营造愉快的教学氛围 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作者: 张学祥

摘 要:新课标要求数学教师要让学生在现实情境中体验和理解数学,在教学中适当运用“愉快教学”法,来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鼓励学生独立思考,引导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

关键词:愉快教学; 学习积极性; 兴趣; 自信心

中图分类号:G63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16)02-028-001 新的数学课程标准告诉我们:“在数学教学中,创设与学生生活环境、知识背景密切相关的,又是学生感兴趣的学习情境,创造轻松愉快的教学氛围,让学生在观察、操作、猜测、交流、反思等活动中逐步体会数学知识的产生、形成与发展的过程,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感受数学的力量,同时掌握必要的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因此,在数学教学中恰当地运用“愉快教学”,能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引起学生对知识的兴趣,使学生觉得学习是“乐在其中”的事。

一、提高兴趣法

兴趣是一种激励学生学习的巨大的潜在力量。教师要从多方面给予引趣,以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1.语言引趣

数学教师在具有严密的逻辑性的思维前提下,结合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实际水平,采用生动而富有感染力的教学语言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对提高课堂教学效果是一种催化剂。如初一学生刚学习“方程”这个新的概念时感到抽象、难学。为了分化这一学习难点,在方程教学中可以先列举一个引题:“鸡兔同笼,有头36个,有脚100,问有鸡兔各多少?”学生顿时兴趣勃发,急切地表露出对答案的渴求。

2.图形引趣

有特色的图形能促进学生注意力的集中和刺激思维活动,加强对数学的兴趣。例如在讲直线概念时,教师在黑板上画出一条直线并一直延伸到黑板的尽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学生颇感惊讶。老师做出继续向前延伸的手势,接着讲“这条直线笔直地延伸,能穿过天空,穿过宇宙……”学生顿时恍然大悟,兴趣倍增,很快理解了直线的概念。又如在讲“相似形”时,教师拿出同一底片几张大小不同的照片,学生觉得非常奇怪,这干嘛呀?老师抓住学生好奇、兴奋的心理和求知欲高的时机进行愉快教学,受到了出奇制胜的教学效果。

3.用数学美引趣

数学具有纯粹的理性与充满严谨形式的真善美事物,是人类几千年文明的结晶,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有着丰富的人文价值。数学的表象包含着诸多的美学特征,尤其在三角、几何中较多,给人以对称、均衡的形象之美,直线给人以明快、爽直之美,勾股数给人以奇妙的数据之美,几何证明又展现了思维逻辑之美,如八年级几何勾股定理:“1955年希腊发行了一张邮票,图案像是由三个棋盘排列而成。这张邮票是纪念2500年前希腊一个学术和宗教团体——毕达哥拉斯学派,它的成立以及在文化上的贡献。

这图案事实上就是数学上一个非常重要定理的证明。在中学的几何中我们学到这个定理:“直角三角形的斜边的平方等于其他两边的平方的和。”就是这个图案所要表示的定理。

从一张美丽而古老的邮票引入课堂教学,激发了学生探究数学秘密的兴趣。另外还启发学生留意观察自然界中一些有趣的事实。

二、鼓励参与法

“数学学习过程充满着观察、实验、模拟、推断等探索性和挑战性活动。教师要改变以例题、示范、讲解为主的教学方式,引导学生投入到探索与交流的学习活动之中。”根据新课标要求和教学实际,教师要从各个方面尽量鼓励学生参与,让学生自己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这样,更能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1.让每一个学生都能走上讲台

课堂上有时让学生走上讲台,扮演片刻的教师角色,这样既满足学生喜欢参与及自我表现的心理,又充分发挥了学生在学习上的主体作用,同时极大地激发了其他学生的好胜心理。

在讲解“正方体的平面展开图”时,我有意识地请一名同学到讲台上,让他用剪刀把一个正方体,沿着事先画好的虚线剪开,然后请这位同学展示圆柱与圆锥的侧面展开图,并让这位同学讲述侧面展开图的形状。像这样教学所取得的效果是老师讲解所不能取得的。

2.学生自编练习题

讲完一个章节后,适当地让学生自编练习题,可以使他们更为熟练的掌握与应用所学的知识,对培养他们举一反三的能力十分有用。

在学生编题前,教师应事先说明,要针对平时容易出错的地方编题,不能随意编题。例如在学生学完北师大教材第五章第三节“日历中的方程”后,我让学生用“日历中横行与竖列上数字之和”自编一道方程题目,并要求学生会解。这样学生的兴趣倍增,学生的学习信心增强了。

3.让学生改错

让学生找出自己习题上的错误,能有效地提高学习效果。

方法有:(1)作业中出现相同类型的错误,让学生自己改或互改,要求学生自己找出错误的原因,警示以后不再犯类似的错误,提高解题的正确率;(2)作业中出现逻辑性的错误,由优秀生改,激励优秀学生去努力思考理解,探求正确解法;(3)作业中直接运用公式、定义出现错误,由差生改,促进差生对公式、定义的记忆,理解及运用。例如在学习解一元一次方程时,学生常常会犯以下几种错误:①移项不变号;②去分母会漏乘;③去括号时前面是负号时不变号。针对这种情况,我布置学生每人做十道题目,然后让学生之间互相改错。

通过学生之间互相改错,加深对解方程的理解,加深对错误的认识,保证解方程的正确率。

三、及时表扬法

成功和愉快总是联系在一起的,成功能使学生保持积极向上的进取心。在课堂教学中,设法创设竞争和取得成功的机会,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跳一跳,摘到桃”,使学生从中体验到成功的愉快,感受到努力的价值。尤其对于后进生来说,教师要给予更多的关怀,耐心启发,因势利导,不论在课堂提问、板演,还是在单元测试中,多为他们创造成功的机会,只要他们在学习中取得一点成绩,都要及时给予肯定和鼓励,使他们在自己取得成功的愉快感中,树立学习数学的自信心。

由于长期坚持,这些基础差的同学对学习数学的积极性大大提高,在近年中考中,笔者所教初三毕业班数学合格率、优分率都能取得理想的成绩。

综上所述:多运用“愉快教学”法,使学生把学习数学当成一件乐事,让学生在学习中对数学产生兴趣,是一件功德无量的事情。学生学习兴趣越浓,动力就越大,成绩就越好,成功的机会就越多。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