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破瓶颈,构建企校一体实境教学模式

作者: 杨涛

摘 要:本文从我校数字媒体技术应用专业改革实践出发,充分利用企业支持,创新实境教学模式,在职业素质养成、三能一体教师培养、校企融合对外服务等方面进行了有益的尝试,对中职计算机大类专业在当前形势下的建设与发展具有一定借鉴意义。

关键词:企校一体; 实境教学

中图分类号:G71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16)01-121-002

我校“数字媒体技术应用”专业建于2003年,是南京市率先开办的特色专业,该专业对接文化创意产业,并作为市“十二五”重点发展的优势产业之一,产业的发展催生了大量的专业技术人才需求。

一、深入企业跟踪调研,发现问题突破瓶颈

近两年来通过企业调研与毕业生走访,我们了解到本专业毕业生主要分布在影像拍摄及后期处理、业务承接和客户服务等岗位,在企业用人过程中,存在以下问题:

1.技能学习缺乏实战性及整体性,需花费大量精力再加工

学生在校学习的专业技能均为单项技能,学习过程中缺乏整体的串联,一旦面对实战,学生表现过于稚嫩,不能迅速理解并实现客户的需求。

2.职业素质养成不足,是“学生”而非“员工”

学生缺乏对企业工作流程及管理制度的深度认知,具体表现为在工作中责任心不强、沟通能力和团队意识缺乏、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较差,对加班、企业正常管理等抱有一定抵触情绪等。

改革当前以课堂教学为主的教学模式,建立以企校深度合作为前提的实境教学模式,从而培养学生的岗位适应性,实现技能、心理两方面“零距离”上岗。

二、构建实境教学模式,实现生、师、校成长多羸目标

1.创新实践,实境教学提升培养质量

引企入校,建立生产型实训基地,完善教学管理机制,努力探索实践“三自主”(学生自主学习、自主管理、自主经营)教学模式改革,研究完善学生学业多元评价。

2.搭建有效平台,打造三能一体教师团队

建立教师轮训制度,进入校内企业参与真实项目,在职业意识、企业管理、项目运营、技能水平等方面得到提升,打造三能一体(即德育工作能力、专业教学能力、企业实干能力为一体)教师团队。

3.创建培养典范,辐射影响相关专业

通过改革实践研究,在学生培养有效性、教学模式、管理模式等方面形成较为清晰完善的范例,树立专业建设品牌,进而辐射影响学校及本市其它相关专业,充分发挥重点建设专业的示范引领性。

三、校企深度合作,创新实境教学模式

1.引企入校,奠定实境教学基础

2009年至今,先后引入南京移动电视、南京波司达、南京路特、南京旭州、江苏帝耐特文化传媒等进入校园,与企业共建实训基地,成立金职影视工作室、51印书网、路特软件工作室等经营实体,在影视制作、平面设计、网站设计等方面开展综合实训课程尝试实践,并于2012年度整合创建“金陵视觉传播创意集群”(简称CVC)。

2.产学结合,推动校企深度融合

在当前的校企合作中,只有校企双方“利益”的深层捆绑,方能实现校企合作的长久健康运行。校企双方共同承接制作项目,企业方负责合同洽谈签订等业务手续,生产项目收入按项目来源由校企双方共同议定分配比例,由企业方负责处理税务、票据、收付款项目等财务处理。

3.开拓创新,完善专业课程体系

为了保障实境教学的有效实施,项目组通过深入调研,对原有课程体系进行了重新思考与构建,增设专业入门教育课程,缩减部分传统专业技能课程学时比例,合并且创立以真实项目生产为核心的综合实训课程,同时加大教学见习密度与组织,形成了我校独特创新的“全真渐进式”综合实践专业课程体系。

4.全真渐进,促进学生自主学习

在企业指导下,学生自建公司,开设淘宝网店,销售影像拍摄、平面设计等服务,同时根据工作能力和学习需求进行自主选岗,在一年时间里,通过2-3次轮岗来熟悉各类岗位对人员的具体要求。

5.能力为本,探索学业多元评价

在研究过程中,积极依托合作企业,结合学生特点,设计了校、企共同参与,学习、工作相结合,自评、组评相结合的评价方案,同时结合考评体系设计了三级学员晋升制度作为补充,在评优及经济待遇、参与大型项目、项目制作独立程度等方面对学生的成长进行激励与监督,并将学员考核结果作为综合实训课程考核成绩的重要组成部分。

四、创建良好机制保障实境教学模式改革的顺利推进实施

1.统一思想,提升职业教育发展理念

思路决定发展,眼界决定未来,深入企业调研了解行业企业需求,以进一步统一思想,提升发展观念,为改革的顺利实施扫清了思想障碍。

2.合理规划,构建改革实施组织架构

学校及系部高度重视改革项目,成立了项目建设组,明确系部负责人为项目实施的第一责任人,学科带头人及专业骨干教师为核心成员,以专业教学团队为单位成立了项目实施小组,专家指导委员会为咨询保障,确保建设进度与建设质量。

3.校企合力,奠定良好改革氛围

近两年来,学校及企业累计投入建设资金近500万元,打造了具有行业先进水平的真实生产实训基地CVC,新增专用实验实训室8个,新增较先进的主流照相、摄像设备近200万元,

4.专家引领,保障项目良好实施

在前期的调研、人才培养方案的制订实施、实习毕业的跟踪调查等重点环节,充分发挥本专业专家指导委员会的作用,先后组织进行了4次专家论证,对实施的必要性、科学性、人才培养方案的合理性、综合实训课程的可操作性等方面进行反复研讨论证,以保障项目的科学实施。

五、突破瓶颈,育人服务双丰收

1.实境教学模式改革,促进学生职业意识养成和综合素质提升

通过近几年的实境教学模式研究实践,学生成长变化喜人,在与企业技术人员、指导老师及同学共同参与实践活动的交互作用中自主建构与完善自身的知识与能力结构,真正成为学习活动的主体。

2.实境教学模式改革,有效推动“三能一体”型教师队伍建设

近两年来,先后有5名教师通过轮训进入CVC参与企业生产业务和学生指导,双师素质得以较大提升,新增3名企业专家、5名兼职教师参与教学、指导及咨询,教师正由传统的“教”向懂技术、会管理、能经营方向转化。

3.实境教学模式改革,有效提升专业建设水平,凸现品牌辐射效应

通过创建CVC,极大提升了专业对外服务能力,近两年来取得1项国家软件著作权证,累计完成企事业单位生产性实训任务400余项,直接经济收入约180万元。

六、体会与思考

1.企校深度合作需要政府与社会的共同关注与支持

真正实现企校的深度合作,校企双方的合作必须具备较为共同的“利益”基础,选择的项目必须符合地方区域经济发展形势,必须具备一定的人才需求缺口,同时迫切需要政府与社会的共同关注。

2.进一步调整完善课程体系,提升师资能力,将实境教学模式改革推向深入

实境教学模式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同时“企业化运作”的架构、制度与考核机制完善,更需要课程体系的不断调整完善来适应与配合。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