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学科学探究活动中问题意识的培养策略
作者: 马永胜对于现阶段的小学教学来说,教师要具备专业的教学素养,才能找到适合小学生的教学方式。小学科学这门课程比较特殊,它会有一些实践性的内容让学生进行学习,教师可以让学生将科学与生活相联系,将科学内容生活化,这样的教学方式会比较适合现在的小学生。教师应该让小学生将所学的科学知识运用到生活当中,在生活中发现科学问题,才能够在课堂上和实践活动中让学生用怀有问题的心态来展开科学学习,培养学生在科学学习中的问题意识,让小学生进一步感受科学,明白科学来源于生活,知识来源于生活的道理和其中的奥秘。
一、教师积极引导,培养学生课上提问的习惯
小学生的个性是活泼好动的,科学这门课程能够满足学生的好奇心,让活泼好动的学生在实践课上体现他们的优点。小学生的学习自主意识薄弱,所以需要教师对他们进行引导,学生才能养成学习上的正确观念和习惯。小学生接触科学是一个初步阶段,他们对科学还不太了解,心中会充满许多疑惑和问题。这时候教师就可以利用学生心中的疑惑和问题培养小学生课上向老师提问的意识。但是小学生不知道问题该从哪儿开始提起,怎样向老师提问题,这时候就需要教师做好一些提问的示范和提问的原则。
比如说教师可以在讲课时去问学生:“这里听懂了吗?还有哪些不懂的地方,请同学们提出来。”这样会给学生一个提问的着手处,让学生能够清晰地知道自己所要提的问题是哪方面和哪部分的。教师为学生设计好提问的问题,才能够进一步去引导学生自己提出问题。有些学生在一些简单的问题上不好意思向教师提问,因为他们会觉得其他学生都听懂了,而只有他自己没有听懂,会害怕耽误其他同学的时间。小学生有这样的想法,教师一定要及时制止,如果害怕耽误其他学生的时间,那么教师就需要在课上观察学生听课的情况,要雨露均沾地去提问学生,这样才能够发现学生在哪部分出现了不会的问题没有得到及时解决,不然会影响后面的学习进度,对学生的综合素养发展也是非常不利的。所以课上的提问对小学生来说非常重要,教师应积极去肯定和鼓励学生,让他们提出自己考虑的问题,这样才能够实现学习科学的价值。
二、引导学生在生活中发现科学
科学知识来源于生活,那么科学与生活也是相互关联的,在生活中我们可以见到很多的事物,这些都能够在科学知识中得到论证。显而易见,生活和科学之间的关系是相辅相成,紧密相连的。小学科学教师在开展对小学生的教学工作之前,教师自身就要将生活中的一些事物主动应用到科学中去进行论证,这样在课上更加确定将这部分知识传授给学生。如果教师在课上发现一些生活中的事物并不能够用所学的科学知识去论证,或者教师不会将这些知识与科学之间产生关联,那么就会给学生留下疑惑和问题无法解决,让学生怀疑教师的专业水平。所以要想教好小学科学的前提是教师自身专业素养要不断提高。小学生所学的一些科学知识是简单有趣的,因为他们初步接触科学,不会学习到很难的知识。但是这些简单有趣的知识反而会开拓小学生的思维,让小学生的课余时间和学习过程变得更加丰富多彩,使得他们感受到学习的乐趣,也会减轻他们在学习过程中的一些压力。教师一定不能因为科学这门课程不是主科而去忽视它,并且要认真重视这门课程,让这门课程实现自身的价值。
举例来说,小学生对一些生动有趣的事物会比较感兴趣,如果将这些事物带入科学学习中,学生就会对科学学习激发起兴趣。由此可见,教师将科学知识与生活相结合,会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培养小学生学习科学的积极主动性。但是教师要将一些生活中的例子简单化,这样会让小学生更好更快地去理解,而且也要让这些生活中的例子具有科学知识的针对性,让学生能够全方位将自己所学的知识与生活联系起来。教师可以为小学生在课上推荐一些生活中常见的科学研究事物,让学生回忆他们在生活中所见到的这个事物是怎样的,也可以将它布置为学生的一个实践作业,让学生去进行观察和聆听。比如说科学课中也会学习到一些植物的生长知识,这个过程就很适合小学生去进行观察,如果让小学生养成将他所看到的一些科学变化规律记录下来的习惯,这样让学生意识到问题的重要性,在课堂上也会将这些问题向老师做出请教,然后他们就会自然而然地形成在生活中发现科学知识的良好习惯。
三、激发学生学习科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在小学生学习科学的过程中,探究科学知识非常重要,那么小学生主动去探索科学知识,首先就要对科学产生学习兴趣。不是所有学生对科学都有学习兴趣,这时就需要教师对他们做出有效地培养。小学生比较贪玩,但这也是一个很好的先天因素,说明他们具有较强的好动性,那么在探究一些科学知识时,他们就会发挥自己的优点。小学阶段是小学生认识自我并成长的一个阶段,教师可以为学生开展一些关于科学智力的活动,不能让学生局限于学习教材上的理论知识,而要让学生利用一些生活中所发现的科学知识作为教材知识的一个补充,从而更好地学习科学。
举例来说,科学的学习需要学生去用心地感受和想象,科学这门课程也能够有效地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力,如果学生能够感受到生活中科学的存在,那么科学一定会带给学生真切的感受。这样小学生就会在科学学习过程中体会到乐趣,从而对科学产生学习兴趣。科学也需要学生去积极地探索,在这个过程中需要学生将自己的想象力充分发挥,而这些因素都非常有利于学生去学习。科学也能够让学生发挥小学生阶段的一些成长特点,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这样的教学方式能够实现教师的教学目标,在此过程中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是非常有利的。
