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语言学背景下高校英语语言学教学的困境与措施研究
作者: 马旭光摘 要:高校英语语言学是一门具备较强理论性的语言类学科,这一学科的教学开展工作密切依托于教师和学生间的交流与互动。本文以我国高校英语语言学的教学现状作为切口,系统分析这一学科目前存在的各种弊端,以便为解决高校英语语言学教学困境提供部分参照和建议。
关键词:高校英语; 措施研究; 教学困境
中图分类号:G4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21)7-125-002
英语作为基础学科之一,在学生的学习过程中具有重要意义,然而教学实践中教师多重视学科理论,导致教学质量不高、教学成果并不明显。生态语言学的持续发展是顺应时代发展的必然要求,故而在这一背景下审视分析高校英语教学过程并进行多角度研究分析,从而给出解决当前高校英语语言教学中的一些困境的措施和建议,具有尤为重要的意义。
一、生态语言学背景下进行英语教学的必要性
生态语言学的研究建立在整个生态环境基础上,本文语境下的“在生态语言学背景下进行英语教学”指的是对教学方式方法和课堂氛围进行改善,以达到让教师在更适宜的环境下授课、让学生在更轻松的环境下学习的教学目的。生态语言学的主要特点有四项,一是是指动态性,是说生态语言学并非死板,而是依环境变化而逐步发生变化。二是生态语言学的整体性特点,语言学与生态并为整体而相互依存。其三是互动性特点,生态语言学具备强互动性,唯有在不断的交流学习中才能更好地推进生态语言学的研究发展。第四是环境性特点,指的是生态环境是生态语言学的研究背景和研究基石,故而环境对生态语言学的发展进度影响很大。而所以要在生态语言学背景下进行英语教学,是因为英语作为外来语种,大部分学生未对这一语言有清楚认知,故而不能展开较为系统专业的英语语言学研究。也因为英语国家的文化背景与我国有所差异,导致英语的特定词句在我国文化背景不能被接受。故而在生态语言学背景下进行英语教学,有利于消减英语学习的诸多阻力,同时给学生营造合适的英语运用语境。生态语言学背景下高校英语教学应是完整的教学闭环,并以此为基础为学生建立完整的英语学习生态体系,然而当下高校英语的教学与学习体系的完善程度普遍与这一要求不符。
例如高校英语教学传统上以听说读写四方面并重的教学思想为脉络,然而实际教学过程中普遍忽视了听与说领域的教学任务,而偏重于读写两个方向的教学。但英语作为应用学科,这一教学现状与英语的实际应用需求形成广泛冲突。从生态语言学角度来看,大学生中普遍存在对英语价值判断及重要性的误区,这同样是致使英语教学处于失衡状态的部分原因。以“英语无用论”这一观点为例,诸多高校学生对英语学习抱有消极态度,甚至于将英语排除在自身的学习规划之外。学校应在英语教学过程中予以清晰指导来尽量规避这种情况的发生,以英语领域工作前景等方面的普遍展示让学生收起轻视之心,从而避免因学生学习态度来使英语教学质量受到影响。目前我国英语教学授课过程中普遍采用传统说教灌输模式,教师以理论讲解及习题下发来让学生自行学习。这一过程需对英语句子、单词及语法强行背诵,这种方式无益于生态语言学的展开。并且由于英语口语及英语听力方面学生无实质提升,造成了长期性的一条腿走路,导致学生英语根基极不扎实,在后续的相关工作中普遍面临挑战。而部分高校的英语教学中,“一言堂”状况并不少见,“一言堂”是指以教师为授课的绝对中心,以教师讲授为学习的核心过程,教师忽视甚至没有师生间的交流互动。这导致了一方面学生所学仅是死记硬背,另一方面教师得不到及时的教学反馈,这使得高校英语教学步入困境,所以应用生态语言学教学迫在眉睫。
二、高校英语语言教学的主要困境
我国高校英语语言学目前呈普遍失衡态势,这是多方面因素共同影响的结果。首先是高校英语教学中师资力量的缺乏。人数不足致使在职教师的教学压力骤增。外聘模式是我国高校英语教师的主要聘用模式,这样一个教师往往担负百余名学生的教学工作,导致教学难度直线上升。其次学生英语水准高低不一,虽然入学阶段学生的英语水平差距不大,但过多的教学人数使得教师没有精力去兼顾每个人,英语学习更多依赖于个人自觉,这造成了随着大学阶段的陆续推进,非英语专业学生英语水平的日渐梯次划分成了必然。第三点在于英语教学模式单一化,使得英语教学中多数学生的听读水平远远达不到标准要求,并进一步形成了教学要求与教学质量日渐脱轨的情况。最后一点在于英语教学基础设施的缺乏,学生学习兴趣降低。我国大学资源目前处于不断扩展状态,但相应的英语教学人才培养并未匹配。高校英语课堂的“数量性”和“规模性”问题在各高校的英语教学中普遍存在。“数量性”是指大班教学情况下学生人数较多。“规模性”指的是英语教学场地大,通常为一百人左右的大教室。这一情况发生的原因是英语教学师资薄弱、英语教师的调整与配置普遍滞后,未对英语教师进行确切职业分工。如部分教师除任多班授课教师外,亦担任部分班级的班主任,一定程度上增加了相关英语教师的负担,并对高校英语教师的综合素质抬升造成了直接影响,影响了有关科研任务及实践理论研讨的推进及发展。除此之外,教师进修体制的不健全及教学评价体系的机制落后问题同样不可忽视。
