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媒体给语文作文插上彩翼

作者: 林飞

摘 要:多媒体是一种现代教育手段,它能使形、声、色、动、静发生变化,向学生展现具体、形象、直观、声画并茂的视听材料,充分利用电教媒体的优势,为教师作文教学和小学生的作文学习提供了便利。

关键词:合理运用电教媒体; 提高学生的习作能力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16)01-076-001

一年级是小学生作文起步阶段,也是儿童智力发展、语言发展最佳期。因此,抓好作文起步教学非常重要。而运用电教媒体教学,形象生动,感染力强,是激发学生兴趣、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发展学生智力和听说读写能力的有效手段。

一、运用电教媒体激发观察兴趣,培养学生观察能力

乐新好奇是小学生的一大特点。运用电教媒体创设情景直观现象,表现力和可控性强。绚丽的色彩,迷人的画面,优美的音响极易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观察事物的兴趣。如说话训练“你最喜欢的动物”,选用了学生最喜欢的动物小白兔,巧用电教手段创设情景来指导说话,教学时播放配有轻音乐的表现小白兔在草地上蹦蹦跳跳内容的录像,并在放录像前先提出观察说话的要求。悦耳的音乐,诱人的画面,使学生个个兴趣盎然。放录像采用特写定格的方法,依次显示小白兔的各部分,让学生边观察边说话,使学生变无意观察为有意观察。指导学生连起来说几句话,则采用放慢镜头的方法。对于一年级学生来说,能说出一段通顺而连贯的话,说明教学是成功的。这成功来自于巧用电教媒体和教者的巧妙指导,从而激起学生的观察兴趣,获得有目地进行观察的效果。

二、运用电教媒体创设情景,激发学生思维

1.借助投影,展开想象

我注意发挥投影片的多种功能,让学生认真看老师演示投影片的同时,展开丰富的想象,补充故事的开头和结尾。尔后再要求先口述再写下来,如讲《小猴子下山》这篇课文运用五幅投影片。分别是:①小猴子掰玉米。②小猴子扔掉玉米摘桃子。③小猴子扔掉桃子去摘西瓜。④小猴子扔掉西瓜去追兔子。⑤小猴子最后什么也没得到,两手空空地回家了。当讲到第五幅图时,我提出问题:大家想想,小猴子空着手回家后又会怎样呢?又用投影打出一个大问号。这时同学们的想象活跃起来了,再结合他们自己的生活经历,编出了一个个生动有趣的故事。同学们的想象不但丰富,而且非常有趣。我便趁热打铁地让学生把续编的故事写在作文本上。通过借助电教媒体进行想象训练,不仅有效地培养了学生创造思维能力,而且也使学生的观察说话能力得到切实的提高。

2.借助音乐,进行合理想象

低年级学生好说爱动,表现欲极强,一有机会就尽情地施展他们的才能。有一次我让学生们听配乐童话。我一会伸双手当耳朵学小白兔蹦蹦跳跳,一会捏鼻子扮大灰狼。听完录音后,我拿出头饰让学生表演,有趣的故事给他们插上了想象的翅膀,激起了创作热情。孩子们随着音乐的节奏维妙维肖地表演开了,通过表演加深了对故事语言的理解。学生表演得生动形象,说得轻松愉快,写起来笔调也比以前顺畅,内容也较充实。

3.巧用录像,培养发散思维

用录像再现写作素材,可使学生很好地感知、观察,展开想象、拓宽思路。将从画面中观察到的图象与其内涵联系起来,帮助学生找到这个联系点,使学生的联想与想象深刻、全面又合理,尔后将这样的情感与认识诉诸文字,使学生的作文言之有物、有序、有情、有理。

如在一年级教学中,要求学生用“爱”字造句。由于小学生知识肤浅,若照本宣科,学生能说出诸如:我爱爸爸、妈妈、爷爷、奶奶的句子。如果适时播放国旗飘扬、黄河奔流及一些动植物的录像,进行点拨,学生的思路就会开阔,倾刻间便能说出“我爱逗人的小猴子”、“我爱鲜艳的五星红旗”、“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又有谁不深深地爱她呢”等精采的句子。借助电教媒体,以形象思维促成抽象思维,完成从“物”到“意”的思维转化,从而通过铺设由形象思维到抽象思维过渡的桥梁,较为成功地拓展了思维空间。

三、运用电教媒体指导说写,培养学生表达能力

从学生刚入学,我就用投影片指导学生看简单图,说完整句子,使学生认识到一个完整的陈述句子是由谁(或什么)和怎么样(或是什么)两部分组成。然后再启发学生仔细看图,说具体复杂的句子。句子教学我多用复合投影片,如“小女孩读书”一句话,我是这样教学的:首先打出一个小女孩在读书的简单画面,首先问:“小女孩在做什么?”答曰:“小女孩在读书。”接着问:“小女孩在什么地方读书?”答曰:“小女孩在家中读书。”再给图上加上一盏台灯,问:“小女孩什么时间,在什么地方读书?”最后再指导学生仔细观察小女孩的动作神态,问:“小女孩在什么时间,什么地方,怎样读书?”这时学生就能够说出:“小女孩晚上在家里认真读书”这样较具体复杂的句子。经常这样练习,学生说一句完整话的能力就逐渐得到提高。

在此基础上,借助电教媒体,训练学生将一段意思完整的内容用语言连贯地表达出来。如看投影时让学生把复杂的画面分解成几部分,先一部分一部分地描述,然后连起来口述。如《送伞》图是一个较复杂的单幅图。为了化繁为简,化难为易,利于观察,我设计了四幅图:第一幅图内容为乌云密布,燕子低飞,说明要下雨了;第二幅图加上了校园以及老师在办公室批改作业的内容;第三幅图再加上两个小孩给老师送雨伞的内容;最后一幅图添上传达室老爷爷在风雨欲来时主动关好教室门窗的内容。教学时指导学生逐图观察说话,然后再连起来说一段话,通过这样有顺序的观察,学生大都能说出一段完整连贯的话。

作文指导和评改是作文教学的两个重要环节。电教手段的运用可以极大地提高指导和评改的效率,减轻教师的口舌之劳和工作负担。作为教师,一定要适应时代的需要,课堂上充分利用电教媒体的优势,优化作文教学结构,培养学生观察,思维,表达的综合能力和创新精神,从而进行有效的习作训练,提高学生的习作能力。

参考文献:

[1]宋歌丽,张亚莉.23制课件,优化教学[J]青年心理,2006,(11)

[2]黄重芝.运用多媒体技术优化小学语文教学[J]FTYCRFSY,2006

[3]何克抗,李克东,谢幼如,王本中.《小学生作文心理模型及作文教学模式研究》,2007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