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发展性评价在中职德育课“活动——探究”模式中的运用
作者: 徐韫摘 要:对中职学生给予发展性评价,是中职改革和知识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本文从发展性评价应用于中职德育课“活动-探究”模式的必要性出发,系统探讨该评价方式在新时期中职德育课“活动-探究”模式中的实际运用情况。
关键词:中职德育课; 发展性评价; 活动-探究
中图分类号:G7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156)01-120-001
随着职业教育改革的深入,中职德育课教学模式有了巨大变化,“活动-探究”教学模式逐步应用开来。在实践中,对中职学生的评价日益受到中职教育者的关注。而该教学模式和传统评价方式是存在巨大差异的,且尚未有相应的评价方式[1]。近年来,发展性评价走进人们视野,受到了极大关注。基于此,本文对其在中职德育课“活动-探究”模式中的运用进行分析和评价。
一、中职德育课“活动-探究”应用发展性评价的必要性
(一)“活动-探究”模式的要求
对学生开展评价有助于学生的健康成长和良好发展。传统评价存在诸多弊端,包括重理论,轻实践;重成绩,轻过程等,这和中职德育课“活动-探究”模式培养学生实践和个性发展能力的理念是相背离的。该教学模式要求学生评价打破传统评价的限制,要以发展、进步、长远的眼光看待学生,要重视学生的学习过程和变化[2]。
(二)发展性评价符合“活动-探究”模式要求
发展性评价最为显著的特征就是导向性、激励性及尊重性,其主要由多元化评价主体、综合性评价内容及多样化评价方法及反馈等构成体系[3]。此种评价体系使得中职德育课“活动-探究”模式在实际开展中尊重学生的个体化差异,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性,以调动学生参与教学活动的积极性,促使学生自我学习和发展,达到以评促学的目的。
二、中职德育课“活动-探究”模式中学生发展性评价运用
(一)实施激励评价,强化学生自信
学生具有良好自信心,有助于自身的成长和发展,是达成教学相长的前提条件。在中职德育课“活动-探究”教学中,可设定合理的学习任务,通过小组学习方式让学生体验教学活动,进行合作探究。在此过程中,学生的每次评价均是树立自信心的最佳时机。具体而言,一方面在课堂教学中要改变以往程式化评价,应给予学生鼓励性评价,比如:“你的见解很独特有新意”、“回答的很好,有点要补充……”等鼓励性、认可性评价,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其更有信心。另一方面,在合适时机给予学生评语。教师可通过作业反馈、悄悄话等方式给予学生评语,帮助学生认识自己的不足和优点,并拉近师生关系,激发学生的探知欲。
(二)多元评价主体,实现全面评价
在中职德育课“活动-探究”教学中,应打破以往单一化教师评价主体,要引导学生自身、同学及学科教师参与到评价活动中,把评价转变为多元主体一同进行的活动。再充分结合评价内容,通过自评、互评及综合评价的开放性、民主性评价,注重学生发展。在实际教学中,每个学习小组在组长带领下,对本小组在德育课“活动-探究”教学中的表现、收获、不足等进行评价,也就是学生的自我评价。同时,对其他小组的学习情况和表现进行评价,即互评。教师则在实际教学中,对每个学生进行观察,了解和掌握学生变化,学习小组的表现,再进行点评和总结,也就是教师评价。为有效激发学生的上进心,在学习小组建设和发展中,可将组长、副组长分为初、中及高三级,以此激励学生不断发展自我,积极争取,在评上级别后给予学生奖励。评价主体多元化建设,有助于学生认识自我、发展自我、管理自我,同时培养学生的团队意识和竞争意识。
(三)注重学习过程,实施过程评价
德育课是培养中职学生良好职业素养的课程,因而对学生的评价不但在于结果,更在于学生的成长和发展过程,应将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充分结合起来,构成全过程评价,为学生提供多次评价机会。同时,还应将评价始终贯穿在日常教学活动中,基于过程关注及引导,以使学生将德育理论知识予以内化为自身的良好行为[4]。在德育课“活动-探究”教学过程中,过程评价应包含这些内容:(1)文明礼貌,待人礼貌,仪容整洁等;(2)诚实守信,诚信应考,待人真诚等;(3)学习态度,出勤、课堂表现及作业情况等;(4)教学中的具体表现,自我表现、团队意识、探究和实践能力等;(5)课程知识的掌握情况,期中和期末开放性测试,考查学生课程知识理解和应用情况。在教学中,根据过程评价各个评价标准,对学生在学习中的个人和团队表现予以记录,将过程及结果有机结合,形成个人和团队一并评价机制。如此,有助于学生情感和个性发展,同时锻炼学生的实践能力。
(四)重视表现评价,强化能力培养
中职德育新课改中,更为注重职业教育特点,其目的在于培养和强化学生综合职业和全面发展能力。在开展“活动-探究”教学中,应制定合理准确的表现评价标准,以有效引导和激励学生敢于展示自我,重视能力的锻炼。具体包括组织能力、写作能力、信息加工能力、分析及问题解决能力、社交及表达能力等。在整个教学活动和评价中,学生能够积极努力表现,全面提升各项能力,并逐步提高就业创业意识,强化学生未来就业创业信心。在实际教学中,为有效调动学生能力,锻炼主动性和积极性,德育教师应全面观察学生的实践操作及学业情况,其中实践操作包括口头表达、展示等实际问题解决总的外在表现;学业情况,包括调查报告、方案设计等,通过这些评价学生的各项能力,进而促进学生的能力和个性发展。
三、结语
总之,在中职德育课“活动-探究”教学模式中实施学生发展性评价是切实可行的,有助于培养和提升中职学生的职业能力和素养,充分发展学生的个性,进而培养出符合知识经济要求的高素质专业性人才。
参考文献:
[1]叶榕.试论学生发展性评价在中职德育课中的运用[J]中国西部科技,2013,5(17):177-178
[2]龙欢.运用“活动—发展”教学模式改革中职德育课考核评价方式[J]卫生职业教育,2011,(05):217-218
[3]王孝玲.教育评价的理论与技术[M]上海教育出版社,2009:366-368
[4]王海芳.学生发展性评价的操作与案例[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6,16(05):141-1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