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实践活动课《谁不说俺家乡好》教学设计

作者: 汪艳琼

摘 要:综合实践活动应从实际情况出发,发挥地域优势,积极挖掘地方资源。在本次活动中,学生不仅体验到家乡的风光美、人文美和时代美,而且升华了对家乡的热爱之情,进而萌发誓为家乡做贡献的美好志向。

关键词:综合实践活动; 教学设计

中图分类号:G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156)01-017-002

一、活动设计背景

我的家乡沭阳(Shuyang),简称沭,因位于沭水之阳而得名,是江苏省人口最多的县:186万。沭阳是国家级生态示范区、中国花木之乡、全国文明县城、江苏省双拥模范城市、全国绿色小康城市、全国绿化模范县。沭阳是江苏省三个省直管县之一。2012年沭阳县成功跻身全国百强县(市),位列全国百强县第57位;2013年位列全国百强县第51位。2015年,正在为宿迁市“创建国家环保模范城市”而努力。沭阳人民怀着“团结一心务识苦干”的沭阳精神,使沭阳有了今天的成就。

为了更好地弘扬我县、深入了解我县的各方面资源,对学生进行知家乡、爱家乡、建家乡的情感熏陶,确定了“谁不说俺家乡好”这一综合实践活动主题。

二、活动目标

根据新课程改革提出的综合实践活动的综合性、实践性、开放性的原则,我制定了如下目标。

1.让学生了解家乡的历史古迹、风土人情、家乡特产、历代名人和自然景观等。

2.培养学生搜集、筛选、归纳和利用资料的能力。

3.培养学生的主人翁意识和社会责任感,树立为振兴家乡而努力的远大目标。

三、教法和学法

在整个活动过程中,以教师主导,学生主体,立足于实际生活为主线,鼓励学生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完成探索、学习、交流这一过程。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课前调查,合作探究;2.讨论升华,情感共鸣;3.形式多样,彰显个性。

四、活动过程

根据学校实际情况和活动的具体需要,本次活动历时一个月左右,课内外时间相结合,其中课内时间6课时。整个活动分为四个阶段。

第一阶段:活动准备阶段——欣赏美景 激发热情

时间:1课时,课外半周的时间。

本阶段的目标:让学生深刻理解本次综合实践活动“谁不说俺家乡好”的重要意义,上课伊始,我通过播放准备好的课件,让学生欣赏他们耳熟能详的家乡的宣传片。(点击课件:播放沭阳视频资料)

引出问题情境——你对家乡的各方面资源知多少?

在这样的情境中,学生的兴致马上被激起,纷纷回答。于是顺水推舟:“为我们家乡的发展做出一点自己的贡献吧!”活动的主题悄然生成。学生根据自己感兴趣的内容组成三个专题小组(老师可协调):

A.历史沿革组:在学校和教师联系、帮助下,通过查阅《沭阳县志》等资料,对沭阳的地理、历史、气候、资源等方面进行调查了解。

B.自然景观组:去家乡的名胜古迹游玩,拍下美丽的画面,留下永恒的记忆。

C.人文景观组:通过各种途径(上网、查资料、实地考查等)搜集家乡的风土人情、历代名人、家乡特产等材料或图片。

最后,各小组的同学互相交流讨论、做好分工,这一环节也为整个实践活动架设了桥梁,做好了铺垫。

第二阶段:开展实施阶段——相约山水,走进生活

时间:课内2课时,课外2周。

学生有了自建小组,就会带着自己的任务,兴致勃勃地参与到活动中,他们拿起相机,让美丽的画面定格;走进乡村,感悟古镇的沧桑;深入社区,寻访历史的踪迹……让学生有机会接触自然和社会。

在这种人与自然的亲密接触中,各小组及时地记录活动中相关资料,并按要求随时做好归纳和整理。(点击课件:出示表格《沭阳资源调查表》《人文和自然景点资料目录》和《沭阳特产》)此时,再顺藤摸瓜,以小组为单位,从收集的资料中,筛选最具有代表性的自然和人文景观,做成知识卡片,以供后阶段的成果推广做准备。

这一环节,让学生体验:实践活动是活水源头。

第三阶段:成果推广阶段——展示美景,宣传家乡

时间:2节课,展示。

在与家乡的一次次接触中,学生们对家乡了解的越来越多,对家乡情感也日渐加深。

预计方式:“知我家乡”手抄报展,“美我家乡”摄影展,“爱我家乡”征文展,“展望家乡”绘画展和“建我家乡”书法展。表达的方式多种多样,通过活动总结与交流,深化体验,提高参与意识和实践能力。

在一个多月后,进行《谁不说俺家乡好》综合实践活动成果课展示。

播放诗朗诵《所见》:牧童骑黄牛,歌声振林樾。意欲捕鸣蝉,忽然闭口立。(点击课件:袁枚画像)他们都知道,这位诗人的故里就在沭阳县。

A.历史沿革组:清代诗人袁枚留下的袁公藤和逍遥厅的介绍。(点击课件:介绍)

B.自然景观组:苏北花卉示范园,沭阳清真寺,沭阳虞姬公园,梦溪植物园,沭阳南湖公园,新河镇周圈花卉市场(全国知名的“花卉第一镇)。

C.人文景观组:庙头的特产——百叶。钱集——老鹅,茆圩——花生,吴集——粉丝,万匹——银杏,高墟——大米,庙头、新河、颜集——花木等。

最后,总结本次活动的情况,根据学生的不同表现,表扬优秀小组,鼓励落后小组。

这一环节,为学生可以自由表达,创造了一个民主、平等、交流、展示和自主学习的机会。真正体现学生主体,教师主导。

第四阶段:拓展延伸阶段——提升认识,建设家乡

时间:1课时。

在学校宣传窗里设置了“我的家乡——美丽的沭阳”专栏,同时向学生及家长发送自制的“魅力家乡”卡片,让家乡的资源深入全体师生、家长的心中。

这个环节,同学们能体会到实践的价值,提升成就感、自豪感和自信心。

课后,留作业:“延续我们的爱”。

1.请你用最喜欢的方式来宣传家乡、展示家乡。

2.任选家乡的一处名胜古迹,为它设计一句广告语。

3.任选一种家乡特产,为它设计一个精美的包装。

4.为家乡的发展出几个金点子。

这一阶段的活动,最大限度地鼓励学生积极参与社区和服务社会,增进对社会的认识和体验,发展社会实践能力和社会责任感。同时也表现对家乡未来的憧憬,升华学生热爱家乡的情感。

五、成果与反思

从《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中看,对于综合实践课程的要求如下:从小学至高中设置综合实践活动并作为必修课程,强调学生通过实践,增强探究和创新意识,学习科学研究的方法,发展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增进学校与社会的密切联系,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任何一门教学活动都是遗憾的艺术,本次综合实践活动也肯定会有不完美之处。家乡是每一个人一生的热爱与牵挂,我愿继续带着我的学生一次又一次地走进家乡,了解家乡。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