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数学创新性新课导入策略研究

作者: 康迎春

摘 要:初中数学传统新课导入方法的运用虽然颇具成效,但长期采用难免会让学生心生厌倦。基于此种情况,初中数学教师可以适当采用比赛导入法、小老师导入法及错误导入法等有效导入新课,给学生营造出耳目一新的感觉,不断提高新课导入成效。

关键词:初中数学; 新课导入; 比赛; 错误; 小老师

中图分类号:G63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16)02-034-001

初中数学教材中的知识内容与小学数学相比更显乏味,为有效激发初中生的数学学习兴趣,数学教师必须积极开动脑筋,从课堂教学的各个阶段入手,让初中生在兴趣盎然中学习数学。新课导入是课堂教学的重要阶段,开展好新课导入阶段的课堂教学,对激发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尤为重要。传统的新课导入方式过于单一、死板,不利于激发初中生的数学学习兴趣。基于此种情况,我们必须要探索出更多创新性的新课导入策略。

一、比赛导入法

比赛导入法即是以比赛的方式而实施的一种新课导入方法。利用比赛导入法导入新课不仅可以有效激发初中生的求胜欲望,还有利于调节枯燥的课堂教学氛围。因此,在初中数学新课导入阶段我不时会采用比赛导入法。

例如执教苏教版七上《合并同类项》时,在新课导入阶段,我在黑板上写下了这样一道算式:-7x2+12x+6x2-8x+x2-2x=?其中x=2。出示完算式后,我说道:“今天老师的手也非常痒痒,想和一名同学比赛,看谁能又快又准的算出结果。”说完之后,同学们个个跃跃欲试,在我的点名之下,一名同学和我在黑板上同时进行计算。这名同学采用的是传统计算方法,将2代入算式,然后再一步步计算。而我采用的则是合并同类项的计算方法,先合并同类项,然后再将x的值代入算式。这样很快得出最终计算结果。看到我算的如此之快,其它同学也非常想知道我是如何算的。基于此种情况,我说道:“老师刚才的计算方式利用的是合并同类项的基本原理,这也是我们接下来要学习的新课内容。学习完本课后你们会和老师算的一样快……”

利用比赛导入法导入新课是一种极为有效的新课导入方式,它可以让初中数学新课导入更具成效,可以有效激发初中生的新课学习兴趣。因此,只要有适当机会,初中数学教师均应有效抓住,利用比赛导入法导入新课。

二、小老师导入法

为提高初中数学新课导入成效,初中数学教师还可以对学生资源进行有效开发,采用小老师导入法导入新课。具体做法是:要求学生提前进行备课,负责新课导入阶段的具体教学。这样的新课导入方式充分尊重了学生的主体地位,是一种较为有效的新课导入手段。

例如执教苏教版七下《认识三角形》时,一名小老师是这样导入新课的:拿出很多生活物品,三角形的蛋糕、三角形的糖果、三角形的包子……然后问道:“同学们大家好,今天是我负责导入新课。希望大家支持。现在讲台上有很多种食物,都是大家喜欢吃的。你们谁能说说这些食物有何共同特征吗?”问题抛出后,有同学说:“它们都可以吃!”有同学说:“它们都是我喜欢吃的。”这些答案均未获得小老师的满意,直到有一名同学说:“它们都是三角形形状!”听到自己理想中的答案,这名小老师继续说:“没错,这些食物都是三角形的。对于三角形同学们在小学时大都已经学过。我想问问你们真的了解三角形吗?真的了解三角形的性质吗?”面对该问题,大部分同学均未肯定,认为自身对三角形并不足够了解。在此基础上小老师说道:“接下来的新课内容会帮助我们重新认识三角形,请大家认真学习!”

实践表明:在初中数学新课导入阶段采用小老师导入法可以充分调动学生课堂参与的积极性,激发学生的新课学习兴趣。这里需要注意的是:小老师导入法应适时运用,且每次负责新课导入的小老师应经常变换,给全班同学同等机会。唯有如此,方能让小老师导入法更显成效。

三、错误导入法

利用数学计算中出现的错误导入新课,即是我们所说的错误导入法。错误导入法的利用有利于发散学生的数学思维,激发学生的新课学习兴趣。因此,在初中数学新课导入中可以适时运用。

例如执教苏教版七上《去括号》时,我是这样导入新课的:在黑板上出示一道题目:13+(7-5),然后解答起来。具体解题过程是这样的:13-(7-5)=13-7-5=6-5=1。得出这样的计算结果后,我要求学生检查我的计算过程有没有出错。经过学生认真检查,很快就有学生说道:“老师算错了,正确答案应该是11,而不是1。如果括号前是减号,那么去括号后加减号也要相应发生变化。如果括号前是加号,那么去括号后则不需要变化括号内的加减号。”听到这名同学的精彩回答,我说道:“刚才我是故意出错的,其目的就是为了检验同学在课前预习成效,看你们究竟是不是真正进行预习了。接下来就让我们一起学习新课——去括号。请大家和我一起打开课本。”

错误导入法的运用方式非常灵活,可以利用教师出错导入新课,也可以利用学生出错导入新课。不论采取何种错误导入法,数学教师均应紧扣新课教学主题。

四、结语

作为一名初中数学教师,应充分注重新课导入,并运用多种新课导入策略导入新课。但初中数学新课导入方式不能一成不变,应常用常新,用创新性的新课导入策略提高初中数学新课导入的有效性。唯有如此,方能让新课教学更具吸引力,不断提高新课导入教学成效。

参考文献:

[1]孙家光.初中数学新课导入艺术[J]中学生数理化(教与学), 2014(02)

[2]郝亚伟.数学新课导入的有效性设计探讨[J]新课程(中学),2014(02)

[3]温爱周.浅谈数学新课导入的几种形式[J]课程教育研究,2015(34)

[4]黄国栋.中职数学新课导入技巧的初探[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1(08)

[5]高小丽.说说新课导入的几种方法[J]青少年日记(教育教学交流版),2010(12)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