活动、艺术节、体育节、班集体和社会实践活动等都紧扣艺体特色进行,以此来健全学生的艺术素养、提升学生的身体素质。

笔者:苏州市吴江区菀坪学校在多年的九年一贯制学校建设的过程中,始终坚持党建引领学校建设。经过多年党建文化和学校文化的交相互动,在文化积淀和学校软硬件建设方面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在区域内已形成了一定的知名度,尤其是学校“容融”文化品牌在党建和校建层面都取得了许多显性和隐性的成果,有力推动了学校的综合发展。最后,我们衷心祝愿学校的“容融”文化名片能够更加熠熠生辉,党建引领下的菀坪学校建设得越来越好。

◆本期访谈嘉宾小传:

吴国华,男,1980年5月生,中小学高级教师,中共党员,现任苏州市吴江区菀坪学校党总支书记兼副校长。先后获得苏州市优秀教育工作者、苏州市周氏德育奖励金获得者、吴江区优秀教育工作者、吴江区模范教师、全国新课程课堂教学比武一等奖、全国教育电视优秀教学课例评选二等奖、吴江区学科带头人、江苏省教育科学规划课题主持人、苏州市教育学会教育科研先进个人等荣誉称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