例如高校应为教师提供更加完备的进修模式,包括且不限于以研讨会、培训班、(图书馆等途径来使教师切实提高自身专业技能及执教水平。并以此为基础进一步对教学理念进行创新变革。当今时代,英语语言学人才的有关培养更需从市场需求及发展方向出发,来有效为学生搭建愈加合理、科学的职业规划体系。应抛开传统理论教学的桎梏,以能力培养作为教学工作的中心环节,着重巩固学生的学习能力及实践能力,将日常生活与英语教学课堂紧密结合,积极发挥生态语言学背景下自主教学、生态教学、引导教学的重要意义。而在教学评价过程中,传统的以期末期中评判学生英语学习成绩的方式相对单一,不能完成对学生全面具体的评价任务,同时易挫伤学生积极性,故而英语教师应综合多方面对学生整体水平进行评价。比如综合课堂表现及作业完成度、课上活动参与积极程度等方面进行综合评价,让学生全面认识自身素养,从而提高英语学习的自信心。在高校英语教师的日常教学活动中,应当持续进行总结反思积累,探索洞察解决英语语言学教学困境的一般方法。并在此基础上增强与学生间的沟通交流,更好地改进教学规划与教学方法。相关学校亦应加强与兄弟学校的合作关系,举办英语教学学习交流会等活动,同时积极培养引进优秀后备英语教学人才,并组织教学经验丰富的教师开展教学培训活动,面向学生开展以学生自身英语学习为本的学习方法讲座,在整体上提高教师的教学能力及教学素养,为学生营造英语语言能力稳步提高的学习环境。
三、生态语言学背景下解决高校英语教学困境的一般措施
要摆脱高校英语教学的困境,首先要提高教学质量。这要求授课教师在教学工作展开前不断学习,进而对教学模式和教学观念进行改革和创新,因地制宜地引导学生的英语学习。在教育理论方面,教师应从生态语言学视角出发,重视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地位,引导学生发挥主观能动性,更好地提高教学质量。而在英语教学的方式方法上,教师需结合学生的学习特点,把握学生学习能力、爱好个性等方面因素,在这一基础上对已有教学方式进行创新与变革,并依据自身经验,结合学生的课堂表现进行综合归纳,以“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的不断求索,赋予高校英语教学以勃发生机。而在课程安排上不仅要着重学生在精度、视听、语言等方面的持续培养,同时要着手设置部分课程,如专业英语等,来助力有志于此的学生进行深度学习。另一方面广泛推行英语角等课下英语交流学习平台,增强学生对于英语语境的理解认知。通过这种渠道上的拓宽延展,让学生始终处于英语语境的动态学习中。高校英语教师在教学的实际过程中还可灵活运用多元教学模式,对学生的综合英语水平进行打磨。
例如实际教学过程中积极引入多媒体设备,并适当融入英语趣味游戏来活跃课堂氛围。这种教学领域的多元化有助于师生间增强互动联系。英语教师可以通过设立真实化动态化的场景来让学生广泛参与其中,塑造具备更强生命力的高中英语学习氛围。除此之外,教师应积极展开课堂活动,吸引学生踊跃参加,在教学活动的落地实践中实现学生英语认知、英语能力的双重提高,并引导学生展开高校英语教材的自我学习。教学过程中教师还可以进行理论实践相结合的教学尝试,由于学生日常生活中缺少英语语境,高校英语知识缺乏实际应用场景。为应对这一不足,教师应以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互动性课堂,要求学生以现实生活为依托,重释英文课本内容,以此使教学过程中的趣味性得到增强,并进一步引导学生对英语产生兴趣。要突破当前高校英语困境的桎梏,除却生态语言学背景下课堂教学氛围的培养、教学模式的改变、教师自身的不断学习外,组织全校师生创建和谐美好的校园氛围也是重中之重。加强英语语言学学习的宣传力度,以校报、板报、宣传板等渠道展开多元化学习宣传活动。同时可以以院系为代表展开学院英语日活动,在活动宣传过程中,应以英文介绍相关趣闻、轶事、历史、文化、餐饮等知识吸引学生阅读的兴趣。
生态语言学背景下,高校英语语言学教学困境的解决应着眼于问题根源,并切实拆解分析问题的发生原因、发展状态,采用切实有效的应对措施,助力高校英语学习氛围的建立,不断提高英语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赵鑫.生态语言学背景下高校英语语言学教学困境与措施,2017
[2]张红.生态语言学背景下高校英语语言学教学困境与措施,2018
[3]汤遥.生态语言学背景下高校英语语言学教学困境与措施,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