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电学实验问题浅析

作者: 李昇岳

高中电学实验问题浅析0

摘 要:本文主要以高中学生为主体,对高中电学实验的基础知识解析和基本实验演示进行研究和探讨,以期促进高中电学实验的教育能够更进一步。

关键词:高中物理; 电学试验; 科学素养

中图分类号:G633.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16)01-020-001

在我国传统教育中,高考几乎没有涉及到关于学生动手能力的考核,因此一般教师会忽略相关的实验教学,导致我们学生不能提高整体素养。随着时代的变化,学校开始注重学生的整体发展。高中物理课程中电学知识能够延展很多相关的实验,我们学生能够通过对电学实验的操作,从而加强对物理电学知识的理解,提高自身的动手能力和科学素养。

一、高中电学实验基本知识解析

根据《普通高中物理课程标准(实验)》对学生的要求,我们学生应该充分了解电表、滑动变阻器等电路元器件的识别和使用。

(一)电表的读数、接法

在高中物理电学实验中,最常见的电表是电流表和电压表,因此我们学生应该了解电流表和电压表的读数问题。如电流表量程为0.6A时,且最小分度值为0.02A,我们学生在使用该量程的电流表进行测量时,应该读数读到安培的百分位,千分位则是估读。如果电流表量程为0.3A,最小分度值为0.1A,则读数独到安培的十分位,百分位则是估读。电压表与电流表的读数方式一样,如果电压表的量程为3V,最小分度值为0.1V,那么应该读数独到伏特的十分位,百分位则是估读。

我们通过学习,可以了解到电流表和电压表除了在线路中起到测量的作用外,其本身具有一定的电阻,因此会给电阻的测量实验造成一定的误差。根据教师的教学,我们学生了解到可以通过两种电路接连方法来减小误差。第一种是当Rx/RA>RV/Rx时,采用电流表内接法,第二种是当Rx/RA

(二)滑动变阻器的接法

根据物理电学知识的学习,我们可以知道在高中物理电学实验中,滑动变阻器主要有两种连接方法,即限流式接法和分压式接法,两种接法如图1和图2所示。

一般电学实验中,滑动变阻器主要采用的是限流式接法。但我们需要注意,如果需要线路中某部分电流或电压从零变化,则要采用分压式接法,另外如果滑动变阻器的最大电阻值远小于被测电阻,也要采用分压式接法。

二、高中电学基本实验的演示

(一)伏安法测量未知电阻

我们学生根据对欧姆定律的学习,可以通过电流和电压求得电阻,这种方法被称为伏安法。我们可以设计一个线路,如图3和图4,求得电阻的电阻值。但我们需要考虑到电流表和电压表本身的内阻,从而选择电流表内接法还是电流表外接法,减小测量误差。

(二)替代法测量未知电阻

根据教师的教学和我们对物理电学知识的理解,我们还可利用替代法测量未知电阻,主要通过电阻箱进行测量,其测量原理如图5所示。

我们应该首先了解到替代法测量电阻步骤,即首先连接好电路,将开关S与未知电阻线路的1进行连接,并读出电流表的数值,记录好后将开关S断开。随后将开关S与电阻箱线路的2进行连接,并通过调节电阻箱的阻值,使电流表的数值与之前所测量的数值相等,此时电阻箱的阻值就是未知电阻的阻值。

我们在采用此种方法进行实验时,需要注意电流表、电源、电阻箱、未知电阻、开关等实验器材的准备,并按照图5连接线路,其中电源电压为9V。我们的测量结果如表1所示。

我们根据上述的试验步骤进行试验,首先通过连接未知电阻,测量出该线路的电流为1.12A。随后我们将开关连接至电阻箱的线路,并从小到大逐步调节电阻箱的阻值。当电阻箱的阻值调节至4Ω时,电流为2.25A,与未知电阻线路的电流不相等,所以未知电阻的阻值不是4Ω。当电阻箱的阻值调节至8Ω时,电流大约为1.12A,与未知电阻线路的电流相等,因此我们可以通过计算和表格对比的形式,了解未知电阻的电阻值为8Ω。在利用此试验进行测量时,我们需要注意如果电阻的电阻值过大,超过电阻箱的量程时,则不能采用此种方法进行测量。在实验过程中出现的数值,我们要及时记录。

综上所述,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我国越来越注重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然而经过上述的几种试验可以发现,我们的理论知识虽然比较全面,但实际动手能力还比较欠缺。因此我们要加强动手实验操作训练,提高我们的动手能力,并借此了解到更多相关的知识以及不同线路的连接方法,从而促进我们能够提高物理电学知识,提高实验操作能力。

参考文献:

[1]唐开宇.论高中电学学习之我见[J]神州,2013,01:57+59

[2]刘超.高中电学实验问题浅析[J]湖南中学物理,2013,09:39-42

[3]马国伟.高中物理常见电学实验问题浅析[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1,09:26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