四、教师改革教学方式,培养小学生科学学习中的问题意识
教师必须紧跟时代的脚步,为学生提供与时俱进的教学方式。现阶段学生学习的知识都与以往不同,增加了难度,也发生了变化,那么教师的教学方式也应该随着学生现阶段所学的知识而做出改变。现在各大学校都非常受用的一个教学方式就是互动式的教学模式。师生之间的良好互动和有效沟通,能够促进学生在学习中问题意识的培养。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中,教师的教学方式一般都是在讲台上一味地输出,那时教师觉得将知识都传授与学生就是给学生带来的最好的教学模式。但是这样会很容易忽略学生在学习时的感受和他们接受知识的程度。所以教师在改革教学模式的前提下,要制定一个很好的教学计划,这个教学计划必须考虑到学生在课堂上的感受和想法,来探讨科学课堂上教师和学生之间互动时所需要注意的一些关键问题是什么,如何才能够让学生能够放松身心的与老师进行交流和沟通。老师在课堂上对学生进行提问时,一定要注意学生对教师所讲知识的一些个人想法。如果学生出现想法与所讲知识出入或者学生想的是错误的情况下,教师不要对他们给予否认,教师一定要去尊重学生的想法,然后正确地引导他们该以怎样的方式来看待所提的问题。学生如果感受到教师对自己的尊重,那么他们会非常愿意积极主动地去向老师反馈自己想问的问题和自己对一些知识的探讨思路,然后教师就能够根据学生的反馈去优化自己制定的教学方案。在此过程中,教师也能够更加了解学生,进一步地去促进师生之间的关系,形成有效沟通和互动教学模式的高效率课堂。这样的教学模式能够精准地把握学生的心理,也能够让教师摸清教学方向,更加熟练地去制定对现阶段小学生所学科学知识的教学模式,完成教学目标。良好的师生关系也能够让小学生对教师更加信任,让他们对教师放下戒备,真正地用心去和老师进行沟通,学习到的知识也自然是有价值的。教师也可以和学生分享一些自己的感受和他们所学知识时遇到的问题,这样小学生也能够了解教师,师生之间互相了解才能够发展长远。
五、扩展小学生的科学常识
学生学习的范围不是指局限于教材中的内容,科学这门课程是具有综合性的,在他们所学的知识中有非常多种形式的变化,才会形成最后的一个结论。而且所有学校教给学生的知识都不仅仅局限于教材上面的知识,如果教师在为学生上科学课时,能够为学生科普一些科学的常识,这样不仅能够让学生有更多的问题提问老师,而且课堂效率也会随之而提高,学生就会集中注意力的去听教师所讲的内容,为课堂增添更多色彩,实现高效率课堂和良好的科学课堂氛围。让小学生在很短的时间内接受所有的科学知识是不可能的,那么如果让科学能够在他们的生活中所起到作用,一些科学常识的普及对于他们来说是非常重要的。如果教师普及一些生活中科学常识的同时来加强学生学习科学的意识,培养学生科学问题提出的意识,那么就会让学生的自身能力得到很好的锻炼,让学生对科学这门课程的学习态度有一定的改善。让学生学习到更多的科学常识,能够坚定学生的意志,优化学生的品质,使得学生真正能够明白学习科学的重要性和生活的关联性。
六、增加科学实验次数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如果想让学生更加通透的了解科学知识,那么科学实验呈现的果对学生来说是非常重要的。在实验的过程中学生就会发现他们的一些细节性问题,在课堂上也会和教师提出问题,进一步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只有通过实验才能够让学生真正看到科学的现象,增加学生对科学的探索精神。在此过程中,教师也要为学生科普实验中的安全知识,形成科学实验的安全意识。在这个过程中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不能够忽略教师对科学专业知识的一些技能。所以教师在为学生开展科学实验时,一定要在这之前就对这个实验的过程细节熟知,这样学生提出问题时,教师才能够对答如流。科学问题意识的形成是一个主动性的过程,所以一定要让学生在潜意识中就形成问题和向老师求知的欲望,才能够激发学生的问题形成的潜力。
科学的学习是一个不断探索的过程,小学生在学习科学的过程中会遇到很多的问题,如果这些问题不能够得到及时地解决,那么他们就会失去学习科学的价值和兴趣。老师有效地利用以上措施去培养学生在学习科学中的问题形成意识,能够有效地去激发学生的思维能力,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去探索科学中的奥秘。科学的学习过程就是要让学生真切地感受到科学知识与生活的关联性,让学生将所学的知识运用到生活中,在生活中发现科学,从而形成问题意识。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化,教师的教学模式也应该得到一定程度上的改革,要不断地优化教学方案,满足现阶段小学生学习科学的需求,在小学生提出问题时,教师能够准确有效地为他们进行解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